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学术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序一

赵逵夫

甘肃省西和县、礼县一带包括天水市秦州区、张川县、清水一带流行的乞巧风俗历史悠久,而且有七个显著的特点:

一、从农历六月三十日坐巧(供上巧娘娘像)到七月七日半夜子时,历时七天八夜。

二、流行区的姑娘除家中有特殊原因(如在丧服中或家中有重病人要照顾等)外,全都参加。一般以街道、巷道、村庄为单位,形成约定俗成的乞巧点。

三、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参加者以十二岁至十六岁的女子为主,最主要的限制是:只要一结婚便不能再参加,而只能在幕后作些出谋划策的工作。

四、七天八夜之中姑娘们穿戴一新,白天黑夜总会有些姑娘在坐巧处又跳又唱,或一起说笑。有的白天家中有事不能来,晚上总会抽时间来一下。即使平时对女孩子管束严的人家,这几天也允许其去参加乞巧活动,而且为她们准备新衣服等,给予支持。

五、姑娘们请巧和购置祭巧用品时会成群结队到城里或乡镇街市去,而且大体在初三至初六之间还要到周边各个乞巧点去走访“行情”,一来参观人家坐巧处布置的情况,听听别的乞巧点新编的乞巧歌,二是也展示自己点上的风采,要在被拜访的乞巧点巧娘娘神像前跳唱一次。这就展示了姑娘们的风采,扩大了姑娘们的活动范围,同时与附近巷道、村庄的姑娘们建立了友谊。

六、在初六或初七所有乞巧点上的姑娘们都要到附近或较远的地方去取用来投芽卜巧的水,有时会到二三十里地的当地名胜之地去取,因而也带有旅游、展示和开阔眼界的因素。

在以上活动中,总会有很多人在旁边看,有大人,也会有些男孩子。这无形中为男女青少年的相互了解提供了机会。

七、一些出嫁不久的年轻媳妇也会在七月初乞巧的这几天回娘家,一则看望父母,二则也会一会一起长大的姊妹们,包括尚未出嫁的及近年中先后出嫁了的。这里体现了友谊和思想交流,也是对青春时代的一种重温与回忆。

由以上七点看,西和、礼县一带的乞巧节完全是女孩子的节日,是真正的女儿节。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她们唱的乞巧歌,除了颂唱巧娘娘的内容之外,大部分是抒发女孩子的情感,表现女孩子的思想愿望的。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歌词中多为希望学好工红、茶饭手艺,反对买卖婚姻等内容,也有些反映当地生活、生产和重大事件的内容,如揭露苛捐杂税、抓壮丁等黑暗现象。可以说全是女孩子真情的流露,也表现出女孩子希望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

从地域分布上说,以西和、礼县为中心的乞巧风俗,有两点值得关注:

一、主要分布在漾水河流域及西汉水流域,也即西和县的中部、北部和礼县的东北部与东部,礼县西部大半个县没有,西和县南部的几个乡没有。

二、在近代与西和县北部、礼县东北部相邻的天水市,只有秦州区中西部和清水县、张川县有,陇东的庆阳、平凉地区有几个县有少量三四十年代的乞巧歌流传下来,但已没有西和、礼县那样的场面与程式。

值得关注的是陕西省也同样只有咸阳以西的宝鸡、旬邑、岐山、永寿、乾县、武功、周至、兴平、户县这些中部的县市和靠近甘肃陇东的县市有乞巧风俗。咸阳以东则只有长安县石公、石婆像(西汉时昆明湖上牵牛织女像)所在地斗门镇有,其他地方都没有。

由此就可以看出,这种十分隆重、盛大的乞巧风俗只有秦人早期生活过的甘肃西和、礼县和天水西南一带,及逐步向陕西咸阳迁徙的路线上有所存留,而且除陇南的西和、礼县之外,其他地方的乞巧风俗在近百十年中也都在淡化和消亡之中。

漾水河与西汉水的另一主要支流盐关河相会之处的南面,为秦汉时之西县所在地;其东南峡口上为长道镇,即西路蜀道之北口,刘备入川后为防卫曹魏的进攻,在那里设一城,即诸葛亮设空城计之西城。早期秦人正是生活在西县周围一大片地方。古人论水的渊流关系主要是就自己熟悉的水言之,应是将今西和县漾水河连同流经礼县东部,又入西和南境东流的水统名之为“漾水”,至方向变为向东流之后才名为“汉”。所以《尚书·禹贡》说:“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这里说“导漾”而非言“漾源”。今人据西汉水上游各支流之长短以天水齐寿山为西汉水发源地,这是符合目前科学定义的原则的。但不能说齐寿山即嶓冢山。导漾水东流者,只有西和县仇池山。“仇池”先秦时也叫“常羊”,音近而写法异。在《山海经》所载神话传说中,为刑天葬首之山。“冢”即坟墓。“嶓”即“番”,因用为山名而加“山”旁。《尔雅·释训》:“番番,勇也。”晋代郭璞注:“壮勇之貌。”《诗经·大雅·崧高》毛传云“勇武貌。”则正是指刑天而言。则嶓冢山之得名,来于刑天葬首的传说(参拙文《刑天神话钩沉与研究》,《民间文学论坛》1988年5、6期)。早期秦人实际上是以发源于西和县白草山与横岭山九眼泉的漾水为汉水正源(西汉以前东汉水、西汉水为一条水,后来才因地震而中断,变成两条水)。陇南的乞巧风俗主要盛行于漾水、西汉水上游一带,也即古汉水上游,所以秦人将天上的银河用他们所居之地的水名“汉”来命名,并将天汉西侧最亮的一颗星命名为“织女星”,以纪念其始祖。

