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活得太累,是因为有太多的舍不得(1)
“舍”是一种生存本领,“得”是一门处世智慧,没有思想境界的人“舍不得”,没有能力的人“得不到”。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有舍有得、有得有失的交替过程。一个人活得太累,不是因为生活让他累,而是因为他有太多的“舍不得”。只有当他懂得取舍时,学会了放下那些无谓的舍不得时,他才能与累彻底说“再见”,才有机会拥抱快乐。
1.人活得太累,是因为想要的太多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哀叹:“唉!活得真累!”哪里累呢?其实不是身体累,而是心里累。因为人要生存,就必须有物质做基础,但是很多人对物质的索取是无止境的,想要的太多,又难以得到,因此,人心就在渴望和失望之间扭曲,就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事实上,生活中的快乐是实实在在的,你没有发现它,是因为贪欲蒙蔽了你的双眼,堵塞了你的心智,使你在物欲的追求之路上不肯停下来休息,这样怎么会不累呢?
很久之前的一个晚上,一位巴格达商人在静寂无人的山路上行走。忽然,他听到一个神秘的声音对他说:“请你弯下腰来,拣起路边的几个石子放在背包中,明天早晨你将因此得到欢乐。”商人虽然不相信石头会给他带来快乐,但还是弯下腰去,捡起了几个石头放入背包中,然后继续赶路。
第二天早晨,太阳升起来了,商人这才意识到背包里有石头,于是掏出石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原来,他掏出的石头并非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闪闪发亮的钻石。商人激动不已,他继续掏第二颗石头、第三颗石头、第四颗石头……结果发现这些并不是石头,而是各种各样的宝石——红宝石、绿宝石、蓝宝石……
商人高兴得快要疯了,心想:这些宝石可以卖多少钱啊?!这一下我要发大财了。可是他转念一想:不对,昨天晚上我为什么不多捡几颗宝石呢?想到这里,商人马上坐不住了,他返回到那条山路,一路仔细地寻找宝石,可是他看到的是一堆廉价的普通石头。从那以后,他的内心充满了懊悔,整天捧着那几块宝石郁郁寡欢。
商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他想要的太多,是因为他的内心不知足。因为填不满内心的贪欲,舍不得诱人的宝石,所以,他每天活在懊恼和痛苦之中,这就是心累的根源。而一个懂得知足的人,才会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从而能够轻松快乐地生活。
乌龟爬得慢,是因为负重太多;人活得累,是因为有太多的舍不得。因为舍不得,所以内心时刻惦记着。因为惦记着,时刻分心分神,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心神也是难以多用的,因此,人就很容易疲惫不堪。
很多人一心只想拥有得更多,只想爬得更高,却忽视了心灵的休憩。这种过度的欲望会把人引向没有止境的深渊。为什么在这个物质丰富的社会中,很多人却觉得自己离快乐越来越远呢?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被欲望冲昏了头脑,活得没有了追求,失去了精神寄托。殊不知,贪婪是一种顽疾,会让人中毒身亡。当一个人贪求厚利、毫不知足时,等待他的将是痛苦的判决,等待他的将是自我毁灭。
有个穷人很想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一天,上帝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愿望,你从这里出发,跑一圈回来,这个圈里的土地就是你的了。”穷人听了这话,马上铆足了劲儿跑起来。可是,太阳偏西了,他还没有回到原地,而是累死在了奔跑的途中,因为他想拥有一块更大更大的土地。后来,有人在这个穷人倒下的地方挖了一个坑,然后把他埋了,牧师在给他做祈祷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一个人所需要的土地就这么大!”
其实,每个人所需要的东西都是有限的,房子够住就行,金钱够花就行,为何有了一套房子,还想要更多呢?为何赚了一笔还想再赚一笔呢?过度的欲望就像洪水,它源源不断,没有休止,没有尽头,最终会将贪欲者淹没。
为什么有些花儿几天无人照料,就会枯萎,而仙人掌却不这样呢?与其说仙人掌生命力顽强,不如说它对阳光、雨露的欲求不多。其实,人也应该这样。物欲是无穷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人要想在有限的生命里永远活得轻松快乐,就必须舍弃不切实际的欲望,学会顺其自然地、平平淡淡地看待物质,得之不狂喜,失之无悔意,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才能发现所拥有的快乐。
有个妇女经常抱怨男人无能,抱怨他赚钱不如别人多,使她没办法像别的女人那样尽情地打扮自己。一天,一位智者正好经过妇人的家门前,听到妇人的抱怨后,就上前对妇人说:“你如此富有,为什么还发牢骚呢?”
