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尼采谈思维——勘破世俗的谬见
尼采的一句名言“一声断喝——上帝死了”是对上帝的无情无畏的批判。他借狂人之口,说自己是杀死上帝的凶手,指出上帝是该杀的。在尼采看来,有些伦理约束人的心灵,使人的本能受到压抑,要使人获得自由,必须杀死上帝。有人说,这绝不是尼采的疯狂,而是这位哲学家勘破世俗谬见的最好证明。这位伟大的哲人似乎要告诉我们的是,建立新世界、新局面,就必须打破世俗谬见。
放开思维的束缚,人生从想象开始
如果缺乏想象力,我们人类将不会有任何发展与进步。
——尼采
人类的文明是建立在想象中的。人们发现,世间很多新事物的产生都是想象的结果。小到日常用具,大到奔月飞天,都是按照某种设想然后践行的。人生的成功更离不开想象。有这样一个和尼采有关的故事。
这天,有朋友去拜访尼采。到了尼采的家,尼采的佣人告诉他:“很抱歉……这时候请不要打搅先生。”
“请你告诉我,为什么这个时候不能打扰他好吗?”朋友礼貌地说。
佣人迟疑了一下说:“先生正在静坐冥想。”
朋友忍不住笑了:“静坐冥想,那是什么意思啊?”
佣人笑了一下说:“我很难解释,你最好还是请尼采先生自己来解释吧。”
朋友决定等尼采出来。
两个小时后,尼采走进房间接待了朋友,朋友把他佣人说的话告诉了尼采,尼采说:“难道你不想看看我静坐冥想的地方,并且了解我怎么做吗?”
于是,尼采领这个朋友到另一个房间去,这个房间是隔音的,陈设简陋,里面只有一张简朴的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放着几本白纸和几支铅笔,另外,还有一个可以开关电灯的按钮。
尼采告诉朋友,自己在遇到困难而百思不解时,就会走到这个房间来,关上门和灯,让自己安静地坐在黑暗中,这样就可以全副心思进入深沉的集中状态。他就这样通过“想象”的方法让自己的潜意识给他一个解答。有时候,灵感会迟迟不来;有时候也一下子就涌进他的脑海;为了一个好的想法,花上两小时或两天也是常有的事。等到念头开始澄明清晰起来,他立即开灯把它记下。
难道尼采的伟大思想都是靠这样“想象”得来的吗?当然不是,但这样的方式对其帮助很大。
想象是一个人成功的工厂,在这个工厂里,可以把原来的想法和已知的事实重新组合,产生新的用途。现代辞典对“想象力”一词的定义是这样的:“建设性智力的行为,把知识资料或思想,集合成新的、始创性的及合理的系统;建设性或创造性的才能;包括诗歌、艺术、哲学、科学及伦理上的想象力。”可见,想象力对成功与否起到决定的作用。一个好的构想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原因就在于此。
每个人都不妨对自己未来发挥充分的想象,这种想象,看似不可能实现,但不代表未来不可以实现,它可能是你获得巨大成功的萌芽。不仅尼采的哲学思想可以通过想象的来,很多科学思想也源于想象。
一位父亲以替别人放羊来养家糊口。这天,他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在山坡上放羊。
这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的头顶飞过。
小儿子问:“爸爸,大雁要去哪里呀?”
“它们要去南方,因为南方很温暖,能舒服地度过冬天。”父亲说。
大儿子看着在高空展翅飞翔的大雁说:“如果我们也能飞就好了。”
小儿子也对父亲说:“是呀,要是我们会飞该多好啊!”
