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考纲解读】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
理解财政支出的分类、分析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
(二)财政支出的规模
理解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分析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
(三)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辨析财政支出效益的特点,分析财政支出效益。
(四)购买性支出
(五)转移性支出
分析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具体内容。
【本章知识结构】
本章结构
【核心讲义】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货物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货物和劳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货物和劳务的支出。
特点: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获得了货物和劳务,履行了国家的各项职能。
2.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财政补贴、债务利息、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特点:政府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货物和劳务所得。
【例2.1】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主要有( )。[2010年真题]
A.行政管理支出
B.国防支出
C.财政补贴支出
D.养老保险支出
E.债务利息支出
【答案】CDE
(二)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
1.补偿性支出: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方面的支出。
2.消费性支出:财政用于社会共同消费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等项支出。
3.积累性支出:财政直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及国家物资储备的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生产性支农支出等项。
【例2.2】下列财政支出项目中,属于积累性支出的是( )。[2013年真题]
A.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B.国防支出
C.社会福利救济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答案】A
【解析】BCD三项属于消费性支出。
(三)按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
1.预防性支出: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使其免受国内外敌对力量的破坏和侵犯,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活稳定的支出,主要包括国防、司法、公安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支出。
2.创造性支出: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更为发展的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等项支出。
对财政支出做这样的划分,可以揭示财政支出的去向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例2.3】下列支出项目中,属于创造性支出的是( )。[2011年真题]
A.司法支出
B.行政支出
C.国防支出
D.文教支出
【答案】D
(四)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
1.不可控制性支出:即表现为刚性很强的支出。这类财政支出一般包括两类:
(1)国家法律、法规已经明确规定的个人享受的最低收入保障和社会保障,如失业救济、养老金、职工生活补贴等;
(2)政府遗留义务和以前年度设置的固定支出项目,如债务利息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补贴等。
2.可控制性支出:即弹性较大的支出。
【例2.4】国债利息支出属于( )。[2012年真题]
A.购买性支出
B.一般利益支出
C.不可控制性支出
D.预防性支出
【答案】C
【例2.5】在政府财政支出中,属于不可控制的支出有( )。[2011年真题]
A.养老金支出
B.食品补贴支出
C.基本建设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
E.失业救济支出
【答案】ABDE
【例2.6】下列财政支出项目中,属于不可控制性支出的有( )。[2010年真题]
A.养老保险支出
B.债务利息支出
C.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D.基本建设支出
E.对地方政府的补贴支出
【答案】ABE
(五)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
1.一般利益支出: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享受其所提供的利益的支出,如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等,这些支出的特点是,所提供给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不能分别测算。
2.特殊利益支出: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如教育支出、卫生支出、企业补贴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等,这些支出所提供的效益只涉及一部分社会成员,每个社会成员所获效益的大小有可能分别测算。
二、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
(一)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1.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1)政府的购买性支出,首先要影响到货物和劳务的销售市场;
(2)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对于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社会总需求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个人的消费需求。
财政的购买性支出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货物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2.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1)财政购买性支出的增加,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导致社会生产的膨胀,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
(2)财政购买性支出的减少,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减少,导致社会生产的萎缩,形成经济萎缩的局面。
3.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1)财政用于购买性支出的总额不变,只是所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结构上发生改变时,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将因政府购买性支出结构的变动而受到相应的影响;
(2)财政用于购买性支出在总额上发生改变,或者增加或者减少,而在结构上仍保持着原来的状况时,为政府提供所需商品或劳务的各个企业从政府购买性支出中所获得的收益额也会随之增减。
当购买性支出普遍增加时,国民收入随之增加,资本的利润率和劳动力的工资率都会有所提高;当购买性支出普遍减少时,则变动相反。
【例2.7】财政购买性支出减少会导致( )。[2012年真题]
A.市场价格上升
B.所需生产资料增加
C.充分的就业
D.社会生产萎缩
【答案】D
【解析】ABC三项是购买性支出增加导致的结果。
(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1.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主要是由财政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构成的。
