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彩图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授曲第三

【原文】

声音之道,幽渺难知。予作一生柳七,交无数周郎,虽未能如曲子相公身都通显,然论其生平制作,塞满人间,亦类此君之不可收拾。然究竟于声音之道未尝尽解,所能解者,不过词学之章句,音理之皮毛,比之观场矮人,略高寸许,人赞美而我先之,我憎丑而人和之,举世不察,遂群然许为知音。

噫,音岂易知者哉?人问:既不知音,何以制曲?予曰:酿酒之家,不必尽知酒味,然秫多水少则醇,曲好糵精则香冽,此理则易谙也;此理既谙,则杜康不难为矣。造弓造矢之人,未必尽娴决拾,然曲而劲者利于矢,直而锐者宜于鹄,此道则易明也;既明此道,即世为弓人矢人可矣。虽然,山民善跋,水民善涉,术疏则巧者亦拙,业久则粗者亦精;填过数十种新词,悉付优人,听其歌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况为朱墨所从出者乎?粗者自然拂耳,精者自能娱神,是其中菽麦亦稍辨矣。语云:“耕当问奴,织当访婢。”予虽不敏,亦曲中之老奴,歌中之黠婢也。请述所知,以备裁择。

【注释】

①柳七:即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七,又称柳七。作品多为慢词,喜用俗语填词,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②曲子相公:五代晋相和凝的绰号。字成绩,郓州须昌人。少年时好为曲子词,所作流传颇广,故世称他为“曲子相公”。③杜康:相传最早酿酒的人。④决拾:决,通“抉”,扳指,多以骨制,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拾,套袖,革制,套在左臂上,用以护臂。这里指射箭。

【译文】

音乐的真谛,深奥缥缈难以理解。我做了一辈子填词谱曲的柳永,结交了无数精通音乐的周郎,虽然没有像曲子相公和凝那样名声显赫,然而谈到平生的创作,也是充满人间,也像他那样多得不能收拾了。但是我到底没能对音乐的真谛完全理解,所理解的,不过是诗词的个别章句以及乐理的一些皮毛,比起看戏的矮子只是稍高了一寸。人们赞美之前我先赞美了,我所厌恶丑陋的人们跟着附和。举世看不到真相,于是都将我赞许为精通音律之人。

唉,音律岂是容易理解的吗?有人问:既然不懂音律,怎么能够谱曲?我回答:酿酒的人家,不必都知道酒的味道,然而高粱多水少酒味就香醇,酒曲好酒味就香冽,这个道理就很容易理解;这个道理既然掌握了,那么杜康那样的美酒就不难酿造。制造弓箭的人并非都擅长射箭,然而弯曲而且强劲的弓利于射箭,笔直锋利的箭容易中的,这个道理却很容易理解;这个道理既然掌握了,世人就都能成为制造弓箭的人了。虽然山里人善于爬山,水边的人善于涉水,但技术生疏那么灵巧的人也显得笨拙;从事某种职业时间长了粗笨的人也会变得精通。填写过几十种新戏,都交给演员们表演了,听他们歌唱表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何况是填写戏曲的作者呢?粗糙的地方自然听着不顺耳,精彩之处自然能娱乐身心。所以戏曲中的优劣也就慢慢分辨出来了。俗语说:种田的事要请教奴仆,织布的事要请教婢女。我虽然不够聪明,也算是个戏曲中的老奴,唱词中的巧婢了。请让我将知道的叙述出来,以备后人裁断选择。

不懂音律也能辨别戏曲中的优劣

解明曲意

【原文】

唱曲宜有曲情,曲情者,曲中之情节也。解明情节,知其意之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问者是问,答者是答,悲者黯然魂消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且其声音齿颊之间,各种俱有分别,此所谓曲情是也。

吾观今世学曲者,始则诵读,继则歌咏,歌咏既成而事毕矣。至于讲解二字,非特废而不行,亦且从无此例。有终日唱此曲,终年唱此曲,甚至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口唱而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与蒙童背书,同一勉强而非自然者也。虽腔板极正,喉舌齿牙极清,终是第二、第三等词曲,非登峰造极之技也。欲唱好曲者,必先求明师讲明曲义。师或不解,不妨转询文人,得其义而后唱。唱时以精神贯串其中,务求酷肖。若是,则同一唱也,同一曲也,其转腔换字之间,别有一种声口,举目回头之际,另是一副神情,较之时优,自然迥别。变死音为活曲,化歌者为文人,只在能解二字,解之时义大矣哉!

