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世传为南宋王应麟撰写,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是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此书是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等中国文化的基本常识,广博生动而又言简意赅,音韵和谐,孩童们读和背诵都很容易,能够琅琅上口,可以为孩子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
前人评论《三字经》,都说它有拓展见闻之作用,“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所以《三字经》被誉为“袖里《通鉴纲目》”,是最好的中国历史纲要和系统而简明的中国文化史纲要。
《三字经》对于儿童的人格培养也有重要作用,这一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三字经》不仅又走进了学生的课堂,还为广大成年人所喜爱,我国现在正准备将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文】
人之初①,性本善②。性相近③,习相远④。
【导读】
《三字经》开篇,便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人的本性都很相近,若想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才,必须受到良好的教育。后天的教育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在刚刚出生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差别的,都拥有善良的本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变得大不相同。有的人品德良好,彬彬有礼,受到人们的尊重;而有的人则道德败坏,粗鲁野蛮,甚至为非作歹,为人所唾弃。说明了环境对人品性和性格具有着重大的影响。
【注释】
①人之初:人在刚刚生下来的时候。初,开始。②性:天性,人天生具有的性情和气质。本:原来、原本。善:善良。③相近:相似。④习:积习、习染,这里包括主动接受知识和被动受到影响两种情况。相远:互相远离,差别越来越大。
【译文】
每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纯洁的。可以说,大家的天性十分相似。但由于后天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便出现了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最开始相似的本性越来越不同,使每个人逐渐往不同的方向发展,因此才有了善与恶、好与坏的分别。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细说活解】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有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每个人都有体恤和怜悯别人的心,因为人心向善,人性本善。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孟子曾举了每个人都想将落水孩童救起来的例子。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恻隐之心。
【原文】
苟不教①,性乃迁②。教之道③,贵以专④。
【导读】
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不接受教育的话,人的本性可能会被环境左右,向着未知的方向发展。因而只有依靠教育,教人以积极向上的做人道理,和正确的做事方法,才能够抵御不良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成为一个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用的人。
教育的道理讲究“专”,即精力专一,不分散。学习做事时要精神集中,不一心二用。生活中要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做到专心致志,不三心二意,才能够习得真知识,掌握真学问。
【注释】
①苟:如果、假如。教:教育、教导。②乃:于是,就。迁:改变、转变。③道:规律、法则。④贵以专:以“专心致志”最为重要。贵,宝贵、重要,值得重视;专,专一、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
一个人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恰当的引导,那么,他生来就具有的纯洁善良的本性,就会为外界的各种不良诱惑,导致最后迷失本性,逐渐变坏。
教育的根本法则就是“专心致志”,全心全意地教诲,一心一意地学习,可以让人真诚善良。
【细说活解】
学习之道,贵在专心
学习讲求专心致志,讲究持之以恒,切勿三心二意、半途而废,才能学习到真正的学问,如果抱以浅尝辄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是不可能获得真知识真学问的,最终只会一事无成。
弈秋教徒。
弈秋是我国战国时期下棋最好的人,名声远扬。有两个年轻人拜在他门下,跟着弈秋学下棋。弈秋曾教导这两个年轻人,学习下棋讲求心神专一,不能胡思乱想。
弈秋授课的时候,一个年轻人遵从弈秋的教诲,聚精会神地听弈秋讲解棋艺,下课后还认真钻研弈秋讲过的内容。他在思考棋艺的时候,无论发生多么热闹有趣的事情,都不会为之分心,就专心致志学习琢磨。另外一个年轻人则把弈秋的话当作耳旁风。弈秋授课的时候,这个年轻人虽然耳朵上听着弈秋讲课,但是心里却在想着其他的事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学了一段时间,弈秋将两个学生叫到一起,让他们对弈,以试探一段时间的学习是否有所长进。两人摆了棋盘开始下棋,素来认真的年轻人全神贯注地研究棋局,而另外一个心里则想着要是有只天鹅飞过来,他要怎样找弓箭去射下来,如何做一顿美味的天鹅大餐。
弈秋看到两个学生的两种状态,只摇摇头叹气说:“今后你们两个中,一定有一个大有成就,另一个则一事无成。”
这个故事通过对比弈秋的两个弟子的学习态度,向我们说明了学习专心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专注持久、专心用功、专研刻苦这三“专”,将来才能有所作为。
【原文】
昔孟母①,择邻处②。子不学③,断机杼④。
【导读】
