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天接地话“远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基于国培远程培训的初中数学课堂观察技术的应用研究” 研究总报告

湖北省黄石市第八中学课题组

“基于国培远程培训的初中数学课堂观察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国培计划——2012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课题下的一个分课题,该课题下设“分角度观察技术在初中数学课例观察中的应用研究”、“初中数学生成性培训资源的整理、提炼与有效利用研究”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关键教学事件和核心教学问题研究”三个子课题,分别由黄石八中、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三中学、南漳县教学研究室和英山县实验中学承担研究任务,经过1年多时间的实验研究、行动研究、文献研究,已实现总课题组既定的研究目标,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我省广大教师在远程培训下,专业素养、教学水平普遍得到全面提升,2012年,湖北省继续教育中心启动湖北省第一批中小学远程培训立项课题的研究,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培训和研修成果的有效举措,更是促进远程培训工作科学化、理论化的必然选择。

通过参加“国培计划——2012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课堂观察”这一专业的课堂研究方式震撼了广大数学老师的心灵,老师们希望借助“国培”这一平台,能更深层次去研究、探索“课堂观察技术”。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国培学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国培计划的网络远程培训,广大教师大大提升了课堂观察的技术和方法。如何将培训学习的内容在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推广,本课题研究就是一副良好的催化剂,课题研究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远程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扩大远程培训的成效产生深远的影响。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国培学员专业发展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通过课堂观察研究,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课堂观察即教师参与研究。这是教师获取、发展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观察为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方法和策略。课堂观察研究有助于学校合作,课堂观察是互惠的,它是出于观察者自愿和协商的专业学习。

3.通过课题研究,为初中数学课堂改进提供路径和策略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包括执教者本人)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思想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设备、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景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以期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关注。开展“数学课堂观察技术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为初中数学课堂改进提供路径和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搭建培训与实践的桥梁,为国培学员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找到切入点。自觉地将国培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能力,促进国培学员专业发展。

(2)通过“数学课堂观察技术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为初中数学课堂观察提供方法和策略。

(3)通过“分角度观察技术在初中数学课例观察中的应用研究”,通过为如何进行数学课堂观察、如何选择数学课堂观察点、如何制订数学课堂观察量表、如何收集数学课堂观察信息、如何分析数学课堂观察量表,提供实践案例和方法实例。

(4)通过“数学关键教学事件和核心教学问题研究”,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艺术性和科学性,促进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的形成,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通过“初中数学生成性培训资源的整理、提炼与有效利用研究”系统地对初中数学生成性培训资源整理、提炼与有效利用的现状与意义、途径和策略进行探讨,为国培提供初中数学培训实践资源。

三~四部分(略)

五、课题研究成果

(一)分角度观察技术在初中数学课例观察中的观察点研究

分角度观察技术在初中数学课例观察中的应用研究,重点是应用分角度的观察技术进行初中数学课例观察,以其应用研究为落脚点,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国培”远程培训中的课堂观察课例,紧扣“应用研究”,以数学课堂为主阵地,进行分角度观察,我们将其中的心得、感悟与思考做了比较系统的梳理与归纳,初步得出如下的观点与结论:

1.“教什么”课例观察,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这一个大视角中我们细分了7个小视点: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提问、示范操作、变式训练、当堂检测、平衡教学。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课例观察,认真记录与分析课堂中教师教什么,认真研究7个视点情况。在这一大视角对7个小视点进行分角度观察,课题组进行研究分析,结合教学课堂,归纳出“教什么”的以下主要观点与结论:①核心知识;②主要能力;③方法点睛;④思想渗透;⑤人文关怀。从而大大充实了只教知识与方法的数学课堂,长期实践下去,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一定会更科学!

