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文化诸元(1)
一、礼仪
《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于饮食。”
“礼”字,繁体作“禮”。“示”字加一个“豊”字。甲文有“示”字,“示”字是什么意思呢?“示”就是“主”,是庙主、神主的专用字。所以,凡从“示”的字,都与神、祖有关。祖,是祖宗;社,是社神,土地公公;宗,是祖宗;神,当然就是人们崇拜的神了;而祀、祭,都是拜神的活动;而崇,说的是埋葬在高山上的祖宗,那当然是非常崇高的;而祟,就不大妙了,鬼神跑出来了,来到人间捣乱,当然就会发生灾祸了。祸是鬼神搞出来的。那幸福呢?也靠了神灵的保佑,所以就“福”了。
我们的先民,很早就懂得了要用食物来祭拜祖宗和神灵,所以金文就将甲文的“示”字和“豊”字结合成了禮字。
从这个古文字的“礼”字的字形,就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宗是用稻麦之属,用食器“豆”和“案”装盛,摆在祖宗和神灵“示”前,很是虔诚的礼拜啊!
饮食礼俗,或说礼仪,形成了物质、精神一体的文明。所以,饮食礼仪,就是由古及今的最为重要的饮食文化。
我们讲饮食文化,当然自饮食礼仪始。王仁湘先生在《饮食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说:“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也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上至皇室,下至家庭,都恪守不移。”他又说:“我们餐桌上的礼仪习惯的建立,与儒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所奉行的,也就是儒家礼仪学说的合理的教条。这些教条不知不觉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影响到我们的思想,影响到现在,也会影响到未来。”
这些意见是很对的。
总结古代礼仪,特别是饮食礼仪的文字记载,有《礼记》、《仪礼》和《周礼》这“三礼”。周人详加规范了客食之礼、待客之礼、待食之礼、丧食之礼、宴饮之礼、进食之礼。
孔子对这种种饮食文化有很多论述。他说礼是自卑而尊人的。他又说礼者,是定亲疏、决嫌疑的,更可别同异、明是非。
所以后人把饮食之礼看得极重。因为饮食是人的所需,天天要做的一等大事,是维系生命的重要活动。在饮食上讲礼,就使得礼常规化、经常化了,就使礼深入人心了,贯彻在每一个人每一天的生活中了。
所以,饮食讲求礼仪,当然是饮食文化最重要的体现。
桂林之所以是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因为不但历史久远,而且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不断的发育了文化,发展了文化,繁荣了文化。而在很多文化方面也随着时序的演进,形成了既持有全国共通的文明,也有着自己显著特色的礼仪。
举一个例子来说,一个家庭的老者死去,家人特别是子、孙,当然要悲痛哭丧,要治办丧事。送葬、下葬之后,就要大摆丧酒,宴请前来吊丧祭奠的亲朋好友。在停灵之期,前来吊唁的,无论官、民,贫、富,均有奠仪。或敬送挽联,或赠与银钱。于是,丧家在丧事期间,有茶酒款待络绎不绝的前来祭奠的宾客,丧事完毕,就以盛宴答谢。自古至今,皆是如此。
民间丧宴的菜肴,必有三道豆腐菜。首上水豆腐肉丸羮;中序再上三角形豆腐酿(所谓山水豆腐);最末,上油豆腐肉丸子。这三道豆腐菜,第一道寄以哀悼之情,说的人生脆弱,稚嫩如腐,汤中肉丸,祷祝逝者归入地府,与前逝者团圆;第二道其意自明,因过去风俗土葬,逝者将上山入土;最末一道是油豆腐圆子,这是祝福生者团团圆圆,不再有如此事儿发生,这不仅祝福丧者全家,也祝福前来吊唁祭奠送丧的亲朋好友,好人一生平安,团圆幸福快乐!
因此,我们桂林人,是把丧死的礼仪看作喜事的,这丧事、丧酒的操办,就叫白喜事、白喜事酒。
当然,办理丧事,也有诸多的禁忌,最大的禁忌就是不能上鱼!