财政的转移性支出的相应部分会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社会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支出,从而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因此,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货物或劳务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
2.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1)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家庭,如居民生活补贴,对生产的影响是间接的。
(2)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企业,如企业亏损补贴,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直接的。
3.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1)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是在国民收入已经完成了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分配。
(2)以企业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是政府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取得的收入。
(三)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影响的比较
1.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的影响不同,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
购买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但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对国民收入分配产生直接影响,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2.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不同
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较弱的。
3.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不同
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
4.执行财政职能的侧重点不同
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国民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例2.8】关于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3年真题]
A.转移性支出间接影响就业
B.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生产
C.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性较强
D.购买性支出侧重执行资源配置职能
【答案】C
【解析】C项,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什么原则可以遵循,其支出规模与结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能根据政府与企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协商而定,因此,转移性支出对政府效益的约束性是较弱的。
【例2.9】关于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2年真题]
A.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
B.转移性支出间接影响社会的生产和消费
C.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
D.购买性支出对政府的支出效益约束是硬的
E.购买性支出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答案】CD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1.财政支出规模通常表现为财政支出的总量,而表现财政支出总量的可以是绝对量(数额),也可以是相对量(比重)。
2.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通常是以财政支出的相对量来表示。
曾用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来衡量财政分配的规模,它反映了财政分配的真实规模,也反映了财政分配对国民经济的作用程度。3.世界上普遍实行两大核算体系:即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
(1)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通常使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使用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
【例2.10】衡量财政分配的规模,应该采用的指标是( )。[2011年真题]
A.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C.财政收入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D.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答案】D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
财政支出无论是从绝对量上还是从相对量上来看,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一)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瓦格纳,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发现了“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1.基本内容
(1)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各种法律规章制度,以保证市场经济机制发挥作用所必需的社会“环境条件”;
另一方面,在经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管理集中化、劳动力专门化的条件下,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公共部门活动的加强。
(2)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劳务的范围越来越大了,诸如交通、银行、教育、卫生等项目,通常具有一种天然垄断的属性,且投资数额大,外部效应显著。随着社会实际收入的上升,对于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将会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上升幅度。
2.结论
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
(二)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
1.理论:公共支出的增长只是由于公共收入的增长而造成的,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原因所造成的。
2.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
(1)内在因素
公民所容忍的税收水平决定了公共收入水平,从而构成了政府扩大公共支出的约束条件。
(2)外在因素
在社会动荡时期,政府的支出增加,税负加重,动荡期过后,有些新税继续存在,政府能够继续维持较高的收入水平,以使政府的支出水平保持在动荡时期的水平。
3.结论
鉴于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存在,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总是同步增长的。
(三)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1.理论基础:用经济发展阶段论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2.基本内容
(1)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一般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2)当经济发展进入中期阶段以后,政府部门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3)经济发展成熟阶段,公共支出逐步转向以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的支出结构。