环境对人的影响巨大,因此选择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周围的人道德高尚、为人和善,那么小孩子也会跟着善良正直;如果身边的人都品德不良,言行粗鄙,那么小孩子就会一样恶行沾身,品行败坏。
同时家长对于小孩子的惩奖,应当讲求正确的表达方法。做对了要给予表扬,做错了要批评指正。选择适当的惩奖方法,收益更好的效果。
【注释】
①昔:过去、从前。孟母:孟子的母亲。孟子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②择:选择、挑选。邻:邻居。处:居住。③子:孩子,这里指孟子。④断:割断、折断。机杼:织布机的梭子。
孟母断机。
【译文】
从前,孟子的母亲对选择好的邻居这一点十分重视,为了挑选到适合孟子学习的居住环境,曾多次搬家。
孟子一开始贪玩不爱学习。有次他偷懒逃学回家,孟子的母亲非常痛心,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了,严厉地训诫孟子:“不能认真有恒心地学习,就像这梭子一样,梭子断了,就不能织布了,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这样半途而废是不可能成为有用的人的。”
【细说活解】
孟母三迁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一生的老师。古时候的妇女大多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母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自幼丧父,由母亲倪氏一人辛苦养大。全家生计靠倪氏日夜纺纱织布,维持生活,十分辛苦。倪氏是一个十分有见识的妇女,她知道环境会对小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前后搬家数次。
孟母教子。
孟子跟着学校里的孩子学。
最开始,孟子和倪氏住在荒郊野外的墓地旁,常有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地来往于孟子家门口。孟子年纪小,觉得好玩,就哭学各种各样的丧仪。他看见人家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小孟子便也模仿着他们的动作,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
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把家搬到了市集旁。这次他家的邻居是一个屠夫,每天要杀猪卖肉。小孟子觉得很好玩,就跟着肉铺伙计学起来,天天也在那儿剁肉,跟人家讨价还价,俨然变成了一个卖肉的小贩子。孟母知道这样下去是没有好处的,当时的社会重农轻商,商人在古代社会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孟母一狠心,便再次搬家。
这次搬家搬到了一所学校旁边。学校里每天弦歌不绝书声朗朗,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头成日里摇头晃脑,拖着长长的音调念书。孟子觉得十分新奇,就每天都跑到学校外面玩,偷偷看学校里的孩子怎么念书、怎么学习规矩,回家之后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打躬作揖,彬彬有礼。
孟母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务实,无私慈爱,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又十分地果敢决绝,因为她深知环境对于一个处于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会跟着模仿时期的孩子的影响,因此才屡屡搬家,只为了孟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就是古人所说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孟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十分讲究方法,小孟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要去念书了。孟子虽然爱学习,但是小孩子都贪玩,有时候觉得学习太枯燥了就会逃学跑出去玩。孟母知道之后很生气,等孟子玩够了回家之后就把孟子叫到身边,一句话也没说就把织布机上的梭子给弄断了,梭子断了就意味着不能继续织布了,无数个日夜辛劳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孟子看在心里很着急,就跪下来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学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它才有用,才可做衣服。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像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又有什么用呢?”孟子听了母亲的话,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最终成为一代亚圣,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
孟母看见孟子没有好好学习,并没有使用棍棒教育,而是用事实来教育孟子,让孟子自己去思考事情的道理,这样不仅培养了孟子独自思考的能力,还避免了棍棒教育令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副作用。孟子最终成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孟母三迁、择邻而居是分不开的。
【原文】
窦燕山①,有义方②。教五子,名俱扬③。
【导读】
古代一个家庭一般有很多孩子,但是家长并不会因为孩子多而忽视对他们的教育、放松对他们的要求。现代人通常都只有一个孩子,因此更多的目光会集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即便对孩子更加重视,也要掌握好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学习古人教育后代的责任心和方法,不仅仅要教育孩子们好好学习,更要培养他们的品质道德全面发展。
【注释】
①窦燕山:五代人,本名窦禹钧,由于他住在燕山附近,人们就称他为“窦燕山”。②义方:(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好办法。③名:名声。俱:全、都。扬:显扬、传播。
【译文】
