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点石成金的“神秘法术”
在狂升暴跌中获利
很多人认为,资本市场总是正确的,金融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中,能够精确无误地预计到将来发生的事。大多数投资家相信,金融领域是充满理性的,股票价格建立在一种逻辑的基础之上,只要理解这种逻辑,你就能发财致富。这种逻辑,在传统经济学家认为,就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
然而,索罗斯却根据他的哲学观点——人对事物的认识并不完整——得出与流行观点相反的看法。他认为,人的认识和理解不可能全部正确,必然包括误解和偏见。这些东西,在市场状态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往往影响市场的稳定。由于市场参与者的认识和理解与市场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就引起了市场的变化,甚至发生暴涨暴跌交替的现象。为此,他的投资哲学主张,市场总是处于波动无常、非均衡的状态中。潜在的投机就存在于这种非均衡状态之中。
当然,他也承认,金融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并不等于它经常会发生暴涨暴跌现象。它多数时候处于近乎平衡的状态(这种状态仅指市场变化不明显,没有大波澜而已,仍归属非均衡状态),你对此不必理会。市场处于极不平衡状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静态不平衡,这在金融市场上比较罕见。一种是动态不平衡。这时,流行的偏见和主导的潮流互相强化,直至两者之间距离大到非引起一场大灾难不可,这才是你要特别留意的。也正是这时才极可能发生暴涨暴跌现象。索罗斯在“反射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暴涨暴跌”理论。他认为金融、股票市场存在暴涨暴跌现象。流行的观点认为,金融市场处于均衡的状态之中,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索罗斯则认为,由于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理解与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当两者差异达到顶端无法控制时,市场就会发生暴涨暴跌交替现象,潜在的投机就存在于这种暴涨暴跌现象的交替过程中。
可以把暴涨暴跌过程分解成暴涨和暴跌两个阶段来理解。在暴涨阶段,表现为投资者看好某企业的发展前景,大量买进该企业股票,当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进来时,轰轰烈烈的购股热潮加强了该企业的财力,该企业的股价会越涨越高,呈现暴涨趋势。但是,当高饱和与愈来愈激烈的竞争打破了企业集团的前景并且股票变得估价过高时,暴涨阶段就要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暴跌阶段,表现为当某股价达到天价时,与企业的实际情形相距太远,下跌就不可避免,股价呈现暴跌趋势。
暴涨暴跌并不是一个对称模式,它在开始的时候步伐很慢,逐渐加速,最后才是大崩盘。这一过程主要经历以下阶段:被确认的趋势、自我强化过程的开始、市场向上攀升、进一步强化、达到最高峰、开始朝相反的方向发展。索罗斯认为,由于市场处于波动无常的状态中,暴涨暴跌交替现象在资本交易中是司空见惯的,赚钱的诀窍就在于寻找暴涨暴跌发生的时机并进行投资。
索罗斯应用暴涨暴跌理论把握市场获得成功的例子很多。
20世纪60年代末期,索罗斯预测房地产市场将会持续上涨几年时间,因为人们在衣、食问题解决之后,消费热点开始转向改善居住空间,人口相对集中于城市也推动了房地产热升温,暴涨阶段不可避免。但这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当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呈现饱和状态,暴涨阶段结束,转向了暴跌阶段。这时,就要盯紧暴涨暴跌交替的那一刻。1974年,房地产投资果然变得繁荣起来,索罗斯抓住时机投资,赚取100万美元。
