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众人受到召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013年我们重返敦煌,正是隆冬时节。

清晨落了雪,沿路的白杨树笔直地伸向天空,如同执戟的武士。要到九点多,太阳出来以后,温度才开始从零下15摄氏度一点点攀升。北方的冬天,是纯粹的冬天。但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在第一代“敦煌人”的记忆里,这里的冬天并不诗意。

那时,凛冽的寒风会让大泉河迅速冻结,平时取水,需要凿开厚厚的冰层。清晨起床,鼻子上覆盖着一层霜。用土堆砌的床和桌子,是他们全部的家当。那时的莫高窟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风沙淹没了大片的石窟,满窟的塑像倾倒垮塌,壁画空鼓、起甲严重,大片地脱落……严酷的现实,促使他们留下来,保护洞窟,临摹壁画,就此度过一生。

第一卷“边城风云”,将呈现敦煌的第一代守望者与这片洞窟、这座城市之间的关联。常书鸿、常沙娜、段文杰、史苇湘、欧阳琳、孙儒 、李其琼、李云鹤、李贞伯、僩万庚育、关友惠……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抉择,让莫高窟起死回生,而他们各自的命运,也就此悄然改变。

莫高窟重现人间以来,一直被寄予难以负荷的民族情感。她在一个“错误的时代”被发现,在盛世与末世的转换之间,这些精美的洞窟和浩如烟海的文物,面临过动荡与浩劫。这是第二卷“民族的阵痛”试图呈现的内容。从前的敦煌之路是斯坦因与伯希和的旅程,是令陈寅恪悲叹的“吾国学术之伤心史”,是围绕20窟(今130窟)而爆发的向达与张大千的恩怨,是平山郁夫的一次次离去与归来。如今的敦煌之路,则是敦煌学的国际联合研究。我们拜访中国、日本和欧洲的敦煌学者——石塚晴通、吴芳思(Frances Wood)、魏泓(Susan Whitfield)、柴剑虹、荣新江……追索他们的心路历程。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这片大漠深处的美术馆,冥冥中形成惊人的精神磁场。在第三卷“大漠美术馆”中,敦煌研究院的几代美术工作者将坦陈他们心中的千年佛光——何鄂、邵宏江、赵俊荣、侯黎明、娄婕、陈海涛、陈琦、王学丽、徐铭君……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虔诚与执著却始终传递,生生不息。当年常书鸿先生从巴黎发愿回国,就是希望在敦煌找到艺术的新路,如今,敦煌依然在给予未来无限的遐想空间。

第四卷的标题“继续敦煌”,来自常书鸿先生的遗愿——“保护敦煌,研究敦煌,弘扬敦煌,继续敦煌”。千年文明继绝存亡之际,几代“敦煌人”为了挽救这片历史遗迹,做出各自的努力,又在敦煌找到一生的归宿。樊锦诗、彭金章、王旭东、苏伯民、赵声良、张先堂、李萍、吴健……他们在保护、研究、考古发掘、国际合作、数字化等领域所做的所有探索,让这片佛国世界,在我们的时代依然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