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考的艺术:为什么我们越想得到的越得不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我们并不聪明——为什么我们越自以为精明,做事越离谱?

走向疯狂的第一步就是自以为聪明。

——费尔南多·德·罗哈斯

为什么我们常常不相信自己会犯错

读者来信:有一天,朋友让我帮忙买彩票,我帮他选了数字,他却说我选的数字肯定不会中奖,他本想自己选。而事实上他每次自己买的彩票都没有中过,为什么他认为不是自己亲自选择的就不会中奖呢?

Leon解疑:这可能是由于日常生活中他的主要行为都能靠自己的努力和训练加以控制,所以就将这种意识错误地推及所有事,他认为亲自选择数字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那些球,能为自己带来好的运气。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事情明明是偶然的,但人们往往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可以掌控一切,为什么人们会这样认为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美国有一家投资公司,发行了一批头奖300万美元的彩票。然后,按照每张彩票1美元的价格卖给自己的职工。其中,一半彩票是职工自己挑选的,剩下的彩票则是卖票人随机挑选的。过了几天,抽奖的日期到了,这家投资公司专门派调查人员找到那些买彩票的人,他们对买彩票的人说自己的朋友想买彩票,希望买彩票的人可以将之前买到的彩票转让出来。他们会以多高的价格来出售自己的彩票呢?

最后的结果是:并非亲自挑选彩票的人平均每张彩票的售价是2美元,而自己挑选彩票的人平均每张彩票的售价则是8美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因就在于,自己选彩票的人相信自己的中奖率一定会比并非自己挑选的人的几率要高。

其实,这是一种控制错觉。那什么是控制错觉呢?控制错觉是指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我们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事物的倾向。比如,对于买彩票等非常偶然的事件,人们以为自己的能力可以支配,但客观上来讲,偶然性的事件是受到概率支配的。比如,你掷硬币100次,正面和反面的概率一定都非常接近50次。但是哪一次是正面,哪一次是背面,是偶然的,无法控制的。

现在,我们回到买彩票那个例子。实际上,无论是自己买还是别人给你买,从概率上看,中奖的可能性是完全一样的。尽管从理论上人们都明白这一点,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还是认为自己“精心挑选”的彩票更有可能会中大奖。这可能是由于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行为都能靠我们的努力和训练加以控制,所以就将这种意识错误地推及所有事,包括那些偶然性事件。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找来一些大学生,给他们一些钱,让他们来做掷骰子的赌博游戏。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掷骰子之前下的赌注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觉得靠自己的努力能使骰子按自己的意愿转动。实际上,这只是人们的错觉而已,根本没有任何逻辑上的依据。明白了控制错觉定律,我们就会懂得为何赌博游戏会让不少人倾家荡产也难以自拔。

一位美国科学家调查人们对噪音的痛苦承受程度,他将人们关在A音响室和B音响室里,不断提高音量,直到受试者表示拒绝。这两个音响室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B音响室的墙上有个红色的紧急按钮。结果发现,B音响室里的人们承受噪音能力明显要比A音响室的人们大得多。可事实是,那个紧急按钮只是一个摆设,根本不管用。错觉本身足够提高人们承受痛苦的极限。

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控制错觉。比如,有的电梯里的“开门、关门”按钮也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它们与电梯控制器其实并不相连。科学里称它们为“安慰按钮”。又如,大办公室里的空调温度调节开关,有人觉得温度高,另一些人觉得温度低。工程师经常接到人们的投诉。为了减少投诉数量,聪明的工程师利用控制错觉,在每一层楼都安装一个假的温度调节按钮。这样一来,接到投诉的数量明显减少了。

了解了控制错觉,你控制了自己的生活吗?虽然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行为都是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和训练来加以操控的,但是,并非所有的事情我们都能操控,如果我们错误地认为自己能够操控一切事情,就很可能会由自信变为自负。所以,我们一定要看清楚事情的真相,不能被控制错觉所控制,更不能因此而迷失自我。

温馨提示

许多事情是偶然的,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而我们却错误地以为,对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掌控,其实这是一种执拗的控制错觉。

