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意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有一个你温暖学生的心(4)

真是应了那句话“距离是一种美”,因为距离可以产生浪漫,浪漫可以有绚丽的光环;走在大学的校园里时,也许没有太多的在意,但当回归到日常的生活中,被琐碎所羁绊的时候,校园留给你的种种,就会爬上心头,滋润着美美的心田。34年来,我主要在两所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一所是华南理工大学,一所是新加坡国立大学。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与教学的时间也有14年了。记忆中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天总是很热,阳光很亮,似乎大部分时间都走在燥热之中;巨大的雨树好像也遮挡不了骄阳的穿透力。还记得每次从宿舍走到教室,湿透了衬衣,晒红了肌肤,但是肯特岗依然让我欢喜与留恋。雨色明净,纤尘不染,与夜空相对,衬着水一般的心情。一腔情思,蓦然翩飞,心总是轻易潜进留不住的往事:

浓绿依旧,

寂寞依旧,

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

掌中握住的是有限,

瞬间握住的是永恒。

也许在以后很多年里,

总是会长久凝望着无影无踪的夜空,

一条航道在两岸夹杂的水间

伸向或许永不会再来地面的

那颗星星。

2015年11月,习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说道:“新加坡国立大学拥有110年悠久历史,是亚洲乃至世界知名高校。李光耀先生、陈庆炎总统、纳丹先生、吴作栋先生等新加坡领导人都是国大校友。可以说,这里桃李芬芳、人才辈出。贵校倡导‘人才不设墙’‘观念不设墙’‘思维不设墙’‘知识不设墙’的‘无墙文化’,体现了新加坡创新进取和开放包容精神。这是贵校乃至贵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的确如此,新国大精神植根于西学精神和儒学精髓,更融汇了现代文化的元素,那就是:对真理热切追求的理念,对科学不断求证的习惯,对于结果认真求实的态度。

走在茂盛而葱绿的新国大校园,叩问大学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大学是青年人向往的理想园,是社区经济的典范,是神殿;大学是荣耀,是快乐,是永恒;大学是110年来依然年轻,依然出众,依然灿烂。而我所在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则是50年来依然执着,依然深植,依然创造。

新国大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语向世界展示崭新的面容,促使春的萌动回到了这个110年之后仍然年轻的学校,并带来了重新创造新国大的远见和勇气。每一代新国大人,都必须为作为一个新国大人意味着什么下定义。我们面临着惊人的挑战,但同样具有惊人的力量。新国大人历来是不安于现状,不断追求和充满希望的。我们曾经做得很好,但是还必须做得更好;只要是新国大人,就必须在这个为需要每个机会而竞争的世界上做到这一切。

在新国大学习和生活的14年间,已经有了深远的情感可怀念,已经有了不需要张扬而充满内心的记忆可追溯,新国大已经给了我这些,我还能要求什么呢?

1999年,我如此关注这个日子,知道自己喜欢生命的投入,这份投入也许是缘分,让我与新国大结成了莫逆,也许很多东西可以逃避,可是心灵的感受是躲也躲不掉的,新国大所给予的学识与学术,价值与精神,在过去的14年来已是我的爱。

这儿有自己深爱的碧绿,有饭堂,有学生,痴迷就在肯特岗,爱恋就在半山;书架上满满的书籍,灯影下淡淡的墨香,蜿蜒小路上的玉兰香,婆娑树影旁的斑驳。不管身在何处,新国大仍然是我的情之所归。

台湾的周文宗同学写了一首《传灯》,我们正是传灯的伙伴,就像一个又一个同学所带领的企业遍布全球那样,新国大以它独特的胸怀,接纳并培育了兼具中西文化的管理精英,使得灯火照遍。

我在华南理工大学生活和工作的时间整整34年了。在华南工学院(今为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了4年本科课程后留校做老师,到现在刚好从教30年。34年前的我从东北一个小小的地方来到广州,甚至为第一次看到的“自来水”所震撼,惊讶于水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来到面前。那个时候的我,完全是懵懂而怯懦的,几乎每样东西都让我觉得惊奇,很像《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在华南理工的4年时间里,可以用蜕变来形容自己的成长,这所学校给予我一个全新的生命,让我懂得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认识自己,以至于大学毕业时,为了留在学校里,由无线电技术专业转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业教学,也毫不犹豫,不仅仅是为了父母,更是因为我实在是喜欢在这所大学里当教师。

爱华南理工,不仅仅是自己在这个地方生活了34年,更因为华南理工的理性与平静。我曾在一本书中这样描述它,如果说中山大学是雍容端庄,具有王者气派,那么华南理工大学则是幽雅出尘,宛若诗人风骨。

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安详、古朴自然、深邃从容。大片的绿树和湖泊掩映和点缀着这座古雅的学校建筑。蔚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树,衬托着红墙绿瓦,还有新颖的教学大楼和学生宿舍。

