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风险管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临床输血种类

一、全血输注

(一)特点

全血包括血细胞(占40%~45%)、血浆(占55%~60%)。血细胞包括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含有91%~92%的水分,固体成分占8%~9%,主要为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和各种凝血因子(占6.5%~7.5%),其他为少量无机盐类和有机物质(占0.5%~1.5%)。

(二)规格

国际上一般以450mL全血为1单位,我国则以200mL全血为l单位,但也有300mL和400mL包装。

(三)适应证

1.大出血:如急性失血,产后出血等,大手术或严重创伤时丢失大量血液,失血量大于病人总血量50%以上,缺乏载氧细胞和血容量明显减少等病人。

2.体外循环以及原因不明的出血性疾病所致的严重出血病人。

3.换血:特别是新生儿溶血病可用全血置换。

(四)剂量及方法

1.剂量视病情而定,成人(60kg体重)每一个单位全血(200mL)可提高血红蛋白(Hb)5g/L,红细胞比积(Hct)0.015。

2.儿童输血按每千克体重6mL输入,可提高10g/L。

3.使用输血器输血如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者,可用去白细胞滤器输血以减少输血反应。

二、代浆血输注

(一)特点

含有200mL全血量的红细胞及等量血浆的代浆液。同时具有提高运氧能力和补充血容量的双重作用。因血浆基本移去,引起不良反应的机会比全血少。分出的全部血浆可用于临床或制备血浆蛋白制品。

(二)规格

每一袋代浆血含有近45%的红细胞和55%代浆液。通常200mL为1单位。

(三)适应证

1.胶体代浆血适用于外科手术出血,急性失血病人,它具有良好的扩充血容量和抗休克作用。

2.晶体盐代浆血适用于各种贫血病人,心脏和肾脏功能障碍病人,也选择性用于外科和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虽然扩充血容量较胶体代浆血短,但肾过滤率和尿量清除率高,肾功能恢复快。

(四)剂量与用法

用量视病情而定。用输血器常规输注。

(五)注意事项

1.禁止向血袋内加入任何药物。

2.上清液出现溶血、凝血、混浊不宜输用。

3.由于加代浆液破坏了灭菌密封系统,制备后的代浆血尽快在24h内输用为宜。

三、浓缩红细胞输注

(一)特点

具有与全血相同运氧能力的红细胞,而容量只有全血的1/2,可减少输血后的循环负荷过重的危险。去除了大部分血浆,避免或减少了由血浆引起的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减少了血浆中钾、钠、氨、乳酸和枸橼酸钠的含量,更适用于心、肝、肾疾病患者输用。分离出的大量血浆可供临床输用或制备血浆制品。

(二)规格

每袋(1个单位,由200mL全血制备)的总量为120mL±10mL。红细胞比积为70%~80%。

(三)适应证

1.各种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几乎所有的慢性贫血都是血容量正常的贫血)原则上都应输浓缩红细胞。

2.老年患者,婴幼儿,心、肝、肾功能障碍的病人纠正贫血时,优先考虑用浓缩红细胞。

3.外科手术前后输血,当病人Hb小于100g/L、Hct在0.30以下时应输浓缩红细胞。

4.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和手术用血可根据失血量选用全部或部分浓缩红细胞。

5.一氧化碳中毒者。

(四)剂量与用法

剂量视病情而定,一般来说一个70kg体重的成年贫血病人输注(1单位)一袋由200mL全血制得的浓缩红细胞,可提高Hb5g/L或Hct0.015(1.5%)。用输血器输注,将红细胞混匀输注。如果红细胞比积大于80%,黏调度较大,输注时需加适量生理盐水。

(五)注意事项

1.禁止向袋内加入任何药物。

2.不允许用葡萄糖液、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等稀释本品,以免红细胞发生变性、凝集或溶血。

四、洗涤红细胞输注

(一)特点

制品中血浆已基本去除,白细胞、血小板也大部分去除,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洗涤红细胞缺乏同种抗A抗B凝集素,因此洗涤的O型红细胞可输给任何ABO血型患者;洗涤红细胞中钾、钠、氨、枸橼酸钠以及乳酸等基本去除,更适用于心、肝、肾疾病患者。

(二)规格

每袋(1单位,由200mL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总量为110~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70mL及生理盐水50mL,该制品已去除80%以上的白细胞和99%的血浆。

