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身体距离与私人空间
进犯,无处不在
看到这样的景象:在一条狭窄的路上有的人相遇,可能就会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即使需要挤来蹭去,都要走过去。而有的人相遇,一个人可能会等另一个人先过去,两者一般会等其中一个先过去,因为他们认为相互拥挤是对对方的一种侵犯。
事实上,不仅仅是这样,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入侵个人空间的事情,它们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目光的进犯
目光在社交中具有很强的沟通能力,但其侵犯能力同样不可小视。无论距离远近,有一个人一直盯着你看,任何人都会感到芒刺在背,因为对方在用目光观察你的身体。所以,当被迫和他人处在亲密距离中,切勿盯着人看。即使遇到美女,俊男欣赏她的美貌一定要适可而止。
2.声音的侵犯
声音侵犯是指对个人空间的有声侵犯。一般是用响亮的声音、手机铃声和其他声音来侵犯。据说,在美国的公共场所一般听不到高声喧哗的声音,到处都非常安静,人们若想说什么,通常也会放低音量。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喜欢在公共场合大声聊天,如果这种行为放在国外,会招致周围人异样目光的注视,因为这一举动让他们感到被侵犯了。
3.高度的进犯
孩子在小的时候,每次惹怒父母或看到老师,都会仰着头。这种向上看的神情,由于高低位置的不同,会让人们感到恐惧和被震慑。在成长后,人们通常在展现自己的权威时,也喜欢利用高度来维护自己的形象。人们都以“高”为尊,以“低”为卑。当生活中两个人争辩时,一个人站起来,手叉着腰,向对方倾斜,则侵犯了对方的个人高度空间,扩大了自己的身体范围,从而抑制了对方站起来的趋势,利用居高临下的气势压住对方。
众所周知,自然界里,当动物遇到入侵者时,会耸起肩膀或竖起体态的毛发,尽量膨大身躯来吓唬对方。如果对方过于强大,它又会收缩身子,蜷曲成球状,采取防御措施。
那么,一个人在个人空间受到侵犯时会有什么反应?西方的学者曾做过相关的实验,他们发现,当人看到或感到自己的空间被侵犯时,往往会发出焦虑的信号,并会通过增加身体或主理的距离来减弱这种感受。
调查结果显示,在近距离,人们更愿意靠近物体,而不是人。因为环境中人的存在,让人们为失去了独自的空间而焦虑。而且测试对象对来自后面的入侵最敏感。这是由于人对不确知的、看不见的东西往往有恐惧感。此外,外人的存在,不仅是侵入空间的问题,同时也影响了我们对周围空间的安全感。
转移桌子上的个人区域
当你汇报工作,或是与人谈判时,你可能会和对方面对面隔着一张桌子坐下来。而当你和对方坐下后,你们便会迅速把桌子平分成两个部分,并把其中的一半作为自己的领域,同时反对任何一方入侵自己的“领地”。
假如有一天你没有和对方面对面地坐下,而是坐在桌角的位子上,毫无疑问,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你肯定会感到不舒服。因为你坐在这个位置上很不方便向对方讲解自己的方案,如果对方恰巧又坐在一张长方形桌子的后面,你心里的不舒适感肯定会更加强烈。这种情况下,你就得转移桌子上的个人领域了。具体来说,你可以这样做:
把你手上的材料放在桌面上(可以故意离自己近一点),这样一来,对方要么把身体前倾来看一看,要么把材料拿到自己那边,或者是把它推回你的领域。如果对方把身体往前倾来观看你放在桌子上的材料,但是却没有把它拿起的话,那么你就不得不从你坐的地方把你的材料拿起。一旦这样的情况发生,你可以先把身体转45度的弯,然后再向对方展示自己的材料。如果他把材料拿到自己的一边,那么这就是你有机会征得他的许可,进入他的领域,坐在桌子拐角处或者是坐在他身边来向他展示你的材料。然而,如果他把你递给他的材料又推回你的领域,那么请待在你的领域里不动。永远不要在没有征得对方口头或者是身体语言上同意的情况下进入对方的私人领域,否则的话,你在使对方恼怒的同时,也会让自己处于尴尬情形之中。
个人空间——随身携带的大气泡
我们很了解动物的领地意识,知道它们会以各种方式标识自己的地盘,并且防备同类入侵。其实人类也有类似的习惯,比如每个我们使用国土分界线来划分国土,有些边境区域还会安排武装镇守,而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园怀有一种无形的忠诚,在遭到侵略时会不惜浴血奋战。这是比较大层面的共同群体享有的空间,而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是只属于一个人的私人空间。
为了让你更清楚私人空间的含义,不妨先看看个人空间受到侵犯的场合。比如拥挤电影院、火车、汽车里,甚至是拥挤的电梯里,个人的私密空间不可避免地要被他人入侵,而介入者通常都是陌生人。这种时候,我们的身体自然而然地进入防御状态,并且希望通过无视他人的存在来安抚自己的紧张和不适。比如我们在乘坐电梯时就不喜欢跟任何人说话,并且保持身体一动不动,眼睛一直盯着电梯层数的变化。这就是我们的私人空间受到侵犯时,我们的表现。