当春的细雨沥沥时,西湖的安宁衬托出华南理工犹如淡淡的水墨画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金银岛上的南阳杉对望湖畔,婆娑的垂柳把细叶撒向湖面,挺直的棕榈用双手迎接细雨,这一切都笼罩在雨中,一切色泽都淡淡化开来。

当夏的阳光灿灿时,高大的凤凰树撑开巨伞把湖滨路和2号楼遮掩得斑斑驳驳,东湖粼粼的波光,平添了一份高贵,相夹杂着玉兰的幽香,篮球架下的身影,知道韵味与健美的结合应该是在夏的湖滨路上。

当秋的凉风曳曳时,建筑红楼的厚重渐渐浓重起来,倚楼而出的是大师的笔,几千年的脉络,今人的展示,历史与现代的桥梁该由这支笔来构建。

冬到百步梯时,已是12号楼的新貌;当日光第一道投射时,一万年太久。晨起的步履与时光同步;晚修的灯火与星星对流,你可以听到的正是华南理工的脉搏。

当漫步在1号楼广场,会看到中山先生的铜像,金色的光线投撒在先生身上,犹如增添一束灵光,在先生静静的俯视中,心会震动。这就是华南理工大学了——严谨、从容、细致、投入、朴实。

的确,平静是最美的,特别是心灵的平静。心的平静来自于长期、耐心的自我控制,心灵的安宁意味着一种成熟的经历,以及对事物规律的不同寻常的了解。当这个浮躁的社会侵蚀校园的时候,华南理工仍能超然于世,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大学应该保留“象牙塔”的风骨,但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也许华南理工曾经的四位学子更能代表华南理工的这种风格。

TCL的李东生颇具儒家的风范,创维的黄宏生很有点法家的力度,格力的朱江洪更具道家的味道,康佳的陈伟荣则更具现代职业经理人的特性。成功的路也非常的不同,李东生带领一个国有企业进行渐进式改制,并且成功地发展了多元化的功效,成为多个领域的重要力量。黄宏生在艰苦创业中,带领民营企业走出一个又一个陷阱。朱江洪引领地方国有上市企业稳步成长,至今竞争力依然强劲。陈伟荣带领一个合资企业走上国有上市公司,成功之后毅然选择重新创业。不同的境遇,不同的路径,不同的个性,却拥有一样的成功,这就是华南理工学子的风范。

今天我有幸在华南理工的创业群中,这里集聚的是新一代的华工创业人。陈让,连续创业者,Snsplus Inc.联合创始人,公司于台湾上市。快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唐陈龙,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成就客户的理念,使其赢得了“互联网+批发”的行业领导地位。林彦廷创立的北京微吼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在线视频直播的开创者和领军者。邱彪创立的深圳市百米生活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商业Wi-Fi运营商。陈军的北京优特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从事IT运维日志、用户及业务日志搜索分析系统研发的大数据公司。雷阿敏、何东青、罗佳威三位大学同班同学创立了葱课(CongAcademy),并于2014年10月24日发布,全球首创按需定制学习模式,是国内第一家做众筹教育的互联网公司。陈第、李展铿、叶文胜、蔡锐涛四位联合创始人创立的有米科技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移动互联网企业,2015年11月10日,有米科技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进入资本市场最年轻、最有潜力的团队。

虽然这是几代不同的创业者,但是当我走近他们的时候,仍然深深被他们独特的气质感染,也同样感受到自己身上一样流淌的理念,学习的欲望,求实的习惯,认真投入做事的态度。这就是华南理工独有的特质,学校用“大学精神”烙印在每个华南理工学子的内心。

华南理工不算是古老的大学,但确实是一所闻名海内外的理工科一流大学,其毕业生中拥有一大批顶级人才,60多年的历史上近30万毕业生中有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著名的企业家,还有许许多多被公认优秀的政府管理人才。他们在各自领域独领风骚,开创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中国没有一家大学如华南理工般诞生出这么多杰出的企业家,所以被公认为“企业家的摇篮”,也可称之为“华南理工现象”。

我深受这所大学的影响,虽然是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但是可以胜任哲学课程以及管理学课程,都是因为安静的钻研,认真的投入,坚守价值贡献,这些华南理工赋予我的品性。成长的力量来于学习,而学习的本质是一种意愿,是一种自我扩充;成长过程本身,就是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真正懂得学习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以此促进自我的心智成熟;成长,就是学习。

也许这份学校的情结太重,以至于不管我去做什么,总是把学校作为情感依托之地,有了这份依托,让心能安;也因为这两所学校融合在自己的生活中,使得自己能够不断尝试新东西,甚至敢于超越自己的极限,这感觉真好,感恩我所学习、生活以及工作过的所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