(三)适应证

1.对输全血或浓缩红细胞有过敏反应或发热者(对供血者血浆过敏)特别是IgA抗原缺乏患者。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以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病人。

3.高血钾症和心、肾功能障碍的病人。

4.由于反复输血或妊娠对白细胞、血小板产生抗体的输血者。

(四)剂量与方法

根据病情决定用量,因制备过程中损失部分红细胞,输血用量要稍大于浓缩红细胞用量;有人估计成人患者输注3个单位洗涤红细胞可提高血红蛋白10g/L或红细胞比积3%,用输血器输注。

(五)注意事项

由于大多数单位采用开放式洗涤红细胞,故本制品必须在24h内输注完毕。

五、冰冻红细胞输注

(一)特点

这种超低温保存红细胞可达30年以上;有利于稀有血型血液的保存;该制品极少含有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可避免免疫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二)规格

每袋(1单位)冰冻红细胞经融化和去甘油后红细胞比积70%左右,至少能回收80%~95%的红细胞,24h体内存活率大于70%,红细胞内甘油含量小于1%。

(三)适应证

1.保存稀有血型的红细胞。

2.保存病人自己的红细胞以备将来作自身输血。

3.其他与少白细胞红细胞输注和洗涤红细胞输注的适应证相同。

(四)剂量与方法

用量及输血方法同浓缩红细胞输注。

(五)注意事项

红细胞解冻后的洗涤是用开放法,所以去甘油的红细胞必须在24h内用掉;该红细胞的制备费时费事、费用昂贵,难以常规推广。

六、照射红细胞输注

(一)特点

γ射线辐照血液是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唯一有效方法。淋巴细胞对中等剂量的电离辐射相对敏感,而血液其他成分则不敏感,红细胞对照射损伤的抵抗力很强;适当选择照射剂量,照射血液制剂既能保持其他血细胞功能和活力,又灭活了淋巴细胞,达到了防止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血液制品被照射后,并不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无危险。

(二)规格

常用60钴(60Co)放疗机或专用辐照仪照射血液或浓缩血小板制剂,照射剂量为25~30Gy,一次可照射1个单位或多个单位浓缩红细胞或浓缩血小板。

(三)适应证

1.已知或怀疑可能发生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各种疾患,如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人。

2.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骨髓移植受体、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子宫内输血、新生儿换血、早产儿和新生儿等。

(四)剂量与方法

根据病情决定输注的剂量;采用输血器输注。

(五)注意事项

制品因故未用可改用于其他不需照射制品的病人输注。

七、年轻红细胞输注

(一)特点

年轻红细胞大多为网织红细胞,由于其体积较大而比重较低,故可用血细胞分离机加以分离收集;含有高浓度的新生红细胞,输入人体后存活时间比普通红细胞长,携氧能力也比一般红细胞强;抗原相对较弱,与大多数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反应较衰老细胞弱。

(二)规格

每袋(1个单位)约190mL,一般方法可获0.7%的网织细胞(2~14/1000个红细胞),用刺激剂后5d,采血制备网织细胞可增加至1.4%(5~32/1000个红细胞),可延长输血间隔。

(三)适应证

1.长期依赖输血的各类贫血病人,如对重型地中海贫血病人输注疗效最佳。

2.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以便延长输血的间隔时间,减少输血的次数,延迟因输血过多所致继发性血色素病的发生。

(四)剂量与方法

用量依据病情而定,每次输1个单位,近年国外提出用“高量”或“超高量”输血方案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已使患者预后大为改观;“高量”和“超高量”输血一般延长1至1个半月给患者输年轻红细胞1次,输入量为10~20mL/kg体重,滴速为1~2mL/kg体重,用量开始时较大,经过1~4个月后就可减少。

(五)注意事项

制备年轻红细胞需要用血细胞分离机,其成本较高我国尚难推广普及应用。

八、添加剂红细胞输注

(一)特点

由于血浆基本去除,减少了由血浆引起的副作用,更充分地利用血浆,而且由于加入了添加剂,红细胞保存得更好,降低了血黏度,输注更流畅。目前常用的悬浮红细胞即为添加剂红细胞。

