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孔子传授心法
作者介绍
子思(约公元前483~公元前402),孔子的孙子,名,字子思。关于子思的生平,现存资料极少。只有《孟子·公孙丑》记载他受到鲁缪公优礼一事,其余不甚了了。《汉书·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已佚。现存《礼记》中除《中庸》外,《表记》、《坊记》等相传也是他的作品。关于《中庸》是否是子思的作品,历来就有过多次争议,汉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肯定子思“作《中庸》”。近代多数学者根据《中庸》中的思想也认为它出自子思之手,后人曾对它作过增损和润色,但并没有失去原作的本来面目。
经典概述
《中庸》首先主要体现为以“诚”为本体的唯心主义世界观。“诚”原本指的是十分完美的、“至善”的精神世界。在《中庸》中是一个道德概念,构成了世界的本原,成了第一性的东西。“诚”就是天道,它本身不是有什么另外更高的东西产生的,而是“自成”的,更进一步地说,它不但“自成”,而且还产生万物、派生万物。《中庸》讲的这个从道德精神本体到物质演变过程的“诚”,集中地体现了它的唯心主义宇宙观。这种宇宙观推衍方法的前提是“至诚无息”。
▲ 《中庸》书影
其次表现为“尊德性”、“道学问”的认识论和修身术。《中庸》说,一个人如果完完全全地把“诚”体现出来,就达到了“至诚”的境界,便与“天道”合一成为“圣人”。如何达到“至诚”,认为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明白自己的本性,即“尊德性”;一条是从事学习,接受教育,即“道学问”。《中庸》写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是说,人的本性是由天命决定的,顺着这种天赋的本性的行为,才算作道。因而“反求诸其身”。明白和保持这种天赋的道德本性——“尊德性”,乃是修身的根本要求。对自己的行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和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要谨慎警惕。《中庸》的这种明白和保持天赋的道德本性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主观内省、自身体验的先验论。“道学问”是达到“至诚”的另一条途径。“道学问”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们如果能按照“道学问”这五个步骤去做,“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如果加倍的话,那么“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任何人都能达到目的。在认识论中,认为有了“诚”就有了一切知识,而且这种知识是最可靠的、最根本的知识。另一方面,“明”也可以达到“诚”,“明”的目的就在于恢复“诚”。
▲ 《监本四书》书影
朱熹为“四书”所作之注是封建社会对“四书”经义最权威的解释,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
▲ 朱熹像
最后体现为“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中庸》认为,“诚”的具体化,就是“中庸”,也叫“中和”、“中道”。《中庸》一书把“中庸”当作处世从政的根本法则。“天下之达道”就是“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这五者是人人具有的五方面的关系,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为“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靠通行天下的三达德:智、仁、勇,仁是这三达德的核心。
《中庸》认为,在人与政治制度等政治实体的关系中,人是活的主动的因素,治国之本在人而不是在于政治实体,如制度、法律、已形成的政治传统等。据此主张人治、反对法制和政治。同时《中庸》认为只有修身之人才能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
精华内容
【原文】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并不是远离人们的。假若有的人在行道时使它远离人们,那就不可以叫作中庸之道了。
“《诗经》中说:‘砍斧柄啊砍斧柄,斧柄的样子在眼前。’拿着斧柄作样子来砍制斧柄,斜着眼睛瞧瞧就看得见,但对砍制斧柄的人来说,还算是离得远的。所以,君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直到他们改了为止。
“能够做到忠和恕,那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何为忠恕?心中不乐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东西,也不施加给别人。
“君子之道有四种,我孔丘一种也不能做到。做儿子的道理在于孝,我常要求做儿子的必须孝顺父母,但我却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做臣子的道理在于忠,我常要求臣子必须忠于国君,但我自己却不能对国君尽忠;做弟弟的道理在于尊敬兄长,我常要求做弟弟的这样做,但我自己往往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做朋友的道理在讲信用,我常要求别人这样做,但我自己往往不能首先这样做。在平常道德的实行上,在日常语言的谨慎上,我有许多做得不够的地方,这使我不敢不努力去加以弥补,有做得较好的地方,也不敢把话全部说尽。言语要照顾到行动,行动也要照顾到言语。如果能这样做,那么君子的心中还有什么不笃实的呢!”
▲ 文君听琴图
司马相如早年任武骑常侍,结识卓文君。卓文君慕其才,私奔相如,同至成都,以卖酒为生。
【原文】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而妻孥。”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译文】
求取君子之道的方法,就像走远路一样,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处一样,一定要从低处开始。
《诗经》中说:“你和妻子很和好,就像琴瑟声调妙。兄弟相处极和睦,团聚快乐实在好。组织一个好家庭,你和妻儿感情深。”孔子赞叹说:“像这样,父母就能安乐无忧,心情舒畅啊!”
【原文】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译文】
伟大啊,圣人的道德!充满于天地之间,使万物生长发育,它高及苍天,无所不包。真是充裕而又伟大啊,礼的大纲多到三百条,礼的细节有三千多条。一定要等那有才德的圣人出来才能够实行。所以说,假如不是像伟大的圣人那样具有最高的德行,那么伟大的道理就不会凝聚在他心中。因此君子一定要恭敬奉持天生的德行,广泛学习,探究事理,使学问和天赋德行日臻广大,达到精深高妙的境界,不偏不倚,遵循中庸之道;在学习方面,要做到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在道德修养方面,要使专诚之心更加充实,用以崇尚礼仪。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原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做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 尧舜禅位图
【译文】
孔子说:“愚昧的人往往喜欢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卑贱的人却常常喜欢独断专行。他们生于现在的时代不遵守当今的法律,却一心想去恢复古代的法律。这样的人,灾祸一定会降到他们的身上。”
不是天子,不敢议论礼制,不敢制订法度,不敢考订文字的笔画形体。现在天下车子的轮距一致,文字的字体统一,实行的伦理道德相同。虽然处在天子的地位,如果没有圣人的德行,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虽然有圣人的美德,如果没有天子的地位,也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
孔子说:“我解说夏朝的礼制,但是夏的后代已经衰败,现在只有一个杞国存在,所以不足以验证;我学习殷朝的礼制,现在还有它的后代宋国存在;我学习周朝的礼制,它正是当今所使用的,所以我遵从周礼。”
【原文】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译文】
孔子遵循尧舜二帝的道统,效法文王、武王所定制的典范,上依据天时变化规律,下符合地理环境。譬如天地广博深厚,没有什么不能承载,没有什么不能覆盖。又譬如四季的更迭运行,日月的交替照耀。天地间万物同时生长而互不妨害,天地之道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淳朴,无穷无尽,这就是天地之所以盛大的原因。
【原文】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译文】
只有天下达到诚的最高境界的人,才能创制天下的法规,才能树立天下的根本大德,掌握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这怎么会有偏向呢?他的仁心是那样的真诚,他的思虑像潭水般幽深,他伟大的美德像苍天一样广阔。假如不是具有真正聪明智慧而通达天赋美德的人,谁又能真正了解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