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是这么离奇(中外宫廷奇案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夺权之战 敢叫日月换新天(4)

高阳公主与房遗爱的兄长,也就是房玄龄的长子房遗直一直不睦。房玄龄死后,房遗直作为长子,继承了父亲梁国公的爵位。当年太宗皇帝在的时候,房遗直就表示二弟房遗爱是公主的驸马,愿将世袭爵位让与房遗爱,但是被太宗皇帝制止,公主当时就十分不满,从小养成的想要什么就要得到什么的霸道个性让她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高阳公主欲夺房遗爱兄长房遗直所继承的官爵,就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高宗皇帝让国舅长孙无忌审理。结果,房遗直对高阳公主无礼的事没有查出,却查出了高阳公主与其夫房遗爱意图拥立荆王李元景谋反的铁证!

同年二月乙酉日,高阳公主与巴陵公主以及叔父荆王李元景被勒令自尽,以房遗爱为首的三位驸马被处斩。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诸子,都作为刑徒流配岭南。房遗直因父亲之功,总算保得不死,但是亦受牵连,除名为庶人。可惜房玄龄一世忠贞,家族终为恶妇所累,房氏一族,就这样衰败了。

相关链接:

古代酷刑——腰斩

腰斩这种酷刑最早出现在周代,周代的死刑有车裂、斩和杀三种。“斩”就是腰斩,而“杀”才是后世所谓的斩首。

最初,兵器还是用青铜器制成,腰斩行刑时用斧或钺。待铁器普及后,腰斩的工具就是铡刀,不仅刃利背厚,不易磨损,而且对杀人技术要求比较低。

在行刑时,犯人必须脱光身上的衣服,使腰部裸露出来,伏在铡床或木、铁的砧板上。刽子手用铡刀把犯人从腰部砍作两截。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被从腰部砍作两截后,还会神志清醒,过好长一段时间才断气。犯人的家属往往会打点一下刽子手,让他行刑时从上面一点的部位动刀,可以使犯人死快点;如果有人想要犯人多受点罪,就贿赂刽子手从下面一点的部位动刀,甚至将被腰斩之人上半截移到一块桐油板上,使血不得出,可使犯人多延续两三个时辰不死,残忍至极。

腰斩这一刑罚于雍正朝被废,当时雍正皇帝对泄露考题的俞鸿图实行腰斩的刑罚,俞鸿图被腰斩后在地上用自己的血连写七个“惨”字方自气绝身亡,雍正听说之后便觉残忍,命令废除这一刑罚。

中国历史上被腰斩的著名历史人物有:李斯、晁错、方孝孺等等。

《大唐西域记》

玄奘和尚,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县南缑氏镇)人,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出生于一个世代儒学之家,出家后法名玄奘,敬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随着学业的日益长进,他的疑问和困惑也越来越多,于是下决心去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取经求法。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孤身踏上万里征途,开始了他的西行。玄奘历经千辛万苦,进入了印度。玄奘的学识受到印度僧俗的极大敬重,因而获得了大乘天的尊称,名震印度。

贞观十七年(643年)春,玄奘谢绝了戒日王和那烂陀寺众僧的挽留,携带657部佛经,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经阿富汗,翻越帕米尔高原,沿塔里木盆地南线回国,两年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首都长安。玄奘此行,行程5万里,历时18年,是一次艰难而又伟大的旅行。

唐太宗得知玄奘回国,在洛阳召见了他,并敦促他将在西域、印度的所见所闻撰写成书。于是玄奘口述,由他的高徒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一书,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七月完成了。

《大唐西域记》分12卷,共十余万字,书前冠以于志宁、敬播两序。卷一记载了玄奘赴印度所经过的今天新疆和中亚的广大地区。卷二之首有印度总述,然后直到卷11分述古印度各国的概况,其中摩揭陁一国情况占去了8、9两整卷的篇幅。卷12记载了玄奘返国途中经行的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南缘诸国概况。

全书共记述了玄奘亲身经历的110国和得之传闻的28国情况,书中对各国的记述繁简不一,通常包括国名、地理形势、幅员广狭、都邑大小、历时计算法、国王、族姓、宫室、农业、物产、货币、食物、衣饰、语言、文字、礼仪、兵刑、风俗、宗教信仰以及佛教圣迹、寺数、僧数、大小乘教的流行情况等内容。

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再加上执笔人辩机的文笔优美简洁,使全书增色不少。

《大唐西域记》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此书详细地记录了玄奘所经这一广阔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气候、湖泊、地形、土壤、林木、动物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地理价值。此书也是日后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雏形。

房玄龄和他的夫人

房玄龄(579—648年),别名房乔,字玄龄。临淄(今山东章丘市)人,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

当年,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房玄龄投秦王李世民门下,屡从秦王出征,为秦王出谋划策。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房玄龄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征等同为太宗的重要助手,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谋杜断”,是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房玄龄虽智能高超、功勋卓越、地位显赫,但他善用伟才、敏行慎言、自甘卑下、常行让贤。“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对他特有的名臣气度、良相风格的赞言。作为一名雅士,他颇具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勋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唐武德二十二年,房玄龄病逝,去世后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但是,谁会想到,如此功勋卓著的房玄龄,在家中竟是一个“妻管严”。现在,好把爱妒忌的女人和“醋”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个典故是来源于房玄龄和其夫人卢氏间的一个故事。

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起兵前久居晋阳,“醋”也成为唐宫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且因皇上喜吃,皇宫储存极多。

