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不爱江山爱木工——木匠皇帝
人物小档案:
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为王才人。16岁即位,1627年因服用“仙药”而死,终年23岁,庙号熹宗,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葬十三陵之德陵。
朱由校,明代第十五任皇帝,庙号为熹宗。“熹”宗原本是“嬉”宗,后来臣子们经过商议,觉得堂堂天子怎能以嬉戏为荣,因此,更名为“熹”。“熹”字本有光明的含义,但对于朱由校来说,却是“熹微,日欲暮也”,是明朝垂亡的象征。明熹宗其全称应是“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这样的称号可谓是集所有褒词于一体,只可惜名不副实,对他而言反而成了绝大的讽刺。他年号天启,而“天启”二字出自《左传》,意为“天开辟了统治者之道”。想到大明在他身后不久即亡,这样的年号同样徒令后人耻笑而已。朱由校共在位七年,这期间他为政没有任何建树,却为后世的木器收藏开辟了先河。
明熹宗时,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明末起义,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明熹宗却不务正业,不听先贤教诲去“祖法尧舜,宪章文武”,而是对木匠活计有着浓厚的兴趣,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将国家大事抛诸脑后不顾,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死后,崇祯帝朱由检入继大统。见到先帝留下的一座沉香假山,上面池台林馆悉俱,灯屏、香几精美依旧,崇祯帝轻声叹息说:“亦一时精神之所寄也。”这一句话道尽了明熹宗的辛酸,他做木工也不过是聊以慰藉罢了。
明熹宗不好女色,偶尔有一些奢侈做法,例如他派人从云南飞马传送来他最爱吃的云南名产“鸡枞”(真菌的一种,菌盖呈圆锥形,中央凸起,熟时微黄色,可以吃)。每年雨季一到,就有亲信大臣专门到云南做好安排,每天将现采集的新鲜“鸡枞”收在一起,由专人通过各地的驿站,飞马向京中传送。但这种奢侈的排场只是偶尔为之,明熹宗最醉心的依然是他手中的木工器具。
明熹宗自幼便有木匠天分,他不仅经常沉迷于刀锯斧凿油漆的木匠活之中,而且技巧娴熟,一般的能工巧匠也只能望尘莫及。据说,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够做出来。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据《先拨志》载:“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文献载其“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诗经》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用这12个字来形容明熹宗做木工时的专注和他所打造的木器作品的气质,是非常贴切的。
明代天启年间,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也极普通。明熹宗自己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为当时的工匠所叹服。明熹宗做了那么多精美的木器,自己却不用,只是一味地做,享受做木匠活的过程。他还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态,五官四肢,无不具备,动作亦很惟妙惟肖。他派内监将这些小木人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价购买,他便十分高兴。他卖小木人并不是为了卖钱,只是想给自己的作品找个识货的主人。有时候,他自认某件作品属于“得意之作”,就会叮嘱小太监:御制之物,价须多少多少以上。要是真卖了好价钱,则“熹宗大悦”,便加倍努力制作木人,往往忙到半夜也不休息。
明熹宗曾做过一个陈年水磨细竹料的圆形红子鸟鸟笼。笼门及镶头上雕刻着十八罗汉的图案,十八罗汉神态细腻、雕刻技艺精湛。由于红子鸟比较小,跟麻雀大小差不多,别人做的此类鸟笼都是50多根竹条的,笼条缝隙太大,红子鸟容易抿翅儿从笼条间钻出飞掉。而明熹宗的红子鸟鸟笼则有64根笼条,外径290毫米,高200毫米,既考虑了鸟与笼的比例,便于观赏,又防止了红子鸟飞掉。