所以属于个人的私密空间,就像我们随身携带的大气泡,无形地环绕着人们的身体,我们不希望私人空间被侵犯,所以希望其他人能够跟自己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同的国家可能对私人空间大小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情境再现中的英国人就比阿拉伯人要求更多的私人空间。
所谓“私人空间”,是环绕在人体四周的一个抽象范围,用眼睛没法看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不容他人侵犯。无论在拥挤的车厢还是电梯内,你都会在意他人与自己的距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位置来逃避这种接近的不快感;但是挤满了人无法改变时,你只好以对其他乘客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忍受心中的不快,所以看上去神态木然。
在车站、公园供人休息的长凳上,通常坐两端的人多,一旦两端位置都有人占据,几乎很少有人会主动去坐中间的位置。我们通常能够看到这种现象,最多能坐四个人的一排长凳,先来的人坐在凳子的正中,后来的人会坐在长凳的一边,而正中的人则会挪到长凳的另一端。于是,原本可以坐四人的长凳,两个人就“客满”,难怪现在公园、车站都已改为长排单只座位。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实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
可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电梯里的冷漠
美国行为学家巴达耶夫曾对数十座摩天大楼里的大多数上班人员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你喜欢坐电梯吗?”结果和他预想的完全一样,几乎95%的人都说了“不”!其实不仅是美国人不喜欢坐电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很多人也不喜欢坐电梯,这当然也包括我们中国人在内。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都讨厌坐电梯呢?追本溯源,还是因为个人空间问题。正如前面所说,每个人在骨子里面都有守护自己地盘的意识,在与人交往中都有一个自认为保持安全的“警戒线”。一旦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突然闯进自己的个人空间,毫无疑问,他肯定会感到不自在、不舒服,甚至产生烦躁的情绪。众所周知,电梯的容纳空间是非常狭小的,一般最多可以容纳20人。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乘坐电梯时,很容易产生憋闷、压抑等不舒服的感觉,因为他会下意识里觉得这是一个不太安全的个人空间。而在平日里,一个人乘坐电梯的几率是非常小的,很多时候是数十人一起上上下下。而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期,电梯间里往往是挤得密不透风。和自己不认识的人保持在最重要、最为敏感的亲密区域内,这肯定会让人产生非常不安全、不舒服的感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讨厌坐电梯最主要的原因。
有趣的是,尽管我们内心深处是那么的不喜欢坐电梯,但很少有人会将这种情绪表现在脸上。与之相反,每个人都在制造一些外部表情和相关的身体动作进行自我包装,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装模作样。这在身体语言学上,被称为“戴面具”。这几乎是人人如此,无一例外。所以,我们平常都尽力隐藏着自己的真实面貌,仔细地进行着“自我包装”,不让自己的身体发出体现我们真正意识的信号。如在乘坐电梯时,一些人会双眼盯着电梯上显示的数字,一些人则埋头不语,一些人则面无表情,一些人则不停地搓着双手,还有一些人脸上则露着十分勉强的微笑,等等。很显然,这是一群全都“戴着面具”的人,他们只不过是遵守了在拥挤场合中不得不让他人“入侵”自己个人空间时的应对法则而已。或许在他们看来,挤在自己周围的人都成了“隐形人”——也即,周围的人在自己的眼中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当他们自己的个人空间遭到陌生人“侵犯”时,不立即采取相关行动的原因之所在。
孩子也需要有个人空间
