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农业农村工作实务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章导读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
2006年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仪式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一)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
近几年来,我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来调整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逐步地推动由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这样一个转变,而不是靠在农业内部来解决问题。近年来,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工农关系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2004年,中央下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实行“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使农民从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和种粮直接补贴、购买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中,直接受惠451亿元。200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的力度,政策直接给予农民的实惠比2004年又增加251.4亿元。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发生着重大的转变,“新农村建设”就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途径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二)城乡差距扩大威胁可持续发展
城乡差距扩大主要表现在:
1.收入差距扩大。目前,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9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3587元。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分别为13785元和4140元。从这两个指标来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相当大了。
2.社会福利差距扩大。目前,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是绝大多数农民都享受不到的。
3.财产拥有差距扩大。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总额从13698元上升到46133元,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总额从11427元上升到12938元。城镇居民拥有比农村居民高得多的房产价值、金融资产和耐用消费品价值,其相对差距分别为5.3倍、7.5倍和4.2倍。
4.生活水平差距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最终导致城乡生活水平差距的扩大。200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9997元,而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只有3223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民人均消费水平的3.1倍。
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途径。
(三)拉动内需战略
当今,投资和外贸的带动力越来越大,内需则严重不足,农村市场不断萎缩。既然现有的内部城镇市场和外部国际市场都不大可能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那么就必须开辟规模较城镇市场要大得多的农村市场,以带动疲软的内需。
(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多年来,我国将自身发展与向国外学习经验相结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国外经验为韩国的“新村运动”。20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推行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使韩国工业在10年间得到了迅猛发展,人均GDP从85美元提升到275美元。但是,农村发展却停滞不前。1970年4月,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发起了“新村运动”,其宗旨是“勤勉、自助、合作”,其目标是“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新村运动”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基础设施投入增加,福利、环境改善,精神启发和城市与工厂建设。韩国“新村运动”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引导,政策推动,精神激励。这项运动最初在农村推行,后来扩展到城市、工厂和学校,工作内容也由单纯的管理改革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方面,成为一场席卷韩国的全方位的社会改革运动。历时30余年的新村运动,对促进韩国现代化和城乡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使韩国的综合国力和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二是使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高;三是使城乡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韩国的“新村运动”在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区域平衡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得到了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关注和肯定,更加得到发展中国家的重视。我国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中就借鉴了韩国“新村运动”的有益经验。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题目、总思路、总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历史任务,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对此,我们应当有明确而又深刻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地为之努力奋斗。
(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1.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有市场头脑的新型农民。对于广阔的农村来说,虽然每年都有一大批懂技术、高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下基层,但也只是杯水车薪。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科技人才匮乏的问题,还应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农民,抓好农民技能培训工作,要努力建设一个“县市有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村里有文化室”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另外,农业部决定从2005年起用10年左右的时间组织实施农村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即为农村培养100万名具有中专学历的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农业活动的人才。
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有些农村地区资源特别丰富,农民的致富愿望也很强烈,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交通不便利,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决农村公路建设等问题。这不但对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有好处,而且还能改善干群关系,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建设。这与“送物资扶贫”相比,更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影响也更加深远,更能彻底杜绝困扰政府多年的“扶就不贫,不扶就贫”的痼疾。
(二)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1.村风建设
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还长期存在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背道而驰的现象,如赌博、迷信等,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相互攀比修建坟墓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极不适应,因此要在农村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村”正气,让那些扰乱农村正常生活秩序、破坏农村和谐发展的丑恶现象无处藏身。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很多农村都建了诸如图书馆、文化室等设施,但往往很长时间都不开放,当地村民也不予重视,使农村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另外,有些地区由于长时间只注重发展经济,在城市中出现的人情冷漠的现象在农村也出现了,对这些现象要坚决制止。但是消除这些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循序渐进;既要统一部署,又要因地制宜;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着眼多数,绝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2.村容建设
农村的“村容”就是“污水乱流、鸡鸭乱跑、垃圾乱扔”,这是许多人在提到农村“村容”时的印象,而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改变过去农村那种“脏乱差”的局面,要让农村环境更加整洁,实现“两化一提高”,即“道路要硬化,村落要绿化,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度”。但是,很多地方政府一提到“村容整洁”想到的只是农村道路是否宽阔、房子是否整齐划一等表面的东西,甚至把“村容整洁”理解成是“把房子推倒了重来”,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政府应该认识到村容建设应与对其的支持程度相协调。要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的是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三)管理民主
