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亲力亲为,过质朴生活
大凡简洁的人常有充实的人生。他们保持着本性中最淳朴的东西,在每日的劳动中磨炼自己的心性。这样的人与其他人一样有许多追求,但他们只追寻那些生活的必需,却不会为虚荣而贪欲无度。这样的人之所以幸福,正是因为他们内心简约,因而宁静快乐。
在每日的劳作中寻求着充实与安宁
芸芸众生总有人问,到底要做到怎样才称得上是精进?精进,说起来其实很简单,“把握现在”就是真正的精进。
昨天的付出是昨天的事,如果今天尚未付出,就不要期待收获。很多禅修者秉承着这一古训,整日紧张地劳动,过着清苦的生活,平淡、辛勤而又虔诚。
“深泥田里好相聚,拽耙鞭牛真快活。”这是源自《田歌》中的一句,描写了江西真如禅寺中僧侣的农禅生活,从唐代以来,众多僧人继承了“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与众”的禅风,在每日的劳作中寻求着充实与安宁。
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曾经也遇到许多困难,因为佛教一向以戒为规范生活,而百丈禅师改进制度,以农禅为生活,甚至有人批评他为外道。
百丈禅师每日除了领众修行外,必亲执劳役,勤苦工作,在生活中自食其力,极其认真,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尤不肯假手他人。
渐渐地,百丈禅师年纪大了,但他仍每日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弟子们毕竟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家恳请他不要随众劳动,但百丈禅师仍以坚决的口吻说道:“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
弟子们阻止不了禅师工作,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做工。
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绝食行为抗议,弟子们焦急地问他为何不饮不食。
百丈禅师道:“既然没有工作,哪能吃饭?”
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让他随众干活。
戒律是禅,劳动是禅,生活亦是禅。百丈禅师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才会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以求在劳动之中磨炼自己的心性,度化自身。
“不作不食”是一种简单而朴素的信仰,其目的在于锤炼自己的品性,充实自己的生活。当然,这种信仰绝非一日或短时间内形成的,在时光的洪流中,唯有日日如此,才能寻求生命的超脱之境。据说从前有个和尚问著名的文益禅师:“您是如何修行的呢?”当时文益禅师的回答是:“步步踏着。”
“步步踏着”,这四个平实而淡然的字却有着重大的意义。人走路时都是一步一步向前走的,只有脚下踩得很实在,心无二念,才是最好的修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又何尝不是如此?
生命只在一呼一吸间,每一个“现在”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光,都需要用心体会。春风秋雨,花开花落,人们总是对不经意间消逝的美丽扼腕叹息,却不愿意为身边的美驻足赞美,待其逝去,方才翻然悔悟。这种人何其可悲。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如果你因错过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所以,真正的修行就是我们要使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都有所作为,每一步都留下坚实的脚印。
庐山东林杂诗(唐·慧远)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扣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保留本性淳朴,直心是道场
《维摩经菩萨品第四》中有一句名言“直心是道场”。这句话是在倡导人们要保留本性中最淳朴的东西,如果人人真善不虚,那么顺其自然的世界自会十分和谐。古往今来,保持本性淳朴都为圣贤所强调。如果人们都在道德的生活中,既不尚贤,又无欲而不争,那就合乎自然规范,天下也自然太平无事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有些人不能自修道德,不能整治争心和欲望,却只拿那些叹古惜今的话来当教条,这自然是背道而驰,愈说愈远了。
一天,光严童子为寻求适于修行的清净场所,决心离开喧闹的城市。在他快要出城时,遇到维摩居士。维摩也称为维摩诘,是与佛祖同时代的著名居士,他妻妾众多,资财无数,一方面潇洒人生,游戏风尘,享尽世间富贵;一方面又精悉佛理,崇佛向道,修成了救世菩萨,在佛教界被喻为“火中生莲花”。光严童子问维摩居士:“你从哪里来?”“我从道场来。”“道场在哪里?”“直心是道场。”听到维摩居士讲“直心是道场”,光严童子恍然大悟。“直心”即纯洁清净之心,即抛弃一切烦恼,灭绝一切妄念,纯一无杂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修道;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净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成正果。
原本人心纯真无私、正直光明,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渐渐发现周围的许多人都是心有城府、尔虞我诈、钩心斗角、自欺欺人,便不由自主地随波逐流,放弃了自己的直心道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社会上风气不正,人们有失淳朴善良而流于虚伪,心地不再像古人那么淳朴,让许多老人不由感叹“今不如昔”。
取法于天地自然,超然外物,看透世间的万事万物,以天地之道运用于处世之中。然而,时代变化,人心不古,后世之人早已偏离了直心道场,故对于圣人的告诫不置可否。听着他们的慨叹,我们也能体会其中一二。
世风如此,多说无益,一声叹息,只愿自修其身,保持真我的本性。而这真我的本性也就是回归的本性,去除恶习,去除贪念,一切以善为本,简为主。当越来越多的人远离狡诈欺骗,世界便会日渐和谐完满。
偈(唐·司空图)
人若僧时我亦僧,逃名最要是无能。
后生乞汝残风月,自作深林不语僧。
生活的本质是实现,而不是占有
“清贫”的生活“符合自然,尽量节约,崇尚朴实,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或许会有人把“吝啬”等同于“清贫”,但两者的实质截然不同:清贫者追求的是一种简单的生活,尤其是其中家境较为宽裕的人,不花钱并不是因为舍不得;悭吝人是因为舍不得给自己,更舍不得给他人,所以才节省。