很多时候,成人都在大谈特谈应该如何如何拥有、维护自己的个人空间,并竭力要求他人一定要尊重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可否认,成人的确需要自己的个人空间,因为他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来“收藏”属于自己的东西,如情感,或是某些特殊的经历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成人在强调自己个人空间的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忽视了自己的孩子也需要个人空间。一听这话,可能一些家长会禁不住地问道:“孩子也需要个人空间?他们才多大啊?”有如此疑问的家长可能忘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是否该拥有个人空间不是以年龄的大小为依据。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必须把孩子的房间当做是家中的另一户人家,给他一个独立的个人空间,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他的空间和私隐,这是培养他以后拥有完善人格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份研究也表明,从小就有自己独立房间不与父母同寝的孩子,其对父母的依赖性较低,独立性也很强。由此可见,能够拥有一个独立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能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到了8岁以后,其保护自己隐私权和要求拥有属于自己个人空间的愿望会越来越强,而一旦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个人空间或隐私不被人尊重,心里就会产生严重的叛逆情绪,如果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其将来完善人格的形成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一般来说,相比于我们中国人,西方人对孩子私隐和个人空间更为尊重一些。比如,在西方家庭中,父母到6岁以上孩子房间去时都会先敲门,在得到允许后才会进去;而在我们中国,即使孩子已经年满12岁,如果父母要想去其房间“巡视”一番,很少有家长会事前敲门,他们往往会直接推门而入。因为在父母看来,他们去自己孩子的房间看看是关心孩子的表现,如果让他们敲门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每一个中国父母爱护自己孩子的愿望,只是他们忽略了自己在表达爱意时的一些方式已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孩子的私隐和个人空间。而孩子一旦觉得他们的个人空间或隐私遭到父母的“侵犯”,必然会产生一些叛逆情绪,甚至当面和父母争吵,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家长在关心自己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使用的方式,最好不要直接推门而入,也不要从门后监视孩子是否在房间学习,更不要随意打开孩子的抽屉或笔记本,因为孩子也需要个人空间,更需要被尊重!
不同的国度,不一样的半径
个人空间就像每个人随身携带的大气泡,而在不同的文化当中,这个气泡的半径有大有小,我们在与其他国家的朋友交往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对方的文化习惯,否则很容易闹出笑话。
在一次商业聚会上,一位英国商人与一位阿拉伯商人聊天。出于礼貌,英国人刻意与阿拉伯人隔开了一段距离,表示不侵犯你的隐私,而同样是出于礼貌,阿拉伯人总是想靠近英国人,以表示热情和友好。于是,一个人不断退后,一个人不断前进,到他们结束谈话时已经从原来的地方移动了很远的距离。
这是讲述各国文化差异的一个经典笑话,“移动谈话”的英国人和阿拉伯人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各国对个人空间的不同需求。但即便是愿意和别人贴近的阿拉伯人也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到了他的限度,他也会停住移动的脚步。
“移动谈话”虽然令人尴尬,但还不至于引起异议,下面这则事例则要提醒男性朋友们,在与不同文化的女性朋友交往过程中必须谨慎行事,否则容易有“性骚扰”之嫌。
一位阿拉伯人去南非开普敦旅行。一天夜里吃过晚餐后,这位阿拉伯人决定出去逛逛。很快,他来到了一家服装店。起初,店里的女服务员对他非常热情,尽管双方的交流存在一些困难。可没过多久,那位女服务员就对这位顾客非常冷漠了,而这位阿拉伯人却浑然不觉,还一个劲地靠近女店员,请她详细地介绍一下某件衣服。最后,女店员满脸怒色地拿起了电话,拨打了当地警局的电话。不到两分钟,两名警察就来到了服装店,女店员随即指着那位阿拉伯顾客对警察说:“就是他对我进行性骚扰。”两位警察于是来到这位阿拉伯人面前,用英语问道:“先生,你刚才对这位小姐进行性骚扰了吗?”这位阿拉伯人一听这话,茫然地摇了摇头,然后惊讶地说道:“没有,绝对没有,我仅想让她给我介绍一下衣服而已。”“那你为什么不断地靠近她?”警察问道。一听这话,阿拉伯人顿时明白了个中原委。于是用生硬的英语向警察解释道:“在我们国家,顾客靠近服务员表示他很有诚心要买件东西。”听完顾客的解释后,那位女店员明白了这位阿拉伯人那样做的原因,顿时满脸通红。一位警察走到这位阿拉伯人面前,先说了一声对不起,然后说道:“先生,在我们国家,异性(彼此不熟悉)之间的距离通常在80厘米以上,如果小于这个距离,通常会被怀疑有性骚扰倾向。”这位阿拉伯人听完解释后,笑着说:“原来这样,对不起!”