五代时的窦燕山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采用恰当、良好的教育方式,并且总是以身作则。
窦燕山有五个儿子,在他的严格教育下,都成了品学兼优的人才,每个人都很有成就,声名传播四方。
窦燕山教五子。
【细说活解】
五子登科
五子登科是结婚时常用的祝福语,祝愿新人能够多子多孙,而且子孙个个有出息。这个成语出自于宋朝时期的窦燕山一家,窦燕山出身于富裕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窦燕山为人不好。以势压贫。传说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为此十分着急。一天晚上做梦,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是窦燕山心德不端,如不痛改前非,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还会短命。从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再也不做缺德的事。
窦燕山在家里办起了私塾,请名师教课。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后来窦燕山因为周济贫寒之人,克己利人,广行方便,受到人们的称赞。不久,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
之后,他便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修养。窦燕山每天督促孩子们读书学习,并且亲自教导。哪个孩子有不明白的地方,他都会耐心地讲解,即便是很小的问题也不会遗漏。
在窦燕山严格的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做了大官。当时人赞窦燕山的五个儿子为“窦氏五龙”。
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科”的评价和颂扬。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从古至今每个家长的愿望,古代家庭组成和现在的家庭组成不同,古代时讲求儿女满堂、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而现在我们的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古人子孙众多,却也都不放松对孩子的教育,无论在学习事业还是道德修养上,都能躬身亲为地教育孩子,让他们长成有用的人才。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古代家长们的教育方式,多引导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们也能全面地发展。
【原文】
养不教①,父之过②。教不严③,师之惰④。
【导读】
父母的职责不仅仅是抚养孩子长大,更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懂得是非观念,让他们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走向社会,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长大成人并不仅仅是单纯地养大而已,更重要的是教导其“成人”,成为能在社会上立足的有用之人。
孩子走进学堂,老师就担起了教育他的重任。正所谓严师手下出高徒,传道授业的时候老师的要求若是不严格,就是变相地害了孩子,是不负责的表现。
以上是三字经的第一部分,主要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由此表明教育对人的重要意义和从事教育的人应该遵循的原则。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注释】
①养:养育、抚养。不教:不教导、不教育。教,教育、教导。②之:的。过:过错、过失。③不严:不严格。严,要求严格。④惰:懒惰、懈怠,马虎不尽责,与“勤”相对。
【译文】
父母如果认为只要将孩子们抚养长大,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就可以了,却没有教给他们做人的基本道理,这是父母的过错。
而老师不能严格要求学生,导致学生因为放任自流而荒废了学业,这是老师怠惰,没有认真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细说活解】
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
古人有云:“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给孩子留万贯家财不如给孩子留下一本经书。这里的经书我们可以当作才能来讲。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经对家长说:“你能为孩子做的,就是在他们蹒跚走路的时候扶一把,你没必要边铺路边抱着他走。”
汉朝时有疏广和疏受叔侄俩,二人都因才华出众而被皇上封为太子太傅,任职期间,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赐,被称为“二疏”。后来二人称病请求还乡,皇上念他们年迈,就赐他们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金五十斤允许他们还乡。叔侄二人回乡后,每日在家中摆酒设宴,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娱乐,还将金遍赠乡里。过了一年多,疏广的朋友就劝疏广,应当买田置宅,为子孙后代考虑,而不是这样每天耗费。疏广却说:“我不是不为子孙考虑,只是家里本来有旧田老宅,子孙如果能够勤于耕作,那么衣食住行应该是够了的。现在他们凭空多出这么多钱财,只会让他们以后的人生懈怠罢了。贤能的人要是有很多钱财,就会抛弃他们原本的志向;愚蠢的人有很多钱财,只会增加他们的过错。再说这些钱财本来就是皇上赐给我养老的,所以我希望能和乡党宗族一同享受皇上的恩赐,不可以吗?”朋友被他说得心悦诚服。
养育子女不仅仅是将他们养大,让他们吃好喝好衣食无忧,还要教授他们知识、道理,让他们在心灵上自立自强起来,掌握一项安身立命的技能,而不是成为永远依偎在父母怀中的温室花朵。俗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严格的家教能够让孩子对于规矩和礼仪形成更深刻的认识,然而也并不鼓励父母以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亦松亦弛,亦严亦宽,掌握好教育的力度,才是最好的教育之道。
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
【原文】
子不学①,非所宜②。幼不学③,老何为④?