【译文】

《霸王别姬》剧照

演唱曲子应该含有曲情。曲情是戏曲中的情节。明白了情节,知道大概意思是什么,那么演唱出来的时候,就能准确地表现出角色应有的神情。发问是发问的表情,回答是回答的神情。悲伤的就表现得黯然销魂,而不至于反而会有喜色;欢快的就表现得怡然自得,而看不到稍有哀伤之色。而且其声音、齿形和面颊之间,各种表情都要有不同表现,这就是所谓的曲情。

我看现在学戏曲的人,开始就是诵读剧本,接着就是演唱,演唱好了事情就完了。至于讲解剧情,非但废弃不做,而且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有人终日演唱这出戏、终年都在演唱这出戏,甚至一生都在演唱这出戏,却不知道这出戏讲的是什么事、说的是什么人。嘴上演唱却不用心体会,口中唱着,但面貌身体却没有任何表现,这就是所谓的没有感情。这和学童背书一样,都是勉强去做,而不是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虽然唱腔、板式非常正确,口齿极其标准,终究只是二、三流的唱法,不是登峰造极的技艺。想要将曲子唱好,一定要先请教明师讲明白曲子的含义。老师如果不懂,不妨再去咨询文人,知道意思后再去演唱。演唱的时候将思想感情贯穿其中,务必力求惟妙惟肖。若能如此,那么同样唱腔,同样的曲子,在转腔换字的时候,就会别有一番韵味;抬目回眸之际,便有另一番神情,相比时下的演员,自然是天壤之别。将死的声音变成活的曲调,将演唱者变成文人,只在于能够理解曲意,理解的意义确实是大啊!

调熟字音

【原文】

调平仄,别阴阳,学歌之首务也。然世上歌童解此二事者,百不得一。不过口传心授,依样葫芦,求其师不甚谬,则习而不察,亦可以混过一生。独有必不可少之一事,较阴阳平仄为稍难,又不得因其难而忽视者,则为“出口”、“收音”二诀窍。世间有一字,即有一字之头,所谓出口者是也;有一字,即有一字之尾,所谓收音者是也。尾后又有余音,收煞此字,方能了局。譬如吹箫、姓萧诸“箫”字,本音为箫,其出口之字头与收音之字尾,并不是“箫”。若出口作“箫”,收音作“箫”,其中间一段正音并不是“箫”,而反为别一字之音矣。且出口作“箫”,其音一泄而尽,曲之缓者,如何接得下板?故必有一字为之头,以备出口之用,有一字为之尾,以备收音之用,又有一字为余音,以备煞板之用。字头为何?“西”字是也。字尾为何?“夭”字是也。尾后余音为何?“乌”字是也。字字皆然,不能枚纪。《弦索辨讹》等书载此颇详,阅之自得。

要知此等字头、字尾及余音,乃天造地设,自然而然,非后人扭捏而成者也,但观切字之法,即知之矣。《篇海》、《字汇》等书,逐字载有注脚,以两字切成一字。其两字者,上一字即为字头,出口者也;下一字即为字尾,收音者也;但不及余音之一字耳。无此上下二字,切不出中间一字,其为天造地设可知。

此理不明,如何唱曲?出口一错,即差谬到底,唱此字而讹为彼字,可使知音者听乎?故教曲必先审音。即使不能尽解,亦须讲明此义,使知字有头尾以及余音,则不敢轻易开口,每字必询,久之自能惯熟。“曲有误,周郎顾。”苟明此道,即遇最刻之周郎,亦不能拂情而左顾矣。字头、字尾及余音,皆为慢曲而设,一字一板或一字数板者,皆不可无。其快板曲,止有正音,不及头尾。

【译文】

调配平仄,区别阴阳,是学戏者的首要任务。然而世上的戏童知道这两件事的,一百个当中也难找出一个。不过是得到老师的口传心授,依样画葫芦,只求师傅没什么大错误,就习以为常,没有觉察,也可以混过一辈子。只有一件必不可少的事,相比调配平仄、区别阴阳更难一点儿,又不能因为难而将其忽视,就是“出口”、“收音”两个诀窍。世上有一个字,就有一个相应的字头,就是所谓的出口;有一个字,就有一个相应的字尾,就是所谓的收音。结尾之后还有余音,收完了这个字,才能算完。比如吹箫、姓萧中的“箫”字,本身发音为“箫”,然而出口的字头和收音的字尾,并不是“箫”。如果出口读作“箫”,收音也读“箫”,其中间一段的正音就并不是“箫”,反而成了另一个字的发音了。而且出口是“箫”,那么声音就会一出就完,曲子缓慢的,如何去接下一板?所以必须有一个字作字头,用作出口;一个字作字尾,用来收音;还有一个字作余音,用来煞板。“箫”字的字头是什么?是“西”字。字尾是什么?是“夭”字,余音是什么?是“乌”字。每个字都是如此,不能一一列举。《弦索辨讹》等书对这些的记录非常详细,看后自然有收获。