故事很简单,也很有趣,它向我们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所需空间的大小。这也正如一位语言学家所说,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惯例,规定了一个人必须与其他人站得多近或多远。就像故事中的开普敦,异性之间的安全距离应该在80厘米以上,如果对方与自己的接触距离小于这个安全距离,则另一方则会认为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威胁”,就像那个女店员面对一个劲儿靠近自己的阿拉伯顾客时,她猜想对方一定是想对自己进行性骚扰,于是怒气冲冲地打电话向警方求救;而在那位阿拉伯人的国家中,异性之间的安全距离是25厘米,在他看来,自己距离那位女店员起码有50厘米,更何况自己靠近她是表示自己想买下那件衣服,所以自己靠近女店员是非常安全的。于是,误会就这样产生了。
表面看来,这场误会是因为双方交流不畅所致的误会,而从深层次来看,这其实是两种文化背景所决定的个人空间大小的冲突。一般来说,一个人所需个人空间的大小,在很大程度要受他所在区域或国度文化背景的影响。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多了解、学习不同民族的文化,同时外出旅游时,尤其是到国外旅行,最好能做到“入乡随俗”,这可以帮助你避免很多麻烦和误会。
缩短空间距离,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请你想一想:在你成长的过程中,谁是你最亲近的朋友。多数情况下,他们可能是和你邻近的人们。
相同的现象也常发生在大学生宿舍里。有研究者统计发现,许多大学生总是和最近宿舍里的人最友好,和那些被安排住得最远的人并不是最友好。更使人吃惊的是,类似的情况发生在更为亲密的关系中,比如婚姻。例如,一个对20世纪30年代期间一个城市的结婚申请的研究显示,有1/3的夫妻由双方住所相隔不超过5个街区的人组成,而且随着地理上距离的增大,证书的数量下降。而且这些结果还不包括有12%的人在婚前就有相同的地址。
上面的这些都说明,空间距离在决定友谊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等人对住在综合楼房里的已婚大学生的友谊作了仔细、详尽的研究。他们发现了在综合楼中空间的特定结构和友谊发展的关联性。
例如,他们发现友谊和相互间公寓的邻近性有密切联系。住在一门之隔的家庭比住在两门之隔的更可能成为朋友;那些住在两门之隔的家庭比住在三门之隔的更可能成为朋友;以此类推。而且,住得离邮箱和楼梯近的人比住得离这类特色结构远一些的人在整幢楼中有更多的朋友。
也许你会感到疑惑,这个邻近性和吸引相关的事实是否是因为相互喜欢所以选择彼此住近一些。然而,研究发现,邻近性对喜欢有同样的影响。例如,对被根据姓氏字母顺序安排教室座位和房间的受训警察的研究发现:两个受训者的姓氏在字母表上的顺序越接近,他们就越有可能成为朋友。
显然,邻近性为友谊发展提供了机会,尽管它并不确保一定会发展友谊。
为什么邻近性能产生喜欢?首先,邻近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为了拥有一份美好的心情,人们不得不与邻近的人搞好关系。其次,由于邻近,由于熟悉,即使是简单的人际互动也会提高我们对他人的好感。再次,根据交换理论,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希望以较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而邻近性则满足了这一要求。
西方心理学家最简单的解释认为“离得近的人比离得远的人更有用”。因为离得近,接触的机会多,刺激频率高,选择朋友就比较容易。一个人和我们住得越近,我们就越能了解他,与他也就越能成为朋友。所以要想拉近两个人的心理之间的距离就要缩短两个人的空间距离。
在商务谈判中,如果在宽敞的会议室或接待室洽谈,始终没有进展的话,停止说服对方,把对方拉到饭店或者小小的酒吧,这样最后,交涉往往能成功。想想看,在饭店里面甚至一个小小的吧台,谈判双方彼此肩并肩,促膝而谈,身体靠近了,心也近了,不知不觉中双方的话就更具说服力了,自然更容易获得成功。
