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思维:从单维进入五维空间(2)

经典的文学作品、影视故事,往往都有着现实生活里所不具备的“执拗”,否则,故事又是如何发生的呢?所以,在故事里看到的,往往是一对恋人分手了,很多年后重逢,旧情复燃。然而,放眼四周,有多少人是这样?《玻璃之城》中,就算人到中年,黎明还是很帅,舒淇还是很美,现实中呢?男的往往是大腹便便,女的不管是面目还是身材,往往也走了样,多见几面,都觉得不能面对曾经纯净的青春,还旧情复燃?一位好友说,当她知道某位前男友体重达到200斤的时候,就暗下决定再也不要见到他了,这样,回想起来,心目中的他,就一直是月光下的翩翩少年。

我们可以为故事感动甚至落泪,但故事是故事,现实是现实。

另外,写自传也是个玩笑,我所做的事情,微不足道,又能够写什么呢?只是,人生最不能缺少的,是幽默感啊,玩笑还是可以开开的。

警惕这种“很好……但是……”的思维模式

曾经发过一条微博:我特别警惕“很好……但是……”这种思维模式,其要点不在“很好”,而在“但是”,而且通常是针对很多事,已经形成思维惯性。“但是”后面,往往是事情的负面,足以把“很好”抵消。这不是理性地看待问题,是消极。遇到这样的人,勿争论。如果身边多这样的朋友,要警惕并反省自我交往圈。

然后一群人炸了,以为说的是自己。

比如,那像我这种喜欢先承认对方我认同的部分,然后再提出不认同的地方,岂不是严打的对象,可我觉得这只是说话方式啊,还是您觉得别人只能认同你,不认同就是消极?

看了几条类似的说法,就明白,这是没看全微博意思,把我说的这种思维模式等同于三明治沟通方法(先肯定,再提意见或建议,再肯定或鼓励),而这根本不是一码事。

那么,为什么会混淆呢?

首先的确是我的问题,终究是描述不清楚,如果把话说得更全些,并且有具体的例子,原则上可以减轻些误会。

说个具体的情境,比如我转发了一个泰国的广告视频《一个妈妈教会女儿受用一生的事情》,说:我们并不知道未来会面对什么难题,然而如果能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这是一生的智慧源泉。

然后有人说:这个真心好,可孩子如果不上道,没有很好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和技能转移能力,怎么办呢?那就只有靠父母慢慢潜移默化影响了。

我说的警惕,就是这类。孩子上不上道,是应该考虑,但是首先最应该考虑的是怎样引导孩子,而且孩子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等都可以培养,仍然和大人的引导有关。

其次,是很多人对概念并不明确。概念的区分,其实简单,抓住要点或者说事物特征就好:我说的“很好……但是……”思维强调了“但是”后面的消极性,三明治沟通法的特点是“很好……但是……很好”,这里面的“但是”后面,是给出建议、指出问题,偏向积极。看到一段话,应该先看全,再和其他的概念对比,就会少些混淆。“先看全”,这要求不过分吧?

人在看到一个内容时,如果和自己心目中固有的概念不符,通常会本能地产生自我保护意识,因而抵触。至于两个概念是否是一回事,在第一反应里,通常不考虑。但如果一个人的知识框架里,存在多个概念并且能够区分,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减少,这也就是俗称的见多识广。

比如,针对同一条微博,心理学培训顾问赵征立刻心领神会:是的,这就是传说中的“yesbuter”先生!

我并不是因为他同意我的观点才举出来作为论据,而是他立刻归纳出我的话的要点,并使用了一个专有名词。

yesbuter这个词,应该是职业规划专家古典创造的,以下是百度百科的释义:

Yesbuter,特指总是说“yes,but”(是的,可是)的人。他(她)们永远把“但是”挂在嘴边,自己不断否定自己,这种人被自己的安全感囚禁住。

有一类人,永远把“但是”挂在嘴上的人,“我想去看外面的世界啊,但是……”“我想和他在一起啊,但是……”“我也想勇敢一点啊,但是……”

这一类人,职业规划专家古典曾经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中有过鞭辟入里的形容,他把他(她)们叫作“yesbuter”。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这样的思维模式,对于人的成长进步是很大的阻碍。再好的方法也搁不住否定,积极的一面,总不如消极的一面,因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消极的一面,符合人性中的懒惰,此长彼消,则积极性没有生长空间,当然也就缺少行动力。

那么,沟通中的三明治法则又具体指什么?以下也是百度百科释义:三明治法则是指对员工进行绩效反馈的基本方式,先对员工工作进行肯定,然后指出问题,最后提出改进方案,给出光明前途。这种方式有利于员工接受上级建议和意见,但是三明治法则只是给出一个程序问题,其中并不包括实质性内容,类似法律中的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区别。

面包——认同、欣赏、关爱、幽默感。

肉——建议、批评。

面包——鼓励、希望、信任、支持。

三明治法则虽然主要用于绩效反馈,也有人应用在工作的其他层面和生活中。不过终归来说,三明治法则和“yesbuter”是两回事,不能等同起来理解。

关于如何避免概念混淆,除了清楚地了解各种概念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持开放的态度,不要一看别人的观点和自己不同就炸,因为双方说的不见得是一回事,可以先确认是不是自己的理解,如果不是,但是有道理,就当作新的知识吸收进来,没道理,就放一边,而不是一看就立刻排斥。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动态的,不断抛弃旧的知识,不断吸纳新的知识,新知识也结合原有的有用知识,新陈相因,推陈出新,这样,知识体系会更加完整,而人的胸襟,也会因为不断有新知识补充而更加开阔。“问渠哪能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这个意思。