明熹宗的漆工活也很在行,从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动手,并喜欢创造新花样,让身旁太监们欣赏评论。明熹宗还喜欢在木制器物上发挥自己的雕镂技艺。在他制作的10座护灯小屏上,雕刻着《寒雀争梅图》,形象逼真。《明宫杂咏》上有诗吟道:“御制十灯屏,司农不患贫。沈香刻寒雀,论价十万缗。”明熹宗雕琢玉石,也颇精工,他常用玉石雕刻各种印章,赐给身边的大臣、宫监。
明熹宗喜欢看傀儡戏,当时的梨园弟子用轻木雕镂成海外四夷、蛮山仙圣及将军士卒等形象。明熹宗情绪高时,也施展自己的手艺。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约高二尺,有双臂但无腿足,均涂上五色油漆,每个小木人下面的平底处安一锔卯,用长三尺多的竹板支撑着。另外还有一个用大木头凿钉成的长宽各一丈的方木池,上面添水七分满,水内放有活鱼、蟹虾、萍藻之类的海货,使之浮于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围用纱幔囤成屏幕,竹板在围屏下游移拽动,这样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戏台。在屏幕的后面,有一艺人随剧情将小木人用竹片托浮水上,游斗玩耍。当时宫中常演的剧目有《东方朔偷桃》、《三保太监下西洋》、《八仙过海》、《孙行者大闹龙宫》等,剧中的小木人均装束新奇,扮演巧妙,活灵活现。明熹宗做得是如醉如痴,看得也是如醉如痴。
不但是这种“水傀儡”戏,明熹宗对真正的戏剧表演也兴趣不浅。他这种兴趣是从对军事的爱好上来的。他本性好武,在魏忠贤的撺掇下,他在宫内设立内操,挑选年轻的太监300名,手持龙旗,列队在左;令宫女300人,手持凤旗,列队在右,大搞内操。他就这样喜欢上排兵布阵的打仗游戏,而且还玩得像模像样,规模越来越大,后来竟凑到了上万“勇士”,个个身披铠甲,服饰鲜明,整天操练不休,喊杀声不绝于耳,锣鼓之声响彻宫内外。从此紫禁城内吵闹喧天,明熹宗如同将军指挥打斗,玩得不亦乐乎。明熹宗还骑马亲自上阵,做“大军”的统帅,顾盼神飞,得意洋洋。看到明熹宗把好好的皇宫弄成了练兵校场,大臣们都觉得太荒唐了。作为皇帝,每天都会有许多军国大事需要处理,明熹宗却整天这样不务正业,只图自己快活,不顾江山社稷,臣子们不禁忧心忡忡,纷纷上奏请明熹宗结束内操。可明熹宗玩兴正浓,根本不肯听他们的。
明熹宗曾经在懋勤殿里设置了一个四周封闭的隧道,让戏班子在大殿中的隧道里面演戏。有一次演《金牌记》(即皇帝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的故事),到“疯僧骂秦桧”一出时,魏忠贤因面子上有些挂不住,起身离开。明熹宗心中知晓,外面的百姓都将魏忠贤比作秦桧。他故意命戏子先停下来,派人去找魏忠贤,一定要让他到场后再演,还是他的奶娘客氏求情才作罢。看来明熹宗本身也并不是真的糊涂,他思虑的是只要魏忠贤不危及到他的皇位,他也就视而不见,继续潜心于自己的爱好中。
真正到了觉得看戏不能尽兴的时候,明熹宗还带着太监们亲自登台演出。明熹宗一看到关于打仗的戏就显得兴奋异常,他热切地希望在里面扮演一个角色。他曾经排演过一个戏。其中有一场是“雪夜访普”,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在大雪之夜拜访宰相赵普,商议如何统一全国的事。既然叫“雪夜”,可见是冬天,剧中的人物都要穿冬装。可明熹宗演戏的时候正值初夏,天气热得要命,但明熹宗却一丝不苟,他亲自扮演宋太祖赵匡胤,披上厚厚的大氅,又戴上了棉帽子,尽管汗流浃背,依然坚持演了下来。
明熹宗就如同一个长不大的孩童,他的很多嬉戏的内容都显得十分孩子气。比如,他曾经在大殿上悬挂一枚银铃铛,然后让宫女们蒙着头在殿里随便乱跑,谁要是碰到那个铃铛了,就把铃铛赐给她,再挂一枚接着玩。他还很喜欢捉迷藏,经常藏起来让宫女们找他,但他喜欢花,袖子里常常揣着很多花花草草,老远就能闻到香气。所以,尽管他藏得隐蔽,宫女们也早就从香气里判断出他在什么地方了。不过为了不让他扫兴,就故意装作找了好半天才找到,逗得明熹宗十分高兴。
每到冬季,西苑冰池封冻,冰坚且滑。明熹宗便命一群太监随他一起玩冰戏。他亲自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小拖床,床面小巧玲珑,仅容一人,涂上红漆,上有一顶篷,周围用红绸缎为栏,前后都设有挂绳的小钩,明熹宗坐在拖床上,让太监们拉引绳子,一部分人在前用绳牵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导,一部分人在床后推行。两面用力,拖床行进速度极快,瞬息之间就可往返数里。