唐太宗年间,宰相房玄龄惧内是出了名的。一日,唐太宗请开国元勋赴御宴,酒足饭饱之际,房玄龄经不得同僚的挑逗,吹了几句不怕老婆的牛皮,已有几分酒意的唐太宗乘着酒兴,便赐给了房玄龄两个美人。房玄龄想不到酒后吹牛被皇上当了真,无奈收了两位美人,想到霸道的妻子,愁得不知怎么才好。还是尉迟敬德给他打气,说老婆再凶,也不敢把皇上赐的美人怎么样,房玄龄才小心翼翼地将两个美人领回家。不料,卢氏却不管皇上不皇上,一见房玄龄带回两个年轻漂亮的小妾,大发雷霆,将两个“美人”赶出府。此事马上便被唐太宗知道了,唐太宗想压一压宰相夫人的横气,便立即召房玄龄和卢氏问罪。

卢氏也知此祸不小,勉勉强强地跟随房玄龄来见唐太宗。唐太宗见他们来到,指着两位美女和一坛毒酒说:“我也不追究你违旨之罪,这里有两条路任你选择,一条是领回两位美女,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另一条是吃了这坛毒酒,省得妒忌旁人了。”房玄龄知夫人性烈,怕夫人喝毒酒,急忙跪地求情。李世民怒道:“汝身为当朝宰相,违旨抗命,还敢多言!”卢氏见事已至此,看了看二女容颜,知自己年老色衰,一旦这二女进府,自己迟早要走违旨抗命这条路,与其受气而死,不如喝了这坛毒酒痛快。尚未待唐太宗再催,房夫人举起坛子,咕咚咕咚地已将一坛毒酒喝光。房玄龄急得老泪纵横,抱着夫人抽泣,众臣子却一起大笑,原来那坛里装的并非毒酒,而是晋阳清源的食醋,根本无毒。

唐太宗见房夫人这样的脾气,叹了口气道:“房夫人,莫怨朕用这法子逼你,你妒心也太大了。不过念你宁死也恋着丈夫,朕收回成命。”房夫人料不到自己冒死喝“毒酒”得了这么个结果,虽酸得伸头抖肘,但心中高兴万分,房玄龄也破涕为笑。从此,“吃醋”这个词便成了女人间妒忌的代名词。

第四节 烛影斧声死不明——宋太祖赵匡胤离奇死亡案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宋朝的缔造者太祖赵匡胤忽然离奇驾崩,年仅50岁。

人物小档案:

NO1.赵匡胤(927-976年),涿州(今河北)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在位16年(960—976年),庙号太祖。

NO2.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个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在位共21年(976—997年),庙号太宗。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年仅7岁,由符太后主政。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当时主政的符太后听说此事,毫无主见,茫然不知所措,求救于宰相范质。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推脱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

几天后,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大军刚离开不久,东京城内就起了谣传,说赵匡胤将做天子。朝中文武百官议论纷纷,谁也不敢相信,却已慌作一团。赵匡胤此时虽不在朝中,但东京城内所发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而且这也是他的杰作。周世宗在位时,他正是用此计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而由他接任。这次故技重施,则是为了造成朝廷的慌乱,并要使他的军队坚定跟随他的决心。

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统率大军夜宿距开封20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开始实施兵变计划。

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一直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这时赵光义和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用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对他山呼万岁,拥立他为皇帝,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赵匡胤却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拥立者们一齐表示“唯命是听”。赵匡胤便当众宣布,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族诛。于是赵匡胤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守备都城的禁军主要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正月初四,赵匡胤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封恭帝柴宗训为郑王。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建立了赵宋王朝。

赵匡胤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但是,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却忽然驾崩,年仅50岁,封庙号太祖。二十一日,晋王赵光义即位,成为太宗皇帝。太祖英年而逝,太宗继位又不合情理,于是引出一段千古之谜。

《宋史·太祖本纪》对太祖的死记载得非常潦草:“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至于死因,根本就没有提及。

据说,十月十九日夜,大雪飞扬,太祖命人召时任开封府尹的晋王光义入宫。赵光义入宫后,太祖屏退左右,与赵光义酌酒对饮。室外的宫女和宦官在烛影摇晃中,远远地看到赵光义时而离席,摆手后退,似在躲避和谢绝什么。又见太祖手持玉斧戳地,“嚓嚓”的斧声清晰可闻。与此同时,这些宫女和宦官还听到太祖大声喊:“好为之,好为之。”两人饮酒至深夜,赵光义便告辞出来。然而,到了凌晨,太祖就驾崩了。

得知太祖去世,宋皇后立即命宦官王继恩去召皇子赵德芳入宫。然而,赵光义早就收买王继恩为心腹,王继恩并没有去请赵德芳,而是请来了赵光义。王继恩回宫,宋皇后既问:“德芳来耶?”王继恩却说:“晋王至矣。”宋皇后见赵光义已到,大吃一惊!知道事有变故,而且已经无法挽回,她位主中宫,亦晓政事,只得乞求赵光义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官家是对皇帝的称呼,她这样喊赵光义,就是承认赵光义做皇帝了。赵光义答道:“共保富贵,勿忧也!”于是,赵光义便登基为帝,是为宋太宗,改名赵炅。

太祖身体健康,却突然猝死,死因蹊跷离奇;而赵光义又抢在皇子到来之前登基继位,这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的疑团,因此,历来便有赵光义害死太祖之说。但是那一夜,太祖屏退左右,身边再没有第三个人,真相自然已经无从查起了。

太祖不明不白地死后,赵光义为了显示其即位的合法性,便抛出了其母杜太后遗命的说法,即所谓的“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的来源是:杜太后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杜太后问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说是蒙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太后却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当吸取教训,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太祖泣拜接受教训。杜太后便让赵普将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