【例2.11】根据“经济发展阶段论”,在经济进入成熟阶段后,财政支出的重点是( )。[2013年真题]
A.法律和秩序
B.交通设施
C.社会福利
D.环境卫生
【答案】C
【例2.12】按照“经济发展阶段论”的理论,在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支出的重点是( )。[2012年真题]
A.基础建设
B.教育、保健等领域
C.社会福利
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D
【例2.13】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时,提出的理论是( )。[2010年真题]
A.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B.经济发展阶段论
C.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论
D.非均衡增长模型
【答案】B
三、中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分析
我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原因主要有:
1.政策性调整;
2.管理水平;
3.管理体制;
4.统计。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一、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义
财政支出必须讲求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财政支出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资源配置过程。
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差别:
(一)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1.微观经济组织在分析其生产经营支出的效益时,只计算其自身直接投入的各项费用和自身实际所得。
2.政府在分析财政支出的效益时,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较微观经济组织宽得多。
(二)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1.微观经济组织在进行效益分析时标准明确,且易于把握,其标准是单纯的经济效益。
2.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不能单纯地以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必须确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双重的效益标准。
(三)择优的标准不同
1.微观经济组织择优的标准:自身直接所费最少、所得最多的支出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2.财政分配所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例2.14】关于财政支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1年真题]
A.要对项目的无形所费与所得进行分析
B.项目必须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C.直接效益必须大于直接投入
D.选择的项目必须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答案】A
三、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1.基本原理: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方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效益”的比率,来比较不同方案的效益,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据此支拨和使用财政资金。
2.适用范围:特别适用于财政支出中有关投资性支出项目的分析。
3.难点:直接成本与效益之外的其他成本与效益的测算。具体地讲,在“成本—效益”分析中,需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成本、效益状况:
(1)实际成本、效益与金融成本、效益;
(2)直接成本、效益与间接成本、效益;
(3)有形成本、效益与无形成本、效益;
(4)内部成本、效益与外部成本、效益,中间成本、效益与最终成本、效益等。
4.优缺点:
(1)优点:对于选择最优支出方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大有裨益。
(2)缺点:由于分析过程的复杂性、多面性,该方法的实际运用难度较大,它对政府财政部门以及预算资金使用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技术装备水平均提出了较严格的要求。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
1.含义: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指对每个备选的财政支出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时,只计算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货币计算备选方案支出的社会效益,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换言之,就是选择那些使用最少的费用就可以达到财政支出目的的方案。
2.特点:最低费用选择法多用于军事、行政、文化、卫生等财政支出项目,不要求计算支出的无形成本与效益,运用起来比“成本—效益”分析法简单一些。
3.步骤:
首先,要在政府规定目标不变条件下提出多种备选方案。
然后,分别计算出各个备选方案的有形费用。
最后,按照优前劣后的顺序排列供决策者选择。
但是需要指出,应在综合分析、全面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择优选择。
(三)“公共劳务”收费法
1.含义: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来改进“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使之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目的。
2.特点:“公共劳务”收费法和“成本—效益”分析法以及最低费用选择法的区别在于,它是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与收费标准,来达到对“公共劳务”有效地、节约地使用,而不是对财政支出备选方案的选择。
3.“公共劳务”的定价政策,一般有四种情况,即免费、低价、平价和高价。
(1)免费和低价政策。
适用于免费和低价提供的“公共劳务”,必须是从全局和社会的利益出发,在全国普遍使用,但居民对此尚无完全觉悟的情形,如强制进行义务教育、强制注射疫苗等。
(2)平价政策。
一般适用于从全社会的利益来看,无需特别鼓励使用,又无必要特别加以限制使用的“公共劳务”,如公路、公园、铁路、医疗等。
(3)高价政策。
主要适用于从全社会利益来看必须限制使用的“公共劳务”。实行高价政策既可以达到有效限制使用的目的,又可以提供较多的财政收入,如繁华地段的机动车停车收费。
4.适用范围:“公共劳务”收费法只适用于可以买卖的、适于采用定价收费方法管理的公共服务部门。运用“公共劳务”收费法还必须制定正确的价格政策,才能达到社会资源最佳分配的目的。
(四)公共定价法
1.含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方法。公共定价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二是管制定价,即政府规定涉及国计民生而又带有竞争性行业的价格。
2.定价方法:公共定价法一般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和负荷定价法。
(1)平均成本定价法,是指在保持提供公共物品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对外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公共定价或价格管制一般采取按高于边际成本的平均成本定价。
(2)二部定价法,是定额定价和从量定价相结合的定价体系。以收支平衡为条件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所以现在几乎所有受价格管制的行业(如电力、燃气、电话等自然垄断行业)都普遍采用这种定价方法。
(3)负荷定价法,是指按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
【例2.15】按照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价格的公共定价方法是( )。[2013年真题]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
C.时限定价法
D.负荷定价法
【答案】D
【例2.16】考核国防支出的效益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2010年真题]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投入产出分析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最低费用选择法