【导读】
儿童生性爱玩,对孩子幼年时期的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在幼儿时期,人的记忆力很好,凡是记住的东西基本都能终生不忘。因此这段时期的学习不能耽误,因为所有的知识和本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需要后天的学习和教导。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少年时期不好好学习知识和本领,荒废了最好的年华,将来一定会遗憾终身的。
【注释】
①子:子女、孩子。②非所宜:不应该。非,表示否定的意思;宜,合适、应该。③幼:年纪小的时候。④老何为:年纪大了能做什么。老,年老的时候;何,表示疑问的语气,什么;为,作为。
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
如果父母和老师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小孩子却不好好读书,这是不应该的。
一个人小时候不好好读书学习,等到年纪大了,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细说活解】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是我国著名抗金英雄岳飞的《满江红》里的词句,原意是指好男儿不要将大好青春消磨,应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现在则是劝解年轻人,不要在年少时荒废青春,蹉跎岁月,等到华发早生再幡然悔悟,为时晚矣。
古人认为,13岁以前的记忆力最好,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将现在不能理解的文章道理统统背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很多道理都会明白。北朝时有一个有名的学者,名字叫颜之推。他著有《颜氏家训》一书,被誉为“家教规范”,大致讲的就是如何教育孩子。
颜之推有好几个孩子,在孩子3岁的时候,颜之推便让他们读书。一次,孩子问颜之推:“爸爸,我们非要读书么?我看有好多人,没有读过什么书,也能够高官厚禄、锦衣玉食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读书?”颜之推回答说:“的确有那种不用读书,只凭借父辈的福荫,就当上大官,坐享荣华富贵的人。但是每到紧要关头时,这些人就束手无策,因为他们没有读书,没有知识。”孩子又问:“那我们能不能长大些再读书呢?”颜之推又说:“读书学习应当只争朝夕,趁年纪小、记忆力好的时候多读些书,将来才能对圣贤们的道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后才能尽早为国家服务,成为有利于江山社稷的人才。”
有些家长会说,孩子还太小,应该让他们多玩玩;也有些家长会让孩子学习很多功课,丝毫不放松对孩子的教育。这两种家长都没有错,但是如果能够综合一下,在该玩乐的时候不将孩子关在屋里学习,该学习的时候也不因为孩子觉得苦就放松教育,这样才不失为全面的教育之道。
孩子幼年时期的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原文】
玉不琢①,不成器②。人不学,不知义③。
【导读】
玉石精美,是因为有能工巧匠对其精心打磨与雕琢,否则,只是一块顽石。人也一样,如若不经历学习与磨练,就不能拥有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言行举止不符合道义,那么无论再怎么聪明伶俐,也不会得到社会认可,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从古至今,贤明君主都将教育视为治国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人只有经过学习才能激发自己的能力、增益自己的德行,懂得自我约束。
玉不琢,不成器。
【注释】
①玉:玉石。琢:雕刻加工玉石。②成:成为。器:器皿、用具。③知:知道、懂得、明白。义:义理,公正合宜的事,思想行为的规范。
【译文】
璞玉刚开采出来的时候,看上去和普通的石头差不多,如果没有经过专门地雕刻加工,就不能成为珍贵的饰品和器皿。
人也是一样。一个人无论有多高的天赋,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懂得为人处世的正确道理,原本优良的天赋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细说活解】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出自于南朝时期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说的是孩子小时候聪明伶俐,但是长大之后未必会像小时候一样那样聪慧。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最为著名的就是“伤仲永”的故事。
宋朝时,有一个小孩叫方仲永,他家世代以种田为业。小仲永出生后,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马上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拿起笔便写了首诗,而且还给诗写了个题目。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时,一致认为他写得不错。
从此,方仲永家热闹起来,经常有人来家拜访,有人当场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立即就能完成,他的诗不但很有文采,而且非常有道理。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传到了县里,引起了很大震动,人们都认为他是个神童。县里那些人,十分欣赏方仲永。那些人对方仲永另眼相看,还经常拿钱买诗。这样一来,方仲永的父亲便认为这是件有利可图的好事情,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方仲永长到十二三岁时,见到了著名的大政治家王安石,王安石见他作的诗与从前相比大为逊色。又过了几年,仲永到20岁时,他的才华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并无什么不同,人们都遗憾地摇头,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王安石得知后,十分感慨地说,仲永的本领是天生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都会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天生不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很困难吧!