父亲沉默了一下,然后郑重地对他的两个儿子说:“孩子,只要你们愿意,你们一定能飞起来,那时你们就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了。”
两个孩子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想象着自己的能飞起来的样子。
几十年后的一天,他们真的飞起来了,他们就是莱特兄弟。
想象力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让飞翔不再是梦想。如果你愿意,并发挥你的想象力,你也可以跟莱特兄弟一样,获得人生的成功。想象具有神奇的力量,它可以让人在黑夜感受到阳光,它能引领着人们去追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牛顿说:“一个好的构想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想象让人有一种超前意识,其力量不可估量,小到个人的发展,大到人类的进步,想象是一个开端。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首先出现在人的思想里,然后人会根据这个思想去设计,并让它逐步成熟。不信,你可以检查一下,你会发现,你的很多拥有都是从想象开始的。
创新是一个人的资本和能量
很多时候,一个人会因为有出色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为自己拓展出一条大道,或者变成一位不可取代的重要人物。
——尼采
什么是人的资本?不难理解,金钱、房产、学历乃至长相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人的资本,这些资本都是看得见的。尼采说:“在人的所有资本中,人们往往会忽视一个看不见的资本——与众不同的思维和做事方式,这是他走捷径的最好方法。”尼采说的这句话,就是在阐述创新的意义。的确,创新是一个人最有价值的资本。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资源丰富的大脑。在社会中,如果你想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创新便是你赖以成功的资本。
我们通过对许多成功者的考察发现,他们都存在着一个显著特征:遇事头脑冷静,面对问题思维灵活、解决问题机动多变,总是能找到多种方案,而不是一味地钻牛角尖。也就是说,这些成功者之所以能闯出一片天地,就在于他们惯于充分培养并发挥自己思维的创新能力。一切资本的获得和保持,往往都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可以说,人最好的资本就是懂得创新。
1972年,年仅17岁的乔布斯考上了俄勒冈州的瑞德学院。但他中途放弃了大学学业,和朋友渥兹尼克一起研发物美价廉的个人电脑。不久,他们展示了自制的第一台微电脑。乔布斯在展示会上这样说道:“渥兹尼克和我创立了苹果电脑,因为我们都希望拥有一台个人电脑,不仅是因为买不起眼下市场的大型电脑,而且也因为不实用。我们需要一台像福斯金龟车式的个人电脑。诚然,福斯金龟车这种常见家庭用车比起大型车来,不见得有多么惬意或舒适,但它价格低廉,车主照样可以带着一家人到任何地方去,其功能也足以供家庭使用。让我们都拥有一台这样的个人电脑吧。”就这样,乔布斯开创了硅谷的天方夜谭:他以1300美元起家,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推出的苹果个人电脑席卷了全球。
2004年,身为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史蒂夫·乔布斯将公司的研发重点如iPad的平板电脑转向全新的手机行业。
说到苹果手机,其外观就让人不得不提。流畅的线条,轻薄的手感,华丽的外观,第一眼就给人高大上的感觉。苹果手机有着圆角矩形的专利权,手机大小合适,四角圆润流畅,加上苹果的商标简约舒适,无不给顾客以最大的舒适感。iPhone手机率先应用了多点触屏、重力感应器、光线传感器,甚至三轴陀螺等超过200项的专利与技术,并把这些技术的作用发挥大了极致。
从苹果电脑到苹果手机,二者之所以能风靡全球,受到全世界的追捧,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乔布斯的创新。乔布斯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创新是一个人成功的资本,要想成为成功的人,必须具有创新思维。
思维决定命运,人生的价值常常体现在创意中。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有什么样的行动,也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结果,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在守旧中灭亡,在求新中永生
记住,创新不一定非得完全地改变、否定以前的一切,对自己资源的一种全面整合,对自己未知的潜质的一种挖掘,这也是一种创新。
——尼采
遇到难办的事,就要想“点子”,人们会将那些能巧妙解决难题的办法叫“金点子”。这就是创意的价值。好点子往往与众不同,所以,求新是好点子的最大特点。
有人说:“人世间的一切都在流转,连日月也不例外。今天的日月已经不是昨天的日月了。”其实,无论是谁,只要是成功者,他们的秘诀就只有求新:求新,求新,再求新。我们为什么要在别人后面呢?求新是一个人成功的正能量。
美国实业家罗宾·维勒说过:“我成大事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永远做一个不向现实妥协而刻意创新的叛逆者。”从罗宾·维勒的言行中能看到,创新思维对一个人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是多么巨大。
当时,全美流行一种短帮皮靴,很多从事皮靴业的商家都抢着制造这种短帮皮靴。他们认为,赶大潮流挣钱风险要小得多。
当时,罗宾只是一个小鞋匠,有十几个雇工,经营着一家小规模皮鞋加工场。他知道自己的工场规模小,要在竞争中分一块蛋糕很不容易。可是他又想在市场竞争中争取有利地位。自己该怎么办呢?