【答案】D
【例2.17】由于某项目的建设致使相关产品价格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某些单位或个人增加或减少了收入,由此发生的成本效益称为( )。[2010年真题]
A.实际成本效益
B.金融成本效益
C.直接成本效益
D.间接成本效益
【答案】B
【例2.18】在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使用“最低费用选择法”的财政支出项目有( )。[2013年真题]
A.军事
B.电力
C.行政
D.文化
E.铁路
【答案】ACD
第四节 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和财政投资性支出。在国家财政支出项目中,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有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还有工交商农等部门的事业费等。
一、行政管理费与国防支出
(一)行政管理费支出
1.行政管理费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2.按费用要素分类,行政管理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大类。人员经费主要包括工资、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及其他。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和业务费。
3.行政管理费支出的绝对数是增长的,但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应是下降趋势。
【例2.19】下列费用项目中,属于行政管理费的是( )。[2011年真题]
A.公安业务费
B.安全机关经费
C.民兵建设费
D.司法检察业务费
E.驻外机构经费
【答案】ABDE
【解析】C项属于国防支出。
(二)国防支出
国防支出是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我国国防费全部纳入国家预算安排,实行财政拨款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管理,国防费预、决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由国家和军队的审计机构实施严格的审计和监督。
二、文教科学卫生支出
(一)教育支出
1.教育支出体现了各国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目标。
2.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做是一种混合物品。义务教育,既是权利,也义务,带有强制性。义务教育并非混合物品,而是纯公共物品。按照公共物品理论,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次教育,不属于纯公共物品,而是属于混合物品。
3.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一国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是影响教育支出效益的主要因素。
(二)科学研究支出
外部效应较强的科学研究支出,主要是基础科学的经费,应由政府承担;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充分弥补成本的科学研究支出,主要是应用性研究经费,则可由微观主体来承担。
我国财政用于科学研究支出及其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基本上是逐年有所提高,同时,还通过科技三项费用、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多种渠道,鼓励和带动民间科技投入。
措施:公债投资、提高折旧率、税收优惠、提高企业应税所得的扣除比例和财政贴息等。
【例2.20】关于科学研究支出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1年真题]
A.基础科学的经费主要应由政府承担
B.科技投入的主要渠道应该是财政拨款
C.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也是财政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形式
D.我国科学研究投入增长很快,与发达国家基本没有太大差距
【答案】D
【解析】我国科学研究支出虽有较快的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甚至比某些科技进步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也有差距。
(三)卫生支出
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很强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包括安全饮用水、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防范和病菌传播媒介的控制等。政府提供公共卫生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公平的收入分配。
(四)加强管理,提高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效益
1.逐步规范财政资金供应范围;
2.改革和完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
3.改革事业单位管理形式;
4.推行定额管理,改进资金分配办法;
5.多种形式发展事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实行收支统一管理。
【例2.21】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中最基本的制度是( )。[2012年真题]
A.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规定
B.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C.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D.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答案】B
三、财政投资性支出
投资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凯恩斯不仅认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还论述了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作用。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同边际储蓄倾向呈反方向变化。凯恩斯的乘数原理说的是一种经济过程或经济现象,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涉及社会制度问题。
【例2.22】投资乘数反映的是( )。[2011年真题]
A.投资与收入的关系
B.基础投资与产业规模的关系
C.原始投资与后续投资的关系
D.投资与储蓄的关系
【答案】A
(一)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决策标准
1.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社会总投资都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两部分。一般而言,财政投资即为政府投资,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
(1)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相比,有各自明显的特点:
【例2.23】关于财政投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
A.财政投资中包括生产性投资
B.财政投资必须注重经济效益
C.财政投资的资金来源全部都是无偿的
D.财政投资只能投资于周转快、见效快的短期性项目
【答案】A
(2)由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这两部分投资在世界各国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影响这个比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①经济体制的差异。一般来说,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非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大;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较大。
②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中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较小;欠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较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直接调节自身的规模,间接调节非政府投资规模,使两者加起来的总量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所要求的投资总量相吻合;