销售人员在推销自己的产品的时候,更换位置也是处于同样的道理。
当销售人员与消费者面对面而坐,消费者面对产品举棋不定,这个时候,如果销售人员以更好地展示产品为接口,移到消费者身边与他人并肩而坐,以非常靠近的方式说服他,消费者就很可能答应买下产品。
看来,要想消除对方的警戒心,缩小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并不难,只要你善于利用缩短空间距离的办法就能靠近对方的心理,这样事情就会有所转机。
但是上面我们所说的邻近性是否就一定具有人际吸引力呢?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我们知道,自己所喜欢的人往往是邻近的人,而自己所厌恶的人也往往是邻近的人。所以邻近是吸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只有当邻近的人具备了相互满足需要这一条件,或者说,人们对邻近者怀有好感时,邻近性才会产生吸引力。比如,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的人,有的关系非常融洽,彼此默契配合,工作效率倍增;而有的关系则相当紧张,甚至到了有你无我的程度。这些都是在邻近关系中时常发生的现象。但是,事情也是相对的,离开了具体的情境,离开了满足需要这一人际关系的基础,忽视了其他因素的作用,就会把邻近性孤立起来而犯绝对化的错误。
用细微的动作拉近与陌生人的距离
与陌生人相处时,必须在缩短距离上下工夫,力求在短时间内了解得多些,缩短彼此的距离,力求在感情上融洽起来。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同道合,才能谈得拢。
我们在百货公司买衬衫或领带时,女店员总是会说:“我替你量一下尺寸吧!”
这是因为对方要替你量尺寸时,她的身体势必会接近过来,有时还接近到只有情侣之间才可能的极近距离,使得被接近者的心中涌起一种兴奋感。
每个人对自己身体周围,都会有一种势力范围的感觉,而这种靠近身体的势力范围内,通常只能允许亲近之人接近。如果一个人允许别人进入他的身体四周,就会有种已经承认和对方有亲近关系的错觉,这一原理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
本来一对陌生的男女,只要能把手放在对方的肩膀上,心理的距离就会一下子缩短,有时瞬间就成为情侣的关系。推销员就常用这种方法,他们经常一边谈话,一边很自然地移动位置,跟顾客离得很近。
因此,只要你想及早造成亲密关系,就应制造出自然接近对方身体的机会。
有一场篮球比赛,一位教练要训斥一名犯了错的球员。他首先把球员叫到跟前,紧盯着他的眼,要这位年轻小伙子注意一些问题,训完之后,教练轻轻拍了拍球员的肩膀和屁股,把他送回到球场上。
教练这番举动,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确实是深谙人心的高招。
第一,将选手叫到跟前。把对方摆在近距离前,两人之间的个人空间缩小,相对地增加对方的紧张感与压力。
第二,紧盯着对方的两眼。有研究表明,对孩子说故事时紧盯着他的眼,过后孩子能把故事牢牢记住。教练盯着球员的眼睛,要他注意,用意不外乎是使对方集中精神倾听训斥。否则球员眼神闪烁、心不在焉,很可能会把教练的训示全当成耳边风,毫不管用。
第三,轻拍球员身体,将其送回球场。实验显示,安排完全不相识的人碰面,见面时握了手和未曾握手,给人的感受大大不相同。握手的人给对方留下随和、诚恳、实在、值得信赖等良好印象,而且约有半数表示希望再见到这个人。另一方面,对于只是见面而没有肢体接触的人,则给人冷漠、专横、不诚实的负面评价。
正确接触对方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传达自己感情最贴切的沟通方式。如果教练只是责骂犯错的球员,会给对方留下“教练冷酷无情”的不快情绪。但是一经肢体接触之后,情形便可能大大改观,球员也许变得很能体谅教练的心情:“教练虽然严厉,但终究是出于对我的一番好意!”