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农村一级组织在发挥作用和行使权力上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有的农村就是“一把手”说了算,所谓“村民委员会”根本就是形同虚设,甚至于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富翁”村长,也就是说在村子里面谁最富谁就当村长。富人当村长也确实能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人由于自身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等原因,执政时间一长,有可能发展成为“霸王村长”。党和政府提出“管理民主”就是要在农村大力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有真正的“民选村长”,要有真正体现农民意志的“村民代表”。特别是对于一些涉及本村前途和利益的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要进行民主协商,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要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另外,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坚持依法办事,善于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各项事务。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重视把农村的事情办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好农村这个最大的生态屏障。如果脱离农民群众的愿望,忽视农民群众的利益,发展就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如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生态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发展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能否保持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可以较快地迈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但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发展长期落后、人口过分向城市集中,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城市贫困阶层,致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二元结构明显的发展中大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深刻吸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近些年来,尽管我们做了很大努力,但长期形成的工农失调、城乡失衡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有些方面还在加剧。如果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不能摆脱落后面貌,我国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时、同步推进,把农业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我们正在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目前不少城市的发展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有一些农村却还通不了路,农民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喝不上干净水。全国还有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农民依然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社会群体。如果农业问题解决不好,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扩大国内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人口占大多数,集中着数量最大、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众,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进而推动整个经济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民的消费环境,大大释放农民的消费潜力,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激活农村的巨大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应对之策,更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长久之计。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使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当前,干群关系是好的,农村总体也是稳定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由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农民负担等引发的纠纷屡屡发生,有的甚至还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影响一些地方的社会稳定。相当数量的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他们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低;一些农民生存压力大、待遇不公平、心理不平衡,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加大力度,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缓解农村社会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易考点提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安排
一、经济发展
(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而农业发展始终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世界潮流,也是一个历史趋势。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也不相同。如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走的是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对于资源丰富、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走的是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提高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
面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巨大需求,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发展现代农业要大力做好以下诸多方面的工作:必须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转化能力,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加强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扶持,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执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努力保持粮食供求平衡;必须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发展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使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分配,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农业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近两年农民收入虽然增加较多,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最为突出的矛盾,如果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破解这一难题,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当前开展“三农”工作的主题,为此要:
第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二,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推进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建设。
第四,加强扶贫工作。
二、基础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我国在建设和加速工业化进程中,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农养工”政策,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税收、金融等渠道从农业中过度抽取剩余,造成农业技术及装备水平低下,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在农业技术及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下,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及不断提高的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业不得不采取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过度垦殖、毁林开荒、大量抽取地下水,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地力衰竭、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土壤结构破坏等生态问题,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农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环境恶化,致使农业自然灾害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出现中等以上灾害的频率,20世纪50年代为12.5%,60年代为42.9%,70年代为60%,80年代为70%,90年代为100%。受灾面积的比例由50年代的16.7%上升到90年代的32%。平均每年有0.4亿公顷作物和2亿多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为1000—2000亿元以上,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9%左右,受灾农民的生活相当困难。因此,新农村建设首先应改善农村的物质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
三、保障体制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
首先,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200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改革重点将转向乡镇机构,通过试点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加快推进县乡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把不应该由农民负担的公共支出列为财政支持范围,不断增加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基层的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力度。其次,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包括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支农服务,进一步发挥其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最后,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建立产销区稳定的购销关系,加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四、治理机制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首先,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其次,要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最后,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在发挥国家基本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组织。
五、精神生活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我国的体制长期以来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这就形成了“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格局。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使城乡间的多种资源不能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流动,这种情况妨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极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医疗、教育、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养老、福利等各方面,针对城乡居民的政策存在很大的不同。拿城乡教育来说,同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农村中小学教育设施则要乡村筹资来建设,但城市中小学设施却是由政府拨款建设,这种状况导致城乡差距事实上不断扩大。尽管目前这一状况有所调整和改进,但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因此,必须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要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加强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六、城乡发展与加强合作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成为困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城乡关系中的深层次矛盾及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才能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没有农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通过城乡统筹、城乡互动、城乡和谐来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以提高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目标。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工夫。调整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以及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关系。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