②调节自身的结构,纠正非政府投资结构的偏差,使全社会的投资结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2.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政府财政投资决策标准取决于政府在不同时期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政府财政投资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是: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
(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
(3)就业创造标准。
【例2.24】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有( )。[2012年真题]
A.成本—效益最大化标准
B.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
C.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
D.资本—利润最大化标准
E.就业创造标准
【答案】BCE
(二)基础设施投资
1.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它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割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特征。
2.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政府独资建设的项目主要出于三种考虑:
①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诸如长江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工程等;
②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如宇航事业、核电站、战备公路等;
③反垄断的需要。
一些基础设施,诸如市区道路、上下水道,过街天桥等,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或很高的排他成本,单项投资不大,数量众多,也适于作为纯公共物品由政府投资提供。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典型的例子是地方性公路和桥梁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如“贷款修路,收费还贷”。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
对于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应、盈利率较低或风险较大的项目,政府可以采取投资参股、优惠贷款、提供借款担保、低价提供土地使用权、部分补贴和减免税收等方式,与民间共同投资,混合提供。
如高速公路、集装箱码头及高新技术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适于采取这种提供方式。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优点:政府既拥有最终的决策权,又可以使政府从具体的经营活动中解脱出来;法人团体拥有经营自主权,责任明确,可以提高成本效益的透明度,提高服务质量。
道路、港口甚至中小机场等适于采取这种提供方式。
(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项目经营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
最大特点是能够鼓励和吸引私人投资者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者对发电厂(站)、高速公路、能源开发等基层建设项目进行投资。
【例2.25】政府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交给某一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议的期限内,由项目经营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这种投资的提供方式是( )。[2012年真题]
A.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方式
B.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
C.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方式
D.BOT投资方式
【答案】D
【例2.26】适用于BOT投资方式的建设项目有( )。[2011年真题]
A.高速公路
B.游乐场
C.宇航事业
D.能源开发
E.房地产开发
【答案】AD
【例2.27】政府将拟建高速公路项目转让给某一企业,由企业进行建设,建成后在一定时期内由企业进行经营,经营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这种投资方式是( )。[2010年真题]
A.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方式
B.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方式
C.BOT投资方式
D.财政投融资方式
【答案】C
3.财政投融资制度
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它也被称为“政策性金融”。财政投融资是一个财政与金融有机结合的独特的经济范畴。
财政投融资,是发挥政府在基础产业部门投融资作用的最佳途径。
财政投融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4)财政投融资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一般来说,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主要应由政府预算投资形成。在政策性银行的负债结构中,发行长期性建设公债、集中邮政储蓄和部分保险性质的基金应占有重要份额。此外,直接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也是重要的投资资金来源渠道。
(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例2.28】下列资金来源中,能够形成政策性银行负债的是( )。[2012年真题]
A.长期性建设公债
B.直接吸纳的人民币储蓄存款
C.集中邮政储蓄
D.对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
E.工业企业结算户存款
【答案】ACD
【例2.29】关于政策性银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1年真题]
A.政策性银行是商业银行
B.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主要由发行股票取得
C.政策性银行可以直接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
D.政策性银行不能发行长期性建设公债
【答案】C
【解析】A项,政策性金融机构从性质上看,既不是商业银行,也不是制定政策的机关,而是执行有关长期性投融资政策的机构,是政府投资的代理人。
【例2.30】财政投融资的资本金投入者是( )。[2012年真题]
A.政府
B.中央银行
C.商业银行
D.邮政储蓄
【答案】A
(三)财政农业投资
1.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为了稳定农业,并进一步稳定整个国民经济,政府必须广泛介入农业部门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将农业部门的发展置于政府的高度关注之下。农业发展与财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的基础。
【例2.31】关于财政农业投资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3年真题]
A.国家对农业的财力支持是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
B.农业投入的资金主要靠财政支持
C.农业发展与财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D.财政农业投资范围主要是以水利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B
【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长远看,农业投入的资金应当主要来自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的积累,并非财政支持,国家投资只应发挥辅助的作用。
2.财政对农业投资的范围和重点
财政对农业部门投资政策具有以下特征:
(1)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
(2)财政投资范围应有明确界定。
