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背景
2006年初,我国政府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把自主创新确立为新的国家战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科研机构是学术创新的主体,而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科研创新系统作为创新的主要源头之一,其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Smith et al.,2000; Meyer,2002)。科研工作者是科研创新的具体实践者,也是科研创新系统能力的具体体现者。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基础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研究手段不断更新,交叉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科研个体的个人奋斗已经不适应目前的科研工作要求,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开始为同一目标而自发或有组织地形成科研网络(王志亮,2005)。
正如著名的哲学大师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而作为对这句话的补充,培根又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扩散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研网络中的创新,通常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延伸、组合以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Fleming,2001)。因此,科研网络中的知识创新,通常伴随着知识的扩散与传播。以科研网络为依托,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在不同知识主体间实现知识共享,并进一步促进全社会范围内的学科建设、知识扩散与创新。因此,对科研网络中知识扩散机理的研究,对促进科研创新、推动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有着实际且重要的意义;对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者绩效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科研网络知识扩散问题,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第一,科研网络中充斥着各种要素,而科研网络中的各要素内部及不同要素之间,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席运江,2009):科研网络中包含着知识主体科研工作者及其所形成的科研组织,网络中不断增长、流失的知识点及知识域——学科,以及作为知识创新的产出的知识载体——科研论文和各类期刊。科研工作者之间可能存在正式的、常规的知识交流如知识合作关系,也可能存在非正式的知识交流如信任关系或社会关系网络;知识点之间可能存在着各种知识的关联或者直接间接的隶属关系;论文之间存在着索引关系、因知识内容的相似而存在的相似关系;而知识、知识载体、知识主体之间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知识与知识主体、知识载体之间的存储、映射、集成关系,以及知识主体与知识载体之间因研究、学习、使用、管理文档而形成的知识关系。正是由于科研网络中存在多种要素,且不同要素之间又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如此,现有研究中针对科研网络中单一要素的做法很难满足现实的复杂社会的需要,更勿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了。
第二,影响科研网络中知识扩散的因素也是多元的:知识扩散过程受其所依托的网络结构的影响。Cowan和Jonard(1999)利用网络模型模拟了知识在社会网络中的扩散过程,并发现在小世界网络中知识扩散的效率最高,但同时知识差异也最大(知识扩散最不公平)。知识的扩散和传播受知识主体的影响:知识创新和重组过程中对知识的选择受知识网络内部的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影响。根据Singh(2007)的研究,人们大大依赖于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来发现信息,并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知识主体的团队规模及其自身对知识的积极态度也将影响其自身的知识扩散。Nerkar和Paruchuri(2005)的研究表明,一篇文章的研究者(知识主体)越多,研究团队的规模越大,其被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除此之外,知识扩散还可能受检索技术、期刊影响因子等多方面的影响。
第三,由于科研超网中知识载体,如期刊、论文等,以及知识主体,如组织、科研个体等是实际的、物理的,而知识则是虚拟的、无形的,知识和知识扩散必须依托于知识载体和知识主体来体现,同时,知识的无形性,决定对知识扩散的衡量也存在困难。
因此,研究科研网络中的知识扩散,面临以下重要问题:①如何构建模型描述科研网络中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②如何衡量和描述科研网络的知识扩散问题,知识扩散机理如何?