不论是家宴,还是大的宴席,都有一套礼仪。过去大户人家十分讲究,就是普通农家也不会忽视。特别是中国人,很讲求祖孙同堂、四代同堂甚而五代同堂。吃饭便是家庭、家族团聚的最佳方式。全家人在一起吃饭、饮酒之中,非常突出的体现了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亲妻爱的仁孝亲情。
记得我还是很小的时候,有一点点好吃的总要递给母亲,次则姐姐。她们爱我,甚至于母亲偏爱我,总是让我吃。我从小懂事,母亲虽然文化不高,但她从那样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出来,嫁给我父亲后,又受到我父亲的影响,经常讲一些诸如孔融让梨的故事给我听,所以,吃不仅是吃,还是文化,是礼仪。
我从小在舅父家长大,我外祖母当然是全家的“老祖宗”,每当进餐时,那坐北朝南的位子一定是她老人家的。然后西侧是舅父,东侧是舅母,下首让我靠近舅父坐。然后才是表弟,表妹还小,被抱在舅母怀中。这座次直到我考上大学,离家出去了,都是如此。假期回家,问问表弟,也还是如此。直到1963年外祖母去世之后,她的位置却仍然空在那里,舅母必然盛上小半碗饭,端端正正的放上一副杯、匙和筷子。
现在许多家庭只有两三个人,夫妻加一子或一女。那首席当然是独生的儿或女坐了。一坐下去,即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了,也只好叨陪末座,若希望这孩子长大了能知书识礼,看来很难。
有的家庭,吃饭时不喜坐在一起,盛好饭、夹好菜后就各自走开,独自享用,这种家庭,当然毫无亲情快乐可言。
饭间布菜也有礼仪,或说规矩。女长者一般先夹菜,当然是她认为的好菜给晚辈以表示亲爱;而儿子、媳妇也夹菜还敬,挑选长者爱吃的送上,表示敬爱。孩子多,应遍施;晚辈敬还,一次足矣。且晚辈敬菜,当然是用尚未用过的筷子,如有公筷,自当别论。
这样的饮食礼仪,那文化的内涵,不是十分深厚么?
宴饮的礼节有若干程序。首先,是应在三日前送发请柬,一般宴客,当在那时下午六时,故当日上午应便笺再作敦请,以最后确认所请之客是否依时赴席。待客人一一承诺了,便应于宴客之时,早到席所,或在家恭候,或在酒店侍待。客人到齐,便是安席,也就是安排好主客人坐的席次。
中国以尚左为尊,故年长尊者应坐左边的首席。八仙方桌最好如传统般安排席次。但现今都是圆桌,那首席应安在何方呢?照理,首席应是坐北朝南,或坐西朝东,但现代建筑的房屋方向没有定规,根本不讲究朝向,于是便约定俗成,以正对厅门的座位为上席。如果包厢之门开在侧边的话,便也只好从权,把首席放在大窗的左侧。当然绝不应当安在窗前,或在门边两侧的。虽然现在讲圆桌可以随便坐,但也不应紊乱。不懂这个次序仪礼的当可不论。但有的十分讲究,座位不对,便使他整个宴饮时间都不舒服,甚至怫然而退席。请客要排序次座位,是一大学问,是不可大意的。主人之序,正对主宾,若主席面南,主人则面北;若其面东,主人则面西。现代宴客,也有这个规矩,主席面前,杯中折花的餐巾也是特别的,而主人面前杯中折花的餐巾也是特别的,一看便知。但这种布序或说摆台的做法,当然是较高级的酒家才有,这摆台的服务员,是经过专门培训的。
安好席,客人们各得其所坐定,服务生个个斟茶,这服务员也须有先后次序的训练,一般应从首席斟起,从左至右,先女后男,最后斟给主人。一轮茶水斟罢,上菜。上菜也是有顺序的。第一,应是羹汤,这是从广东传来的,但桂林古时,也是从羹汤开始。比如寿酒,第一道菜,便是大羹“龟鹤延年”;第二道,便是寿面“福寿锦长”;第三道,是四冷盘。待四冷盘上定,主人让服务员给客人盛汤,盛好汤,主人请客人先喝汤,喝汤完毕。如果是寿诞宴,便请用长寿面。长寿面完毕,便向客人敬酒,如有寿星,当然是先敬寿星,若一般宴请就向众客敬上第一杯,主人要起立,客人也起立,第一杯敬完,用菜,然后,主人依次向客人各敬一杯,敬毕,用菜,客人当然要还敬。这也须首席开始,然后其余不论。现时兴离开席位,从后面走到被敬的人身旁敬酒,这种方式,我以为不好,一下子就乱了,你起来走动,他起来走动。虽然弄得气氛活泼热闹,但那祥和儒雅的氛围便没有了。饮食文化也就消化掉了。三两巡酒后,四热菜上席。此时主客的话语,除对酒肴的品评之外,多说一些彼此思慕钦仰之情,或是工作,或是见闻。长者说话,众客是要安静倾听的;即便客说话,众客也是应当倾耳听之的,这叫敬重别人,更显自己的修养,这当然是饮食礼仪所在,饮食文化的体现。
