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叔本华(中文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现象之内与现象之外

现象与物自体

只要我们先认清贯穿叔本华全部哲学思想的主线,它就变得很容易把握了。这条主线就是他从康德那里发现的现象与物自体之间的区别。现象的世界由我们通过平常的感官经验和科学研究而认识的那些事物所构成,换言之,即经验世界。现象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幻觉:构成我们经验知识的事物并非幻觉,而用相应的希腊语表示,它们就是组成世界的诸多现象。但是问题在于,整个世界是否仅由这些现象构成?我们是否应该认为“存在之物”可被我们的经验知识所穷尽?我们至少可以想象一个独立于我们的经验之外的现实,这就是康德所谓“物自体”的含义。

康德的成就在于表明知识是有限的:我们永远不可能了解世界的自体,而只能了解它向我们所呈现的状态,如科学家或普通感知者所为。因此,传统的形而上学者所标榜的认识上帝、灵魂之不朽或某种遍布全宇宙的超自然秩序的抱负注定无果而终。据叔本华的分析(见“康德哲学批判”,《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以下表示引文来源时简称《作》。——编注第一卷附录,417—425),除了这项具有破坏性的成就之外,康德还增加了两项较有建设性的成就。其一是认为现象世界具有基本的和必然的组织原则,且这些原则能够被发现。其二是主张伦理学可以从现象领域中分离开来,且它不像科学那样构成知识:当我们审视人类自身所必然具有的行动性和是非观念时,我们所考虑的就不是事物在经验世界的存在方式了。

首先,让我们看看关于现象——我们所了解的这个世界——含有一个必然结构的思想。康德认为现象世界必须占据空间和时间。我们显然难以想象空间或时间的缺失,但康德更进一步,他辩称如果没有这二者,那么世界就根本不可知。类似的关系适用于原因和结果,以及事物能够在时间流逝中保持不变的原则。经验世界的规则是它必须包含持续恒久的事物,这些事物分布于时空之中,彼此发生系统的相互作用。康德认为,我们能够认识的经验世界不外乎此。然而,他最令人惊愕的断言是所有这些规则并非世界的自体所固有;它们描述的是仅当我们能够去经历这个世界时它所必然显现的状况。所以空间和时间、原因和结果仅仅与事物向我们呈现的必然方式有关。如果去掉经验的主体,则世界的结构也将了无踪影。

来自康德的第二个建设性论点与我们对自身的观念有关。在努力认识世界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作出各种行动和决定,这些归根结底都属于道德领域的问题。康德认为,道德成立的前提是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视为一个理性的、受责任制约且有选择行动原则之自由的生物。没有一种基于经验的考察能够表明我们是此类纯粹理性的、自由的生物:甚至可以说,在物质世界中不存在这种事物。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没有关于自身的观念。所以,虽然我的知识局限于经验世界,但我绝不认为我的本性也受此局限。简言之,康德的观点就是,我必须认为在表象之外的我的自体中,我是一个自由的和纯粹理性的主体。

当叔本华在哥廷根大学读书期间接触到康德哲学时,觉得它令人信服,但不完整。他接受现象与物自体之间的区别。在现象方面,他想对康德的观点作些修改,但欣然认同经验世界本身并不存在,而是被我们所强加的关于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的规则赋予了结构。可是在物自体方面,他觉得康德的表述却含混不清。世界的自体究竟是什么?自我又是什么?这就是康德在区分了现象与物自体,并声称人们只能获得关于现象的知识之后留下的双重谜题。物自体的概念在德国学术界引发了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大讨论。叔本华的第一个老师舒尔策和他在柏林听过其讲座的费希特都是这场辩论中的主角。通过提出自己对这一谜题的解答,断言无论在整个宇宙还是人类微观世界中,物自体就是意志,叔本华是在回应当时一个炙手可热的问题,并在某种程度上聪明地利用了后康德时代为人熟知的一个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