另一方面,在企业创新体系中,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源成为企业创新的核心动力之一,是企业自我学习、突破创新的原动力。而企业内部知识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创新至关重要,因此,有效的知识管理就成为提高创新型企业知识存量进而维持企业成功的关键。
基于企业资源观(Resource-based View)的国外研究表明,企业所包含的一系列生产资源,包括物质资源(physical resources)、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以及组织惯例(routines),均是企业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不可替代的创新资源(Barney,1991; Penrose,1959),它们互相交互,共同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Kaplan,2008; Park et al.,2002; Zahra & Nielsen,2002)。进一步地,企业知识观(Knowledge-based View)认为企业是特定知识的集合体,企业当前知识存量决定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以及企业的知识积累,企业所掌握的知识是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
组织知识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如向同行、供应商、客户学习。网络观(Network-based View)视角把企业视为嵌入在网络中的个体,强调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及蕴含的资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认为企业的创新行为受到网络中的机会与限制的影响(Brass et al.,2004; Podolny & Page, 1998),企业合作伙伴的互补性资源、合作伙伴的社会地位,以及网络结构性特征等各因素,将共同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Gulati & Higgins,2003; Sohet al.,2004;Stuart,2000)。另一种组织知识来自于企业内部,是从员工、团体再到组织知识的转变。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其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便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据Barney(1991)所述,能够为企业提供持续竞争优势的内部资源是有价值的、独特的、不可模仿以及不可替代的。而人力资本(Human Resources)满足所有上述的要求,它是指企业员工个人所拥有的技能和能力(知识)。由于企业内部知识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创新至关重要,因此,有效的知识管理就成为提高创新型企业知识存量进而维持企业成功的关键。在知识管理的诸多环节中,员工间的知识共享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它是知识收集、转移、整合与创造等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员工间的知识共享(Knowledge Sharing),才能使得个体层面的知识升华为组织层面的知识,便于组织的管理,实现其经济与竞争价值(Hendriks,1999)。
那么,创新型企业中影响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的主要动机有哪些?员工知识共享意愿又如何影响其知识共享行为?企业在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应该如何构建适合其组织特性的知识库体系?企业应采取何种激励和考核措施来配合知识管理的实施?企业的知识门户系统应如何设计和实施?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于以知识管理为切入点,一方面在科研创新体系中采取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来描绘知识网络中知识的流动和扩散,分析影响知识扩散的各方面因素及因素的交互效应,以期帮助科研个体识别各影响因素在知识扩散与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指导科研组织识别和评价对团队间和学科间知识扩散起关键性作用的个体,帮助科研组织和政策制定者发现和识别提高知识扩散效率的策略;另一方面,在企业创新体系中,探索知识管理的基石——知识共享,挖掘影响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的主要因素,探讨企业知识库的构建方法和知识门户的系统实施过程,以期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1.2 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上部分重点关注科研网络中知识扩散及演化机理,内容包括学科内科研态势可视化及知识扩散研究,基于网络分析的纳米技术领域知识扩散研究,知识管理领域组织间科研合作网络研究,网络结构和个体位势对知识扩散的影响研究,科研网络中知识扩散的动态研究机理研究。下部分主要关注企业内知识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影响研究,内容包括企业知识需求分析与现状调研,企业知识库构架方法与实践,企业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企业知识管理制度建立,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开发实践。其中,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1章诸论论述本书的研究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2章对科研网络和企业知识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做了文献综述。
第3章研究科研网络中学科的整体科研态势。以维普资讯数据库中CSSCI收录文献作为数据来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分析、知识图谱分析、引文分析研究了知识管理领域的科研态势。其中文献计量学分析得到知识管理领域文献的年载文量、重要来源期刊、多产机构等;利用VOS Viewer对知识管理领域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到知识管理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及研究热点的趋势变化;引文分析得到知识管理领域的高频引用文献和知识扩散状况。
第4章借助社会关系网络方法研究学科领域内科研合作状况。以我国知识管理领域1998—2011年发表的CSSCI检索论文为样本,构建我国知识管理领域的机构层科研合作网络,从整体结构特征、凝聚子群和社团特征、顶点和边的显著性特征三个层次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合作网络连通性较高,但密度不高,紧凑性和关联性较低,不具备小世界网络特征;社群分析确定了合作网络的弱成分及派系的特征;顶点和边的中心度指标确定了在知识管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机构和机构间合作关系。
第5章研究组织内科研合作状况。选取国际纳米技术领域的领军机构——中国科学院,以其收录在Thomson SCI数据库中的5716篇论文作为样本构建不同层次的合作网络:国际合作网络、组织间合作网络、组织内合作网络、个体合作网络,从网络演化特征、网络密度、聚集度、最大连通子图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中科院署名的纳米技术领域论文中,98.92%为合著论文,文章合作规模大于其他领域。国家层面我国与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法国等多产国家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核心网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纳米技术领域的多产高校处于中科院组织间合作网络的核心地位。中科院内部的科研合作已经形成以北京为辐射中心,以上海、沈阳、大连、合肥、太原、武汉、成都、兰州、昆明为副中心的不同城市间合作枢纽。个体合作网络平均聚集系数较高,最大连通子图节点数占比较高,团簇现象明显。