(3)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3.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的支农政策
(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2)财政必须从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入手,并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逐步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二是加大农村财政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
(3)可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①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②农业投资方向上深化改革,将农业投资的重点放在解决影响农业主体效益提高的薄弱环节上;
③深化改革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方式。
第五节 转移性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内容
1.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保障支出是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保障制度由德国的俾斯麦政府于19世纪80年代首创。英国在1908年,法国在1910年就社会保障进行了立法,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1935年开始实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相应的社会保障支出安排也就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社会保障支出都是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2.32】在世界范围内,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创立的时间是( )。[2010年真题]
A.19世纪80年代
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答案】A
2.社会保障的内容
(1)社会保险
①养老保险,主要对象是工商业的广大劳动者。
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可分为现收现付式和基金式两大类。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筹备模式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基本属于现收现付式。
【例2.33】社会保险费用完全靠代际之间收入转移的筹资模式是( )。[2012年真题]
A.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D.个人账户式
【答案】A
【解析】现收现付式的养老保险是一种靠后代养老的保险模式,上一代人并没有留下储备基金的积累,其养老金全部需要下一代人的缴费筹资,实际上这种保险靠的就是代际之间的收入转移。
②失业保险。与养老保险相比较,失业保险基金征集较少。
③医疗保险。职工的直系亲属也可享受一定的医疗补助。
④生育保险。这项保险向休产假的职工发放产假期间的生活补助。在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生育保险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了国家的政策意图和政策导向。
⑤工伤保险。保险的对象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劳动者,但最后获得待遇的,不仅是劳动者本人,还往往包括他们的家人。
(2)社会救助
(3)社会福利
(4)社会优抚
【例2.34】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3年真题]
A.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
B.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预算拨款
C.社会优抚是对革命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的社会保障
D.对“五保户”的生活保障属于社会救助的内容
E.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属于社会优抚的内容
【答案】ABCD
【解析】失业救济金属于社会保险中的失业保险所包括的内容。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1.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2.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3.社会保障制度与税收相得益彰,共同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
4.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商业保险的局限。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
1.社会保险型:是政府按照“风险分担,互助互济”的保险原则举办的社会保险计划。
2.社会救济型:政府在全社会范围内向生活遇到困难的人提供的救济称为社会救济。
3.普遍津贴型:是政府按照“人人有份”的福利原则举办的一种社会保障计划,资金来源同社会救济型一样为政府预算拨款,但不需要家庭生计调查,经济发达国家实行。
4.节俭基金型:是政府按照个人账户的方式举办的社会保障计划,没有任何收入再分配功能,具有强制储蓄的功能。
【例2.35】带有强制储蓄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类型是( )。[2011年真题]
A.社会保险型
B.社会救济型
C.普遍津贴型
D.节俭基金型
【答案】D
二、财政补贴支出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与分类
1.财政补贴的性质
财政补贴的主体是国家;补贴的对象是企业和居民;补贴的目的是为了贯彻一定的政策,满足某种特定的需要,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补贴的性质是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补助而进行的一种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财政补贴支出与社会保障支出同属财政的转移性支出,相似处在于都是无偿支付,差别主要体现在同相对价格体系的关系上。财政补贴总是与相对价格的变动联系在一起。社会保障支出则与产品和劳务的价格不发生直接联系,财政补贴具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影响,而社会保障支出则很少有这种影响。
所谓财政补贴,是指在某一确定的经济体制结构下,财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能够改变现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相对价格,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无偿支出。
【例2.36】关于财政补贴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1年真题]
A.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
B.财政补贴全部列入预算支出
C.财政补贴的主体是国家
D.财政补贴的性质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答案】B
【例2.37】财政补贴的主要对象是( )。[2010年真题]
A.国家机关
B.主管部门
C.企业和居民
D.生活必需品
【答案】C
2.财政补贴的分类
(1)按财政补贴的项目和形式分类,主要有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外贸补贴、房租补贴、职工生活补贴、财政贴息、减免税收等。
价格补贴与企业亏损补贴的区别
①价格补贴直接与市场零售商品有关,而企业亏损补贴主要与工业生产资料有关;
②价格补贴的直接受益人是居民,企业亏损补贴的直接受益人是相关的企业;
③价格补贴是在流通环节上的补贴,而企业亏损补贴是在生产环节上的补贴;
④价格补贴的对象是商品,而企业亏损补贴的对象是企业。
【例2.38】目前,在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中,作为冲减财政收入的财政补贴项目是( )。[2010年真题]
A.企业亏损补贴
B.价格补贴
C.职工生活补贴
D.财政贴息
【答案】A
【解析】1986年以后价格补贴改为在财政支出中列支,企业亏损补贴依然是作为冲减收入处理。
(2)按财政补贴的环节分类,可以分为生产环节的补贴、流通环节的补贴、分配环节的补贴和消费环节的补贴。
生产环节的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工矿产品价格补贴、生产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等。