为什么我们常常犯自己不想犯的错

读者来信:我做部门主管有好多年了,阅人无数,在用人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基本上不会看错人,但是,我前阵子却放弃了一个本来可以为公司创造巨大利润的年轻人。以为自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可是却偏偏就这样错过了一个人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Leon解疑:要正确判断一个人,不能只停留在固有的经验上,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过去经验的积累导致了我们思维上的一种定势。所以越是成功的人士越会相信过去的经验,就越容易固执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明明自己平时很擅长、很有把握的一件事,有时候也会事与愿违,出现失误,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一则小故事:

初来公司应聘时,郭明凯只拿了一张很单薄的简历。他的简历实在无法引人注意,只有一张纸,简单叙述了一下对行业的理解,说了说自己的决心。

看完他的简历,又看到郭明凯一脸的谦和,没有丝毫的锐气和精明,于是人事部决定放弃他。可是不巧的是,人事部招聘来的几个业务员,面试时虽然都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刚工作一周,就不堪压力悄悄地走了。可公司又急需业务人员,在无奈之下,人事部只好给郭明凯打了电话。

李子文是业务部的主管,做业务十多年了,看到郭明凯的时候,他的心马上就沉了下去。李子文简单问了几个问题,他发现郭明凯问一句说一句,然后就一声不吭坐在那里,这是做业务员最忌讳的。接触过后,他断定郭明凯不适合做这个工作,于是打算暂时先让他工作个把月,等有了合适的业务员再定。

他把郭明凯安排到推销部门,去推销公司新代理的一款管理软件。李子文明白市场上同类软件多如牛毛,市场压力很大,这也是导致前几个业务员不辞而别的原因。公司能提供的只有一本厚厚的电信黄页,但上面的电话多是人事部或前台,所有接电话的人一听是推销软件的人员,马上“咔”的一声就挂了,这让很多业务员望而却步。

为了打开市场,李子文召集业务人员开了一个小会,征集大家的意见,郭明凯说:“不如就按黄页上的地址去找客户,说不定会有收获。”大家对此都不置可否,但郭明凯还是坚持去跑业务了。一个月过去了,业务员们的情绪越来越低,除了郭明凯之外,没有人再出去跑业务了。就在李子文发愁的时候,郭明凯带回了第一单生意。

那个客户是开发区的一家制造公司,新投产的一条生产线正好需要公司的产品。虽然郭明凯出单了,但李子文还是觉得他不成熟,认为他只不过运气好。他觉得自己不会看错人,就算目前取得了成绩,还应该再观察一段时间。所以,李子文还是迟迟没有给郭明凯转正。

终于有一天,也就是这个客户对郭明凯抛出了橄榄枝,高薪聘用他做业务,而他也欣然前往。仅仅半年的时间,郭明凯就帮助那家制造公司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这让李子文后悔不已。

为什么业务主管李子文会错误地放弃本来可以为公司创造巨大利润的郭明凯呢?对李子文来说,正是因为他感觉自己有丰富的经验,不会看错人,所以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会束缚人的思维,使思维按照固有的路径展开。有些人的知识和经验越多,就越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这其实是一种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是俄国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提出的,是指人们因为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现象,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

包达列夫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者向两组大学生出示了同一个人的照片,在出示之前,对第一组参加测试的大学生说:“马上要给大家看的照片上的人,是个非常恐怖的罪犯。”而向另一组大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位科学家。”

大学生们看过之后,他让两组大学生分别用文字描述照片上的人。第一组学生这样写道:此人深陷的双眼说明他内心仇恨这个世界,突出的下巴说明他和社会对抗到底的决心。第二组学生则写道:此人深陷的双眼表明其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他在科学研究的路上不肯轻易放弃的决心。

实验有力地说明了思维定势的影响。这是否让你想起出现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呢?某些“大反派”在镜头前一出现,我们就觉得他会扮演一个坏人,这就是从长相产生的定势效应。有个成语叫“疑人偷斧”,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的心理在很多时候都会受到固有观念的左右,以致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再回到上面的故事,李子文因为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所以才会错失一个人才。一般情况下,有些自信心强的人比较容易犯下这样的错误。越觉得自己很老练、很有经验的人,有时候往往越容易被自己的经验欺骗。其实,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信任了不该信任的人,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人,都可能上演现代版“画地为牢”的悲剧。无论你手中有没有权力、有多大权力,在为人处事时都离不开对现实的分析,随着现实的变化,自己的观念、思想、行动及目标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不然你就“OUT”了。