当时,他有两种选择:
一是让自己的皮鞋在质量上胜人一筹。然而,走质量赢人的路很困难,因为自己的产品产量不多,成本比别人高。提高质量必须提高成本,如果再提高成本,他就没有获利的可能。显然,这条道路是行不通的。
二是着手皮鞋款式改革,以新领先。罗宾认为,皮鞋样子的改变只需要设计者改变思维就可以了,成本很小。
经过更深入的思考,罗宾决定走第二条道路。
于是,他请皮鞋设计师翻新款式。第一次出新产品是每种新款式各制皮鞋1000双,并立即将其送往各大城市推销,很快,罗宾收到3000多份订单。
生意好了,罗宾的皮鞋工场也扩大了,3年后,罗宾已经拥有几十间皮鞋工场。这时候,新的问题来了,不少订单因为雇不到技术工人而无法给买主及时供货。罗宾赶紧召集工人商量对策。他始终相信,人多总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罗宾要求大家都去寻找解决办法,并且宣布,对提出解决办法的人进行奖励。
会场很安静,与会者都不遗余力地为罗宾出谋划策。
没一会儿,有一个小鞋匠站起来怯生生地说:“罗宾先生,我认为要是雇不到工人的话,我们可用机器来制造皮鞋,这样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个老工人善意地打断了:“孩子,用什么机器来造鞋呀?谁会造一种这样的机器呢?”
小鞋匠窘得满面通红,惴惴不安地坐了下去。
没想到的是,罗宾却走到这个小工的身边,挽着他的手高声说:“各位,这个想法非常好。现在,我宣布这个孩子获得了我给予的奖金。”
经过4个多月的研究和实验,罗宾的皮鞋工场的很多工作就被机器取代了。此后,他的皮鞋工场不断发展,他最终也成了美国的皮鞋大王。
罗宾·维勒之所以能成大事,与他时时保持锐意创新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机械生产在今天看来是必然的趋势,很平常。但在罗宾的那个时代,没有人用机器去生产皮鞋,更没有生产皮鞋的机器。罗宾的做法是个创举。
做事往往有两种方法,一是创新,二是模仿。在尼采看来,创新的人,会在别人看不到机会的地方发现新的出路,找到让自己成功的办法;模仿别人,就不会有超越,所以往往不会取得大的成就。成功的人总是让创新思维活跃在自己的大脑中,时时刻刻为解决难题而想“点子”、找“金点子”,于是,他们成了成功的一群人。
灵活处理问题,变末路为出路
如果你封闭了自己的头脑,你就会被良好的机遇和他人的友好合作拒之门外。
——尼采
在很多人看来,变通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个必然选择。尼采认为,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要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及时检查自己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放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抉择。因为每次正确无误的抉择将指引你走入成功的坦途。就像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皮林说的那样:“一个好的研究者知道应该发挥哪些构想,而哪些构想应该丢弃,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差劲的构想上。”
在很多时候,由于种种原因,问题得不到解决,让当事人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这时,最明智的做法是学会灵活处理问题,这样往往能解决大难题。
在随身听问世之前,市面上只有体积很大和重量很重的录音机。日本索尼公司的几名音响技术人员出于好奇,把公司生产的便携式口述录音机改装成了一台四轨立体声录音机,然后再配上一副普通的耳机,就这样,随身听播放器的前身就出来了。
这个消息立即就传到了盛田那里。第二天盛田拿到了那台播放机,但是他觉得个子还是大,而且重量也差不多,于是他和技术人员说:“我想听音乐,但是又不愿意妨碍别人,也不能一天到晚坐在音响前不动啊,可是这个东西又太大,太重了。”
技术人员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拿着东西又回去了。
那时的日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音响设备,室内有组合音响,汽车里也有收音机。无论是东京还是大阪,到处都可以看见挎着或拎着收录机、单放机播放震耳欲聋音乐的年轻人。盛田心想,如果能把这个东西改进成更小更轻的产品,那么,这种新商品一定有销路。他立即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
