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靠山”上为所欲为就是自断后路
要想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有时候需要左投右靠;但若只靠一人,不及其余,他日靠山一倒则墙倒众人推,自己必然会遭到众人攻击,致使身陷险境。这是欲“靠”者最需用心之处。如不仔细权衡,难保他日平安。
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吴起,仗着楚悼王的倚重,大肆改革,损伤了很多人的利益。结果等楚悼王死后,吴起因没有了后台而遭到群体围攻,被乱箭射死。
吴起的遭遇有一个可以汲取的重要教训。吴起以为,有了楚悼王这样的最高掌权者的支持,他便可以有恃无恐,放手大胆地去干他所想干的一切,而对其他政治势力的态度可以不闻不问。殊不知,在政治舞台上,没有永远不倒的靠山,将一切成功的希望寄托在一方,等到靠山倾颓的时候,你的末日也已不远。
其实,在中国古代的官场,很多官宦子弟,仗着自己有个靠山,便为所欲为,在他们的这些“靠山”都大红大紫时,他们可谓是风光无限,而一旦靠山倒了,他们也就失去了一切,或穷困潦倒,或全家受到株连,更有甚者被流放,客死他乡。
靠山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摧毁一个人,要想在靠山倒后仍能不受影响,就要放聪明点:不张扬,不卖弄,不为所欲为;或者干脆为自己多找几个靠山,一旦某一天其中一个靠山倒了,还有另外的靠山可以支撑自己。
总之,找靠山也需要一种平衡艺术,既要左顾右盼,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又要瞻前顾后,考虑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能只在一棵树上吊死,更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聪明的人都明白,你不只要迎合今日的权势者,还要留意明日的权势者,就像一个精于棋道的棋手一样,当你走出第一步棋之后,还要想到第二步、第三步如何走法,走一看二观三,这样你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政治舞台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如果都像吴起这样只靠在一棵树上“为所欲为”,却没有给自己留下抽身退步之地,那么无论身负怎样的经天纬地之才,最终也只会走向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