索罗斯重视找寻狂升暴跌的时刻,并在这个紧要关头采取行动。金融市场不稳,价格会有升市的时候,那便是经过了一轮的暴跌之后,推动价格下跌的沽售力量已尽,便转向升市,而且稍后有机会狂升。不过,当升势到了尽头,也会有狂跌的可能性。投资之道在于能否把握住这个升跌的关键。
但是,说与做并不是一回事,因为要判断升跌势是否已经到了尽头并不容易。市场是混乱的,因为市场走势是由混乱的人心促成的。索罗斯还要留意投资者的普遍心理如何,对当时的市况有什么期望,是预期它会跌还是升。这一期望会形成力量,从而推动大市。在价格升到最高点或跌到最低点时,到底是会升尽见跌,或是止跌回升,要看大众的反应。当大众认为可能继续跌,他们的想法会把自己的预言兑现,于是跌完可以再跌。同样,大众认为可能继续升,这一预言也会自行兑现,升完了便再突破,再升一轮。
直到1993年初,索罗斯还没在房地产方面投资。一个时期以来,这一领域极为萧条,80年代由于开发商们过量建筑,使这一领域一蹶不振。现在则出现了危机,但这并没吓倒索罗斯,一夜之间,他对这一领域产生了兴趣。他把危机仅看成是另一个获利时机。当然,进入这一领域对索罗斯来说还比较陌生,他选择了保罗·雷切曼公司作为他的合伙人。
1993年2月8日,索罗斯宣布他建立了拥有2.2亿美元资产的房地产基金,由雷切曼公司进行经营管理。这一新的投资公司被命名为量子房地产投资公司,以代表索罗斯在这一领域进行投资,衰退的房地产市场在不久的将来即会出现新的发展。
当房地产市场大滑坡时,雷切曼兄弟:保罗、阿尔伯特和拉尔夫破产了。在这之前,该家族在加拿大、纽约和伦敦拥有价值几十亿美元的房地产。但是,当其奥匹林亚公司蒙受巨大亏损时,雷切曼兄弟的公司陷入了破产境地。
但这与索罗斯并无大多瓜葛,他告诉《纽约时报》:他们曾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房地产开发商,我正想投资,我要与最成功者合作。索罗斯和雷切曼提出新投资公司资本在745万美元到1亿美元之间,而大部分的资金将来源于量子投资公司。
接下来的9月份,新成立的投资公司作了第一笔生意:购买了特梅勒有限公司无赎回权的房地产和陷入困境的抵押贷款,共计6.34亿美元。这笔买卖是美国房地产史上最大的一宗。
索罗斯则根据他的暴涨暴跌交替理论,认为潜在的投机存在于暴涨暴跌的交替之中。暴涨暴跌在交易过程中有一个转折点,就是从最高点向低点下跌的那一个时刻。能否赚钱就看是否看到并抓住这个转折点。
但,要找到这个转折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你得识别市场是否发生了暴涨暴跌现象。然后,你就要想办法了解其他同行是如何洞察经济规律的,看看什么时候人们的期望这到了最高点。“市场越不稳定,越多的人被这种趋势影响;随趋势投机的影响越大,市场形势就越不稳定。当一个趋势继续时,投机交易的重要性就越来越大。”索罗斯说道,“要特别关注趋势的变化,人们是跟着趋势跑还是犹豫不前。如果看到人们随趋势投资,那么,暴涨暴跌的转折点就快出现了。”
所以,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确认市场何时开始进入转折点,当这个点被确定之后,投资者就可以知道一个暴涨暴跌的市场阶段即将开始或已经开始了,赚钱的时机就在这里。
虽然暴涨暴跌现象发生时潜伏着无限商机,但这种现象不会频繁地发生,因为它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基础,如果发生,就会带有灾难性的破坏。对此,索罗斯说,“尽管市场处于不稳定状态,但它只为暴涨暴跌现象的发生提供了一个条件,别想着这一现象会经常发生。”
不管怎样,学会理解并掌握暴涨暴跌理论总会有好处的,它可以使你有一种意识:市场是不稳定的,商机随时可能出现。此外,它还可以使你保持警醒,密切关注市场的一举一动,等待投资良机的到来。
鳄鱼原则
职业赌徒一般有这样一个生存的诀窍,那就是当运气不好时,一旦输到所带赌金的三分之一,就立刻不玩了。在金融市场上,也有这样一个有用而简单的交易法则,我们称之为“鳄鱼原则”。该原则引自鳄鱼的吞噬方式:被咬的猎物越挣扎,鳄鱼的收获就越多。当鳄鱼咬住你的脚的时候,它会等待你的挣扎。如果你用手帮忙挣脱你的脚,它的嘴巴就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臂,你越挣扎,便咬得越多。当在市场中被套住的时候,唯一的方法就是无论亏了多少,必须马上止损。曾经有人问过索罗斯,你的投资风格像哪种动物,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鳄鱼!”