职场中人一定要避免定势效应,不能总迷信于自己的固有观念,要知道,就算你经验再丰富、观察力再敏锐,也不可能完全把别人看透,因为人是会变的。因此,要想一直笑傲职场,就要学会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去看人。

温馨提示

能够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我们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当你正被困在一个看似走投无路的境地时,你要明白的是,这种境遇只是因为自己固执的定势思维所致,只要勇于重新考虑,一定能够找到不止一条跳出困境的出路。

为什么只买一件衣服就意味着要买一身行头

读者来信:朋友家中挂着一只空鸟笼,所有见到鸟笼的人都会问鸟是怎么死的,可是朋友却告诉大家他根本就没有养过鸟。这是为什么呢?

Leon解疑:因为在人的大脑中,习惯认为鸟才会生活在鸟笼中,有鸟笼就证明养过鸟。

我们来看这样一则小故事:

甲对乙说:“如果我送你一只鸟笼,并且把它挂在你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我保证你过不了多久就会去买一只鸟回来。”乙不以为然地说:“你别开玩笑了,养鸟多麻烦啊,我可从来没有想过要养鸟啊。”于是,甲就去买了一只漂亮的鸟笼送给了乙。乙只当鸟笼是个工艺品,他把鸟笼挂在自己的书房里。

然而,没想到的是,来家中拜访他的客人只要看见那只鸟笼,就会问乙:“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的,你不要为此伤心难过。”乙一次次无奈地向客人解释,这只是朋友送给他的一只空鸟笼,自己从来就没有养过鸟。

不管怎么解释,客人还是不相信,都以为是乙因为爱鸟死了很伤心,但也没有必要逃避事实啊,如果不养鸟,为什么还要挂个鸟笼,所以依旧说了很多安慰的话。

为了避免跟客人一遍遍地解释而最终还是令客人感到莫名其妙,乙只好去买了一只鸟放进鸟笼里,这样比无休止地向大家解释要简单得多。

空鸟笼会让人感到很别扭,还会招来他人异样的眼光,让人困扰。为了解除他人质疑,只有让鸟笼不再空着,所以乙选择了买鸟放进鸟笼里。

这是习惯思维的逻辑推理误解,我们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人们之所以看到鸟笼就想到鸟,是因为人们的惯性思维在发挥作用。当人们在遇到某一个问题时,一般都会先入为主地沿着自己所熟悉的某种方向或途径去联想,把自己遇到的问题纳入到自己比较熟悉的框架之内进行思考、分析,这样思维就形成了一种惯性,常会造成思考问题时出现盲点,并且没有创新或改变。

当某种思维惯性在人脑中形成之后,就好比是在大脑中筑起了一条思考某一类问题的惯性轨道。在遇到看似相似、其实迥异的新问题时,其思维活动便会凭着一种惯性,在这条轨道上滑行。

当然,因为袭用前人的思路和方法,鸟笼逻辑相对具有成熟性和稳定性,有其积极的一面,有助于人们进行类比思考,从而可以更加顺利和便捷地解决某些问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消极影响,即它容易使人们盲目运用特定经验和习惯的方法,对待一些看似相似其实不同的问题,结果费时费力,妨碍问题的解决。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是我们先在自己心中挂上一只笼子,然后在“空鸟笼”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往笼子里放“小鸟儿”,使自己的生活复杂化。

比如,你买了一件自己并不是很需要的风衣,可是因为喜欢,并且价格便宜所以就出手了。当买回家放了一段时间后,你打算穿着它去参加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的婚礼,这时才发现,没有色彩合适的裤子可以与之相搭配,怎么办呢?将衣服送人吧,自己又有点舍不得,于是,为了能够色彩搭配协调,你又买了一条裤子。可谁知,新的难题又来了,新衣服得搭配新鞋子看起来才会更好些,于是又花钱去买了一双新鞋。就这样,因为买了一件便宜的风衣,却给自己出了一道道难题,把自己整得心力疲惫。

所以,我们的追求和选择应该以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做人做事不可拘泥于惯性思维,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按常理行事不能达到目的时,就需要你突破常规。只有这样才能够收获成功和快乐。