玉石再美,不经过工匠的雕琢也不过是块石头,孩子小时候再聪明,不接受教育也只会趋于平庸。一个人纵是再有才华,不经过系统的学习也是很难攀上巅峰的。有人自恃聪明,便不肯好好学习,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而成为无用之人。所以良好的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仲永的天才因为中断了学习而耽误。
【原文】
为人子①,方少时②。亲师友③,习礼仪④。
【导读】
人在少年时期,对周围世界怀有浓厚的兴趣,学习知识和本领的速度也很快。但是小孩子却不具备独立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没有自我学习的意识,因而,就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帮助。老师不仅充当良师,教导小孩学习学识修养和道德规范,更充当了益友的角色,日常的言行举止对小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小孩与老师亲近,将会获得更多的好处。而除了与老师接近,小孩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一起学习玩耍的小朋友,因此,交友就显得格外重要,正如孟母三迁只为创造良好的环境,一个小孩选择了什么样的小朋友交往,就会对小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朋友的时候要格外慎重,多选择品行端正、学德兼优的小朋友为伙伴,注意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五千年来一直传承着完善的礼仪规范,与清晰严明的道德标准。所以中国人素来以礼貌谦逊著称,待人处事都讲求以礼待人。小朋友天性活泼好动,不知何为礼节,因此,更需要在与良师益友亲近的时候,教以待人处事的良好举止,慢慢地将其培养成一个懂文明、讲礼貌、有道德的全面人才。
【注释】
①为:作为。人子:儿女。②方:正当。少时:年少、年纪小的时候。③亲:亲近、接近。④习:学习。礼仪:礼节和仪式,指应对进退的分寸,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
作为子女,应该趁着年少的时候,好好把握学习的机会。平时要跟老师多亲近,随时接受老师的言传身教,学习各种礼仪规范,了解如何待人处事;还要多结交好的朋友,在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中一起成长。
【细说活解】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也。”就是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这句话说明了礼仪是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人安身立命、经世治民的重要行为准则。
孔子十分重视“礼”的教育。他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是将“礼”与“乐”“射” “御”“书”“数”合称“六艺”,并奠定其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形成了六艺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孔子私学里,他对三千弟子实施的就是六艺教育,其中“礼”是最主要的“课程”。“不学礼,无以立也”,是当时孔子用来教育其儿子孔鲤的。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陈亢问孔鲤,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孔鲤说没有。后来孔子独自站在庭院中,孔鲤快步走过,便问孔鲤学礼了没有。孔鲤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无以立也。”于是孔鲤退而学礼。孔鲤受教学礼之事,被后人传为佳话。孔子教子之辞也被尊为“祖训”,并逐渐形成了孔氏家族“诗礼传家”的说法。
父母应尽早教子女道德礼仪。
我们作为礼仪之邦的子民,应该知书达礼、以礼待人。如果一个人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礼仪,那他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因为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学习礼仪规范,用高尚的道德武装心灵,用文明的言行做事,互相理解、宽容待人、继承传统、倡导文明、讲究礼仪。培养协作精神,挑起传承礼仪的使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原文】
香九龄①,能温席②。孝于亲③,所当执④。
【导读】
这节讲孝顺父母。与古代儿女成群的情况相比,现在每个家庭基本上只有一个孩子,因而,小孩子自小就享受到了更多的关爱和保护。但是在接受这些关爱和保护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自己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爸爸妈妈这样为我们,这样无私奉献,我们是否也应该做些什么来回报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报答他们的培养之情。小黄香自小失去了母亲但是却能对爸爸无微不至地关心和孝敬,我们要向小黄香学习,未必要做到和他一样,为父母扇枕温席,而是着重学习他发自内心为父母着想的孝敬之心。日常生活中,多为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谅和关心爸爸妈妈,以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们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感谢。
黄香温席。
【注释】
①香:即黄香,黄香是东汉时著名的孝子。九龄:九岁。龄,岁数,指年纪。②能:知道、懂得。温席:焐暖被窝。温,温暖、加热;席,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用来铺床或炕等,这里指睡觉用的被褥。③孝于亲:孝顺父母。孝,孝顺;亲,双亲、父母。④所当执:应该实行。当,应当、应该;执,执行、实行。
【译文】
黄香从小就非常孝顺,才9岁就知道在寒冷的冬天,自己先躺在冰冷的被窝里,用体温把被子焐暖和了,再让父亲睡觉。这种体贴孝顺父母的行为,每个做子女的都应该学着去做。
【细说活解】
百善孝为先
儒家的经典《孝经》中说,孝是各项美德的根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儒家认为“孝”是上天规定的规范,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德行。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孝顺不单单是一种美好的德行,更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们养育成人,他们无私的爱陪伴着我们长大。当我们长大了,要用感恩的心对待我们的父母,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孝顺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正如父母无私无求地将我们抚养成人,我们也应该以赤诚的心去对待为我们付出一生的父母。
