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教徒到基督徒(纪念典藏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沉默的革命

孔子首先被认为是个箴言者。这种印象来自孔子在《论语》中多方面的谈话。《论语》像一本记录日常言语的书,没有连贯的上下文与谈话的背景,也没有经过编辑手续排好次序。因此,甚至中国学生都很难贯通他思想的主旨,更不要说西方学生了。但我们仍可考察出孔子思想的两个主题——人的问题和社会的问题。因为孔子是个教育家,对借个人的修身来改革社会有兴趣,而他同时也是个社会哲学家。

孔子说:“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孔子有深沉的智慧来树立人生活习惯的模范,而把立法的工作留给别人。他一再表示不信任法律与法律的强制力。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伦理学与政治学的奇妙融合。政治秩序必须建立在社会秩序之上,而社会秩序必须依靠个人的修养。他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在他的学说中,他相信人的天性本是相近的,因为习惯的不同才使其相远。“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伦理与社会问题是要清楚地鼓励个人建立好习惯,社会建立好风俗。论及他对法律强制力的不信任,他曾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孔子教训的真正基础。

换句话说,孔子在处理人类社会问题时是把个人放在社会之上的,社会的治乱,只能来自构成这个社会的个人分子。说到这里,我想起孔子和马克思的观点刚好是对立的:孔子相信没有人格变革的社会改革是表面的;马克思则以为社会环境决定人的道德行为,而乌托邦的实现要靠物质环境的变换。

如果考察希腊哲学,我们可以发现柏拉图是共产主义者,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反共产主义者,亚里士多德不相信只靠社会的改革就可以改变人性。如果杜兰特在他的《哲学的故事》中把亚里士多德某些关于这个问题的谠论放进去就好了。谈及柏拉图所神往的共产主义国家时,亚里士多德说:“人对于绝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东西,很少加以注意。人人都首先想到自己,很难使人对公众的事情有兴趣。”亚里士多德又说:“人们很喜欢听乌托邦,且容易被说服去相信在某种奇妙的方式之下,每一个人都成为朋友,特别当某些人听见别人指摘现存的罪恶是来自私有财产的时候。但其实这些罪恶是来自一个十分不同的来源——人性的邪恶。”

孔子,像亚里士多德一样,把他的赌注放在人性上,且认为接受天然的人性胜于改变它。一个较好的社会的实现,不是靠改变它的生产系统,而是依赖改造人本身。

沉默革命的教义是社会改革,以个人的改革及教育、自我的修身为基础,这是孔子的首要意图。儒家可能被称为君子的宗教。君子是有教养的人,虽然在成就上有各种不同的阶级,如果称他为一个经常设法改善并教育自己的人,可能更为适当。与这种君子相对立的人,孔子常用小人来称呼。“小人”这个词的正确意义既非普通人,也非劣人。“小人”主要是指俗人,没有教养、没有文化的人。《论语》中充满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对比,例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能令儒家得到安慰的是孔子对人性没有提出强人所难的要求。他不专注于罪恶的问题,而只注意缺乏教养的人的不良态度、不良出身及无知的自满。如果一个人有某种道德的警觉,且经常努力去改善自己,他就满足了。在这种意义上,儒家声言这种教训是容易实行的。有一次孔子讽刺地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最令人惊异的是他订立了一个纯人性的标准,而教人以人的标准是在乎人的本身。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孔子的理想是成就最好的人和真人性,他称其为“仁”,或真人性的哲学观念,然而对于孔子,这成为一种难以达成的理想。他承认他最好的弟子颜回“三月不违仁”,而再没有提及其他人达到“仁”的标准。多种情形之下,别人问他当时这个或那个大人物是不是“仁”,他的回答都是那个被问到的人在某些方面奇异和超卓,但他不知道他是不是“仁”。

“仁”字有“慈爱”的意义,在孔子看来则是指最好的人,是人性发展到理想的境界。“仁”字的发音刚好和“人”字一样,因此“一个仁人”,读起来是“一个仁仁”。这使我们想起英语中有一个相似的事例,就是“human”与“humane”两词意义的相似。英语的“humanity”一词,像中国的“仁”字,包含有“人道的”与“人性”双重含义,例如“基督的人性(humanity)”, “仁”则发展为“真人性”的哲学上的意义。

下面这个事例,使我们对孔子所谓“仁”的真正意义更为明了。有一次,孔子在南方旅游,他的弟子们见他没有施行主张的机会,而想知道孔子有什么感想。其中有一个进来想探听孔子对古代的两个圣人有什么看法,这两个圣人是在暴君统治之下从政坛退出后饿死的。孔子说,“古之贤人也”。孔子甚少用“仁人”来称人,无论他是古人还是今人。那个弟子再问:“怨乎?”孔子用下述的态度来回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那个弟子出去对其他的弟子说孔子不会帮不仁之人的。

这件事显出如把那个“仁”字解为慈善,是多么不适当。孔子认为人人都可得仁。他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但做一个“真人”,在美国也像在中国社会一样不容易。我猜孔子会说林肯是一个仁人,一个真人,一个“最好的人”的楷模,坚决保持一个高水准。他可能说富兰克林是一个天才,但“不知其仁”。杰斐逊是有大才智、有原则的人,但孔子也可能说他“不知其仁”。以上三个人可能都堪称“仁”,我只是举例指出孔子用这个字的审慎。照这个字审慎的用法,儒家仁人——最好的人——的理想,是罗马迦特力教“圣徒”在人道主义上的配对。仁,真我的实现,“最好的人”的真意,将在下文对于子思的讨论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