也因此,索罗斯有了一个“金融大鳄”的头衔。索罗斯回忆说,他父亲教给他一些有关生存技巧的宝贵经验:“冒险没有关系,但当承担风险时,不要赌上全部财产。”在1992年的“英镑风暴”一战成名后对记者说:“我渴望生存,不愿意冒毁灭性的风险。”因此他对于安全无比重视,这也体现在他的投资活动中。
本金的安全才是投资时首要关注的问题,如果损失了本金,利润就无从而来。索罗斯的这种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并没有明显表现出来。只有亲身聆听其教诲,才会发觉,原来那些闪烁着耀眼光芒的辉煌的投资成果,其实都是来源于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内核。
在金融市场中,求生对索罗斯来说就意味着能迅速撤退。索罗斯解释,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是市场最根本的特征,这是市场存在的基础,也是交易中风险产生的原因,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特征。交易中永远没有确定性,所有的分析预测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根据这种可能性而进行的交易自然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的行为必须得有措施来控制其风险的扩大,止损就这样产生了。“止损是人类在交易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并非可以制作,是投资者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反应。市场的不确定性造就了止损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成功的投资者可能有各自不同的交易方式,止损却是保障他们获取成功的共同特征。”
止损远比盈利重要,因为任何时候保本都是第一位的,盈利是第二位的,建立合理的止损原则相当有效。谨慎的止损原则的核心在于不让亏损持续扩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如金融市场永远不会是完美的,索罗斯坚信,不完美也是人性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索罗斯也经常会犯错误,甚至有时候表现出的行为就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在最低点买却在最高点卖。在1987年这场股灾爆发前,索罗斯更是犯下了难以置信的错误。但索罗斯表现得很平静。他的这种平静来自于自信和自制,但最终源于他的生存本能。当他认识到他错定了时,他并没有执迷自己的判断拖延等待,希望看看市场能否恢复,甚至加大筹码以死相搏。他毫不迟疑的立刻认赔出场。在10月19日开始后第一个小时内,索罗斯就把所有的也就是130%的多头头寸全部平了仓,而且迅速反手做空。就像被鳄鱼咬住了一条腿一样,索罗斯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砍掉这条腿。
对于如何正确理解止损,索罗斯有更精辟的理论。
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价格的波动性决定了止损常常会是错误的。事实上,在每次交易中,我们也搞不清该不该止损,如果止损对了也许会窃喜;止损错了,则不仅会有资金减少的痛苦,更会有一种被愚弄的痛苦,心灵上的打击才是投资者最难以承受的痛苦。
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内,一般认为,人们在面对一个挫折时,其心理历程首先是不相信、怀疑,其次是相信了而在内心不肯承认,接下来是接受现实并感到痛苦,最后才是改变自己和释怀。对于大多数精神正常的人来说,接受突然而至的挫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会需要在心里挣扎许久。这种挣扎的历程其实是人类保护自己的正常反应。而对于索罗斯,他的正常反应就是比一般人更快地改变自己的现状。
因此,理解止损本质上就是如何正确理解错误的止损。错误的止损我们也应坦然接受,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交易中你的止损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你的每次交易都是正确的,而你的交易如果都是正确的,那又为什么要止损呢?所以,止损是一种成本,是寻找获利机会的成本,是交易获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只有大小之分,难有对错之分,你要获利,就必须付出代价,包括错误止损所造成的代价。
