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代有一位禅师,非常喜爱兰花。他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撒了满地。弟子们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禅师回来了,听说了这件事,不但没有责怪弟子,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庙环境,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一句朴素的禅语中包含了多么深刻的智慧!生活中,我们往往会为了一些人和事生气:当我们工作不顺心的时候,我们会生气;当我们被别人误解的时候,我们会生气;当我们看到不顺眼的做法的时候,我们会生气;当我们无法接受一些社会舆论时,我们会生气;此外还会为塞车、为天气、为股票、为别人的态度、为自己的遭遇等生出种种怒气、闷气、闲气、怨气、赌气、小气、窝囊气,仿佛我们的人生总有生不完的气。然而生了气之后,问题就消失了吗?不,生的气越大,局面反而会更加恶化,甚至一发不可收拾。试想,如果禅师在听说兰花被毁后大发雷霆,对弟子严加苛责,他能挽回已经摔碎的兰花吗?不但不能,而且会严重损害他作为禅师的形象和弟子对他的尊敬之心。同样,因生活遭受磨难而生气的人,只会每天愁眉不展、更加穷困潦倒;因得不到升迁和重用而生气的人,只会牢骚满腹、惹得人人侧目,以致完全失去被扶起来的可能性;因与别人话不投机而生气的人,气的是自己,伤的同样是自己。生气让我们在工作、生活和待人接物上损失极大,不仅让我们变得烦躁,而且使我们的心胸越来越狭窄。我们生活的质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是否有平和的态度,而生气浪费了我们最宝贵的资本。
生气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扰乱我们的心境,恶化我们的人际关系,破坏我们的人生幸福,更为严重的是,生气还是摧残身体健康的罪魁祸首。生气加速我们的衰老,是一种慢性的自杀方式。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收集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的“气水”,即把人在悲痛、悔恨、生气和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做对比实验。结果证实,生气对人体危害极大。他把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放入有关化验水中沉淀后,无杂质、无颜色,清澈透明;悲痛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呈白色;悔恨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则为蛋白色;而生气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为紫色。把“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爱尔马分析:人生气(10分钟)会耗费大量人体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的都复杂,都更具毒性。实验告诉我们:生气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情绪,长期被这种情绪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话一点不假。中国人常说:“别动气,动气就损了精气;别生气,生气就坏了元气;别斗气,斗气就伤了和气;宜忍气,忍气便能神气。”其实,一切情绪都来源于我们自身,要知道,我们自己是一切情绪的创造者,没有你的同意谁也别想让你生气。因此,与其让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还不如给别人台阶下,或者就当是过眼云烟,一笑了事罢了。这样,既不伤害自己的身体,又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人际关系,何乐而不为呢?在生气之际,如果我们能套用禅师的话:“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结交朋友的”、“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谈情说爱的”、“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做夫妻的”、“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生儿育女的”、“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活着的”,那么我们就会为烦恼的心情辟出另一番安详。诚然,我们不是佛家,不是禅师,我们不可能做到如他们那样的无贪无嗔无痴,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他们不生气的智慧,在人生低谷时奋起,在痛苦时不去计较,在愤怒时选择冷静,在执迷时敢于放弃,在贪婪时懂得节制,在受辱时能够宽容,在争执时懂得忍让,在遭遇死角时懂得变通,在失意时学会忘记,时时用感恩的心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做人做事,这样我们就能远离生气,不再让生气损害我们的身心,而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
不生气具有正面的、令人积极进取的能量,能让我们拥有成功的人生和幸福的生活。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首先你要学会不生气;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首先你要学会不生气;如果你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你要学会不生气。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是每一个现代人必须要掌握的能力。谁不能做到这一点,谁就无法承受现代生活的高压力,更无法创造美好的人生。这本《不生气大全集》详尽分析了生气对人生各个方面的危害,如影响人际关系、阻碍事业发展、影响婚姻生活、使不良情绪无止境地蔓延、丧失积极进取的勇气等等,同时阐述了远离生气的各种方法,讲授了不生气的智慧,是一部个人改善自我、走向成功的优秀心灵读本。不生气,从阅读本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