2.“怎么教”课例观察,改善教师的教学活动

在“怎么教”这一个大视角中我们从这“教学目标、核心知识、内在联系、学科特点、详略得当、教学资源、学法指导”7个小视点为主,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课例观察。结合目前流行、科学的教学模式,与数学课堂实际进行结合,我们课题小组归纳出“怎么教”这一环节的可进行结论。

(1)教师的良好精神面貌感染学生的精神面貌。

(2)教师的多元引导启发学生思考与挑战。

(3)教师的分层训练,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4)教师的多元小结引导学生建立的系统化的知识与能力。

3.“怎么学”课例观察,让学生有所获,全面发展

“学什么”从7个视点:指导预习、学思结合、合作学习、聆听心声、情境导入、活动作业、学法指导,进行分角度观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跟踪记录“怎么学”,认真分析与研讨,结合学生的发展宗旨去评价学生“怎么学”是否科学、恰当。正因为教师的行为与活动科学合理,从而学生“怎么学”自然就科学合理,多次应用研究,归纳出课堂中学生“怎么学”的主要要点:

(1)理解中学习知识。

(2)训练中提高能力。

(3)感悟中体会教学方法与知识。

(4)挑战中接受人文教育。

4.“学得如何”课例观察,让学生体验成功,享受学习

一节高效数学课关键在于学生的收获,课题组从本视角细分了7个大小视点:目标达成、各有所得、特殊需要、时间空间、问题解决、作业完成、相异思维。以此进行课例观察记录与跟踪。学生“学得如何”,课后进行多次研讨,归纳出“学得如何”这一视角的主要结论如下:

(1)双基达到预期目标。

(2)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与空间。

(3)当堂检测量化考核。

(4)学习品质。

(二)分角度观察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观察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课堂观察的分类方式众多,课堂观察的量表在不断地开发,课堂观察日益得到重视,我们主张教师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进行课堂观察。

1.重点观察

在进行课堂观察活动时,毫无疑问,我们要强调面向全体,对课堂的全面情况加以观察调控,使学生的整体效果达到优化;同时,我们又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境,对课堂活动的某一点或某些学生的个人行为进行重点观察,以达到对课堂活动的全面把握。面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量表,教师应该做的是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的实际,观察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有效管理课堂,也可以选择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等等。这样课堂观察就有一个基本的方向,教师研究课堂、设计课堂、创造课堂都有了一个清楚的依托,加深了教师对课堂的理解,使教师可以对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反思性观察

反思性观察是在重点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将新的理念、新的智慧运用于课堂教育教学,通过反思性的观察,检验其成效。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分析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进行思考和判断,需要透过现象分析课堂行为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比如说对课堂上教师提问的观察,我们就可以通过对教师提问的方式、提问的对象、问题的设计及对学生回答的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反思,探讨提问的有效性、生成性,并将反思的结果运用至新的课堂情景的观察。反思观察可以说是针对课堂观察后的反思的再观察,这样,通过观察——反思——实践——再观察,不断反复循环,促使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螺旋上升、提高。

3.合作观察

课堂观察的一个要义就是走向合作,观察技术的掌握、观察量表的制作、观察报告的撰写都不是仅靠教师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必须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来完成。合作观察,强调合作成员之间通过合理的分工,在民主的交流对话中,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望。在合作观察过程中,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调动合作体成员参与课堂观察的积极性,组织培训交流活动,及时帮助成员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困难。同时,合作体建立的课堂观察资料管理系统,自我研发的量表、课后观察报告等等,都成为每一位教师共享的学习资源。课堂观察研究建立在个体研究的基础上,又通过有组织地对其他教师的观察建立起合作研究,合作观察是在利益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建立起对话与合作的研究文化,增强对课堂研究的力量,大大提高合作体中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也符合新课程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同伴互助”理念。

