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为政第二(2)
如果你懂得什么叫学习,这些对你都不是问题,我不管它哪个对,也不管它哪个说得通。我只看哪个行得通。有些解释,背后根本没行动,等于是废话,对错都没价值。用行得通的角度去看,就没有那么多种解释了。
如果有两个解释都行得通怎么办呢?哪个对?
这也简单,问你自己愿意照哪个做。
学习的本质,是一种行动反射,不是知识记忆。这是“学习学”。
孔子三步观人法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华杉详解
这是孔子讲观察一个人人品性格的方法,视、观、察三重递进。
“视其所以”。他做善事,还是做坏事,这一眼看明了。但是,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视其所以,就是观察他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观察他的行为动机和居心。
“观其所由”。“所由”,是由哪条路来,这是观察他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做这事。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取径不同,有的人取捷径,好冒险,有的人走平坦大道,不紧不慢。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行为偏好和心术、性格。
“察其所安”。“安”,是安心、安定、安乐。他做这事,心里是否情愿。“生知安行”,是儒家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一辈子做好事,一点没做好,自己心里就不安,自动就会调整,保持中庸,恰到好处。若是做了好事,但是不安心、不情愿,终究他还会变坏。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廋”,是隐藏。经过了三层递进来观察他,他怎么隐藏得了呢?
孔子说的话很深刻,我们可以先用来观察自己:做一件事,做一个决定,问自己四个问题:
1.是好事还是坏事?
2.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3.用什么方式去做?激进还是温和?
4.去做的时候,自己心情如何?是心甘情愿?还是勉强自己,不得不为之?
这四个问题自己认真回答了,就不至于自欺。不自欺,就不会欺人,你就是个好人了。
温故而知新,关键在温故。不温故,则无以知新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华杉详解
孔子说,能温故而知新,就可以当老师了。
朱熹注解说,“故”,是旧所闻;“新”,是今所得。不断温习以前知道的,经历过、学过的东西,而不断有新的心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无穷”,就真正学到了,而且能变化,能运用,这就可以当老师了。
张居正说,天下之义理无穷,你仅仅靠背诵记得,那真正学到懂得的又有多少?读过的书,听过的讲论,都要时时回过头去温习,反复玩味,这样既不至于遗忘,又能不断有新的体会。当时没体会到的,也慢慢体会过来,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别人来问的,便能与之应答而不竭。有疑惑的,便与之剖析而无遗,这不就可以做老师了吗?
这一句啊!太深刻!太深刻了!听说过的东西,就以为自己都知道了。就愿意去追逐没听说过的。一听老师讲,便说还是那一套,没有新东西。
什么叫新东西?新东西不是你没听说过的,而是你听过很多遍,却从来没体会到的,不断回过头去温习,不断地在实践中观照,反之于心,这才叫温故而知新。
就拿读书来说,很多人可积极了,每天问有什么新书,他想知新。书拿来呢,翻一翻,便自称知道了,没有一本书是读完的,再去找下一本新书。其实他知道什么呢?啥都不知道。
有很多朋友问我,说你读书怎么能记得,我读过的书都记不得。
我说你根本没读完,如何记得?
他说,额,是没读完。那你读完就能记得,也很厉害呀!
我说读完当然记不得,一定读过两遍,才能略知一个大概。一定是跟自己工作或做人的价值追求相关,对照着做,经常拿出来反复玩味,还认真一条一条写笔记,这才能温故而知新,对于那范围里的东西,我也可以做老师了,谁有任何一点疑惑,我都能给他剖析透了。
以读书为例,如果你温习旧书的时间超过翻阅的新书,你就有点温故而知新的意识了。你如果有五十本看过三遍以上的经常温习的书,需要温习的旧书太多,以至于安排时间读新书都有困难,那你对温故而知新,就算深得其味、知行合一了。
君子和小人的本质差异
君子对人亲厚,但并不要他亲附自己;对人施恩,并不要求他感恩图报,更不会生气:“我对他那么好,他还不知好歹!”因为君子待人处事,凭自己的价值观去做,对谁都一样好,是普遍的、对全天下的。小人则不同,小人对谁好都是为了利益交换,为了结党营私,为了交接为援。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华杉详解
这三句是讲君子的标准。
第一条,君子不器。
“器”,是器皿的器。一件器皿,只有一个用途,不能相互通用,杯子就是喝水的,扫帚就是扫地的,杯子不能扫地,扫帚也不能装水。人有专才,有一才一艺,能做这样,却不会做那样,也跟器皿一样,不能相通。这样的人,是被用之才,不是自用之才。
张居正说,君子识见高明,涵养深邃,无所不具,无所不周,大可经世治国,小可理钱谷甲兵,守常达变,无往不宜,不像那器之各适其用,却不能相通。所以说君子之不器,是天下之全才,能当大任,而对那有一才一艺者,又能因人而器使之。
张居正所言,正是他自己,他就是君子不器的全才领袖。儒家很大程度是讲领导力的,君子这个词本身,既指品德高尚的人,也是指领导者。领导者当然不能拘于一器。
第二条讲行先言后。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是先做了再说,不是说了再做。