金钱是用来实现人某种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种手段,而许多人却把它当成了生活的全部。生活的目的远远跨越了物质的层面,人的内心深处都追求着精神的自由,没有精神做支撑,人就只是麻木地在人世间行走的躯壳而已,所以在这个世间生活的人,都在实现着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或者内心信仰,如此说来,金钱远远支撑不了世人的生活。
因此珠光宝气并不是高贵的象征,人之所以高贵,更重要的是因为气质和品格,而非外在的浮华。
一个皇帝想要整修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得华美而又庄严。后来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由于皇帝不知道到底哪一组人员的手艺比较好,就决定比较一下。他将两组人分别带到一座需要整修的小庙,并给了同样多的钱让他们随意支配。
工匠买了一百多种不同颜色的漆料,还有很多工具;和尚只买了一些抹布与水桶等简单的清洁用具。
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他首先看了工匠们所装饰的寺庙——一座被装饰得五颜六色,金光璀璨的寺庙。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去看和尚们负责整修的寺庙。他看了一眼就愣住了,和尚们所整修的寺庙没有涂上任何颜料,他们只是把所有的墙壁、桌椅、窗户等都擦拭得非常干净,寺庙中所有的物品都显出了它们原来的颜色,而它们光亮的表面就像镜子一般,反射出外面的色彩。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是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了这个寺庙美丽色彩的一部分。在正殿中,很多香客在虔诚地向佛祖跪拜。
皇帝问和尚:“你们把钱花在哪里了?”
和尚合掌回答:“陛下,那些接受了您的施舍的流浪者,正在佛前为您祈福!”
皇帝被深深地震撼了。
和尚修整的寺庙没有任何装饰,却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如同镜子一般光亮的表面映射出外面的色彩。这则禅宗故事告诉我们:极致的朴素也可能是极致的美丽,时尚华丽固然吸引人的眼球,朴素淡然同样精彩。和尚们用最简单的方法完成皇帝的任务,却把更多的福泽与需要者分享。唯有自己简朴、简单,才会有更多的东西给人;如果自己浪费、享受了,那能给人的东西也就减少了。
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的济群法师曾经说过:“佛法认为,解脱痛苦的方法,首先是了解有情的痛苦现状,然后,由此寻找痛苦之源。人类痛苦固然与外在环境有关,究其根源,还是生命内在的问题。”从般若思想来看,一切痛苦都是对‘有’(存在)的迷惑和执著造成,想要解脱痛苦,必须对存在具备正确认识。
与其在乱花迷眼的花花世界中昏了头脑,不如做个清淡、简朴的清贫者,实现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清心寡欲,在朴实、简单的生活中安定下来,不随物质世界颠倒起伏。
送贺兰上人(唐·贾岛)
野僧来别我,略坐傍泉沙。
远道擎空钵,深山蹋落花。
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
此去非缘事,孤云不定家。
让心灵回归简朴
大凡简洁而执著的人常有充实的生活。一个人若时常追求复杂而奢侈的生活,苦难则没有尽头,不仅贪欲无度,烦恼缠身,而且日夜不宁,心无快乐。因为复杂,往往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因为奢侈,极有可能断送美好的人生。
在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的追求、许多的憧憬。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有些是我们必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外,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我们的一种负担。
其实,幸福与快乐源自内心的简约,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快乐。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没法死而复活。
这件事情传到了当地的寺院里。寺里的一个小和尚听了以后便就去问农民为什么选择救妻子。农民告诉他,他救人时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他身边,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游。待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
自然是一种最睿智的生活方式,这个农民如果进行一番抉择的话,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呢?洪水袭来,妻子和孩子被卷进旋涡,片刻之间就会失去性命,而这个农民还会在山坡上抉择,妻子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人的一生中,许多时候并没有机会和时间进行抉择。抉择十分最困难,也十分简单,困难在于你总是把抉择当做抉择;简单在于你别去考虑抉择问题,遵循生命自然的方式。
佛陀告诉人们,不杀便是仁,一切要以慈悲、博爱为原则,遵循自然,爱护生命。现在的人,需求的东西越来越多,不仅贪图享受,还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时尚、流行、虚荣……这些无明的烦恼累积起来,压得每个人都喘不过气来。殊不知,其实简简单单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心造就一切,带着枕头被子出门,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反而更加累赘。再多的物质也有不满足,心灵则更加苦楚。如若回归到简朴的心灵,虽然贫穷其实是富有。因为简洁,每每能找到生活的快乐;因为执著,时时能感觉没有虚度每一天。平凡是人生的主旋律,简洁则是生活的真谛。
归嵩山作(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在劳动中品味幸福
如果有人说劳动是一种幸福,或许有些听到这话的人第一个反应是嗤之以鼻吧:我就喜欢待着,有吃有喝,不用工作,一天什么都不干,那才幸福呢。或许如此吧。然而,人们有时却在不需要劳动的时候怀念起劳动来。
农民忙过了秋季,享受整个闲暇冬季的时候,不免感到无所事事,显得很无聊。
闲且贵的人,有些也会心血来潮租一块城市周边的土地亲自耕种。
忙碌的上班族,闲暇太久也会嚷嚷没意思,或许心里会想:还是工作好!