明熹宗亲手制作的娱乐工具也颇为精巧。有一次他做了个木制花园,里面的人可以走路,鸟可以唱歌,水能流动。他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喷泉,宫中的人都叫这种喷泉为“铜缸水戏”,这在当时可是天下一绝。那时宫中都用铜缸或是木桶盛水饮用,他就用大缸盛满水,水面盖上圆桶,在缸下钻孔,在里面设置机关,机关一操作,缸中的水就能飞散出来,形成水喷,再放置许多小木球于喷水处,启闭灌输,有时泻如瀑布,有时又散若飞雪,最后变成一根玉柱,击打着放在缸外面的许多小木球,木球浮在水尖上,随着水的喷吐而跳跃不已,久久不息。
除木工活外,明熹宗还醉心于建筑。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写到明熹宗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小巧玲珑,巧夺天工。明熹宗喜欢踢球,常与太监在长乐宫打球,他觉着玩起来不过瘾,就亲手设计、建造了5所蹴园堂。明熹宗酷爱建筑,还表现在对朝廷建筑工程的关心上。天启五年(1625年)到天启七年(1627年)间,明朝对紫禁城里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进行了规模巨大的重造工程,从起柱、上梁到插剑悬牌,整个工程中明熹宗都亲临现场。他常常在宫内房屋造成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欣赏,等高兴劲过后,又立即毁掉,重新照新样制作,从不感到厌倦。
明熹宗也喜欢雕刻。他擅长雕琢玉石,作品颇为精巧。他曾经赐给客氏、魏忠贤二人金印,各重300两。魏忠贤的印中刻有“钦赐顾命元臣”,客氏的印中刻有“钦赐奉圣夫人”。他还把刻制的玉石时常赐给身边的宫女太监。
面对这样的主子,奸臣魏忠贤当然不会错过良机。他常趁明熹宗引绳削墨,兴趣最浓时,拿上公文请他批示,明熹宗觉着影响了自己的兴致,便随口说道:“我已经知道了,你尽心照章办理就是了。”正如《酌中志余》所述:“当斫削得意之时,或有急切章疏,奏请定夺,识字女官朗诵职衔姓名毕,玉音辄谕王体乾辈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诸奸于是恣其爱憎,批红施行。”明朝旧例,凡廷臣奏本,必由皇帝御笔亲批;若是例行文书,由司礼监代拟批问,但也必须写上遵阁票字样,或奉旨更改,用朱笔批,号为批红。明熹宗潜心于制作木器房屋,便把上述公务一概交给了魏忠贤,魏忠贤借机排斥异己,扩充势力,专权误国。
就在整个大明王朝风雨飘摇的时候,一手制造了客魏专政的明熹宗却在后宫因嬉乐过度,酿成了一身的疾病,面无血色,虚弱乏力。天启五年(1625年)五月十八日,明熹宗从安定门外祭方泽坛回来后,便携皇后去西苑游乐。到下午4时左右,皇后疲乏困倦,先自回宫。明熹宗游兴未尽,便由客、魏陪同在湖中乘船游荡。明熹宗好动,船行一程,竟改换小船,由两个小太监陪伴,自己划荡起来。不料大风突起,把小船吹翻,明熹宗与两个小太监都落入水中。随从人等顿然失色,喧呼救驾。管事太监谈敬率先入水,其他人也纷纷跳入水中,明熹宗被众人救上岸来,而两个小太监却溺死水中。对此,明末曾有诗记述道:
琉璃波面浴轻凫,艇子飞来芳画图,
认著君王亲荡浆,满堤红粉笑相呼。
风掠轻舟雾不开,锦鳞吹裂采帆摧。
须臾一片欢声动,捧出真龙水面来。
明熹宗遭此一吓,染病数日,虽经太医及时医治痊愈,但病根由此种下。到了天启七年(1627年),年仅23岁的明熹宗突然得了重病,开始腰疼、发烧,以后又浑身浮肿,已经呈现出大限将至的迹象。从症状上判断,他得的大概是肾脏方面的疾病。有人给明熹宗进献了一种仙方,说是久服可以长生,叫做“灵露饮”。仙方的做法是:用银锅一口,内放桶状木瓯,木瓯有蓖,蓖中安长颈大口空银瓶一个。用淘净的米按程序添水瓯中,热气透一层,添一层,围在瓶外。银锅之上,扣一尖底银锅,其尖处正对银瓶之口。用水蒸气,尖底银锅外洒冷水,使锅内的蒸气迅速化为水,滴入银瓶,最后取出滴满的一瓶“灵露”(其实就是米的精华)。明熹宗日日饮“灵露”,却不见病情好转。三个月后,明熹宗去世,这时,他还不到“三十而立”之年,故不能说是“短命”,只能算是“夭亡”。一代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他是一个出色的木匠,但却是一个失败的天子。