为保证交易的正常进行,就必须坦然面对错误的止损,不要回避,更不必恐惧。遵循鳄鱼原则,在做错时能及时止损离场,为的是能够活下来,好在另一天再上战场。这种善于接受痛苦的真理,并毅然决然地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使索罗斯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一次次地从深不可测的泥沼中逃脱了出来。
森林法则
人们提起“森林法则”时,一般都能很快地联想到它所指称的含义。它是自然界运行的一种普遍法则,即“弱肉强食”。最常见的就是年老、体弱、受伤、残废的小动物会给猛兽吃掉,或者病死、饿死,自然地接受优胜劣汰的法则。那些胜利者就可以继续繁殖生存下去。
索罗斯的“森林法则”带有极大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他把股市比做茂密深广的大森林,因为许多危险都在无意识的背后孕育着,藏躲着,因此走在其中,我们要处处留心。我们不光要避免自己在股市中被吃掉,同时还要学会主动进攻捕杀自己的猎物,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我们要目光敏锐,见微知著,一叶便知秋。
通常情况下,投资者都是按照股票的基本因素或既有赢利来决定投资,但对索罗斯来说,这无疑是反应缓慢的过去式。他的做法是见端而知末,按照现状的一些蛛丝马迹,去分析行将出现的未来转变,按预测布置进攻策略,静心等候捕杀的一刻。比如,拍摄狮子猎取野羊的纪录片,狮子会在羊群四周,寻觅到你连看的耐心都没有了,但往往就在此时,最精彩的一幕就会出现在镜头里:一只野羊脱离羊群了,疯狂的追捕就在此刻发生,结局想必大家都能猜得到。试想,狮子乃万兽之王,对于捕杀个别羊是绰绰有余的。但是遇到羊群他就会谨慎了,可能他之前吃过这样的亏,他急于求成,结果却一败涂地,所以他学会了等待。我们面对金融市场,无论你的能力有多强大,在市场面前,你是渺小的,你也只能像这头狮子一样,耐心地等待机会,不然你会为你的自大付出代价。有人认为,股票市场可以双向交易随时都是机会,要么涨要么跌,你随时都可以操作,首先你要有等待猎物出现的耐心。其实,有时候你在等待时机的时候,也在积蓄行情的动能,一旦时机成熟了,你的猎物会非常的丰厚,他会加倍补偿你等待时做的煎熬。记住,这个市场从来不缺机会,缺的只是耐心。
索罗斯认为,整场游戏往往是长时期的战斗,因为利率和汇率变动的效果需要时间才能显现,因此需要很大的耐性。
在他看来,任何制度不管如何完善都不是完美的,随着时间与环境的改变会随时出现新的漏洞。当这些漏洞出现时,只要将力最弱的一个角落攻占,随着连锁反应,强者也会很容易被打垮。
金融产品有很多品种,每个品种都有它的行情,有时你会发现今天这个品种表现不错,明天看另一个行情表现得也不错。有些人同时研究很多品种,力求抓到所有品种的行情,所有壮观的波动,以弥补收盘后的懊悔。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像打一款游戏一样,你要想把一款游戏打好,前期你要对它的规则很熟悉,你要挑最容易的去进攻,这点在金融交易上尤其重要。对最容易赚钱的一个品种或一个板块做精做细,不要一山望着一山高。市场到处都有钱赚,但不是所有的钱都是为你准备的,你拿到你能拿到的那笔就行了。
索罗斯告诫人们,进攻必须果断,不要小心翼翼地赚小钱。除非不出手,看准时机的话,必须要赚尽。索罗斯并不赞同那些太过于保守的投资人。实际上,索罗斯是少数的风险大师,他所讲究的风险,不是如何循序渐进地一边保住既有利益一边赚取微利,而是如何用尽手头上每一个筹码,在大赚与大蚀的极端中取得平衡。
索罗斯擅长绝处求生,懂得何时放手。求生是投资者的一个重要策略。他投资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懂得何时看对股票,而且还在于承认自己何时犯错。
他相信:能在另一天卷土重来投入战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不相信有一天醒来时已经破产”。
用哲学理念支撑自己的投资选择
作为一个喜欢哲学又有着哲学思维的投资家,索罗斯运用它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将哲学观念导入实践中检验原理,并运用得炉火纯青。