……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中重点强调了劳动:“人的双手双脚是为劳动而生的,劳动原是人类本分上的事,若常常劳动,身体必定康健。不仅寻常的出家人需要劳动,即使到了佛的地位,也要常常劳动才行。”并且讲述了佛劳动的故事:
有一次,佛和阿难出外游行,在路上碰到一个喝醉了酒的弟子,已醉得不省人事了。佛就命阿难抬脚,自己抬头,一直抬到井边,用桶打水,叫阿难把他洗濯干净。
还有一天,佛看到门前木头做的横楣坏了,自己动手去修补。
有一次,一个弟子生了病,没有人照应,佛就问他说:“你生了病,为什么没人照顾你呢?”那弟子说:“从前人家有病,我不曾发心去照顾他;现在我有病,所以人家也不来照顾我了。”佛听了这话,就说:“人家不来照顾你,就由我来照顾你吧!”说完就将那病弟子大小便种种污秽洗濯得干干净净;并且还将他的床铺理干净、整洁,然后扶他上床。
有一次,佛看到一位老年比丘要穿针缝衣,无奈眼睛看不清楚,嘴里嚷道:“谁能替我穿针啊?”佛听了立刻答道:“我来替你穿。”于是便走过去为他穿针。
佛尚且常常劳动,更何况普通人呢!幸福的右手是快乐劳动的天堂;不幸的左手是无所事事的地狱。
我们的双手双脚,本来就是为劳动而准备的,如果不用来劳动,就发挥不了作用,而且对身体也没有任何好处。
劳动是一个人具有的本能之一,一旦丧失或者放弃,别说想要成佛,就是作为人,也是不称职的。把劳动当成修行的必须,在平凡中践行伟大的智慧,正是佛教宗旨伟大之所在。因为劳动是上天赐予的生活方式,一个人只有把劳动当做自己的本能,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生命才会生生不息。
人们讨厌劳动,多是因为劳动过于劳累、过于频繁。但无可否认,劳动能带来幸福。将库房般脏乱的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会使人获得一种明亮的幸福;将堆积很久的工作快速完成,会使人获得一种充实的幸福;将众多的知识技能搬进脑海里,会使人获得一种沉甸甸的幸福。不劳动,等待自己的便是无聊、空虚、寂寞,若想生活充实,怎能缺少劳动呢?
题长安僧院(唐·蒋吉)
出门争走九衢尘,总是浮生不了身。
惟有水田衣下客,大家忙处作闲人。
清心寡欲,才是人的真实写照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有一个东西浑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把它叫做“道”。
南北朝时有一位禅宗大师的悟道偈说:“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道,心物一元,包括了物质与非物质,浑然一体,“先天地而生”,一切万象的种种变化,生起与消灭,只是两种不同的现象而已,虽然与这超越一切事物的“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却无法影响它的本质。
对于形而上的表达,佛学归于“空”,一切皆空,“寂”和“寥”也是对空的一种认识。寂是绝对的清虚,清静到极点,毫无一点声色形象;“寥”是形容广大,无穷无尽。
生命原本就是一段清虚寂寥的旅程,何必为尘世间幻化的种种表象而迷惑呢?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做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搭了一间茅草屋,独自居住。后来,他发觉茅屋里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块布,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不愿去伤害那只老鼠,无奈之中他又回到村庄,向村民要了一只猫。得到了猫之后,他又想:“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让它跟我一样只吃一些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奶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为生。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又发觉自己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来照顾那头奶牛,于是他又回到村中,找了一个流浪汉做他的仆人,让其来到山中居住照料奶牛。他又帮这位仆人搭了一间茅屋,仆人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跟修道者抱怨:“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修道者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于是……后来故事不断发展,一年以后,山上成了一个热闹的村庄。
人总是活在不断增加的心绪和欲望中,或许原本想过简单朴素的生活,谁知,事情的演变却不由着自己的本意,而是随着现实的驳杂。究竟怎样才能达到“寂寥”的境界呢?清心寡欲,恬淡自然,穷困而不潦倒,入世而不沉迷,一箪食,一瓢饮,无声色之欲,无功名之累,或许就是寂寥的境界吧。
《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和人生要达到寂寥的境界是一样的,不要被一些外在的东西所束缚,这正是对禅的顿悟。
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