要知道这些字头、字尾及余音,是天造地设、自然而然的,不是后人捏造而成的。只要察看切字的方法,就知道了。《篇海》、《字汇》等书,每个字都标有注脚,用两个字反切成一个字。这两个字,上一个字是字头,就是出口;下一个字是字尾,就是收音;只是没有涉及余音的那个字而已。没有这上下两个字,就反切不出中间的一个字,可见它们是天造地设的。

弄不懂这个道理,如何能唱戏呢?出口一错,就会一错到底。该唱这个字却唱错成那个字,如何让懂戏的人听?所以教戏之前首先要审定字音。即使不能都解释清楚,也应该讲明这个道理,使学戏的人知道字有头尾和余音。那么就不敢轻易开口,每个字都必然请教别人,时间长了自然能够熟练掌握。“曲有误,周郎顾。”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即使遇到再严苛的周郎,他也不能不顾事实地责问你了。字头、字尾和余音,都是为慢曲创设的,一字一板或者一字数板的,这三者都不能少。那些节奏快的曲子,只有正音,没有字头字尾。

调熟字音才能学戏

【原文】

缓音长曲之字,若无头尾,非止不合韵,唱者亦大费精神,但看青衿赞礼之法,即知之矣。“拜”、“兴”二字皆属长音。“拜”字出口以至收音,必俟其人揖毕而跪,跪毕而拜,为时甚久。若止唱一“拜”字到底,则其音一泄而尽,不当歇而不得不歇,失傧相之体矣。得其窍者,以“不”“爱”二字代之。“不”乃“拜”之头,“爱”乃“拜”之尾,中间恰好是一“拜”字。以一字而延数晷,则气力不足;分为三字,即有余矣。“兴”字亦然,以“希”“因”二字代之。赞礼且然,况于唱曲?婉譬曲喻,以至于此,总出一片苦心。审乐诸公,定须怜我。字头、字尾及余音,皆须隐而不现,使听者闻之,但有其音,并无其字,始称善用头尾者;一有字迹,则沾泥带水,有不如无矣。

【注释】

①傧相:古时称替主人接引宾客和赞礼的人。②晷:本义日影,比喻时光。

【译文】

缓音长曲当中的字如果没有字头字尾,非但不合韵律,演唱的人也会大费精神,只要看看司仪典礼时唱读的方法,就知道了。“拜”和“兴”二字都属于长音。“拜”字从出口到收音,必然等到行礼的人作完揖又下跪,下跪完又叩拜,为时很长。若只发“拜”音到底,就会使声音一发出就结束,不该停却又不得不停,从而失掉傧相的体面。掌握发音诀窍的人,用“不”“爱”二字代替“拜”字。“不”是“拜”的字头,“爱”是“拜”的字尾,中间恰好是一个“拜”字。用一个字而延长很多时间,就会力气不足;如果分成三个字,就有余地。“兴”字也是如此,用“希”和“因”二字来代替。典礼尚且这样,何况是唱戏?我委婉地比喻到了这种程度,是出于一片苦心。审查音乐的各位先生,一定要怜惜我。字头、字尾和余音,都必须隐而不现,观众听见的,只有其音没有其字,才称得上是擅长运用字头字尾;一旦有了字的痕迹,就会拖泥带水,有还不如没有。

曲严分合

【原文】

同场之曲,定宜同场,独唱之曲,还须独唱,词意分明,不可犯也。常有数人登场,每人一只之曲,而众口同声以出之者,在授曲之人,原有浅深二意:浅者虑其冷静,故以发越见长;深者示不参差,欲以翕如见好。

尝见《琵琶·赏月》一折,自“长空万里”以至“几处寒衣织未成”,俱作合唱之曲,谛听其声,如出一口,无高低断续之痕者,虽曰良工心苦,然作者深心,于兹埋没。此折之妙,全在共对月光,各谈心事,曲既分唱,身段即可分做,是清淡之内原有波澜。若混作同场,则无所见其情,亦无可施其态矣。惟“峭寒生”二曲可以同唱,首四曲定该分唱,况有“合前”数句振起神情,原不虑其太冷。他剧类此者甚多,举一可以概百。