了解哲学探索的艰难后,索罗斯决定调整自己对哲学的态度,用它充实自己的投资理念。在索罗斯进行哲学写作的那几年里,他一直潜心研究自己的投资理念。最终,他大胆得出一些重要而创新的学说:“我们对所处世界的理解天生就不完整,在参与者的看法、期望和事情的实际状态之间,总是有差距。有时候差距很小,可以不理会,但有时候差距太大,甚至会变成决定事件过程的重要因素。历史就是由参与者的错误、偏见和误解造成的。”
1966年,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理论,对美国证券了解不多的索罗斯,找了个办法进行自我教育。他用公司的资金设立了一个10万美元的模型账户,并把这些钱分成16份,然后将其中的一份或两份,投资在他认为特别有前景的股票上,并以写简报的方式,解释购买每一种股票的理由。之后,密切关注每只股票的起伏,检讨投资组合的缺陷,讨论股票的发展潜力,同时制作每月绩效记录表。
精明的索罗斯用这个模型账户作为销售工具,成功地开发了投资机构的业务。而这一次的成功也让索罗斯得以重新接触投资圈。
“现在,我可以用潜在的投资者测试自己的投资理念。如果我得到的响应良好,那么我就明白我的构想很好;如果得到负面的响应,我就必须认真质问自己是不是走在正道上?结果,我得到一些很有价值的回馈。”
索罗斯的投资理念就是要微妙地应用心理学的实质。在每一个交易规则和交易计划的构成和制定中,量子基金都从本质出发进行深处理解和执行,以确保足够的成功率。
只有从本质上理解了一样东西,一个人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像在美元和欧元的汇兑上,人们对于大幅上升的行情缺乏足够的把握。2002年11月当欧元涨到1.1000时,有投资人打电话来告诉索罗斯说欧元从0.8230涨到1.1000已涨得太高了,迟早要“崩盘”。很显然,这个投资人因恐惧崩盘的损失而畏缩不前了,他开始寻找机会放空欧元。因为害怕汇率涨得太高而不敢进场,进而保守地在大涨途中放空,这就是投资人不安的根源。而实际上,到了2003年年底欧元已涨过了1.2000。这说明,在今天这个信息社会里,交易商们每天都可以实时处理、散发上万的信息。
没有科学哲学支撑的投机就是毫无把握的股市赌博。在股市里,大部分投资人在价格未真正大幅回档前就“预测”汇价已跌得“过低”甚至“太低”。他们没有去了解行情,也不做经济背景的分析,只是凭着自以为有把握的“背离理论”,就大胆买入,再跌再买,越跌越是加码。这样的结果,最终只能使投资者陷入泥沼不能自拔,成为击鼓传花式游戏的最后受害者。
对于索罗斯来说,如果看到了金融市场背后的真相,他就会见好就收,绝不会迷恋利润而最终积重难返。
比如,1974年的股市灾难来临之前,索罗斯在日本股票市场建立极高的持股比例。而当天下午,东京某位营业员打电话告诉他说日本人对陷入水门案件丑闻的尼克松总统反应欠佳时,正在打网球的索罗斯毫不犹豫地立即决定卖出日本所有股票。很快,日本股市就爆发崩盘,索罗斯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半个世纪以前的美国股市大炒家埃德温·理费弗说:“纽约股市和战场一样,变换的只是武器,战略却是永恒的。”股票、期货、汇率,甚至股指认股证,这些金融市场不断催生的工具只能算是一件件新式的武器而已。要做一名金融市场的投资高手,就必须铁石心肠,在赌博中表现得自信,并且能够对金融市场最基本的东西掌握自如。
事实上,要做到坚持正确的东西并充满自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索罗斯认为,个人就是社会环境的反射结果,人是会犯错误的。因此要客观地把握市场,就必须在交易中克服对资产权益的过度关注及掺杂进个人主观需求。任何贪婪和恐惧情绪的放大都会造成战术混乱,战略走样最终将把该做好的事搞得彻底失败。交易在无欲的状态下才能有更多收获,做好该做的而不是最想做的。
同样,索罗斯的合作伙伴罗杰斯也曾总结经验说:“投资的法则之一是袖手不管,除非真有重大事情发生。大部分的投资人总喜欢进进出出,找些事情做。他们可能会说:‘看看我有多高明,又赚了3倍。’然后他们便做别的事情去了,他们就是没有办法坐下来等待大势的最终结果。”
罗杰斯对“试试手气”的说法很不以为然。这实际上是导致投资者倾家荡产的绝路。若干在股市遭到亏损的人会说:“‘赔了一笔,我一定要设法把它赚回来。’越是遭遇这种情况,就越应该平心静气,等到市场有新状况发生时才采取行动。”
金融投机需要智慧,一种对自己进行这种成功投机能力的自信,因为市场的每一个很小的波动都会产生出巨大的影响。因此,也有人戏称投机能手都是铁石心肠的人,他们能在赌博中保持足够的自信,再加上对金融市场最基本东西的掌握,最后不得不承认那些人同时也是投资领域的真正高手。而索罗斯正是这样的高手中的高手。他凭借自己在哲学中的独特思维模式,在金融领域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