此外,与陌生人交谈,应态度谦和,有诚意,力求在缩短距离上下工夫,力求在短时间里了解得多一些。这样,感情就会渐渐融洽起来。我国有许多一见如故的美谈,许多朋友,都是由“生”变“故”和由远变近的,愿大家都多结善缘,广交朋友。善交朋友的人,会觉得四海之内皆朋友,面对任何人,都没有陌生感。这里有不少方法:
1.适时切入
看准情势,不放过应当说话的机会,适时插入交谈,适时的“自我表现”,能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
交谈是双边活动,光了解对方,不让对方了解自己,同样难以深谈。陌生人如能从你“切入”式的谈话中获取教益,双方会更亲近。适时切入,能把你的知识主动有效地献给对方,实际上符合“互补”原则,奠定了“情投意合”的基础。
2.借用媒介
寻找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语言,缩短双方距离。如见一位陌生人手里拿着一件什么东西,可以问道:“这是什么……看来你在这方面一定是个行家。正巧我有个问题想向你请教。”对别人的一切显出浓厚兴趣,通过媒介物引发他们表露自我,交谈也能顺利进行。
3.留有余地
留些空缺让对方接口,使对方感到双方的心是相通的,交谈是和谐的,进而缩短距离。因此,和陌生人的交谈,千万不要把话讲完,把自己的观点讲死,而应是虚怀若谷,欢迎探讨。
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会有不同的需要。要想打动陌生人,就得不失时机地针对不同的需要,运用能立即奏效的心理战术。通过对方的眼神、姿势等来推测其当时的心思,再有效地运用,如拍肩、握手、拥抱等非语言沟通方式来传情达意,如果你懂得运用这些技巧,便能很快地拉近与陌生人的心理距离。
空间意识与恋母情结
如果你是一个经常乘公共汽车的人,可能会经常在拥挤的车上看到这样一幅场景:一位满脸怒气的女士对某位面红耳赤的成年男士大声吼道:“你想干什么?能不能离我远点?真讨厌!”听完女士的怒吼后,男士于是满脸尴尬地后退了一小步。其实这位成年男士的确没有对那位女士有什么非礼行为,只是不小心多次碰到了她的身体,并与她靠得非常近。或许在这位男士眼中,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在那位女士眼中,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也是不可容忍的,因为男士已经进入了她的“亲密区”(此区域只有她的恋人或最亲密的家人、朋友才可以进入)。
其实,这种情景不仅限于公共汽车上,在空间宽裕的火车里、轮船上,也会有人不怀恶意地去紧靠他人,有些时候,甚至在人影稀疏的月台上,某些人也可能会故意靠近他人。为什么生活中总有些人喜欢主动去靠近(不怀恶意或其他企图)别人呢?简单地说,是因为这部分人空间意识过于淡薄。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缺乏空间意识的呢?心理学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人的“恋母情结”所致。所谓恋母情结,也即一个人成年后依然没有摆脱婴儿时期形成的对母亲的依赖心理。一般来说,一个人在婴儿时期是无法从心理上把自己与母亲区别开来的,在他们的眼中,母亲是和他们浑然一体的,因而必然会对母亲产生非常强的依赖感。但是,断奶期后,小儿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和母亲是分别存在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长大的孩子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并逐步摆脱了对母亲的依赖而养成了自立的品格。但是缺乏空间意识的人虽然早已在生理上度过了断奶期,并知道自己和母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个体,但在内心深处却对空间意识这一概念感到模糊不清,更无法摆脱对母亲强烈的依赖感。通常情况下,这类人往往会缺乏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当然他们也就无法准确界定自己的空间领域,更不用说去界定别人的空间领域了。所以这类人往往会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空间宽裕的电梯中、人影稀疏的月台上等地方,故意去靠近他人,以期获得自己在婴儿时期经常与母亲的皮肤接触时所产生的舒适感和安全感。虽然他们这样做并没有恶意,但却是与社会公共道德准则相违背的。因而,这实际上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方式。