流通环节的补贴:农副产品价格补贴、商业和外贸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等。
分配环节的补贴:财政贴息和税收支出等。
消费环节的补贴:职工副食品补贴等。
【例2.39】下列财政补贴中,属于分配环节的有( )。[2010年真题]
A.职工副食品补贴
B.工矿产品价格补贴
C.税收支出
D.外贸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
E.财政贴息
【答案】CE
【解析】A项,属于消费环节;B项,属于生产环节;D项,属于流通环节。
(3)按财政补贴的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生产补贴和生活补贴。
(4)按财政补贴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现金补贴和实物补贴。
我国财政补贴以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为主要项目,且每年反映在国家预算上仅有这两项补贴。
(二)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分析及其实际经济效应
1.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分析
(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2)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
财政补贴作为一种调节手段,使用范围及规模应有一个限度。
2.财政补贴的实际经济效应
(1)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
(2)实际经济意义在于以少量的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4)消除“排挤效应”;
(5)社会经济稳定的效应。
三、税收支出
(一)税收支出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税收支出是政府的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其目的不在于取得收入,而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放弃一些税收。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2.分类: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二)税收支出的形式
就刺激经济活动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税收支出而言,其一般形式大致有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加速折旧、退税等。
1.税收豁免:最常见的税收豁免项目有两类:免除关税与货物税;免除所得税。
2.纳税扣除,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例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3.税收抵免,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税收抵免与纳税扣除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在计算出应纳税额后,从中减去一定数额,后者则是从应纳收入中减去一定金额。
4.优惠税率,是对合乎规定的企业课以较一般为低的税率。
5.延期纳税,可适用于各种税,且通常都应用于税额较大的税收上。
6.盈亏相抵,通常只能适用于所得税方面。
7.加速折旧,同延期纳税方式一样,都是税收支出的特殊形式。
8.退税,作为税收支出形成的退税是指优惠退税,包括出口退税和再投资退税两种形式。
【例2.40】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例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这种方式是( )。[2012年真题]
A.税收豁免
B.税收抵免
C.纳税扣除
D.盈亏相抵
【答案】C
(三)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
1.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
2.建立统一的税收支出账户;
3.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强化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衡量财政分配规模应采用的指标是( )。
A.财政收入/国民收入
B.财政支出/国民收入
C.财政收入/国民生产总值
D.财政支出/国民生产总值
【答案】D
【解析】衡量财政分配规模应采用的指标是财政支出/国民生产总值。
2.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属于( )。
A.不可控制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积累性支出
D.补偿性支出
【答案】C
【解析】积累性支出是财政直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及国家物质储备的支出。积累性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生产性支农支出等。
3.转移性支出侧重于执行的财政职能是( )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经济稳定职能
D.经济发展职能
【答案】B
4.对文化支出项目的财政效益评价,所适用的分析方法是( )。
A.投入产出分析法
B.成本效益分析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最低费用选择法
【答案】D
【解析】最低费用选择法适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如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
5.当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时,产生的结果是( )。
A.劳动力的工资率降低
B.国民收入减少
C.资本的利润率减少
D.社会生产的膨胀
【答案】D
【解析】购买性支出增加,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国民收入增加,导致社会生产的膨胀,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
6.“公共劳务”收费法和成本—效益分析法以及最低费用选择法的区别在于( )。
A.“公共劳务”收费法是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与收费标准,来达到对“公共劳务”有效地节约地使用
B.“公共劳务”收费法有免费、低价、评价和高价四种定价方式
C.“公共劳务”收费法是对财政支出被选方案的选择
D.“公共劳务”收费法与成本—效益分析法以及最低费用选择法没有区别
【答案】A
【解析】“公共劳务”收费法是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与收费标准,来达到对“公共劳务”有效地节约地使用,而不是对财政支出备选方案的选择。
7.“经济发展阶段论”认为:当经济发展由中期阶段进入成熟阶段的时候,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的是( )。
A.基础设施支出
B.基础产业支出
C.对私人企业的补贴支出
D.教育支出
【答案】D
【解析】“经济发展阶段论”认为:当经济发展由中期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公共支出逐步转向以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的支出结构,使公共支出增长速度加快。
8.把全部财政支出分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的分类依据是( )。
A.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B.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C.财政支出的目的性
D.财政支出的收益范围
【答案】C
9.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来看,社会消费支出绝对规模的变化趋势是( )。
A.不断扩张
B.不断萎缩
C.先扩张,到一定阶段停滞
D.先扩张,后停滞,最后萎缩
【答案】A
10.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年代及国家是( )。。
A.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
B.1908年的英国
C.1910年的法国
D.1935年的美国
【答案】A
【解析】社会保障制度由德国的俾斯麦政府于19世纪80年代首创。
11.下列关于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教育属于公共物品,其支出应全部由政府财政承担
B.公共卫生支出应由政府财政承担
C.应用科学研究的经费应由政府财政提供
D.我国现行对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方法为全额管理
【答案】B