温馨提示

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鸟笼,一旦进入我们的生活,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烦恼,而避免这些后续麻烦的最好办法,就是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让“空鸟笼”进入自己的生活。

为什么不能相信家里书多的孩子就会读书

读者来信:我最近看到一篇研究报告,上面指出“冰激凌会导致犯罪”,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Leon解疑:因为我们生来就喜欢“见到”相互联系的事件,或者把“相继发生”的事件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然而,实际上这样思考问题,我们常常会大错特错。因为事物间有相关性并不能证明存在因果关系。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孩子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太阳每天都会在早上升起,到晚上就看不到了,不知道晚上太阳藏到哪里去了。于是,这个孩子在每天太阳落山的时候都会盯着太阳认真观察,想弄明白太阳到底去了哪里。可是,不管他怎么观察,他还是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后来,孩子注意到他家的保姆阿姨也是早上出现在他家,到晚上就不见了。孩子好奇地问阿姨去哪里了,阿姨说:“我回家了啊!”

于是,孩子将阿姨的来去和日夜的循环联系在一起,得出自己的结论:阿姨的离去导致太阳也回家了。

故事中的小男孩“见到”“相继发生”的事件,就将这些事件环环相扣、互为因果,于是对他观察到的现象给出了一个解释:太阳晚上下山是因为保姆阿姨回家了。这显然是不对的。

有人对国外的一座城市的消防行动进行调查证明,火灾损失与每次投入的消防人员的数量有密切关系:动用的消防人员越多,火灾损失就越大。于是该市市长立即宣布停止消防人员的招聘。

这一事例说明了因果的混淆,火势越大,投入的消防人员自然就越多。反过来,投入的消防人员越多,火灾损失越大,这显然是不成立的。

有研究报告指出“冰激凌会导致犯罪”。研究人员研究了美国十大城市过去五年冰激凌的销量和犯罪率的大小,结果发现犯罪率随着冰激凌销量的增长,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他们由此推测,吃冰激凌会在人大脑里诱发一种化学反应,激发了人们的犯罪倾向。

吃冰激凌的人根本无须担心他们自己会变成罪犯。因为有可能是夏天逐渐升高的气温是冰激凌销量和犯罪率二者间产生联系的原因。

有研究表明,家里书多的学生,学习成绩会更好。这导致家长们发疯似的买书。然而,事实的真相是:受过教育的家长更重视孩子的教育。家长受过教育的家庭,通常要比家长没有受过教育的家中书多。书的数量多少不是关键,关键是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他们的遗传基因。

我们听了这些故事可能会会心地笑笑,因为我们生来就喜欢“见到”相互联系的事件,或者把“相继发生”的事件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然而,实际上这样思考问题,我们常常会大错特错。因为事物间有相关性并不能证明存在因果关系。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有时两者之间因果恰恰相反,有时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

将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二者混淆起来,既可以理解,同时又非常危险。虽然原因确实先于结果出现,但先于结果出现的还有很多种其他因素,而其中很多并不是引发结果的原因。

当有人指出两者的特征之间有联系来支持他的一种假设,记住要问一句“有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释这种联系呢?”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温馨提示

事物间有相关性并不能证明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我们在分析事物时,一定要看仔细,不能将巧合的相关关系看作是因果关系,否则就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为什么教训孩子会使孩子越来越笨

读者来信:我姐姐家的孩子本来很聪明,但在受到姐姐、姐夫的几次批评教训之后,最终使孩子变成了一个自卑的孩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Leon解疑:小孩子还是需要多给予鼓励,因为有些不恰当的批评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通常,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他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一致,也就是说,贴上什么标签就能做出什么事来。你有没有被别人贴上“标签”的经历呢?