4.系统观察

教师对自己课堂的观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更加注重的是对细节的观察,而教师观察别人课堂则在细节观察的基础上,使观察走向系统,有助于教师专业系统性的成长。教师主动观察别人的课堂,一定是经过充分的准备,因而,他能够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来选择课堂观察的策略,对观察的整个过程作出系统的规划;将对细节的观察,置于一定的思维系统中。同时还能够从推动学生发展的总体目标下,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相关技能的要求,立足于4个观察视点——双基目标、过程目标、观察者目标、情感目标,拟出观察的具体内容,使细节与系统互为条件,既见树木,更见森林。通过对其他教师课堂的系统观察,必将大大提高教师课堂观察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整体性。

5.研究观察

对其他教师课堂观察往往带有很强的研究性。它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严谨的观察框架,完整的观察过程,通过课前准备、课中观察、课后反馈,使参与其中的每一个教师都受益匪浅。研究观察强调在课堂具体问题的研究中成长,有助于教师从简单的观察课堂现象向分析课堂、研究课堂的方向发展,相伴其间的是一种求真、创新的学术精神。课堂观察后的讨论是研究观察的最重要的载体。一方面,教师对观察的材料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另一方面,教师还可能就课堂观察中的问题求证于学生,从而把课堂观察逐步引领到教育研究的发展道路上,从教育科研的层面提升了教师的观察能力。

6.开放观察

在专家、同事观察自己的课堂过程中,授课教师秉持开放的心态,向专家、同事敞开心怀,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直面自己的不足,同时,授课教师能够主动地综合专家、同事的观察诊断和自我判断,做出及时有效的改进行为。在这一观察过程中,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都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专家、同事面前,从备课、上课到评课,授课教师无疑是一个被观察者,同时,授课教师也在主动地吸收专家、同事的观察成果,有利于以开放推动教学向纵深发展,可以说开放式观察大大提高了教师自身观察课堂的能力。

7.追踪观察

由专家对自己教学的某一方面进行一定时段的跟踪观察,发掘自身存在但没有意识到的优缺点,并会同专家对课堂观察的过程不断进行重现、探究,有助于教师深层次的反思。追踪观察充分考虑个体、时间与空间、情景等不断变化的因素,把对教师一节课的观察放到一个大背景中去思考,以发展的、综合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去研究教学活动,有助于教师对课堂观察的不断深入,也有利于教师在今后的课堂观察中提升质量。

8.提炼观察

专家观察能够较为准确地提炼出被观察者课堂教学的风格和特色,通过观察有助于上课人形成自身的风格。这种专题性观察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素养的总结、概括,而且深入到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微观层面。专家通过对课堂观察的提炼,促成课堂观察走出固定的模式,大大增强了课堂观察的能动性,比如我们想要观察的教师对学困生的课堂提问方式,但在课堂上未必发生;而课堂上又随时可能发生一些我们预想不到的事,这就需要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课堂观察进行提炼,探寻这些活动和教师教学风格的关系。在观察、提炼的过程中,教师增强了对课堂观察的主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的认识,促使教师的观察能力出现质的飞跃。

(三)初中数学课堂观察中的观察量表研制

课堂观察的分类方式众多,课堂观察的量表在不断地开发,我们结合“国培”远程培训中的课堂观察课例,研制下列数学课堂观察量表紧扣“应用研究”。

1.课堂分角度观察评价表的研制

我们依据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设计出初中数学课堂分角度观察评价表,它由教学常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三大部分构成一级指标(表1)。

表1 中学数学课堂分角度观察评价汇总表

表2 教学常规观察表

表3 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分值对应表

表4 师生互动时间和分值对应表

表5 学生活动等级量表

表6 教师活动等级量表

表7 师生互动等级量表

表8 教学统计式课堂观察评价表

表9 中学生课堂学习调查问卷

2.教学常规评价表的研制

作为课堂观察评价的第一个指标内容就是教学常规观察。根据常规教学要求,教学常规评价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部分构成它的二级指标,观察评价如表2。