“我哪里富有了?”妇女急切地问。
“你有一双晶莹剔透的眼睛,这难道它不是你的财富吗?”
“有一双眼睛怎么了?有什么用呢?”妇人愤愤不平。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用100万买你一双眼睛,你愿意吗?”智者问。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妇人回答。
“好,那么,我给你100万,买你一双手,可以吗?”智者又说。
“不行,我不能失去双手。”
“既然你有一双眼睛,一双手,你就可以学习,就可以劳动,这不正是你的富有之处吗?我给200万和你换,你都不肯,这证明你的眼睛和双手远胜于200万啊!”智者微笑着说道。
妇女受到智者的启发,从此舍弃了乱七八糟的欲望,她感觉生活中的快乐慢慢多了起来。
物质可以无限制地增加,但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你也失去了享受的意义。尽管“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尽管有追求的人生才充满精彩,可是这并不能否定节制欲望、平淡生活的意义。
人活在世,前后不过几十年,为什么不换一种活法,抛弃欲望的重负,享受轻松愉悦的人生呢?千万不要等到生命走到了尽头,在回首往昔时,才发现自己穷得只剩下钱了,却没有美好的欢愉,这样的人生岂不是毫无色彩可言?所以,清心寡欲一点吧,试着让自己活得轻松一点,过得自在一点,这才叫不枉此生。
2.因为疑念太多,所以烦恼不断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盲人和他的导盲犬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同时惨死于一辆失控的大卡车下。之后,他们的灵魂来到天堂门前,守护大门的天使冷冷地说:“对不起,现在天堂只有一个名额,你们其中一个必须下地狱。”
盲人一听,满脸痛苦地哀求道:“尊敬的天使,我的狗不知道什么是天堂和地狱,可以让我来决定谁去天堂吗?”
天使听了盲人这么说,仿佛看透了人性自私的灵魂,他用鄙夷的眼光看着盲人,说:“不行,你们必须比赛,谁赢了谁去天堂,谁输了谁下地狱。”
怎么比赛呢?天使让他们比赛赛跑,看谁先跑到天堂门前。然而,比赛开始后,天使惊讶了,他再次肯定人性是自私的。怎么回事呢?因为他看到盲人牵着那条导盲犬,慢吞吞地走着。
天使明白了,那条导盲犬多年跟随主人,自然习惯了与主人相伴。可恶的盲人利用狗的忠心,欺骗狗的感情,等到了天堂门口,他一定会让狗原地待着,然后自己就可以进入天堂了。于是天使大声提醒导盲犬跑起来,千万别被主人欺骗了。
事实是怎样呢?结果令天使傻了眼,因为盲人走到天堂门前,把狗放进天堂,自己选择下地狱。这时天使才清醒过来,他自责地说:“我误解了盲人美丽的灵魂,我对不起盲人啊!”