古代朝廷宴筵,礼仪是非常严肃而细致的,在皇帝的威权之前,丝毫错乱不得。到了现代,盛大的国宴,更是不能马虎,礼宾司早在发出的请柬上除注明原由、时间、地点,特地交代入席准确时间,更注明了应邀者的姓名和席次号码,应邀者只要对号入席就不会发生错乱。
如何以酒食待人,这就需要讲究待客之礼。往时的桂林,即使农村一般农户也很讲究。我做中学教师那些年,常到农村学生家里家访,到则一定要请饭,吃饭又有一套礼仪。使我至今仍不能释然的是吃饭时,妇女不能上席,即便是学生祖母,也只能在灶间吃饭。学生家长不能饮酒,还特地请了他能饮的叔叔来陪席。
这种待客之礼,在城里已荡然无存了,但在现今的农村,也还是依旧,再加上如今富裕了,可说是能拿得出许多好东西待客。“杀鸡作黍”自不必说,海参、瑶桂都有了。
《礼记·曲礼》记载的待客之礼十分周备,甚至规定了酒菜摆放的位置,一方面是礼节,另一方面又便于取食。这待客的礼仪很实用的。
桂林人是很讲究进食之礼的。《礼记·曲礼》罗列出的食礼就有二十六条之多。许多是进食的禁忌,桂林人做客赴宴,至今当然还遵循其中很多条,这些内容,待后文说到“宜忌”时再作介绍。
“会约”与“觞政”也是古代饮食的礼仪,它充分的表现了那时的饮食文化的博大和丰富。这种对饱含礼仪的“共同约定”,是一种会饮公约,设立的“觞政”,也就是通过制定饮食礼仪的规矩使饮食十分规范而有序地进行。
桂林人在饮食上有许多规矩。比如,对尊长者的饮宴要求就非常严格,常用“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之说。灵川的古村,还约定了客人应当不过饱、不宜醉,不詈骂、不纠葛等的条款;还有列出主人应当“不强酒”、“不虚为”、“不偏私”、“不冷待”,等等的要求。现时桂林人在宴请客人之时,主人会说:“喝酒随意,来去自由”,这两条就是极好的待客之道,营造了一个轻松的环境。有客人不善饮或不能饮的,大可喝茶代酒;有客人忽有要事的,也可提前退席;受邀者因有要事来迟的,最多“罚酒三杯”,不要苛责。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这就使聚会、宴饮“其乐融融”,人人都期待“再次聚会”,从而就“乐此不疲”了。这当然是在饮食礼仪之中体现了很深层的饮食文化了。
清代沈存西有《觞政》五十条,也很有意思,我们桂林人也很理会并实行其中大多条款,在饮宴上对主客多所要求,违者当是禁忌的范围,也一并在下叙述。
无论主、客宴饮时均需有良好的“酒德”,时刻牢记“酒戒”,那在大家“饮酒入味”的时候也能如孔夫子教导的“唯酒无量,不及乱”了。
当然这个“无量”,并非酒量大到无边的意思。而是说,不应以量要求饮酒的人。有酒量小的,有一般的,也有酒量大的,但不论喝多喝少,最重要的还是不及乱。我们看到。灵川这一古村,无论是乡人聚饮,还是宴请、做客,“酒德”颇佳,没有人“及于乱”的。这应是饮食礼仪的楷模了。
二、食功
食功,就是饮食的功能。王仁湘先生在他的《饮食与中国文化》中提出:“饮食的作用,可以在十分广泛的范围内体现出来。祭先、礼神,期友、会亲,报上、励下,安邦、睦邻,养性、健身,这些重要的事情有时主要是通过饮食活动办到的。人们通过饮食活动,调节人与神、人与祖、人与人、人与自然、身体与心性之间的关系,饮食就是这样一种万用的润滑剂。”
说得很对,很好。所以,饮食并非仅仅是解渴充饥而已。吃,要吃出文化;喝,也要喝出文化,那饮食才真的有滋有味,成为我们人生的一大组成部分,使我们过的日子,丰富多彩而又兴味盎然。
每个人,每个家庭,难有绝不请客,不赴席的;每个人,也难有不吃请,不请吃的。桂林人常用的两个词,一是“请酒”,二是“吃酒”。这是生活中的两桩大事,请酒固然要礼仪周到,好酒好菜款待客人;吃酒也十分隆重。记得以往农村的朋友去吃酒,特别是妇女,还要穿上好衣服,换上新鞋子,年轻姑娘抹上头油,年长妇女扎上头巾,像过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