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易经(白话图解速断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行
原始的系统循环论

五行学说最早在道家学说中出现。它强调整体观念,描绘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学说”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学说”就是原始的系统循环论。

五行学说的起源

五行学说的起源一直争议颇多。第一种观点认为:五行说是古人自发的观念,并无确切的创始人,春秋时期以前就有朴素的五元素说。第二种观点认为:五行说出自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该书以五行配五脏,对五行学说的内容有详尽的记载。第三种观点认为:孟子创造了五行学说。《荀子》里记载子思、孟子是五行的创始者。现代学者范文澜认为:“孟子是五行学说的创始者,孟子有‘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由尧舜至于汤五百年有余岁……由汤至于文王五百年有余岁……由文王至孔子五百年有余岁……’等近乎五行推运的说法。比孟子稍后的邹衍扩大了五行学说,成为阴阳五行家。”

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宇宙万物。它们各有不同的属性,分别对应太阳系的五颗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以及人间的五德:义、仁、智、礼、信。古人认为,这五类事物在天、地、人之间形成映射关系,比如天上的木星有了变化,地上的木类之物,以及人的“仁”性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等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五行的特性

五行作为五种符号,代表可以划分为五类的事物状态。五行的特性虽然来自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但实际上已远远超越了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具有更广泛而普遍的意义。

1.金的特性:金主义,其性刚,其质烈。具有清洁、肃杀、收敛性质的事物,均可归属于金。金曰“从革”,从为顺从、服从,是金的“柔和”特性的体现;革为变革、改革,是金的“刚强”之性的表达。

2.木的特性:木主仁,其性直,其质和。具有生长升发、条达性质的事物,均可归属于木。木曰“曲直”,曲为屈,直为伸,所以木有能屈能伸的特征,伸则舒其条达之性,屈则还其柔和之质。木可纳水土之气,树木的主干挺直向上生长,树枝曲折向外舒展,生长繁茂,随风招摇。

五行之间的“映射”

易经源自于河图洛书,而河图洛书为上古时期的星象图。因此易经中的公理性知识也源自于星象,比如五行学说。古人认为,宇宙万物虽各有不同的属性,但都可纳入五大类,并分别对应太阳系中的“金木水火土”五星。

古人认为,这五类事物在天、地、人之间形成映射关系,比如天上的木星有了变化,地上的木类之物,以及人的“仁”性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3.水的特性:水主智,其性聪,其质善。具有寒凉、滋润、向下的性质的事物,均可归属于水。水曰“润下”,润为湿润,下为向下,所以水具有滋润寒凉、性质柔顺、流动趋下的特性。

4.火的特性:火主礼,其性急,其质恭。具有温热、升腾性质的事物,均可归属于火。火曰“炎上”,炎为热,上为向上。火在燃烧时能发光放热,火焰飘浮于上,光热四散于外,所以火有发热、向上的性质,有驱寒保温之功,锻炼金属之能。

5.土的特性:土主信,其性重,其质厚。具有承载、生化、受纳性质的事物,均可归属于土。土曰“稼穑”,播种为稼,收获为穑,土有播种庄稼、收获五谷、生长万物的作用。引申为具有生长、承载、化生、长养的特性。所以土载四方,为万物之母。

五行归类的两种方法

将万物进行类比,便都可以纳入五行的范畴,其方法有两种:

归类法。事物的五行属性是将事物的性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得出的。如某物与木的特性相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似,则归属于火等。如果配属五脏,则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排泄而归属于水。

推演法。如果某一事物被归属于某种五行,那么与此物相连的、可划为一个系统之内的其他事物也应被归入这种五行。如肝主筋、肝开窍于目,而肝属木,所以“筋”和“目”也属木;同理,心属火,则“脉”和“舌”也属于火;脾属土,则“肉”和“口”也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也属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也属水。

五行的生克制化

五行之间存在生克的关系: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然而,五行系统之所以能保持循环运动和动态平衡,在于其内部存在着两种自行调节机制,一种是正常情况下的“制化”;一种是反常情况下的“胜复”。

制即制约,化即生化。“制化”指五行系统在正常状态下通过生克而产生的调节作用。比如:

木能克土,但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使木不亢不衰,从而滋养生化火。

火能克金,但金能生水,水又能克火,使火不亢不衰,从而滋养生化土。

土能克水,但水能生木,木又能克土,使土不亢不衰,从而滋养生化金。

金能克木,但木能生火,火又能克金,使金不亢不衰,从而滋养生化水。

水能克火,但火能生土,土又能克水,使水不亢不衰,从而滋养生化木。

五行的引申意义

五行作为五种符号,代表可以划分为五类的事物状态。五行的特性虽然来自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但实际上已远远超越了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具有更广泛而普遍的意义。

正是这种相反相成的生克制化,调节并保持了事物结构的相对协调和平衡。相生相克的过程是事物消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当出现不平衡的情况时,事物自身会通过相生相克的调节而重新出现平衡。正是这种在不平衡之中求得平衡,而平衡又立刻被新的不平衡所替代的循环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五行的胜复

“胜复”指五行系统在反常情况下,即在局部出现较大不平衡的情况下,通过相克而产生的一种大循环的调节。胜复调节可使一时偏盛或偏衰的五行由不平衡而恢复平衡。

“胜”指因为某行之气太过而导致对自己所克之行的过度克制。胜气一旦出现,势必招致一种相反的力量将其压抑下去,即所谓“复气”。胜气重,则复气重。胜气轻,则复气轻。所以《素问》说:“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例如,火气太过,则过分克金,使金气偏衰;金衰不能制木,则木偏胜而加剧制土,土受制则减弱制水之力,水便越发旺盛,而把太过的火克伐下去,使其恢复正常。

反之,如果火不足则不能克金,引发金偏盛,金盛则加强制木,使木衰而无法制土,这将引起土盛制水,水衰则制火力减弱,从而使火气得到恢复,以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

如果只有“胜”而没有“复”,即五行之中的一行太过而没有另一行制约时,则系统的和谐关系就被破坏,导致紊乱。生多为克、泄多为克、相乘、相侮都是五行关系走极端的情况,相似于四象中的老阴和老阳。五行的生与克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没有生,则没有事物的发生与成长;没有克则没有在协调稳定下的变化。只有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协调平衡,事物才能生化不息。

五行归类的两种方法

将万物进行类比,便都可以纳入五行的范畴,其方法有两种:归类法、推演法。下面以五行中的“木”为例来说明。

根据归类法,绿色、东方、春季、巽卦、鸡、树、风、肝脏都属于“木”的范畴;根据推演法,肝脏主怒,华荣于爪,开窍于目,与胆互为表里,所以怒、爪、目、胆也都属“木”。

阴阳五行观的发展

“阴阳家”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后来逐渐消失了。因为他们的学说被充分融入易学、儒学、道学、医学当中,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但也正是因为这种融入,使得阴阳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随处可见、举足轻重。

在易学史上,邹衍最早把阴阳和五行概念结合起来,提出系统的阴阳五行说——五德终始说,即阴阳五行的象数与天命观相结合的一种哲学。邹衍“深观阴阳消息”,以阴阳、五行概念为核心,以阴阳、五行之气的运动为宇宙的普遍规律,以此讨论极小至无限大的空间,以及从天地生成到现在的时间。他在讨论空间时说:“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限”;在讨论时间时说:“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 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成书于战国的《吕氏春秋》将当时广为流行的五行说和阴阳说进一步具体化;《十二纪》中描述了一年五气运行对应的天象、气象、物象,并以此为据制定出一年十二个月的“政令之所行”律令。

至秦汉,阴阳五行学说开始成为统摄万物的哲学体系。西汉时,阴阳五行学说逐渐被世人所公认,其表述体系最终的完成者是《淮南子》和董仲舒,他们分别代表“道”和“儒”两大学派,占据着不同学术领域,但又互通、互补、互融。道、儒在发展中给易学增添了新的元素,儒学、道学、易学的融通共进,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繁盛。

五行与“天地人”

五行的“胜复”

“胜复”指五行系统在反常情况下,即在局部出现较大不平衡的情况下,通过相克而产生的一种大循环的调节。胜复调节可使一时偏盛或偏衰的五行由不平衡而恢复平衡。

五行的胜

五行的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