他召集工程师们开会,说明用意,说要开发一种袖珍型单放机。但是在开发会议上却没有人赞成他的主张。大多数人的理由是“谁也不会买没有录音部分的单放机”。最后盛田还是说服了他们。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盛田的指示下,没用几天就把一台很重很大的播放机改装成由204个零件组成、重14盎司的轻型播放机。盛田把这一台立体单放机拿回家中,收听音乐。他的妻子见了,也心痒难耐,于是盛田给了她一只耳机,和她分享快乐。受到这个启发,盛田又让技术人员们制造出两副耳机的单放机。
几天之后,盛田和朋友一起去打高尔夫球。在汽车里,盛田拿出了“瓦克曼”,把一副耳机递给司机。由于两人都戴着耳机在听音乐,因此他俩说话谁也听不见,又不能调节声音,盛田意识到耳机的种种不便,于是又让工程师们安装了可调的麦克风。这样,音量可大可小,人们既可以欣赏音乐,又能够随时交谈。
就这样,一种新型的播放机成功被研制出来了,它一上市,果然不出所料,成为年轻消费者的宠爱之物,并且很快风靡全球。
解决一件事并非只有一种办法,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会思考、创新的头脑,那么很多事都会有更巧妙的解决办法。在尼采的人生哲学中,就有这样一条:在人生的竞技场上,要想做出与众不同的事业,必须学会变通。我们不要抱怨成功的路太难走,好不好走关键看你能不能灵活地去走。
不迷信经验,懂得打破思维定式
人性中的偏见和固执往往都源于固定的思维方式,所以,思维定式容易把人的思维引入歧途,给生活与事业带来消极影响。
——尼采
所谓思维定式,是指人们思想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构成思维定式的因素,主要是认识的固定倾向。这种模板式的思维方式,传递的是负能量。
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骆驼是一种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撒哈拉每个养骆驼的人,都有一套驯养骆驼的技能。
当小骆驼出生时,养骆驼的人就要在地上埋下一根木桩,并用鲜艳的红线缠裹,然后把骆驼拴在上面。小骆驼当然不甘被一根小木桩屈服,于是它拼命拉着绳子,前后左右,想把那根小木桩从地下拽起来,但每次努力都失败了。
几天后,当骆驼累得筋疲力尽,渐渐地开始屈服了,主人就会拆了木桩上缠裹的红线,然后坐在木桩上,用手拉住拴骆驼的绳子,不住地抖动。这时骆驼又会拼命地拽,甚至连蹄子都拽出了血,可是依旧摆脱不了那条紧拉的缰绳,渐渐地,骆驼只得再次臣服。再后来,牵骆驼缰绳的人换成了孩子,骆驼仿佛看到了希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挣脱。当然,最后它还是失败了。就这样骆驼终于彻底被驯服了。从这时起,只要主人手拿着一根拴着骆驼的小木棍,随便往地上一插,骆驼便会围着那根小木棍打转,不再作“无谓”的抗争了。也就是这个原因,当突然遇上沙漠风暴来袭时,一些骆驼队的人为了防止自己的骆驼被刮走,往往会在地上插上一根木棍,这样就等于固定住了骆驼。有时候,虽然驼队的主人被巨大的沙暴无情地裹走了,但是这些骆驼还是会寸步不离地守着那根小木棍,等待着它的主人,一天、两天……直到最后被饿死。
有经验是好事,但惯于经验也会成为人生的束缚,所以不要盲目地推崇“经验第一”。只要拿出破除经验的勇气,你就能获得积极的力量,闯出一条新路。尼采说:“先前形成的经验会使人形成固定认识,从而影响后来对事情的判断,形成’‘思维定式’。”
原有的思维习惯使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不用太多的思考,能减少摸索的过程,让行动更快速;但是,这种固有的思维觉有一定的刻板性。另一方面,它容易让人过多地依赖经验,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陷入困境。“人一旦养成了某种习惯的思维定式,就会习惯地顺着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这是很多人的一种愚顽的‘难治之症’。”尼采这样说过。
现实中,有人会因为走不出思维定式而走不出可悲的宿命,而一旦走出了思维定式,他就会看到许多别样的人生风景。工作中,我们常会遭遇瓶颈,走进困境,这时,试着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你就会走出困境。
为了给大楼加装一部电梯,专家们费尽了心思。因为不管怎么设计,不是楼内空间不够,就是会影响到大楼的安全。虽然参与设计的人都是顶级专家,他们的讨论也持续了好几个星期,但还是束手无策。
这天,专家们又在为如何加装电梯而争论不休,进来倒垃圾的一名清洁工小声说:“为什么不能把电梯放在大楼的外面呢?”