当然,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或是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难免会与人发生身体接触,不能一有人接触到自己的身体就轻易断定此人具有“恋母”或“恋父”情结,或是空间意识淡薄,于是马上对其怒吼,这样未免就有失偏颇了。关键在于,要正确判断对方是否故意靠近你或贴到你的身体上。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意识,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不会主动闯入一个陌生人的“亲密区域”,因为如果那样的话,肯定会遭到对方的唾弃与鄙视,甚至是迎头痛击。
此外,有一些人不但容许别人侵入自己的空间,甚至还希望对方允许自己侵入他的空间。此种情形多半发生在年轻的、热恋情侣身上。因为他们往往希望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共同拥有同样的空间,以便可以彼此依靠,彼此休憩,获得心灵的慰藉。当然,还有一些与上述情形稍异的现象,那就是同性的双方经常接触对方的身体,如牵手、拥抱,甚至是亲吻对方的脸颊,想如此亲密接触的同性人群,除了内心深处对母亲或父亲强烈的依赖情绪之外,还可能具有同性恋的倾向。
空间大小与犯罪率
据报道,在非洲某个很大的湖泊中生活着很多鳄鱼,里面食物充足。可是近来却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湖泊里的鳄鱼变得突然躁动不安了,无论大小,个个都变得非常凶猛、暴戾,并不停地攻击同伴,从而导致大量鳄鱼被同伴咬死。当地人看见此种情形后,感到非常恐惧,一些人猜测可能是鳄鱼感受到了什么不祥的事情。一时之间,当地顿时人心惶惶,一些人甚至打算搬走。很快,政府派来了动物专家,并让他们尽快找出鳄鱼突然变得凶狠好斗的原因。
不久,动物专家便通过解剖被咬死的鳄鱼找到了答案。原来,鳄鱼突然性情大变是因为它们过度繁殖,导致其个体生存空间变小而造成紧张所致。进一步的调查表明,直接导致鳄鱼变得凶狠、好斗的因素是由于其肾上腺过分活跃,而肾上腺的过分活跃则归根结底还是由于鳄鱼的数量增加,个体生存空间缩小形成的紧张局面而引起。因为肾上腺在生长、繁殖和身体保护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类和鳄鱼一样,当自己生存的空间或个人空间忽然变得十分拥挤或遭到外界“侵犯”时,我们也会变得非常烦躁、恐慌,甚至出现情绪失控,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德国一名专门研究犯罪学的专家发现,一个人犯罪的几率和其个人空间的大小呈反比,即一个人生存的空间越大,其犯罪的几率就越小,反之,一个人的个人空间越小,其犯罪的几率就越大。如一群为了某种利益而上街举行示威游行或两帮人准备群殴,在游行的过程中或是在双方的对峙中,随着人群的不断增加,个人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所有人的愤怒情绪会变得越来越亢奋,相互之间的敌对情绪会越来越严重,一场搏斗一触即发。这时,警察突然出现,他们用水枪驱散了紧紧拥在一起的人群。当人们恢复了自己自认为安全的个人空间后,其愤怒、烦躁的情绪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由此可见,不管是动物还是我们人类自身,一旦当自己的生存空间或个人空间变得过于拥挤或是遭到忽然“侵犯”时,愤怒、亢奋的情绪便会瞬间而生。如果这种局面得不到及时改观或协调,极有可能会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这也是人口过于密集的地方犯罪率高,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的原因之一。
环境对个人空间的影响
戴尔·卡耐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气泡’,这个气泡的大小和形状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显,即一个人身处的环境会对他个人空间的大小产生影响。事实也的确如此,比如,在公园的长凳上,人们总是习惯从两端开始坐,第一个人往往会选择长椅的一端坐下,第二个人则会在长凳的另一端坐下,而第三个人则会选择在长凳两端两个人的中间点坐下,第四个人则会极不情愿地坐在其中一个人的身旁,最后直至剩余的空间被填满。与此同时,“围绕”在每个人周围的“气泡”就会愈变愈小。
1.家庭环境而言
