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 只有行长,没有银行家

中国银行和美国银行的本质区别是:美欧日银行经常遇到没人来借钱,银行家痛苦得直跳脚。在中国,贷款永远不够,无数人排队来借钱。为啥?因为很多公司借到就是赚到,永远不会还钱的!

有人说,放开银行管制,让银行竞争,银行就会降价了。中国还有降价的事情?全中国有几十万家房产商,你见过降价吗?源头上就不是市场经济,你却指望得出市场化的结果,那就成妄想了。有关部门反对建立“外资银行”,表面上是维护金融安全,实际上,有了外资竞争,四大行就难受了。

另外,外资搞银行业也不大现实,因为在中国,银行的竞争力是由“法院执行力度”决定的。外资银行就算是精确管理,一切从优,若没有能力和全国各地的法院搞好关系,有判决书执行不下去,还是没办法玩。私企比较擅长搞关系,但是这个关系也不太稳固,容易人走茶凉。

发达国家银行的普通业务员,不是那种高大上的投资咨询专家,收入也就是社会平均工资。大银行有四个监管机构:①财政部是大股东,按照公司法,有权组阁。②组织部是管人事,董事长的级别太高。③银监会是日常管理,高管资格,分支机构和新业务审批。④人民银行是管货币政策。监管机构多了,其实不见得好管,可以用这个监管机构去忽悠那个监管机构。监管机构和监管机构又不通气,所以银行们才能胡乱折腾。

中国的银行业,没有银行家,只有行长。银行家的最大作用是判断风险,做出决策,赢了发大财,失败了破产卖房子!我们的银行行长,拿着上级发的几张A4纸,上面写满了考核细则,然后给员工读几遍,就可以了。业绩好,分奖金;业绩不好,换个位置等退休。没啥大不了的。新中国成立前的银行家,类似于现在的风险投资人。区别是:中国不允许集资,所以资金来源区别很大。另外,银行家也有点儿像是放高利贷者,但是高利贷是短期的,银行家大部分是中长期贷款。

有专家在博文中说:银行到了转折点。这只能说明一件事,这位专家没在体制内混过。银行行长都是干部跨界发展,大项目都是层层审批的,过几年就退居二线了,是赚是亏,又如何?最多奖金少个两万元。但是你要是不知深浅,贸然转折,那是自己找难受,抱团混,不怕。

银行由于历史坏账的原因,由于采取严格的坏账考核制,基层行长都是对上负责,不敢对微小企业发贷款。中国的银行是纵向管理,不是区域管理,银行层级多,总行不可能给某个微小企业放贷。微小企业找不到风险投资,很难发展了。外国的社区银行对小企业很熟悉,层级少,决策快,所以对微小企业的帮扶较大。

现在很多专家和大企业家要求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其实那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实质是,这些人想自己办银行。等他办成了银行,也不见得中小企业融资会容易。

现在的商业银行恍惚回到20世纪90年代,贷款主力从原来的“上某三厂”变成“市政公司”,其实都一样,票子打水漂了。不同的是,朱镕基总理不印票子,让没有现金流的企业破产,而4万亿是印票子,维持市政公司的正常开工,反而变得一片繁荣。出来混,最后还是要还债的。任何违背常识的东西,改变不了历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