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性的自私性早已众人皆知,正因为大家都知道人是自私的动物,所以,在涉及利益问题时,我们总是怀着小心思、戴着有色眼镜去揣度人心,认为别人会自私自利,甚至会自私到不顾别人的利益。可是看完上面的故事,我们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人虽然自私,但也是重感情的,因此,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要毫无根据地怀疑别人。否则,很容易误解别人的一番好意,挫伤别人的一份真情。
有一对夫妻感情很好,结婚多年,从未拌过嘴。不过,妻子的一个行为让丈夫充满疑念,男人不理解为什么妻子一直锁着一个抽屉,而且把钥匙藏着,从来不当着他的面打开抽屉。男人不好意思问妻子,因为那是妻子唯一的秘密,但是他内心一直惦记着这个抽屉,并想象了里面有多种可能性的秘密。
这天,妻子出差了,男人实在忍不住了,在一股强烈的欲望的驱使下,他翻箱倒柜,找到了那个抽屉的钥匙,然后打开了那个抽屉。然而,当他把抽屉打开,看到里面的东西时,顿时愣住了。因为里面全是男人写给前女友、前女友没接收而退回来的信,而且一封都没拆。
男人愣了半天,突然他对妻子充满了愧疚和歉意。因为在结婚这些年,男人虽然和妻子关系不错,但是对前女友依然念念不忘,经常忍不住给前女友写信。
几分钟后,男人轻轻锁上抽屉,把钥匙放回原地。从此,他再也不想这个抽屉的事,再也不和前女友联系,并且不再怀疑妻子。
适当的警惕心是好的,但如果事事都不相信别人,习惯于用充满怀疑的眼神审视别人,那么时间久了,我们就很容易变得疑神疑鬼,这样一来,无端的猜测和怀疑将会伤害到别人,给真实的生活蒙上一层不信任的阴影。俗话说“贼眼看人,人人皆贼”就是这个道理。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于是他怀疑是邻居偷了他的斧子。在这种疑念的支配下,他觉得邻居走路的样子、说话的声调、面部表情和常人不一样,活生生就像一个小偷。后来,他找到了斧子,他再看邻居时,觉得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非常友善,一点都不像偷东西的人。
人与人之间,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信任。因为信任就像一条连接生命的脐带,维系着人与人心灵的沟通。如果这条脐带断裂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难以维系,那么生活就会失去很多乐趣。况且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原本不那么容易建立起来,但却很容易被破坏,而且一旦破坏,就更加难以建立起来。所以,请珍惜身边的人,请对他们多一分信任。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疑念困扰,才能生活得轻松自在。
3.攀比,没有胜者的追逐游戏
俗话说:“知足常乐。”可是真正知足的人又有几个?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较强的虚荣心,迷恋于攀比,比赢了似乎能显得自己高人一等,让自己有一种优越感;比输了,就会徒增烦恼,莫名感伤,觉得自己不如人。
父母对孩子说:“你看人家,学习成绩那么好,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于是孩子伤心难过起来;妻子对丈夫说:“你看人家丈夫,又会赚钱,又疼老婆,给老婆买衣服、化妆品,把老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怎么一点出息都没有?”于是丈夫失落了。很多人就是在这样的嫉妒与攀比中迷失了自己,也毁灭了家人的幸福。
丹红和方玲是大学的同班同学,两个人长得都非常漂亮,而且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丹红大方能干,方玲有一位有权有势的父亲。大学毕业之后,丹红进入了一家图书馆工作,而方玲在父亲的帮助下,进入了一个政府机关工作。不久后,方玲分到了一套房子,而且找到了一个英俊帅气的男朋友,而丹红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平平,一无所获。
丹红心想,在学校的时候,自己的学习成绩比方玲优秀,长得也不比她差,凭什么自己一无所有,而她什么都有呢?于是丹红对方玲产生了嫉妒心理,并暗自较劲,一定要努力超过方玲。为了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丹红居然辞职做了一个企业老板的情人,然后借助对方的力量获得了一套房子。正当丹红为即将得到房子而高兴时,方玲已经和丈夫一起移民去了意大利。
方玲走后,丹红不但没有开心,反而很失落。在幡然醒悟之后,丹红认识到自己盲目攀比的行为有多么可笑,于是她离开了那家企业,离开了那个自己不爱的男人,回到了图书馆,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其实,丹红从大学毕业之后,就失去了自我,她一直都跟在方玲后面走,她活得失去了人生方向,而仅仅是为了追赶并超过方玲。在这个过程中,她过得并不快乐,直到方玲移民后她放下了心中的包袱,才重新做回了自己。丹红的故事告诉我们:永远不要盲目攀比,而要做真实的自己,发现属于自己的快乐,享受自己独特的生活。
攀比是痛苦的根源,也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追逐游戏,无论你多么强大,只要你迷上了攀比,你永远都是失败者。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即使你是亿万富翁,只要你爱攀比,你也会找到比自己更有钱的人,并为此郁郁寡欢。
其实,你已经非常优秀了,但因为攀比,你让自己活得不快乐,这不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吗?要知道,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当你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别忘了,还有很多人不如你,如果你能这么想,那么你的心态会平和很多。而那些过得闷闷不乐的人,并非自己的处境多么悲惨,而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别人的优势,却忽视了自己的闪光点。这样一来,怎么可能活得开心、过得幸福呢?
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在参加完战友聚会回来之后,因脑溢血住进了医院。若不是抢救及时,恐怕生命休矣。为什么参加聚会之前,他身体好好的,参加完聚会回来之后,就大病了一场呢?莫非是聚会上气氛热烈,他多喝了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