一句话让这些专家豁然开朗:“是呀,为什么不能把电梯设计在楼外面呢?”
室外电梯就是来自这个清洁工的创意。
在此之前,楼梯都是在室内,所以在加装楼梯的时候,人们受到惯有思维的束缚,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室内。这样,专家被难倒了,而清洁工没有这种惯有思维的束缚,反而轻易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尼采说:“凡事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而非书本知识。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前人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判断眼前的美景。”在尼采看来,除了书本知识外,前人的经验也是束缚我们发挥思维能力的枷锁,我们若想有所创新和发展,就必须摆脱这些阻碍因素,让自己善于改变思维定式,改变观念。要学会根据不同状况、改变自己的思路。不善改变思维,在遭遇困境的时就很难找到出路。只有运用头脑,积极思考,你就能够发现机会,创造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实现人生的目标。
推开一扇门,就会获得成功的世界
勇于踏入那些别人从未涉足的领域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竞争的压力,只要这扇门被你推开了,你就等于直接取得了成功。
——尼采
在尼采的著作《玩笑、欺骗与复仇》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很古老的国度,有一个国王在刑场上告诉俘虏:‘我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一个是直接接受死亡,一个则是选择推开你们面前的这扇门,由门后面的世界决定你们的出路。当然,我不会告诉你们这扇门的后面是什么,你们的运气完全由这扇门来决定。’说完,他就让这些俘虏自己选择,结果,这些俘虏们在死与未知之间都选择了死亡。最后这个国王不得不痛惜地告诉这些俘虏,其实那扇门的背后是他们每个人都渴盼的自由。”
尼采想要告诉人们的是,“人对于无知的恐惧永远大于死亡的恐惧。但是,就是在这种巨大的恐惧中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如果我们渴望机遇的降临就不能因为害怕而不去尝试。”
哥伦布小时候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而那时的人普遍认为,人类绝对不可能从西方到达富庶的东方,如果从西班牙向西航行的话,不出500海里,就会掉进无尽的深渊。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1485年,哥伦布到葡萄牙国王那里去游说:“其实我们从此向西走,走到一定的路程,必能到达东方。如果你们肯拿出钱来支持我的话,我会证明给你们看。”葡萄牙国王没有答应他,认为他是一个骗子。于是哥伦布又到西班牙国王那里去游说,可西班牙国王也没有答应他。哥伦布并没有因此而灰心,尽管他接二连三地碰壁,在奔波的同时还花光了他的积蓄,但是,他坚信自己的理论。最后,哥伦布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西班牙皇后被哥伦布的一个朋友劝说,答应支持哥伦布去冒险。毕竟就算哥伦布的这个计划失败,她也就只是损失一点小钱。
最后,哥伦布和随行的水手们,以他们坚定的毅力,历尽千辛万苦,在美洲大陆插上了西班牙的国旗。
对于未知的世界我们都会有恐惧心理,但是,当我们有勇气推开一扇门的时候,我们的世界也许就会因此而改变。生命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一个真正有创造力的人不会重复别人的生活模式,他们会因为自己的追求,而努力开拓自己的未来。
生活中,有很多人从没有自己的立场,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在他们看来就不只是不可能而且还加了恐惧。这种人无论对待工作还是对待生活都不会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而是因循守旧,人云亦云,他们不会有大的发展前途,混日子是他们的强项。所以,他们的人生也只能是平庸而低俗的。
如果你想踏入别人未涉足的领域,就应该独辟蹊径,去走那些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推开别人没有推开过的门,这样你才有机会看到别人未曾见到过的美景。