第6章从宏观角度研究科研网络中知识扩散的机理,并试图以中科院实际科研论文发表数据为例,构建科研协作网络,研究中科院知识扩散演化过程,运用实证分析研究网络结构对中科院知识扩散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大型科研机构中的知识扩散机理,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有重要意义。
第7章从微观视角研究了科研网络中的知识主体——科研工作者的个体位势对其知识扩散的影响机理。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个体中心度和结构洞2个角度对科研网络知识扩散机理提出假设,并选取知识管理这一学科交叉领域的CSSCI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心度所衡量的个体位势对网络中个体的知识扩散发挥着显著的正向积极作用;而占据“结构洞”位置的权威个体其知识扩散优势并不明显;进一步,利用通过假设检验的中心度衡量方法得到在知识管理领域占据权威地位的科研工作者。
第8章研究科研网络中的知识主体对其知识扩散的动态影响机制。从社会资本视角来看,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交换,网络中的知识扩散受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体位势的影响。本章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作为科研网络中微观力与宏观行为的桥梁,深入分析不同SNA算法所暗含的知识扩散特征,对科研网络中的知识扩散机制提出假设,选取国内知识管理领域发表于1998—2011年的CSSCI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研究各SNA算法对该领域知识扩散机制的解释程度。研究发现占据“结构洞”位置的权威个体在该领域知识扩散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该领域知识主要通过团队成员间的平行复制和不同团队间的知识多样化融合来实现知识扩散与创新。
第9章介绍了企业知识管理的一般方法论,详细介绍了A企业和B企业知识管理项目的实施背景,并通过深入访谈对A企业知识管理现状进行评估,具体分析了企业知识资源的分布情况、现有的考核与激励方式、企业各层级员工对知识管理的需求分析,以及企业促进知识管理的有利因素和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第10章具体讲述了企业知识库的构建方法(包括部门化思路、统一化思路、专业化+部门化思路),并探讨了基于A企业知识库构建的实践。
第11章利用A企业问卷调研,研究了组织中社会资本、知识分享能力认知和社会角色认同间的相互关系,通过SEM建模与分析,得到主要结论认为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能力认知有很明显的正向影响关系,即良好的社会资本能够提高个体对自身及其所在团队知识分享能力认知的水平。另外社会资本对社会角色认同、知识分享能力认知对社会角色认同也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影响较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者能力认知来说为小。
第12章针对A企业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与机理展开,具体包括三部分的内容:一是从现状偏好理论研究了企业员工知识管理抵制行为;二是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研究了企业员工知识共享倾向的影响因素;三是用提名法构建了公司内部的咨询网络,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公司内典型的知识社群和知识专家。
第13章关注A企业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制度建设问题,指出知识管理制度包括知识管理的组织、知识的产生、知识的评定、知识的使用、知识贡献考评与奖惩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
第14章给出了B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开发实践的具体案例。
第15章总结了本书的主要创新点,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1] Barney, J.B.(1991).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7(1),99-120.
Brass, D.J., Galaskiewicz, J., Greve, H.R., & Tsai, W.(2004).Taking stock of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A multilevel perspective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7,795-817.
[2] Cowan R., Nicolas Jonard(2004):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diffusion of knowledge[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 28,1557-1575.
[3] Fleming, L.(2001).Recombinant Uncertainty in Technological Search[J].Management Science,47(1),117-132.
[4] Gulati, R., & Higgins, M.C.(2003).Which ties matter when? The contingent effect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partnerships on IPO succes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127-144.
[5] Kaplan, S.(2008).Cognition, capabilities, and incentives:Assessing firm response to the fiber-optic revolu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51(4),672-695.
[6] Nerkar, A.and Paruchuri, S.(2005).Evolution of R&D Capabilities:The Role of Knowledge Networks within a Firm[J].Management Science,51(5),771-785.
[7] Park, S.H., R., C., & S., G.(2002).Firm resources as modera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growth and strategic alliances in semiconductor start-up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5,527-545.
[8] Penrose, E.(1959).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London:Basil Blackwell.
[9] Podolny, J.M., & Page, K.L.(1998).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 [P].In J. Hagan & K.S.Cook(Ed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24, pp.57-76).Palo Alto, CA:Annual Reviews.
[10] Singh, J.,(2007).External collaboration, social networks and knowledge creation:evidence from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J].Danish Research Unit of Industrial Dynamics Summer Conference 2007, Denmark.
[11] 席运江,党延忠,廖开际.组织知识系统的知识超网络模型及应用[J].管理科学学报,2009, 12(03):12-21.
[12] 王志亮.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科研协作网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