西和、礼县一带的乞巧风俗不但广泛、热烈、时间久,而且执着。1936年夏末西和城一带发生冰雹和大雨,后又发生地震,但七月的乞巧活动基本上照样进行,据我父亲说:不但女孩子要举行,大人们也说:“乞巧的停了不吉利。”1959年到1962年,西礼县是甘肃的重灾区,但稍一缓解,很多地方的乞巧活动便恢复起来。1961年七月初,我姐从武都回家看我父亲时,说想去看一看乞巧的,我嫂子领着去看了几个点,1962年我也看过何坝街上一处的乞巧活动。我以为这正表现出女孩子对自己表达愿望、接触社会、争取社会地位的这个节日的重视。

2004年9月,我在西和一中六十周年校庆时向全校师生和来宾作了“汉水与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的报告,也提到我父亲的《乞巧歌》一书。此后,西和一中组织了课题组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并收集当时城乡流行的乞巧歌。我的几篇相关论文在那一两年中刊出。2006年9月,中国民协的领导和专家到西和进行学术考查。2006年10月,西和县被全国民协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7年元宵节举办了隆重的授牌仪式。2008年,西和乞巧节俗又被增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后,除因陇南地震停办两年,至2012年,西和县共举行四次乞巧文化节。

2012年8月,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同志到西和调研,我也到西和去,我向连部长和一起到西和的几位省上领导同志介绍了西和乞巧节的历史渊源和乞巧活动的有关规程、特点等。连部长对西和乞巧风俗的意义和当代价值谈了很有启发性的看法,强调一定要保护好,并进行深入的挖掘与研究,提出2013年在北京召开一次高峰论坛,邀请一些专家来共同研究乞巧文化。2013年1月,陇南市孙雪涛市长在西和县委周子强书记陪同下到寒舍,谈及将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联络国家有关部门主办在北京召开乞巧文化高峰论坛,决定突出西和七巧节俗的“女儿节”的主题特征,挖掘它的内涵。我觉得这无论对流行于陇南、天水一带的乞巧风俗的研究,还是对国内七夕文化各方面问题的研究都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这个论坛2013年8月7日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隆重召开,由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甘肃省宣传部主办,由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陇南市委、市政府,中共西和县委、县政府承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同志,中国文联副主席夏潮同志,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同志,中国民协副主席罗扬同志等都到会讲话,对西和乞巧节和这次论坛的重要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顾透莲同志讲话中说:“从乞巧活动的内容看,能产生农村女孩快乐、自信成长的积极效应。”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区首席代表汤竹丽女士讲话中说:“据我所知,乞巧节是有关女孩子的节日,她们会成长为未来的成熟女性。通过教会女性重要的价值观和传承智慧,这个节日使得女孩们对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每年用七天八夜的时间赋予女性权利,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

除个别学者因事未能与会之外,国内在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方面有影响和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差不多全参加了这次论坛。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乌丙安先生、杨亮才先生,民俗学界有很大影响的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的老专家刘魁立先生、刘锡诚先生、宋兆麟先生、陶立璠先生、叶春生先生、柯杨先生、陈勤建先生和贺学君老师、刘晔原老师,原非遗司司长屈盛瑞先生,《中国艺术报》社社长、中国民协原秘书长向云驹先生,中国民协副秘书长张志学先生,近二三十年中崛起于民俗学界和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叶舒宪、苑利、叶涛、萧放、万建中、郑土有、李稚田、刘宗迪、陈连山、张志春、储冬爱、关溪莹等先生和邹明华、张勃、毕雪飞、刘文江、陈斐等学界新秀都参加了论坛。会议之前,在中国民协的组织下,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志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化遗产》主编康保成先生偕同宋兆麟、陶立璠、叶春生、萧放、郑土有、张志春等先生到西和开展了一次学术考察,分别到城乡一些乞巧点上考察,向不同年龄段的妇女作了调查性访谈,考察结束之后,还一起举行了一次座谈,对西和保存这样具有突出特点的较原始的乞巧风俗,表示惊叹,给了很高的评价,同时就保护与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上面提到的先生有的到西和学术考察在三次以上,如杨亮才先生、陶立璠先生、柯杨先生和此次因事未能到会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文化产业》杂志社社长兼主编赵学玉先生等。所以,这次高峰论坛从学者们的方面说,也是准备得很充分的。会上公布了一批新研究成果,发表了一系列十分精彩的见解。这是近些年来民俗学界一次成功的全国性高峰论坛。

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和陇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西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本省、本市民俗工作者也都到会倾听了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与讨论发言,大家都感到深受教益,开阔了学术视野,在理论上、方法上和学术规范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大家决心进一步挖掘陇南乞巧文化的深厚内涵,一方面将相关文献的整理工作做得更好,一方面更深入、全面地进行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开展深入研究,并与本地的文化建设及文化产业开发联系起来。

论坛结束之后,西和县文联主办的《仇池》杂志立即出版了“乞巧女儿节”专刊,刊出了开幕式、闭幕式上领导的讲话(9篇)、主旨发言(5篇)、专家发言(21篇)、论坛总结(三个分会场的总结各1篇)和专家们在田野考察后座谈会上的发言(11篇),并刊出陈斐博士所写《绚丽女儿节,千年乞巧情——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学术综述》。可以说,以上各位的讲话、各位学者的发言都已载入了陇南乞巧文化的史册。

西和县文联根据市、县领导的指示,将会前收到各位专家的论文后所印《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论文汇编》加上陈斐同志所写的论坛综述正式出版,要我写序,写出以上一些感想。我想,这部书的出版无论如何都会引起民俗学界朋友们的广泛关注。

2014年5月1日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