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答,难在哪儿
回答,难吗
◆难题处处有
小案例1-1
一天,你的上级在与你谈完具体工作之后,突然微笑着问你:“我想把你与东成(另一个部门主管)的岗位对调一下,你看如何?”
“这……”你惊住了。
很难回答。
一方面,领导在谈完当前工作后问你这样重要的想法,显然是比较正式的考虑,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此时,对方关心你对这事的想法和态度。
另一方面,领导没有给你思想准备,突然提出来,向你要答案,显然又是在考验你。此刻,对方在乎你的反应和能力。
你准备怎么回答?
在职业初期,我们通常处在中下级工作岗位上,各种上级、平级、下级常常这样有意无意地给我们出难题,让我们回答不易。
生活中亦是如此。
有一个经典的回答故事是这样的。
小案例1-2
未婚夫很严肃地对未婚妻说:“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
她认真地望着他,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会如此重要呢?
“为什么是我?”他一字一句地问。
如果是你,会怎样回答?
“因为我爱你!”——太俗套了吧。
“没有为什么,就是你!”——是很霸道,但是难入心。
……
其实,这便是人生,提问容易,回答艰难。
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提问被赋予成为一种权力,回答则被规定为某些岗位和人员的职责,可见问与答的分量差别。谁会蠢到把困难的事作为权力来争取呢?
◆回答难,首先难在自身
大多数情况下,回答问题比提出问题更有难度,需要更大的努力和投入才能做好,尤其是在青年时期。
◇底蕴不够,回答难。职业起步阶段,自身的专业积累、综合修养都还比较浅显,应对工作上的各种需要常常捉襟见肘,要争表现,又缺乏能力,要抓机会,又自信不足。这时期的回答难,就难在自身底蕴不够,也就是不知道回答什么。
类似小案例1-1中的下级突然被上级问到调岗这样的重大问题时,回答困难的原因大致如此。因为不知道上级这样问到底是何意。
◇地位不够,回答难。即使知识能力够了,但因为处于社会或单位中基层地位,社会资源少,工作权力小,很难调动让自己说话算话的工作资源,导致虽然知道该回答的内容,但可能因为做不到而无法回答。这种情况的回答难,难在自身资源不够,也就是不能回答什么。
类似小案例1-2中的未婚妻被未婚夫严肃逼问时,回答迷茫的原因也是大致如此。回答者通常显得无奈,我能说什么呢?
◆回答难,其次难在执行
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回答难还难在很多回答都需要继续落地执行。
◇任务性回答,需要兑现。工作中的问答大都与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有关,提问可以不带预设,但回答的内容却必须是可落地执行的。
比如,问某项技术指标为什么达不到?需不需要达到?何时达到?需要什么条件?达不到怎么办?等等。提问似乎是开放式的,没有强制要求什么。但是,对这些问题的直接回答,无论YES或NO,都是一种承诺。说YES意味着你要去亲自做到,说NO则需要变通措施或让别人做到。总之都有落地执行的下一步工作要做。
换句话说,提问者提问结束就是工作结束,而回答者回答完毕常常意味着工作才开始。
因此,如果我们自身的动手能力、执行能力、实现能力不足的话,这样的任务性回答当然难了。不幸的是,青年时期或处于中基层时,我们大多正是处于如此状态的。
◇关系性回答,需要时间。与工作中回答需要兑现一样,生活中关于人际关系的回答同样需要用行动来证明给对方或第三方。困难在于,这样的证明或验证不是在短时间可以得出结论的,人们常常需要看到回答者日后的持续行动。
比如,问你真爱父母,真爱恋人,真爱子女吗?显然“我真爱”三个字可以简单回答的。但提问者、旁听者的言下之意非常明确:如何证明你的爱是有深度的和可持续的?爱之“深度”或许可以用一个动作、一件事来表白,但爱之“持续”则需要一段时间、一系列事件的逻辑演绎才能得出结论。
因此,如果我们自身的经历、阅历、名声等影响力不足的话,这样的关系性回答就难以得到立即印证。
总而言之,一方面我们自身底蕴、资源不足,另一方面任务性问题、关系性问题又需要完成和持续的证明,如何跨越这四个障碍?
这需要我们创新回答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