3.教学活动观察评价的研制

教学活动观察作为课堂观察的核心,我们如何分角度观察才能更准确地对课堂进行评价是困扰着广大研究人员的难题。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内涵,即:学生自主活动、教师活动、师生互动,我们需要观察的是:学生参加活动了吗?学生是主动参加的吗?学生活动时间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吗?教师活动占有多少时间?是否合理?教师的活动对学生产生影响吗?师生是否进行了有效互动?互动的时间合理吗?互动的过程和谐吗?经过反复讨论、实践,我们设计出——教学活动观察评价,由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师生活动、参与广度4个二级评价指标,通过对课堂全过程观察记录(表10)。

表10教学活动观察量表

(1)依据观察记录表,对学生活动评价指标中,课堂上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自主时间(三级指标)作出评价(表3)。

(2)依据观察记录表,对教师活动评价指标中,师生互动时间是否合理(三级指标)作出评价(表4)。

(3)通过对课堂学生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分角度的观察,依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活动等级作出量化评定(表5)。

(4)观察者依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观察教师是否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对教师活动等级作出量化评定(表6)。

(5)观察者依据课堂中教师问题的引入,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教师的引导、互动以及教师对活动的调控等观察记录,对师生活动等级量化评定(表7)。

(6)参与广度观察评价。观察者在课堂中每5分钟扫视课堂,对课堂中认真听讲、独立学习、与他人一起学习、交流的人数进行统计。对打瞌睡、发呆、做无关事、说无关话的人数进行统计,再计算出全班投入状态的百分比,依据表8对课堂参与广度作出量化评价。

4.教学效果观察评价表的研制

教学效果评价是课堂观察的主要标准,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作出的评价。由于教学的本身的特点,一般很难准确的评价某一堂课的有效性,但是我们可以依据两个显性指标进行观察评价,一是对学生进行形成性测评,二是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来进行量化评价(表9)。

课堂观察的分类方式众多,分角度观察课堂关键是在进行课堂观察中要进行整体设计、多点布控、分工明确、记录准确,一般情况下需要5~10名观察员共同合作完成。

(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关键教学事件和核心教学问题研究

“国培远程培训中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关键教学事件和核心教学问题研究”这一课题,是针对课堂观察中制约或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提出来的,是从现实问题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的富有内在生命力的研究课题,在参与本课题研究过程中,3个子课题还承办学校的英语教师群体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都有长足的进步;在总课题提供的交流互动空间里,形成了专家与教师、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研究部门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融合关系,扩大了总课题“国培远程培训中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关键教学事件和核心教学问题研究”在本县的影响。

1.预设关键性教学事件

通过执教者在组内进行说课,着重对本节课的关键性教学事件进行预设,说明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关键教学事件的解决策略。组内教师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进行讨论,讨论执教者预设关键性教学事件可行性以及突破口。执教者根据组内教师讨论意见修改教学设计。

2.实践关键性教学事件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通过执教者的课堂实践来进行反思评课。围绕教研主题,先由执教者进行自我反思,从学生学的角度反思本节课目标达成度。教研组成员围绕本节课的关键性教学事件有针对性的发表观点,进行分析归纳。

3.提炼关键性教学事件特征

通过教研组评课,执教者再次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提炼规律方法,撰写课例。

4.数学教学中,成功提炼核心问题并以此作为统领,学生就容易开展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有序地达成数学学习的目标

有了核心问题的引领,学生就会有主动学习的机会,这是有效学习的前提。能够为学生主动地回顾和总结学习过程留下清晰的线索,从而对所学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初中数学生成性培训资源的整理、提炼与有效利用研究

“初中数学生成性培训资源的整理、提炼与有效利用研究”这一课题,是针对如何处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提出来的,是从现实问题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的解决问题的富有内在生命力的研究课题,其研究主旨与叶澜、郭思乐教授的教育思想相吻合。

无论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局出发,还是出于子课题研究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的研究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教师处理和应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一些资源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动者和参与者,与教师共同成长,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从教师培训的角度讲,也利于提高培训的实用性。