(二)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立在党中央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原料,满足全社会对农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新农村、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是加快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现实途径,有利于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和对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带动能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创造条件。因此,要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易考点提示
考生应从宏观上掌握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安排,总共八点要求,可以从经济发展、基础建设、保障体制、治理机制、精神生活和城乡发展与加强合作六个方面分类记忆。
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为( )。
A.党的组织
B.政策扶持
C.党的领导
D.党的规划
2.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 )。
A.组织保障
B.智力支持
C.动力之源
D.经济支持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 )为中心,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A.物质建设
B.精神建设
C.组织建设
D.经济建设
4.下列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
A.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
B.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
C.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壮大城市经济,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力
D.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将生产要素和公共资源更多地配置到“三农”领域,促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的协调发展
5.要加强农村基层( )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A.民主政治
B.党风廉政
C.基础设施
D.环境卫生
6.下列关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
A.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关键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和农民平等共享发展成果的机制
B.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推动现代文明成果改造传统农业、传统农村和传统农民的现代化
C.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就是要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和城市发展起来后,自然而然地形成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格局
D.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8.《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 )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A.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B.实现共同富裕
C.实现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 ),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A.尊重实际
B.尊重干部
C.尊重群众
D.尊重领导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重视( )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
A.农民
B.农业
C.农村
D.城乡
3.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 )。
A.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B.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
C.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D.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
三、判断题
1.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
2.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
3.发展经济唯一的途径是开发人才资源。( )
4.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
5.建设新农村,宏观调控应加大财力向农村转移的力度。( )
6.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发展依靠人民”。( )
7.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
8.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
四、简答题
1.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必须注意哪“五要”和“五不”?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胡锦涛同志于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因此,选项C正确,其余为干扰项。
2.A [解析]《党员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读本》中指出:“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因此选A,其余为干扰项。
3.D [解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选D,其余为干扰项。
4.C [解析]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力。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5.B [解析]此题题干与党的建设有关,因此选B,其余为干扰项。
6.C [解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有了比以往更多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经济实力,也更有条件去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这个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业的发展格局不是自然而然就能产生的,这个过程需要国家的发展政策进行调控,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增强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农业实行多方面的政策支持。C项说法错误,应选。
7.A [解析]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面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8.A [解析]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
1.AC [解析]胡锦涛、温家宝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实际、尊重群众,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因此选A、C两项,其余为干扰项。
2.ABC [解析]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因此选A、B、C三项,D项为干扰项。
3.ABCD [解析]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出等,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要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三是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但要防止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并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三、判断题
1.√ [解析]《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2.√ [解析]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3.×[解析]发展经济的途径有许多,例如:制定优惠政策、科学技术的引进、加强投资等等,所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并不是唯一的途径。
4.√ [解析]只有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进一步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5.√ [解析]农业为国之本,“三农”问题备受关注,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业产量是迫在眉睫的事,所以,建设新农村应加大财力向农村转移。
6.√ [解析]人民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所以,“发展依靠人民”。
7.×[解析]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到2020年,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决定》表述的是“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而非“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故本命题表述错误。
8.√ [解析]略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五要”“五不”,即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2.[答案要点]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履行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的责任,统筹抓好建设新农村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各项工作。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有更大的作为,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上采取更有力的举措。要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特别要鼓励和支持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在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实践中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