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是抵制贪念第一利器
布施是抵制贪念的第一利器,是一个人充满慈悲之心的具体表现,更是一个人有智慧和有责任心的表现。因为一个没有智慧和责任心的人不会想到他人会需要自己的帮助,不会想到自己应该去帮助他人。布施有物质上的赠给,有知识上的教授,有道义上的支持,有心理上的安慰,还有给予他人的理解。
佛教提倡布施时特别强调一点:在一个人行布施时,布施者应不存有贪求福报的心,对所布施的人一视同仁,不看重所施的东西。布施不但是给予他人,也是给予自己一个只有通过帮助他人才能体验到快乐的机会。布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使人间充满温暖。
有一则关于佛陀住世时代一个乞妇的故事。她是当时印度最穷的乞丐之一,因为她不但生活穷苦,甚至连心灵也很贫乏。她贪求很多东西,使她愈发觉得自己贫困不堪。有一天,她听说佛陀被须达长者(即给孤独)请去。须达长者很富有,并且乐善好施。因此她决定也跟着去,因为她知道佛陀一定会将剩下的食物分给她。
她参加了供佛斋僧的典礼,然后坐在那里,一直等到佛陀看见她。佛陀转向她,问:“你想要什么吗?”
佛陀当然心知肚明,这么问只不过是要让她承认并亲口说出来罢了。于是,她回答:“我要食物,我要你将剩下的食物给我!”佛陀说:“可以,不过你必须先说‘不要’;我给你的时候,你一定要拒绝。”佛陀将食物递给她时,她发现说“不要”非常困难。这时候她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生都没有说过“不要”!不论谁给她任何东西,她一向都说:“好,我要!”因此,她觉得说“不要”太困难了,这两个字对她而言是完全陌生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她终于说出了“不要”二字,佛陀于是将食物给她。
如此一来,她对于自己内心真正的饥渴是想有、想要、想抓取、想占有的欲望恍然大悟。
如果一个人任贪婪作祟,人生的快乐将随之消失。其实,佛法中的布施就是针对贪心提出的。如果一个人能有这种布施之心的话,就会从自私和贪婪中解放出来,也会享受到人生真正的快乐和意义。
佛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就是说,布施是无条件的,以别人的痛苦和需要为自己的痛苦和需要,这才是真正的布施。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平常人来说,要拥有佛家这样的境界,先要有正确的金钱观。
人常说,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可见,金钱对于人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但是人切忌将钱财看得过重,更不要去刻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