我们依靠父母的养育得以成人,成年后就以孝行来报答父母。
【原文】
融四岁①,能让梨②。弟于长③,宜先知④。
【导读】
在古代人的心中,一个大家庭的理想状态应该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即哥哥爱护弟弟,弟弟尊敬哥哥。然而在现代社会,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习惯了独来独往和独享全家人爱护的独生子女,不要说是手足之情,就连分享谦让是什么都很陌生。在这种情况下,孔融4岁让梨,对哥哥尊敬友爱,对弟弟爱护有加,先人后己,谦虚礼让就显得愈加珍贵,而拥有如此美德的孔融也就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的谦让精神。在和小朋友相处交往的过程中,态度友善,举止大方,不能自私自利,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在大家都想要同一个东西的时候,要做到先人后己,不争不抢。每天以这样的方式来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的爱心,努力成为一个谦逊大度的人,那么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尊敬和喜爱。
融四岁,能让梨。
【注释】
①融:人名,孔融,东汉时著名的文学家。②能:知道、懂得。让:谦让、礼让。③弟:这里和“悌”字意思相同,指弟弟敬爱哥哥。长:兄长。④宜:应该。先知:早点知道,这里是从小就懂得的意思。知,明白、了解。
【译文】
孔融4岁的时候,有一天吃梨,他挑了一个最小的,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要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兄弟之间要互相友爱的道理,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细说活解】
兄友弟恭
兄友弟恭的意思是哥哥爱护弟弟,弟弟恭顺哥哥,形容兄弟之间互相尊敬、互相友爱,也就是孝悌中的“悌”。古时候人常常将孝和悌放在一起,认为悌也和孝一样,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所以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尊敬兄长,那么他一定是善良的人,也就不会做犯上作乱的事情。恭顺兄长应当同孝敬父母一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中流露。
兄友弟恭这个成语出自《史记·五帝本纪》:“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儒家思想对悌的美德历来也非常重视,孔子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悌等德目。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弟子规》也有关于兄友弟恭的句子:“兄道友,弟道恭”即为兄友弟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此地的“兄道友”, “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尊重。“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也说明了孝与悌的关系。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但是我们仍然要培养兄友弟恭的美德,从小建立这个友爱的观念。在生活中,以兄友弟恭的准则对待我们的朋友。
长辈应教育后辈兄友弟恭的道理。
【原文】
首孝悌①,次见闻②。知某数③,识某文④。
【导读】
孝敬父母和尊敬兄长,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去学习知识增长见识。也就是说,只有学会如何做人,才能学习好如何做事。一个人如果在家不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那么他在学校里也不会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到了社会上更不会遵守社会秩序。像这样自私的人,就算学习了再多的知识,有再多的聪明才智,也是没有用的。
【注释】
①首:首先。孝悌:尊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②次:其次。见闻:指看到、听到的知识、学问。③某:一些。数:算术。④识:认识,掌握。文:文字。
【译文】
我们首先要培养尊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良好品质,其次要学习的才是生活中的各种常识,懂得算术,认识文字,然后才能逐步充实自己。
【细说活解】
孝悌为立身之本,见闻乃立世之根
《论语》中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说,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在外恭敬有礼,为人谨慎诚信,广施爱心,亲近有仁义的人。如果上述的这些都能轻松做到,那么就可以学习研究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悌”是一切的基础、出发点,《弟子规》中有一句话“有余力,则学文”,意思就是应当先以学习“孝悌”之道为基础,有了余力再去学习知识文化。如果做不到“孝悌”之道的话,那么知识文化也就没有什么必要学了。古代人认为,一个对长辈孝敬、对兄弟友爱恭敬的人,不可能是坏人。这样的人才可以放心地被传授知识;如果是不忠不孝的人,那么被授以知识文化,就是为虎作伥了。
时代不断发展变迁,但是孝悌之道却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它是人人应该具备的品质,是人生而具有的天性,是传统中国文化中永恒的基础。至于接下来的“知某数,识某文”则是“孝悌”之后的事情了。
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读万卷书”是指努力读书,增加自己的学识,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行万里路”则是增长见识,积累实际经验。这两者缺一不可。古时候人讲求广闻博知、知行合一,因此只有将知识与见识二者合一,在旅途中将书本上的知识升华为生活中的智慧,才能进入更高的境界。
首孝悌。
次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