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sū
【姓氏来源】
苏姓的起源主要有三:
其一:出自己姓,为颛顼帝高阳氏后裔。传说,帝颛顼裔孙陆终有六子,长子名樊,赐己姓,封于昆吾,以封地名为姓,称昆吾氏。后分为四姓,分别为苏、顾、温、董。昆吾国夏朝时,为诸侯国。至周朝时,有司寇名忿生,因为能够教化百姓,被周公旦分封于苏,称苏忿生。春秋时期,苏国为狄人所灭,苏忿生后裔遂以国名为氏,称苏氏。
其二:出自少数民族姓氏。《汉书》上记载,辽东乌桓族汉武帝时有改姓苏的。
其三: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改鲜卑族复姓跋略氏为汉字单姓苏氏。
【郡望堂号】
苏姓的郡望主要有武功郡、扶风郡、蓝田县、河南郡、河内郡等。
武功郡:战国时秦置县,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四十里、渭河北岸。
扶风郡:汉时置右扶风,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河南郡:汉时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
苏姓的堂号主要有“芦山”、“忠孝”、“蓝田”等。
【繁衍变迁】
苏姓发源于河南,西周末期,周王室为犬戎所灭,周天子迁都洛阳,随行为官者中有苏姓。春秋时期,苏姓人已经定居湖北、湖南地区。汉朝初期,苏姓氏族进入陕西地区。汉朝末期,苏姓人又迁至四川,之后大规模迁居江南。唐朝初年,苏姓人进入福建。北宋时,湖南等地的苏姓人因避难,逃至两广、云南地区,更远至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南宋时,有居住在福建的苏姓人徙居广东。历宋、元、明三朝,苏姓人已经有渡海入台,继而移居海外的。清朝时,苏姓人遍布全国。
【历史名人】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游说六国合纵抗秦,任六国宰相。成语“悬梁刺股”中的“刺骨”正是出自苏秦发奋读书的典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武:字子卿,西汉时期著名使臣。出使匈奴时被扣留,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死后被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苏颂:字子容,宋朝出色的天文学家、药学家。以制作水运仪象台闻名于世。
【姓氏名人故事】
苏轼赴宴吟诗
苏轼20岁的时候,去京师参加科举考试。当时同去应试的六个好事的举人听说苏轼特别有名,心里很不服气,决定备下酒菜邀请苏轼前来赴宴,然后在席间戏弄苏轼一番。
苏轼接到邀请后欣然前去。到了酒席,见桌上一共有六盘菜,苏轼刚刚入座,还未动筷子,一个举人便提议行酒令,但是酒令内容必须引用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另外五人纷纷表示同意。其中一个年纪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罢便端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也不甘示弱,立即端走了一盘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神气地拿走了一盘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不可待地伸手把肉端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眼看一桌子的菜都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兴致勃勃地准备看苏轼的笑话的时候,只见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将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笑着说道:“诸位兄台自便啊!”六个举人瞠目结舌都愣在一边,游戏规则本是六人事先商量好的,如今反被苏轼弄得不知如何应对,六人至此才信苏轼其名不虚,都被苏轼的才学与机智所折服。
苏轼赴宴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