1.系统地对初中数学生成性培训资源整理、提炼与有效利用的现状与意义,途径和策略进行探讨

收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不同声音、突发教学实践,并进行分类整理;分析上述各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寻找相应的应对策略。

2.如何找准课堂生成的时机,以彰显生命的活力

“生成”可以预设,也有不可预设的“生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成是存在于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充分参与的教学活动之中的,也是在教师不断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

3.如何筛选深化生成的资源,以发掘智慧的灵丹

动态生成性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把握生成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挑战。面对交流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零星的、片面的、模糊的、原生状态的资源信息,教师将要如何进行判定,优选出有效资源,以便合理利用。

4.如何优化运用生成的资源,以闪耀智慧的光芒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 《教育研究》2003年第11期)。这些资源充满了整个课堂,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把它纳入到预定的答案中去,那么刚刚擦出的“火花”就会即刻消逝。教师如何捕捉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资源,巧妙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之成为活的教育资源,让它擦出火花并熊熊燃烧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实效性。

六、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初中数学课堂观察中的观察量表的研制。

(2)以案例研究为载体的初中数学生成性培训资源的整理、提炼与利用。以案例研究为载体,对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生成性资源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在教学经验不同的教师和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中会有不同的呈现方式。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进行研究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他们不管教龄长短,在教育教学生涯中肯定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事件”。本课题提倡案例研究与教师的具体课堂教学工作相结合,实现工作、教学与研究一体化,着眼于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真实的问题,强调实践与反思,强调合作与分享,强调在案例研究的过程中成长。

(3)数学关键教学事件和核心教学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科学地针对“关键性教学事件”和“核心教学问题”选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加强课堂观察技术的应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化。形成了在“三学一反思”中关键教学事件和核心教学问题课堂观察维度量化细则。“导学”事件的课堂观察维度是:三维目标明确、具体、恰当、符合新课程标准,切合学生实际;容量适中,重点突出,突出能力培养;情景设置、目标要求、内容范围、学法指导自然流畅,富有激励性;自学提纲有引导性、基础性、技巧性。“自学”事件的课堂观察维度是:学生学习方式灵活,全员、全过程、全身心参与;成果展示充分;教师明了、学情准确、指导方式灵活、有效。“研学”事件的课堂观察维度是:教师强化突出重难点、过程、方法、能力;学生的再学习赋有条理性、综合性、巩固性、技巧性。“反思”事件的课堂观察维度是:检测设计科学,评价落实;课堂小结纲领性强,反思精准。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效

(一)“分角度观察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主要分为两类

1.文本类成果

(1)专项研究报告《分角度观察技术在初中数学课例观察中的应用研究报告》得到专家的称赞。

(2)优秀研究论文集。

(3)研究心得体会集。

2.音像类成果

多名教师的录像课已获奖或正在评奖中,已制成DVD,供数学教师学习与参考。其中刘光华老师的录像课获市级一等奖、邹超凡老师的录像课获市级二等奖、余红波的录像课获区级优质课奖。

(二)初中数学关键性教学事件和核心教学问题研究

1.“关键性教学事件”研究的启示

关键性教学事件是以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为主,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应该表现在是否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

关键性教学事件可以是对教学的整体判断和把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也可以是在教学中生成的一些值得讨论的有意义事件,它涉及的是师生在教与学中的互动方式,是教师对所发生的事情的解释和分析。

2.核心教学问题研究的启示

核心教学问题是指针对教学的本质所呈现的问题,核心问题也可以指为了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而在关键环节所提的指向性问题,还可以是在学生认知困惑处的方法指引或者思路点拨。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要因教学内容而具体制定,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有时偏重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时则可能偏重引导学生体会、掌握学习方法,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核心问题一定是富有思维含量和思维张力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的思考势必促进数学思维活动的推进。

3.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三学一反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数学关键教学事件和核心教学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学校全面推行“三学一反思——导学、自学、研学、反思”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生态高效课堂,实现教学质量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