(二)规格

每袋(1单位)约130mL,由200mL全血所得红细胞及适量的添加剂组成。血浆尽量去除,Hct大于80%可保存。

(三)适应证

同浓缩红细胞输注。

(四)剂量与方法

剂量视病情而定,亦可按1单位提高Hb5g/L估算,用输血器输注,固有添加液输血速度较快。

(五)优点

1.添加剂红细胞是提高红细胞使用率的最佳选择(提高成分输血用量)。

2.由于血浆被基本移去,输血反应较少。

九、浓缩白细胞输注

(一)特点

粒细胞具有趋化反应、吞噬和杀菌作用,对入侵的细菌进行围攻吞噬和杀灭,使机体达到抗感染的目的;用于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方法已被废弃,研究认为并无保护作用;治疗性粒细胞输注也呈日益减少趋势。由于白细胞抗原引起免疫反应(HLA抗体产生),应严格控制适应证的选择。

(二)规格

1.手工法每袋(1个单位)20~30mL(200mL全血制备)含粒细胞约0.5×109个。

2.机采法 每袋(1个治疗量)约200~300mL(处理全血3000mL),含粒细胞约(1.5~3.0)×1010个。两者均含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三)适应证

1.严重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功能缺乏病人:如白血病、淋巴瘤、儿童慢性肉芽肿、肿瘤病人化疗或放疗后、再障、红斑狼疮以及新生儿败血症。

2.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有明确的细菌感染,长期发热不能控制,用强有力的抗菌素治疗48h内无效者。

3.输注白细胞要从严掌握适应证。

(四)剂量与方法

成人每次至少输注(1~3)×109个粒细胞,用输血器输注。由于存活期短,每天应输注一次,连续5~7d直至感染被控制为止;儿童可输注粒细胞3×109个/m2体表面积,该剂量为成人量的6倍,粒细胞输注效果好。

(五)注意事项

1.观察输注后的临床疗效主要是感染是否控制,体温是否下降,不要求观察粒细胞绝对数是否增加。

2.制备后应尽快输注,以免减低功能。

3.不良反应常见有发热、寒战、荨麻疹、肺部并发症以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十、浓缩血小板输注

(一)特点

1.血小板性质脆弱,离体后容易发生变形破坏,影响输后体内存活期,而温度和pH值对血小板的影响最大,温度以(22±2)℃保存最佳。pH值以不小于6.0,也不应大于7.4,否则输后回收率低,存活期短。

2.新制成的浓缩血小板(pc)聚积成团,必须先放(22±2)℃环境下静置l~2h,使其自然解聚,混匀后方可输注,否则效果极差,甚至无效。

3.可制备多种类型的血小板制剂,如富含血小板血浆、浓缩血小板(pc)、少白细胞血小板、照射浓缩血小板、洗涤浓缩血小板、冰冻浓缩血小板等。

(二)规格

1.手工法每袋(1个单位)20~30mL(由200mL全血制备)约含血小板2.0×1010个,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白细胞和红细胞。

2.机采法每袋(1个单位)约180~200mL(约处理3000mL全血),平均含血小板2.5×l011个,混入的白细胞及红细胞很少,产品纯度高。

(三)适应证

1.血小板生成障碍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如白血病、淋巴骨髓衰竭、再障贫血、骨髓纤维化、药物引起的骨髓损害。

2.血小板功能异常,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贮存池病、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病等。

3.药物、肝、肾疾病等引起的血小板功能异常时,血小板数正常,但可引起严重出血。

4.急性血小板减少,如大量输血、体外循环、细菌和病毒感染等。

(四)剂量与方法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输浓缩血小板1.0×1011个,可提高血小板(5~10)×109/L,成人1次应输6~8个单位,每1~3d输1次,持续时间视病情而定。当患者有感染,脾脏肿大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情况时,输注量要加大,可1次输注10个单位或更多。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可获得2.5×1011血小板,1次输注1人份血小板可满足治疗上的需要。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多从血小板输后计算其增加数,血小板功能恢复情况和止血效果等观察,最好在输前lh,输后lh,8h和24h计血小板数,增加值>20×109/L为临床有效。

(五)注意事项

1.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持续降低,所以制备后应尽快输用。

2.反复输血小板可产生同种免疫而导致输注无效,此时应改用HLA相合的血小板输注,以改善疗效。

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由于患者体内存在自身血小板抗体,输入的血小板很快被破坏,故不适合用本品。但有报道称首先进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1g/kg,然后再输注血小板,可使血小板迅速上升。

十一、低温保存血小板输注

可保存6个月至3年。用于自体血小板输血病人,如有同种免疫的病人,也可用于特殊情况下的异体供血者的血小板。其输注效果评价主要是观察止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