【解析】A项中教育属于混合物品;C项应该是基础科学研究的经费应由政府财政提供;D项的管理形式为“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办法。
12.财政补贴的性质是( )。
A.实现某种特定的政治目标
B.实现某种特定的经济目标
C.实现某种特定的社会目标
D.一种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答案】D
13.企业亏损补贴的对象是( )。
A.商品
B.企业
C.居民
D.银行
【答案】B
【解析】价格补贴的对象是商品,而企业亏损补贴的对象是企业。
14.在我国财政预算中,作为冲减收入处理的补贴项目是( )。
A.价格补贴
B.企业亏损补贴
C.职工生活补贴
D.财政贴息
【答案】B
15.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现金补贴的影响涉及许多商品
B.实物补贴主要体现在农副产品价格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上
C.实物补贴是从补贴接受者手中转移给最终受益者
D.一般称实物补贴为“明补”
【答案】D
【解析】实物补贴一般称为“暗补”。
16.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税负的做法被称为( )。
A.税收豁免
B.税收抵免
C.纳税扣除
D.盈亏相抵
【答案】B
【解析】税收抵免是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17.( )是整个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中最基本、最高层次的法规。
A.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
B.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具体规定
C.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D.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答案】D
【解析】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是整个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中最基本、最高层次的法规。
18.财政投融资是一种( )的融资。
A.无偿拨款
B.商业性
C.政策性
D.消费性
【答案】C
【解析】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19.财政补贴支出与社会保障支出的差别主要体现在( )。
A.对象不同
B.性质不同
C.目的不同
D.与相对价格体系的关系不同
【答案】D
【解析】财政补贴总是与相对价格的变动联系在一起,或者是财政补贴引起价格变动,或者是价格变动引起财政补贴。社会保障支出则与产品和劳务的价格不发生直接联系,人们获得社会保障收入后若用于购买,可能使购买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但这种变动既是不确定的,又是间接的。因为与相对价格的变动有直接联系,财政补贴便具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影响,而社会保障支出则很少有这种影响。
20.( )是税收支出的特殊形式。
A.税收豁免
B.纳税扣除
C.税收抵免
D.加速折旧
【答案】D
【解析】加速折旧是税收支出的特殊形式。加速折旧同延期纳税方式一样,都是税收支出的特殊形式。
21.( )是税收优惠的主要方面。
A.生产性税收支出
B.照顾性税收支出
C.刺激性税收支出
D.税收豁免
【答案】C
【解析】刺激性税收支出是税收优惠的主要方面。主要是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积极安排劳动就业等。
二、多项选择题
1.财政支出效益与企业生产效益比较,其特点有( )。
A.计算所费的范围不同
B.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C.择优的标准不同
D.所涉及的规模不同
E.效益全部用人民币衡量
【答案】ABC
【解析】财政支出效益与企业生产效益比较,其特点有:①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②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③择优的标准不同。
2.在成本—效益分析中,须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成本、效益状况( )。
A.直接成本、效益与无形成本、效益
B.直接成本、效益与间接成本、效益
C.实际成本、效益与金融成本、效益
D.估计成本、效益与流通成本、效益
E.有形成本、效益与无形成本、效益
【答案】BCE
【解析】成本—效益分析需考虑的:①实际成本、效益与金融成本、效益;②直接成本、效益与间接成本、效益;③有形成本、效益与无形成本、效益。
3.关于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购买性支出对企业预算约束较强
B.购买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弱
C.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社会生产
D.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强
E.转移性支出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答案】AE
【解析】B项,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C项,转移性支出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个人与微观经济组织如何运用这笔资金脱离了政府的控制,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D项,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不必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弱。
4.平价政策一般适用于从全社会的利益来看,无需特别鼓励使用,又无必要特别加以限制使用的“公共劳务”,如( )。
A.公路
B.公园
C.铁路
D.医疗
E.义务教育
【答案】ABCD
5.下列选项中属于消费性支出的是( )。
A.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
B.行政管理费
C.国防费
D.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E.基本建设支出
【答案】ABC
【解析】基本建设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是积累性支出。
6.社会救助的内容包括( )。
A.对无依无靠的绝对贫困者提供的基本保障
B.对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者提供生活保障
C.对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最低标准的家庭和个人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
D.对因天灾陷入绝境的家庭和个人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
E.对失业者提供生活保障
【答案】ACD
【解析】BE两项是社会保险的内容。
7.按费用要素分类,行政管理费包括( )。
A.行政支出
B.国家安全支出
C.人员经费
D.公用经费
E.司法检察支出
【答案】CD
【解析】行政管理费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以及外事机构、重要党派团体行使职能所需的经费支出。ABE三项也属于行政管理费支出,但是不属于按费用要素分类。
8.政府财政投资的标准主要有( )。
A.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
B.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
C.就业创造标准
D.投融资标准
E.稀缺要素标准
【答案】ABCE
【解析】政府财政投资的标准主要有: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就业创造标准。
9.下列财政补贴中,属于流通环节补贴的有( )。
A.农副产品价格补贴
B.工矿产品价格补贴
C.职工副食品补贴
D.商业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
E.财政贴息
【答案】AD
【解析】工矿产品价格补贴属于生产环节补贴;职工副食品补贴属于消费环节补贴;财政贴息是分配环节补贴。
10.社会救济型社会保障的特点有( )。
A.受保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
B.保证基金完全由政府从专项预算中筹资
C.受保人享受保障计划的津贴需要经过家庭收入及财产调查并符合条件
D.受保人之间风险分担,互助互济
E.雇主和雇员都必须按规定缴费
【答案】AC
【解析】社会救济型社会保障的特点有:一是受保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保障资金完全由政府从一般政府预算中筹资;二是受保人享受保障计划的津贴需要经过家庭收入及财产调查,只有经济条件符合受保人的资格才享受政府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