国外的一名心理学家,想要知道医生诊断说一个人得了精神病,究竟是依据此人本身存在的特征来判定,还是由于医生看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和场合从而作出这样的诊断结果,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

心理学家派出了8个正常人冒充病人,任务是让这8个人分别进入不同的精神病院,他们被要求到精神病院时,只需要向医生描述自己不时能听到“轰的”、“砰砰”等声音即可。除了这个症状之外,他们的所有行为均表现正常。

入住精神病院后,这8个人被要求不再表现出任何古怪症状,完全恢复正常。

他们都想早点离开精神病院,所以非常积极地配合治疗,听医护人员的话,按时吃药。实际上,所有药物都被他们偷偷扔掉了。

最后,8个人先后都出院了。他们平均入院时间为15天,8个人从精神病院共得到了2100片药片。

在入住精神病院的这段期间,从没有任何一个医护人员怀疑他们不是真的患病,反倒是精神病院中的很多病人怀疑说他们没有病,一定是记者什么的,冒充进来采访的。当这个实验一经公布,所有的精神病院以及这方面的专家都觉得这个心理学家简直是疯了。

一切远没有结束,心理学家高调地对某家精神病院宣称,在以后三个月里,会不断往该院输送假病人,请这里的医护人员们判断出究竟哪些是假病人。

三个月过去了,所有在这个时间段入院的病人中,被确认为假病人的有193人,其中23人至少被一名精神病专家确定为假病人,19人被两个及以上的专家确定为假病人。

这时,心理学家说出了事情的真相:这三个月内,没有派出一名假病人!

他一直在试图揭开的真相就是,任何一个本身就很容易出错的诊断过程,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

当“病人”被医生贴上了“不正常”的标签,就会把他的一切行为和举止视为反常。同样,如果提前告知有假病人会出现,那么医生的判断就会不自觉地倾向于怀疑他是真病还是假病。

一个人被别人下了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时,他自己就会做出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而引起的,所以称为“标签效应”。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一位年轻的妈妈在教孩子玩拼图,可是孩子却显得很吃力,不管怎么努力,都拼不对设计好的图形。性格急躁的妈妈开口训斥:“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拼图都拼不好,还能干什么呢?”

第二天,这位年轻的妈妈依旧让孩子重新拼这个拼图。由于昨天刚刚经历妈妈的批评,孩子显得更加畏首畏尾,又没有拼出来,年轻的妈妈依旧像昨天那样,大骂孩子。

结果是,这个孩子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会先对自己说:“我太笨了,肯定做不好。”他终于变成了一个毫无创造力的自卑的孩子。

当一个孩子被贴上了“笨蛋”或者“坏孩子”等符合某个心理条件的标签时,那个标签将掩盖这个孩子所有的其他品质,包括其优点。无论孩子做什么,老师和家长都认为那个孩子“笨”、“坏”。这样会迫使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向着人们的偏见,也就是标签所指的方向发生偏转。他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标签”态度不及时转变,可能会导致一个当初也许并不坏、并不差的孩子真的会成为一个“差生”或“坏”孩子。

又如,当一位员工被老板认为在某些方面能力不行,这位员工也一定会对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即使他有这方面的能力也不会再轻易表现出来了,因为他们会认为“老板都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行,自己还有什么可表现的呢。”

再如,有学者对高血压患者和健康人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不如健康人。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高血压患者本身由疾病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另一方面,“标签效应”起了很大作用。当人们没有被诊断出高血压这一慢性疾病时,症状并不明显,患者也未感觉很不适。但是,一旦被确诊了,患者便被贴上“高血压病人”的标签而变得紧张起来,出现头痛、食欲下降、手脚麻木、睡眠不良等种种不适,这就是“标签效应”的结果。

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标签”误导了人们正确思考问题,当人们被贴上“标签”时都会不自觉被“标签”所困扰,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为去掉标签而努力,而不要被消极的“标签”所误导。

温馨提示

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不要被消极的“标签”所迷惑,而应该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为什么不要轻信“必经痛苦”之类的话

读者来信:那天,我的一个好朋友跟我说,如果遇到困难,在请某些专业人士帮忙时,面对他们提出的“先经历痛苦才会好转”的建议时,不要轻易相信,这是为什么呢?

