第2章 周期是“大用”
“大用”出自《周礼》:“掌受九赋九贡九功之货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指重要的用度。汉晁错《论贵粟疏》中说:“粟者,王者之大用,政之本务”,“大用”指最有用的东西。周期是信贷工作的“大用”,是最重要、最有用的东西,是信贷第一课。
信贷是顺周期的。经济繁荣时期,一方面,企业产销顺畅,经营绩效良好,资产升值,自身信用状况通常较好;另一方面,再融资环境宽松,企业总是可以借到更多的钱用于经营周转并覆盖原有债务,因此,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的确很少违约。这些都形成了正向反馈的效应,并刺激银行采取更加激进的策略,加上同业竞争激烈,于是,银行倾向于不断降低准入门槛和放松融资条件,不断扩大信贷客户群体,快速扩展中小微客户市场;强调债项信用,积极推广贸易融资、商品融资、供应链金融等结构化信用产品;不断扩大合格担保人和抵质押物的范围,关联担保、互保和交叉担保的情况普遍,专利权、商标权、特许经营权,甚至古董、字画等均成为银行可接受的押品。同时,各类所谓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各类信托计划、基金、券商、保险资产管理计划、产业基金等层见叠出,但大多数仍是变着花样在加杠杆。这就是前几年中国银行业的景象,整个社会似乎都在享受一场财富快速增值的盛宴,整个银行业都沉浸在加杠杆、钱生钱的游戏当中。
但是,从某一时点来看正确的决策,从整个经济周期来看却可能是错误的。大概从2012年或是更早的时候,市场形势开始发生快速变化。企业开始感到东西越来越难卖出去,钱越来越难收回来,产品价格快速下跌,且三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经济高涨时期形成的大量产能开始闲置,而企业债务依然高企,高额债务对应无效的产能。银行此前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或贸易融资可能已经铺底化,固定资产贷款也已用于项目建设,钱已变成了物,变成了原材料、库存商品、机器设备和厂房,而此时,物再变成钱并不容易,前期放出去的贷款很难按期收回来,企业违约事件不断蔓延。同时,担保人的财务状况恶化,抵质押物贬值,且难以找到交易对手,担保和抵质押物缓释风险的作用也是顺周期的。这时银行发现,当它们以为控制住了债项风险的时候,客户出问题了;当它们以为控制住了客户风险的时候,行业出问题了;当它们以为控制住了行业风险的时候,周期出问题了。债项风险、客户风险、行业风险在周期性风险面前都微不足道。前些年越激进的银行,现在就越痛苦。
前段时间,微信朋友圈里流传一个段子,很好地说明了经济周期中商品价格变化的情况:“有一种石头叫铁矿石,2013年10月时,它的价格是每吨1000多元,现在的价格是每吨300元,已经是打3折甩卖;有一种炭叫焦炭,2012年年底,它的价格是每吨2200元,现在是每吨600元,已经是打2.7折甩卖;还有一种生产汽车轮胎用的东西叫橡胶,2011年最高峰时,它的价格是每吨4.2万元,现在的价格是每吨9000多元,已经是2.1折甩卖;更离奇的是,有一种金属叫镍,在2007年最高峰时的价格是每吨48万元,现在是每吨6万多元,已经是1.25折甩卖。”价格大幅下跌的商品远不只这些,近年部分商品价格变化的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 部分商品近年价格变化情况表
注:煤炭按环渤海动力煤5500大卡现货价格,铜、铝按上海期货交易所价格计算。
过去,我们知道证券市场股票的价格波动非常激烈,但没有想到实体经济中商品的价格波动也可以是如此激烈。当股票价格“腰斩”时,股民往往难以承受亏损之痛;而当产品价格“腰斩”时,对财务杠杆普遍较重的企业而言,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煎熬?
总之,产品价格的短期快速下跌,对企业的伤害是巨大的,而且更严重的是,即使价格大幅下跌,东西还是卖不出去。企业产品销售量、销售价格的断崖式下跌和货款回笼不畅,直接造成了企业成本收益倒挂和财务崩溃,并通过供销、借贷和担保链条等,迅速将风险传染给上下游客户、银行、担保方和其他交易对手,企业违约事件不断蔓延,从而可能形成行业性或区域性的金融风险。在这个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批发零售企业、商贸企业和小微企业,然后是采矿业、房地产业和加工制造企业,与此对应的是,银行贸易融资、大宗商品融资、中小微企业融资、房地产贷款和加工制造业贷款等,都是特别顺周期的融资品种,在周期转换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坏账。以银行对商贸企业的贸易融资和商品融资为例,此类融资主要依托商品交易链条中形成的债项信用、商品信用或交易对手信用,由于商品价格快速下跌,企业“钱变物”和持有存货都变得非常危险,买入卖出的时间差经常导致购销价格的倒挂,再加上下游客户的货款拖欠或坏账,往往使商贸企业陷入越做越亏以及周转失灵的境地,而且由于商品价格下跌,企业通常需要提供数量更多的商品才能满足同样额度融资的质押率要求,此前已经提供的押品也很容易触及警戒线和处置线。总之,商品价格快速下跌,东西卖不出去,钱收不回来,以及三者之间的恶性循环,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商贸企业违约和倒闭。如果在此过程中,商贸企业又涉及过度使用杠杆、大规模囤货、赊销,或资金挪用、借短用长、投资房地产、放高利贷或进行其他类金融化操作,则周期转换引起的商品价格快速下跌,就会引爆此前潜伏的所有危险。2012年开始的大面积钢贸企业违约和2015年中钢集团的破产重组,莫不与此有关。
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对大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中长期贷款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大量2011年、2012年新开工建设的项目,现在正处于建设末期或投产初期,项目建成后的市场情况与原立项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很多产品的价格只有原可研报告预测价格的1/3或1/2,而当时最谨慎的敏感性分析,也不过是按销售收入下降20%或成本费用上升20%进行测算的。按目前的产品价格水平,很多项目投产就面临亏损,而且产品销售出去还面临巨大的困难,大量投资可能变成无效产能和沉没成本,对应的银行贷款可能形成大量的坏账。然而,当初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如发改委)、企业还是银行,每一个项目的论证似乎都是非常严谨的,谁会关注系统性风险呢?谁会想到市场变化这么快、调整幅度这么大呢?
在短短的四五年时间里,我们看到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广西有色等一个又一个曾经辉煌的企业倒下了,见证了武钢、鞍钢、中铝、同煤等一大批企业在经济繁荣时的风光,也目睹了这些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艰难处境,“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在兴勃亡忽之中,银行实际上成了风险的最后承担者,成了真正的“弱势群体”[1]。
[1]2015年3月“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简称建行)行长张建国在发言中提到“银行也是弱势群体”时,引起现场哄堂大笑,包括参加讨论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建行行长张建国称银行是弱势群体,李克强笑了》,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bank/bank_hydt/20150304/163921644033.shtml,2015–03–04。
企业在经济上行期加杠杆容易,但在下行期去杠杆太难了。然而,银行总是在重复上行期放贷,下行期收贷的事情。信贷往往是短视的,当银行纠结于某一时点的数据,执着于控制单笔业务、单个客户,甚至单个行业的风险时,往往就忽略了周期性的因素,甚至做反了周期,错误地把风险当成机会。“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信贷决策中常常忽略的周期性因素,看似无用,实则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