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知识精要】
一、感染与免疫
1.感染
感染又称传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或斗争的过程。大多数病原体与人体宿主之间是不适应的,因而引起双方之间的斗争,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双方斗争的后果各异。因而产生各种互不相同的感染谱(Infection Spectrum)。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及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和蠕虫)感染人体后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但并非所有感染性疾病均具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疾病才称为传染病。
2.感染过程
由于病原体致病力和机体免疫功能不同出现如下各种不同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
3.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这两个因素。致病能力包括:
(1)侵袭力:病原体入侵机体并在机体内的扩散能力。
(2)毒力:毒力由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所组成。毒素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其他毒力因子包括:病原体的穿透能力、侵袭能力和溶组织能力等。
(3)数量:入侵病原体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4)变异性:病原体可因环境或遗传等因素而产生变异。病原体的抗原变异可逃避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而继续引起疾病。
4.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机体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中的表现和转归起重要作用。免疫应答分为有利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和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变态反应两大类。变态反应均是特异性免疫应答。保护性免疫包括:
(1)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天然屏障吞噬作用和体液因子,它不牵涉对抗原的识别和二次免疫应答的增强)。
(2)特异性免疫: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感染后的免疫都是特异性免疫,而且是主动免疫。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免疫应答,分别由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所介导。
5.传染病发生与发展的共同特征
就是疾病发展的阶段性:
(1)入侵门户。
(2)机体内定位:每个传染病有其各自的规律。
(3)排出途径:各种传染病都有其病原体排出途径,是患者、病原携带者和隐性感染者具有传染性的重要因素。不同传染病排出途径不同,病原体排出体外持续时间长短各异,因而不同传染病有不同传染期。
6.组织损伤的发病机理
在传染病中导致组织损伤主要通过:
(1)直接侵犯。
(2)毒素作用:病原体分泌外毒素或革兰阴性杆菌分解后产生的内毒素等。
(3)免疫机制:许多传染病的发病机理与免疫应答有关。许多病原体通过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其中以Ⅲ型(免疫复合物)反应(如流行性出血热)及Ⅳ型(细胞介导)反应(见于血吸虫病、结核病等)最为常见;有些传染病能抑制细胞(如麻疹)或直接破坏T细胞(如艾滋病)。
7.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1)发热:是传染病最常见症状,但并非传染病所特有。
(2)急性期改变:为感染、创伤、炎症等过程所引起的一系列急性期机体应答,常出现于感染后几小时至数日,主要的改变为:蛋白质代谢、水电解质代谢及内分泌改变。当败血症并发肾上腺出血时可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停止,抢救时需快速补充糖皮质激素。
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传染病特征
1.传染病流行过程发生需具备三个条件
(1)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2)传染途径:①呼吸道传播;②消化道传播;③接触传播;④虫媒传播;⑤血液、体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
2.传染病的特征
(1)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传染病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①有病原体;②有传染性;③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流行性、有地方性、有季节性);④有感染后免疫。
(2)传染病的临床特点: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四期;传染病常见症状和体征:①发热:是急性传染病常见症状,热型是传染病重要特征之一,具有鉴别诊断意义,常见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及马鞍热;②发疹:许多传染病发热同时伴有发疹,发疹包括皮疹和黏膜疹。注意皮疹出现时间、分布部位、形态和先后出现次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③毒血症状如乏力、厌食、头痛、关节痛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中毒性脑病及呼吸循环衰竭等;④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临床上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3)传染病临床类型:根据临床过程的长短,轻重及临床特征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轻型、中型、重型。
三、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1.传染病诊断注意三个方面资料
(1)临床资料如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及热型、伴随症状。
(2)流行病学资料,在诊断传染病中占重要位置。
(3)实验室检查:①血尿粪三大常规检查,尿常规对流行性出血热或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意义很大;②病原学检查——是确诊重要依据包括病原体直接检出,病原体分离;分子学生物学检查——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能把标本中DNA分子扩增100万倍以上,用于肝炎病毒和其他病原体检测有重要价值;③免疫学检测:如行特异抗体检测,许多传染病早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尚未出现或滴度很低,恢复期血清中滴度明显升高,故在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测其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滴度升高4倍以上对诊断有重要价值;④特异性lgM型抗体检出阳性有助于现症或近期感染的诊断。肥达反应阳性有助于伤寒诊断;特异抗原检测——有助于病原体直接分离不成功患者,提供病原体存在的直接证据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HBsAg)为诊断乙型肝炎提供明确依据。⑤其他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等。
2.传染病治疗
(1)一般治疗。
(2)病原或特效治疗:是根治和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手段。
(3)对症治疗:对高热、昏迷、抽搐、脑水肿等症状必须迅速有效地给予控制。
(4)康复治疗。
(5)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
3.传染病预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上报时间:城镇不超过6h,农村不超过12h。网上直报系统:城镇不超过2h,农村不超过6h。乙类传染病25种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发现后要求12h内上报。但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丙类传染病10种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1)管理传染源:传染病疫报是早期发现及时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执行。
1)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对接触者进行检疫和其他预防措施。
3)对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有效消毒。
4)对动物传染源应采取控制、治疗或杀灭,必要时宰杀后消毒或焚烧深埋。
5)对病原携带者进行治疗并随访观察。
(2)切断传播途径:对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及许多寄生虫病,切断传播途径起主要作用;消毒、隔离患者或可疑急性传染病患者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力。
四、传染病的护理
1.传染病护理工作特点
(1)执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方法。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传染病流行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4)护理工作的范围广泛。
(5)护士是传染病责任报告人之一。
2.传染病护理工作的内容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准确报告疫情。
(3)注重心理护理。
(4)密切观察病情。
(5)开展健康教育。
3.传染病的护理评估
(1)流行病学资料(病史):①患病及治疗经过;②生活史、流行病学史和家族史;③心理社会资料。
(2)身体评估:①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②各系统的检查。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传染病常见的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侵入机体而出现的中毒症状有关。
(2)完整性皮肤受损:与皮疹或长期卧床患者发生有关。
(3)组织灌流量改变:与毒素致微循环障碍有关。
(4)焦虑:与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有关。
(5)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病原体排出有关。
(6)潜在的并发症:如脑疝,与颅内高压有关。
5.传染病的护理措施
(1)隔离:
1)隔离的定义:将传染源与健康人和非传染病患者隔开,暂时避免接触,便于治疗和护理,以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造成新的传染,称为隔离。
2)隔离的种类:①严密隔离;②呼吸道隔离;③肠道隔离;④接触隔离;⑤抗酸杆菌隔离;⑥血液、体液隔离;⑦引流物分泌物隔离。
(2)消毒:
1)消毒的定义: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杀灭或清除存在在各种传播媒介上的病原体,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之一。
2)消毒的种类:①预防性消毒;②随时消毒;③终末消毒。
3)消毒的方法:①物理消毒法;②化学消毒法。
(3)心理护理。
(4)生活护理:①环境的要求;②活动与休息;③饮食护理;④补充水分;⑤口腔护理;⑥皮肤护理。
(5)发热的观察和护理。
(6)出疹的观察和护理。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相应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