Leon解疑:有时候,这句说辞是他们骗人的伎俩,很容易让求助者沉浸在所谓的“专业人士”构造的一个支持他们的世界里。

当你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请教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时,如果他们建议你选择一条“先经历痛苦的道路”,这时候你应该要格外注意了,因为这里面很可能会是个陷阱。

有一年夏天,郭勇去旅游度假时生病了,他感觉浑身疼痛,并且疼痛还与日俱增,在朋友的陪同下,郭勇来到旅游区的诊所做检查。

一位年轻的医生开始对郭勇视触叩听,在他的肚子上按来按去,然后按肩、按膝。他一节椎骨一节椎骨地摸。郭勇当时觉得这个医生好像不是很专业,但自己又不懂医术,只好任由他折腾自己。检查结束后,年轻的医生说:“你需要吃抗生素,每日3次,每次1粒。但是在你的病情好转之前,会先经历一个恶化的过程。”郭勇在得知检查结果后,拿着医生给开的药,然后拖着疲惫的脚步返回了酒店房间。

果然如医生所说,疼痛加剧了。看来那位医生知道他的病情。当3天后疼痛症状依然得不到任何缓解时,郭勇又去请教医生,医生告诉他:“请将剂量提高到每日4次,但还会疼一阵的。”郭勇又按要求做了。

又过了两天,郭勇实在忍受不住疼痛,于是打电话给急救中心,到当地最有名的一家医院救治。医生检查的结果是郭勇患上了盲肠炎,立即给郭勇做了手术。

做完手术后,医生对郭勇说:“你应该早点来医院的,要是再晚来一天,后果将会很严重的。”郭勇无奈地笑了笑。他就是太信赖之前那位年轻医生的诊断,所以成了“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的受害者了。

如果病情像年轻医生所说的那样恶化了,就证明了他的诊断是正确的。如果病情意外地出现了好转,求助的人就会感到非常开心,所谓的“专业人员”这时可以将这种意外的好转归功于他的能力。总之,不管怎样,他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有一个电器公司,最近几个月公司的营业额一直都很不理想,公司员工的士气也很低落。电器公司老板在经过认真思考之后,聘请了一位专业顾问,请这位顾问分析自己公司的情况,具体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扭转这种局面。这位专业顾问的工资为每月1.5万元。

顾问在对公司进行一番了解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公司内部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公司的品牌定位不够明确,形势很严峻;其次,销售部门需要整顿,按区域对销售员的工作进行划分;还有就是需要在宣传方面加大力度。这些问题错综复杂。我可以为你一一纠正,但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好转之前,营业额还会下滑。半年之后,营业额果然继续下滑了。一年后也是。顾问一再强调,公司的发展正好符合他的预测。当一年半之后营业额依旧没有任何起色时,公司老板终于明白自己被骗了,于是解聘了这位专业顾问。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如果有人说:“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这时我们就需要提高警惕了,不能一味地轻信别人。

不过在实际情况中,确实有先再次下滑然后回升的情形。有时候,事情的发展也确实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就会清楚地看到事情的真相。这个过程是可以检测的。所以在转化过程中,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能被“乌云”遮住了眼睛。

温馨提示

当别人给出自己建议时,我们不能一味轻信,应当善于不断检查其建议是否正确,及时地发现错误的信息,并及时加以修正或干脆放弃。

为什么越没问题时越要小心谨慎

读者来信:为什么当自己感觉学习或者工作上没有一点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呢?

Leon解疑:没有问题就没有怀疑,没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所以就不能清楚地看到事物的本质。

在美国的北卡布中学,教室、走廊里都贴满了类似标语的语句,其中有一幅写着“The biggest question is no question”。翻译过来就是“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问题。”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一直认为,如果没有问题了,就代表着达到了一个高度,完全了解和掌握了。而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莎士比亚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明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苹果为什么落地”问题出发的。

据史料记载,孔子曾到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走进太庙后,孔子有许多不明白的事情,于是便向周围的人询问。对于孔子的询问,有人讥笑他,枉称什么懂得礼仪的“圣人”,简直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听到了这样的讥讽,孔子诚恳地表白说,对于不明白的事情,我们一定要问清楚,这恰恰是我们要求知礼的表现!