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一个较为宽松、且父母都十分尊重其个人空间和隐私的环境中,其个人空间的范围较大。一般来说,此类人群的交往空间也较大,性格较为外向,大多都能与他人建立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较为严厉,且父母又不太尊重或重视其个人空间和隐私的环境中,其个人空间的范围较小。通常情况下此类人群的交往空间也较小,性格较为内向,且非常敏感,人际交往的圈子较小。
2.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个人所在社会的文化背景对其“空间气泡”的大小影响尤为显著,如澳大利亚人认为亲密区域的距离应该是0~45厘米,伊朗人则认为亲密区域的距离应该是0~25厘米,美国人则认为亲密区域的距离应该是0~30厘米,而我们中国人则认为亲密区域的距离应该是0~50厘米。
3.特定习俗
即使是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由于特定习俗的影响,其“空间气泡”的大小也是大相径庭的,如我们汉民族认为和陌生人之间的交谈距离保持在80~120厘米是较为安全的,但在一些少数民族当中,他们有自己的特定习俗,认为和陌生人之间的交谈距离必须保持在80厘米以内才是安全的,一旦超过这个距离,他们就会认为对方企图攻击他。
4.成长环境的人口密度
一般来说,一个人所需空间的大小,还与其成长环境的人口密度有很大关系,在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长大的人对个人空间的要求较大,而对从小就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长大的人来说,其要求的个人空间较小。因而,很多时候,通过两个人打招呼的方式就可以判定一个人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通常情况下,对个人空间的要求较大的农村人往往会伸出手臂去与对方握手,而对个人空间的要求较小的城市人则往往先是跨出一小步,然后再与对方握手。
此外,受教育程度往往也会影响一个人“空间气泡”的大小,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要求的“空间气泡”就越大,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低,其要求的“空间气泡”就越小。
个人空间的城乡差别
通常情况下,乡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对个人空间的需求是大相径庭的,从小生活在人口密度较小的乡村居民其需要的个人“空间气泡”比从小生活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空间气泡”要大得多。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乡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与人握手时的空间距离上,一般来说,通过两人握手时把手伸出的距离就可以基本断定他们中的一方或是双方是来自乡村或城市。
城市居民与人握手时,双方握手的距离大概在50厘米左右,这也是他们的私隐空间距离;乡村居民在与人握手时,双方握手的距离大概在100厘米左右,甚至更远,这是他们的私隐空间距离。
除了可以从双方握手的距离来判定一个人是来自乡村还是城市外,还可以通过双方握手时的具体姿势来判定一个人是来自乡村还是城市。如果一个人在与对方握手时往往固定在原来位置不动,并尽量将自己身体前倾,以便可以和另一方握手,那么这人多半来自乡村;如果一个人在与对方握手时会先向前跨一小步,然后再同对方握手,那么这人多半来自城市。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人自小就生活在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那他需要的个人空间会更大,可能达500厘米之多。他往往不愿与人握手,而是喜欢站在远处,与人挥手致意。
可见,如果打算从城市去乡村推售商品或是观光旅游,一定要入乡随俗。当你主动伸手向乡村居民或是自小就生活在非常偏远的人群示好时,必须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如果你不小心侵犯了他们的个人空间,肯定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厌恶,甚至让他们对你产生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