戏场之曲,虽属一人而可以同唱者,惟行路出师等剧,不问词理异同,皆可使众声合一。场面似闹,曲声亦宜闹,静之则相反矣。

【注释】

①翕如:和谐貌,和顺貌。

【译文】

同唱的曲子一定要同唱;独唱的曲子还必须独唱。因为每段曲子都词意分明,不能混淆。常有几个人同时登台,每人各有一支曲子,然而却众口一声演唱的情况。就教戏曲的人而言,本有深浅两层意思:浅的是担心场上冷静,所以用响亮的声音使场面热闹起来;深的是想显示整齐,让观众听后为之一振。

曾经看过《琵琶·赏月》这折戏,从“长空万里”到“几处寒衣织未成”,都作为合唱的曲子。聆听其声,好像出自一人之口,没有高低、断续的痕迹。虽说用心良苦,然而却埋没了作者的深心。这折戏的精妙,在于共同面对月光,各谈自己的心事。戏曲既然是分开演唱,演员的身段就可分开做,平淡冷清之中就会显出波澜。如果混在一起唱,就看不到人物感情,人物也无法施展自己的神态。只有“峭寒生”二曲可以一起演唱,前面的四支曲子一定要分开唱,况且还有“合前”的几句可以振奋精神,原本就不担心场上太冷清。其他剧本像这种情况的很多,举一个例子就都能概括。

戏曲当中虽然是独唱但可以合唱的,只有行路、出师等剧目,不管词意是否相同,都能让众人合唱。场面热闹,曲调也应该热闹,而安静的场面就正相反了。

锣鼓忌杂

【原文】

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此中亦具至理,非老于优孟者不知。最忌在要紧关头,忽然打断。如说白未了之际,曲调初起之时,横敲乱打,盖却声音,使听白者少听数句,以致前后情事不连,审音者未闻起调,不知以后所唱何曲。

打断曲文,罪犹可恕,抹杀宾白,情理难容。予观场每见此等,故为揭出。又有一出戏文将了,止余数句宾白未完,而此未完之数句,又系关键所在,乃戏房锣鼓早已催促收场,使说与不说同者,殊可痛恨。故疾徐轻重之间,不可不急讲也。场上之人将要说白,见锣鼓未歇,宜少停以待之,不则过难专委,曲白锣鼓,均分其咎矣。

【译文】

舞台上的锣鼓,起关键作用。该敲不敲,不该敲却敲了,该重敲时却敲轻了,该轻敲时却敲重了,都足以降低戏的价值。这当中有着很深的道理,不是经验丰富的行家就不知道。演戏最忌讳在要紧关头忽然打断。比如道白还没完,曲调刚开始,如果锣鼓横敲乱打,就会将声音盖住,使听道白的人少听几句,以致使前后情节不能连贯,使听曲子的人没听到起调,不知道后面要唱什么曲子。

打断了曲文,还可以原谅,抹杀了宾白,就情理难容了。我看戏时每每见到这种情况,所以将其揭示出来。还有一出戏快完了,只剩下几句宾白没有说完,而这几句没说完的话,又是关键所在,但戏场的锣鼓却已经响起催促收场,使得说了等于没说,实在令人痛恨。所以锣鼓的快慢轻重,不能不急于讲出来。舞台上的演员将要说宾白时,如果看到锣鼓敲得正起劲停不下来,就稍等一会儿等待锣鼓声停。否则过错就不能只由锣鼓手承担,演员和锣鼓手都要承担责任。

吹合宜低

【原文】

丝、竹、肉三音,向皆孤行独立,未有合用之者,合之自近年始。三籁齐鸣,天人合一,亦金声玉振之遗意也,未尝不佳;但须以肉为主,而丝竹副之,使不出自然者,亦渐近自然,始有主行客随之妙。

迩来戏房吹合之声,皆高于场上之曲,反以丝竹为主,而曲声和之,是座客非为听歌而来,乃听鼓乐而至矣。从来名优教曲,总使声与乐齐,箫笛高一字,曲亦高一字,箫笛低一字,曲亦低一字。然相同之中,即有高低轻重之别,以其教曲之初,即以箫笛代口,引之使唱,原系声随箫笛,非以箫笛随声,习久成性,一到场上,不知不觉而以曲随箫笛矣。

三籁齐鸣,天人合一

正之当用何法?曰:家常理曲,不用吹合,止于场上用之,则有吹合亦唱,无吹合亦唱,不靠吹合为主。譬之小儿学行,终日倚墙靠壁,舍此不能举步,一旦去其墙壁,偏使独行,行过一次两次,则虽见墙壁而不靠矣。以予见论之,和箫和笛之时,当比曲低一字,曲声高于吹合,则丝竹之声亦变为肉,寻其附和之痕而不得矣。正音之法,有过此者乎?然此法不宜概行,当视唱曲之人之本领。如一班之中,有一二喉音最亮者,以此法行之,其余中人以下之材,俱照常格。倘不分高下,一例举行,则良法不终,而怪予立言之误矣。