圣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在生活中,许多人没有意识到没有问题的安逸其实是很危险的,没有问题的状态就像没有引爆的地雷一样危险。比如,在一个几百人的单位中,一次、两次没有发现问题很正常,但是如果每次都没有问题,领导是不是会有所担心了呢?纵观许多企业,往往在事故发生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隐患一直存在,只是被大家的“没问题”所遮盖住了。

其实,问题不是个人发展中的障碍,相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让自己成长,很多时候,机会就在你身边,只是存在于各种各样的问题中,你若不能主动抓住,它就悄悄溜走了。

要做最好的自己,一方面要有谦虚的态度,另一方面要有勤学好问的精神。不要满足于自己的学问和地位,向不如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问题并不是耻辱,而是自我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让自己少走弯路。

温馨提示

我们一些人常常能发现问题,但是因为不善于思考以致视而不见,或者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逃避,这都是不可取的,小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就会变成大问题。

趣味测试

1.你的思维模式属于哪种类型?

有一天当你在饭店吃饭的时候,听到柜台的服务生很惊慌地交头接耳,说有歹徒在饭店放了一颗炸弹,你认为歹徒会把炸弹放在什么地方?

A.厕所

B.餐厅门口

C.客人座位

D.厨房

答案:

A:你的思维缜密。因为你想事情的时候会考虑到很多细节,所以你思考的速度很慢,当大家已开始讨论下一个话题了,你才冒出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但你的话都很有道理,所以所有人不得不重视、采纳你的意见。你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会轻易放弃,会静心等待,一有机会就表达自己的看法。

B:你的思考模式很单纯。因为你总觉得别人都比你厉害,所以会先听完人家怎么说之后你才开口。你不会有什么奇怪的想法,你谦逊的态度,让大家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把你忘记,只是时间久了,会失去自己的个性,忽略内心的声音。

C:你的想法很实际。你做事方法很传统。一旦有一点偏离常规,就开始很紧张,担心别人会指出你的错误,所以你会用道德之尺衡量自己,也不时打量别人。渐渐地,自己的生活就变得十分规律。

D:你常常会想出一些馊主意。你的想法很诡异,你的馊主意常常令人大笑。但即使有人欣赏你的点子,也不太敢附议。你的点子其实都很新颖,所以不要有挫败的感觉,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2.你的思考模式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下面哪一个命题最合乎逻辑?

A.凡是下雨的地方,地上都会湿

B.先有鸡蛋,才有鸡

C.先有鸡,才有鸡蛋

D.只要是有钱人,都不会在意丢掉小钱

答案:

A:你的思考模式属于单行道式,因为你不能反向或是多向思考,所以很容易陷入一种刻板的模式当中,这样就封闭了你的创意。在日常生活中,你常常忘东忘西,在学习方面,比较擅长需要记忆的科目。

B:你的思考模式属于溯源型,你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很多时候你会从一个原点去思考整个事件。你问得最多的问题可能是:这句话出自哪里?这个概念为什么是这样?

C:你的思考模式偏重归纳,你注重和相信结果,在吸收新知识的同时,过于依赖和相信现有的知识,缺乏追根溯源的精神。对你来说,比较适合学习需要吸取大量资料和知识性的科目,比如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

D:你的思考模式比较偏执,容易走极端,你经常会以偏概全,主观臆断地下结论,你不适合去学习需要客观冷静思考的科目。需要创意的科目或许更适合你,比如艺术创作或者是科学实验。你适合在科研方面发展。

3.你到底有多幼稚?

假设你是童话故事中想吃掉小猪的大野狼,你会采用哪一种方法?

A.用烟把小猪熏到晕倒

B.等小猪没戒心自己出来

C.从烟囱偷偷爬进窗内

D.用槌子把门整个砸坏

E.模仿猪妈妈声音骗开门

答案:

A:你的幼稚指数99%:你活在童话世界中,幼稚到了极点。你通常是凭着感觉走,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B:你的幼稚指数20%:你并不幼稚,而且成熟过了头。你对很多事情懂得放手,你明白争取强求其实是没有用的,因此不管是工作或者是爱情,你会用等待的方式来对待。

C:你的幼稚指数55%:你知道自己不小了,必须学会独立自主。所以你知道做事情要用正确的方法,在人生路途中你会慢慢地让自己成长。

D:你的幼稚指数80%:你表面上看起来很成熟,但内心是非常幼稚的,比较大男人或大女人。直到伤痕累累,你才会知道一定要长大。

E:你的幼稚指数40%:你的心智成熟,都可以当别人的心灵导师了。你会用言语沟通跟人家做进一步交谈,处理事情很有耐心而且能够抓住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