因为我们人,很难言行一致,往往就是说了的没做到。怎么防止说了的没做到呢,就是你忍住不要说。等做完了,你要说的,已经一一见之于行,然后你列举出一些行为来说,则你所发的议论,件件都在自己身上有体现,没有一句是空话。这你就是君子了。
子贡话比较多,所以孔子专门针对他说这条。也是孔子常说的敏于行而讷于言。
第三条,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是普遍的意思。“比”是偏党、勾结的意思。君子对谁都一样好,虽然跟某些人感情近些,但并不存在跟人勾结的现象。对人亲厚,但并非一定要求他亲附自己,搞人身依附。对人施恩,那是于义理价值观当施之恩,不要人家有求于我,也不等着人回报,不会因为“我对你这么好你还不知感恩”而生气。因为君子待人处事,都是依自己的价值观去做,是普遍的,是无条件的,对谁都一样。
小人就相反了,小人对谁好,都是为了交换,为了勾结,有势则附之,有利则趋之。与人有亲厚偏党之私,而无普遍之公。
这就是君子小人的本质差异了。
学习之道,在于多读书、多实践、多拜师、多交友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华杉详解
“学而不思则罔”。“罔”,是迷惘无所得。“学而不思”,是只顾读书学习,却不放在自己身上体会、放在具体事情上琢磨。这样自以为都知道了,其实不过是鹦鹉学舌,晓得些说法,一到用时,还是迷惘,一点概念都没有。或者自以为用上了书中所学,其实跟人家一点关系都没有。这种情况,我们都经常见到,没有真正学到手。
“思而不学则殆”。反过来,成天自己瞎琢磨,不去读书、拜师、学习,则往往陷入思想空转,找不到出路。本来别人可以一语惊醒梦中人,本来你可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偏不信书,偏不信别人,就要自己琢磨,那就更危殆了。这也是一种典型。
《中庸》说,学习之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学习,就是要多读书,多实践,多拜师,多交友,少一样都不行。
成功都是积累得来
原文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华杉详解
一个有学问的人,如果专治异端邪说,那是最有害的。
什么是异端呢?张居正说,“自古圣人继往开来,只是一个平正通达的道理,其伦则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其德则仁、义、礼、智、信,其民则士、农、工、商,其事则礼、乐、刑、政。可以修己,可以治人。世道所以太平,人心所以归正,都由于此。舍此之外,就是异端,便与圣人之道相悖。人若惑于其术,专治而欲精之,造出一种议论,要高过乎人,别立一个教门,要大行于世,将见其心既已陷溺,其说必然偏邪,以之修己,便坏了自己的性情;以之治人,便坏了天下的风俗,世道必不太平,人心必不归正,其害有不可胜言者,所以说斯害也已!”
我们平时的工作学习,也是一样,因为自己内心浮躁,不能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潜心积累,就想一步登天,于是就去追逐种种一步登天的异端学说。这一说没能登上去,便去找下一说。世间大有“一步登天法”的各种专卖店,钻到那里面去,斯害也已!
世间的道理,都特别简单朴实,成功都是积累得来,要学正学,走正道。天道酬勤,日日不断之功,胜过一切奇谋巧计。
程颐、朱熹、张居正等,都站在儒家立场,以儒学为正学,佛学、杨朱、墨子为异端。不过孔子那时,佛教还没传到中国,杨朱、墨子还没出生,他当然不是指他们,或许没有具体指谁。
钱穆对异端之说别有发明,他说,一事必有两头,如一线必有两端,你站在这一端,对面就是异端。对面的人看你,也是异端。孔子说不要攻乎异端,是教人对学问,要通乎全体,不要走极端。如《中庸》所说,“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殊途也可能同归,否则道术不同,而使天下分裂,为害无穷。
又说,异端也指歧途小道,小人也很有才,小道也很可观,用之皆吾资,攻之皆吾敌。你用他的才,他可以对你有帮助;你钻进去钻研他的学说,就掉坑里了。
孔子当时具体是指什么,没法再请教他了。不过,历代老师的解读,归纳起来也很有教益。
总结异端三论:
1.人性的弱点,是不能踏踏实实、埋头苦干、静心积累,不愿意走平正通达的大路,每日钻研的就是如何抄小路、抄近路,至少也要弯道超车,一步登天,这就容易走进“一步登天法专卖店”,陷入异端邪说,没有什么比这个危害更大的了。
2.治学要掌握学问的全体,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不可走极端。
3.小路、近路、弯道超车的事,也不是没有。小人有才,小道可观。用他也可能对你有帮助,但钻进去钻研他的学问,就掉坑里了。
归纳一下,我站得正,站在正学、正道、正端。但是对异端我也不排斥,有益的也可吸取。
这个不太好把握,也没法写,只有自己在实践中体会。
人们不知道的毛病,不在于不知道,而在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还自以为自己全知道
俗话说:“不知者不为罪。”这话不对,是为自己开脱。不知道确实不是罪,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是最大的罪。
原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华杉详解
“由”,是孔子的弟子,姓仲,字子路。“诲”,是教诲。“女”,念汝,你。
孔子说,子路啊!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吧!知道你所知道的,同时又知道哪些是你不知道的,这才算真知道!
子路好勇、好强,不知道的他也好胜,硬上,所以孔子专门针对他说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