相关链接:
魏忠贤
魏忠贤(1568—1627年),原名李进忠。后因认魏朝作为“干父”而改名换姓。他是中国明朝末期有名的宦官。北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出身于市井无赖,后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庇佑。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泰昌元年(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年号天启。魏升为司礼秉笔太监。明熹宗是个“木匠天才”,喜欢刀锯斧凿油漆的工作,“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魏忠贤总是乘明熹宗做木工做得全神贯注之时,拿重要的奏章去请他批阅,熹宗随口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魏忠贤逐渐专擅朝政。时东林党人、吏部尚书赵南星在朝廷中排斥反对派,于是非东林派愤而结交魏忠贤。1624年,魏忠贤遭到杨涟的弹劾,但幸免于难,于是开始大规模迫害镇压东林党人。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借熊廷弼事件,诬陷东林党的左光斗、杨涟、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等人有贪赃之罪,大肆搜捕东林党人,史称“六君子之狱”。天启六年,魏忠贤又杀害了高攀龙、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等人,东林书院被全部拆毁,讲学亦告中止。而负责防守边疆的孙承宗、袁可立等正直大臣也相继遭罢官。至此,东林党被阉党势力彻底消灭,时东林“纍纍相接,骈首就诛”。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极受宠信,被封为“九千岁”,自己也在民间养了不少“义子”,如什么“五虎”、“五狗”、“十孩”、“四十孙”等。在其全盛时期,各地官吏阿谀奉承,纷纷为他设立生祠,连辽东巡抚袁崇焕也积极参与其中。1627年崇祯帝朱由检登位以后,魏忠贤遭到弹劾,被流放凤阳,在途中畏罪自杀。
客氏
客氏原是河北农妇,侯巴儿(侯二)之妻,姿色妖媚,狠毒残忍,生性淫荡,生子侯国兴。18岁入宫成为皇孙朱由校的乳母。朱由校是当时太子朱常洛的长子。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刚刚登基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猝死,年仅15岁的朱由校登基,是为熹宗。当时魏忠贤、客氏深受朱由校宠幸。登基未逾月,朱由校便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其子侯国兴、弟客光先及魏忠贤兄魏钊俱锦衣千户。天启元年(1621年),熹宗下诏赐客氏香火田,叙魏忠贤治皇祖陵功。御史王心一谏,熹宗不听。至熹宗大婚后,御史毕佐周、刘兰请遣客氏出外,大学士刘一燝亦言之。熹宗恋恋不忍客氏离去,曰:“皇后幼,赖媪保护,俟皇祖大葬议之。”不久,客氏被迫离开宫廷,复又被熹宗召入。客氏“每日清晨入乾清暖阁侍帝,甲夜后回咸安宫”,二人可能有淫乱的嫌疑,客氏常常将龙卵(马的外肾)烹煮给熹宗食用。客氏曾与魏朝、魏忠贤等宦官对食,“忠贤告假,则客氏居内;客氏有假,则忠贤留中”。客氏害死数个曾被熹宗临幸过的嫔妃,张裕妃怀孕临产,客氏竟断其饮食,裕妃饥渴难忍,在暴雨之夜到屋檐下接雨水喝,最后哭喊着断气。天启三年(1623年),张皇后怀有身孕,即怀冲太子朱慈燃,却被客氏与魏忠贤暗中陷害而生下死胎,此后张皇后未再生育。《明季北略》记述,客氏曾在熹宗逝世前,安排怀孕的宫女进入后宫,以冒充熹宗子嗣。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无子而逝。十一月,其弟思宗即位后,籍没宦官魏忠贤及客氏。魏忠贤自杀,乾清宫牌子赵本岐奉命将客氏笞死于浣衣局,在净乐堂焚尸扬灰。其子侯国兴、其弟客光先与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同日被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