要避免的情况是:现有的知识结构缺少开放性,反而形成知识屏障,凡与自己意见不同的,拒绝接受和吸纳。

无关对错,只是适合与否

和人争论,通常是没意思也没意义的事。

你说一件事,别人说,这个不对。你说另一件事,别人说,那个不对。可是很多时候,他根本没听明白你说的意思,用句刻薄的话来说,他的知识层次没达到那个水平,听不懂,所以认为不对。或者是他懂了,但是他不同意你的观点,所以直接下结论说:你错了。这时去辩个一五一十,那不是傻吗?

有些时候,你也没错,他也没错,只是大家的观点不同,对信息的理解方式不同。王思聪说:“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钱没钱,反正都没我有钱。”首富公子这样说,大家觉得,啊,是这个理儿。一般人这样说,肯定会引来一通劈头盖脸的骂声:你谁啊你?你要是硬去解释说“我说的钱是指精神财富”,那肯定是找抽。因为钱这个事,大家在基本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如果有人理解,你这样讲是幽默,这就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了。不过可惜,拥有幽默感的人太少,所以开玩笑都大可不必。

有人说,碎片时间为何还要用来学习?那多累啊,休息就行了。

他说的这个情况,适合他自己,因为总有人想要用来学习。

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人说,碎片时间用来休息?太浪费了,为何不学习?

这个情况,也只适合他自己。

之所以在沟通上出现那么多麻烦,很多时候就是因为错位:明明是只适合自己的情况,却想要推而广之。

有人喜欢吃咸豆花,于是不能容忍甜豆花,甚至得出“非我族类”的结论。

有人喜欢用印象笔记,有人喜欢用有道云笔记,这都没什么,要命的就是各自捍卫,互相指责,或者按自己的希望去要求别人。

这种思维,可以通称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思维。面对这种思维,退避为上。

对想要进步的人来说,当然是要避免这种思维。

说对错,往往是使双方形成对立思维,而明白只是适合与否的问题,人的包容度会相应高些。是啊,我为什么一定要勉强你按我的方式生活?

这是个多元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要以自己的对错标准去凌驾于人。有时候,听到一个让自己不舒服的观点,应该思考:他为什么会那么说?背后的脉络可能更耐人寻味。有些人,了解其为人处世的态度后,尽量不产生交集就是了,也没必要非得针锋相对,因为很多争吵往往会偏离人生主题,使正事受到影响,这就好像本来是出门去打个酱油,结果路上看热闹,高高兴兴看完回家了,一想,咦,打酱油的事给忘了。

学习的时候也是如此。别人说的,不见得适合自己,甄别来听,如果不适合自己,也不要强求,对症下药才有好效果。只是这里面的前提是:了解自我。很多人就是因为不了解自我,所以才会盲目地试很多方法。了解自我的过程,也就是慢慢地把很多适合自己的事物归拢到身边的过程,而不适合的,当然也会慢慢远离。

解决问题的思维:从“我是谁”开始

经常有人这样分享:我亲身试过一个偏方,特别有效,我咳嗽了很长时间,用盐蒸橙子,吃了几天就见效了。

于是很多人转发、收藏、尝试。但有些人会发现,试了也没用。

问题出在哪里?

分享的人并没说错,对他是有效的,但在分享的过程中,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他是什么体质?什么种类的咳嗽?

比如我来分享的话,会是这样:

我患肺阴虚咳嗽一年多,试了很多药和治法,最后发现,化橘红对我有效。如果患的是肺阴虚咳嗽,可以试一下。

这里没有详细解释何谓肺阴虚咳嗽,因为这可以百度得到,而且不存在争议。

适用于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自己。有位朋友自我管理非常严格,做了详细的excel表格记录日程,每周打几个电话给家乡的父母,都有计划有执行,非常细,这事就不适合我这种相对散漫的人。但我会了解这种方法,并且归纳为:适用于某类人群的excel表格管理法。界定非常清晰。

所以,经常有人问我推荐书籍,其实这个通常不好推荐,因为不知道对方的层次、目的,比如有人要提升写作水平,提升写作水平是个宽泛的说法,是想提升公文写作水平,还是文学写作水平?是想应用在职场,还是想要出版书籍?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适用书籍和方法。有的人想让别人免费教,而有的人愿意付费,这样千差万别的事,按照每个人的情况给建议,非常累。在很多情况下,也并没时间去了解对方。

所以,真正的解决问题者,应该是自己。

遇到问题,看到别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先要想到,对方是什么情况,自己是什么情况,是否适用于自己,哪些适用于自己。如果要行动,怎么行动?行动怎么检视结果?

不要奢求别人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应该自己担负起这个责任。很多人并不愿意为所花费的别人的时间而付费,却希望获得与付费同等的结果,这个想法本身不太现实。学会了解自己,从外在到内在,了解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然后根据情况确定解决方案。(比如有人适合穿香奈儿套装,但经济条件还不允许,这就是客观限定条件。)

世界上,最清楚“我是谁”的人,原则上来说,是自己。

所以,请培养这样的思维和能力:

真正的解决问题者,应该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