【注释】

①三籁:出自《庄子·齐物论》,指天籁、地籁、人籁。②金声玉振:语出《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谓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

【译文】

弦乐、管乐、声乐三种乐音,向来都是独奏的,没有将它们合起来用的,三种乐音合用是近几年开始的。三籁齐鸣,天人合一,也是所谓的金声玉振的意思,未尝不好;但是其中必须以声乐为主,以弦乐、管乐为辅,使并非自然的人声慢慢接近自然,才有主唱客随的美妙。

但近来戏场中伴奏的乐曲,都高于台上演员的声音,反而成了以弦乐、管乐为主,以声乐附和。成了观众不是为了听演唱而来,而是为听鼓乐而来。历来艺人教人学曲,总是让歌声与乐声同高。乐声提高一个调,演唱声也要提高一个调;乐声低一个调,演唱声也要低一个调。但在高低相同的情况下,也有高低轻重的区别。因为教人唱戏的开始,用器乐代替人声,引导他们跟随器乐的音调演唱。这样就成了声乐跟随器乐,而不是器乐跟随声乐了。练习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一到开口演唱,不知不觉就跟随乐器的声音了。

纠正这个毛病应当用什么方法呢?回答是:在平时练习唱曲时,不用管弦伴奏,只在舞台上用。那么有伴奏能唱,没有伴奏也能唱,但不靠伴奏为主。就像小孩学走路,整天靠着墙壁走,没有它就不能走路。一旦让他离开墙壁,让他自己走,走过一次两次之后,就会虽然看到墙壁也不去依靠了。根据我的观点,有弦管伴奏的时候,应该让伴奏的声音比声乐低一个调,声乐的声音高于伴奏,那么弦乐和管乐的声音也变成声乐的一部分,就找不到附和的痕迹了。纠正音调的方法还有更好的吗?这种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应该看演员自己的能力来决定。如果一个戏班中,有一两个嗓音洪亮的,就使用这个办法来教,其他资质在中等以下的,就都按照常规的方法去教。倘若不区分资质高低,全都照着这种方法来教导,那么好方法也不会有好结果,反而怪我的观点有错误。

【原文】

吹合之声,场上可少,教曲学唱之时,必不可少,以其能代师口,而司熔铸变化之权也。何则?不用箫笛,止凭口授,则师唱一遍,徒亦唱一遍,师住口而徒亦住口,聪慧者数遍即熟,资质稍钝者,非数十百遍不能,以师徒之间无一转相授受之人也。自有此物,只须师教数遍,齿牙稍利,即有箫笛引之。随箫随笛之际,若曰无师,则轻重疾徐之间,原有法脉准绳,引人归于胜地;若曰有师,则师口并无一字,已将此曲交付其徒。先则人随箫笛,后则箫笛随人,是金蝉脱壳之法也。

“庚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箫笛二物,即曲中之尹公之他也。但庚公之斯与子濯孺子,昔未见面,而今同在一堂耳。若是,则吹合之力讵可少哉?予恐此书一出,好事者过听予方言,谬视箫笛为可弃,故复补论及此。

【译文】

伴奏的声音,演出时可以缺少,但在教学生演唱时却必不可少。因为它能代替老师的口,就像浇铸金属的模具,具有校正定型的作用。为什么?因为如果不用器乐伴奏,只凭老师口授,就会老师唱一遍,学生也跟着唱一遍,老师住口,学生也跟着住口。聪明的学生几遍就熟了,资质稍微愚钝的,不教几十、几百遍就学不会,因为师徒之间没有一个可以沟通的人。自从有了伴奏,只要老师教几遍,口齿稍微伶俐的,就可以用器乐引导。跟随器乐练习的时候,如果没有老师,那么轻重快慢之间,自有乐器为准绳,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如果有老师,那么老师即使口里不发出一个字,也将整个曲子教给了他的学生。开始是人随着器乐练唱,后来是器乐随着人声伴奏,这是金蝉脱壳的方法。

“庚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箫和笛两种乐器,就是戏曲中的尹公之他。只是庚公之斯和子濯孺子,以前没见过面,现在却同在一堂了。如果这样,那么伴奏是可以缺少的吗?我害怕这本书一出,好事的人偏信我的话,错误地认为箫笛等器乐可以抛弃,所以又在这里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