哈罗啤酒进军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时候,有许多人认为是相当困难的。当时哈罗啤酒厂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减少,可以说哈罗啤酒正面临着倒闭危机。啤酒厂没有钱在电视或报纸上做广告,尽管销售员林达多次建议老板做些广告,但都被拒绝了。林达决定冒险去打开比利时这个市场,于是他贷款承包了啤酒厂的销售工作。但如何去做广告成了林达的心病。有一天,他又在布鲁塞尔市中心的于连广场徘徊,他看着广场中心那座撒尿男孩的雕像,那个用自己的尿浇灭了敌人炸城的导火线而挽救了这个城市的小英雄于连,林达突然有了主意,决定要做一件别人从未做过的事情。
翌日,于连广场上的人们发现,于连雕像的尿由水变成了金黄剔透、泡沫泛起的“哈罗”啤酒,旁边还立着一块“哈罗啤酒免费品尝”的广告牌。这一举措引来众人的围观,市民们拿着自己的瓶瓶罐罐来接啤酒喝,媒体也争着报道这一奇观。
林达的这一创意起到了空前绝后的宣传效果。那一年,该厂的啤酒销量一下了增长了近20倍,这个叫林达的小伙子轰动了整个欧洲,成了闻名布鲁塞尔的销售专家。
也许你会说这样的事谁都会做,但是,既然谁都会做,为什么就只有林达一个人成功地利用了这一机会呢?这就是一个愿不愿意打开思路并敢于冒险的问题。其实,许多很困难的事只要你能够打开思路并勇敢地去做,你也会成功,要知道,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未必就充满着艰难险阻,别人没有推开过的门也不一定就是被锁着的,只要你勇于推开一扇门,你就会发现世界上的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有独创性
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做别人没有做到的,这才是伟大的人。
——尼采
在当今社会,优秀只可求生存,而只有做到卓越才能求发展。现代社会更需要的不是模仿者,而是开创者。事实证明,只有卓越者不但具有很好的执行力,还具有较强的独创力。尼采就是一位具有独创精神的人,他不满足于前人的哲学成就,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尼采的眼里我们没有看到半点他对之前的“权威”理论抱持的敬畏态度,他只是一五一十地论证与分析。“所谓具有独创性的人,并不是指那些能有所发明创造的人,而是对那些大家都司空见惯的、老旧的、普通至极的、人人都见过的东西,能用他们富有开拓性的大脑,从独特的角度发现和发掘出普通人看不到的一面的人。”这段摘自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中的论述对我们的成长会大有裨益。
在生活中,在工作上,人人都想比别人做得更好,比别人获得更大的成功。如果一个人不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一件别人从未做过的事时,他就永远不会领先于别人。能够成就事业的,永远是那些敢于想他人之不敢想、为他人之不敢为的人。他们勇敢而有创造力,并且勇于向规则挑战。
19世纪初,拿破仑发动了一场席卷欧洲的大战,急需大量的黑火药。由此,许多化学家以及火药商开始研究、制造起黑火药来。
黑火药的主要原料有硫磺、木炭和硝石。当时硫磺和木炭很容易找到,但硝石却十分缺乏。贝尔纳·库尔特瓦是法国巴黎的一个硝石制造商和药剂师,他正在研究利用海草灰来制取硝石。法国紧靠大海,海草异常丰富。库尔特瓦把收集到的海草烧成灰,再把灰泡在水里,从这些泡过水的灰提取出一袋袋白色透明的硝石,之后就将剩下的水直接倒掉了。但库尔特瓦发现盛装海草灰溶液的铜制容器很快就被腐蚀了,对此,善于思考问题的库尔特瓦想:“从泡着海草灰的水中制出硝石后,剩下的液体里是不是还含有别的东西呢?”他认为是海草灰溶液含有的一种不明物质在起作用,于是,他在实验室里开始研究起来。
一天,库尔特瓦正在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工作,一只调皮的猫把盛着浓硫酸的瓶子碰倒了。浓硫酸正巧倒进盛着浸过海草灰的水瓶子里,两种液体混合后,立即升起一股紫色的蒸气,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
库尔特瓦感到好奇,这紫色的蒸气是什么呢?库尔特瓦拿起一个玻璃罩罩在蒸气上面,更为惊奇的事情出现了:蒸气凝结后,没有变成水珠,而是变成了晶体,并且像金属一样闪烁着紫黑色的光彩。
这个意外的发现,引起库尔特瓦更大的兴趣。他立即进行化验、分析,终于发现,这紫色的结晶体是一种新的元素,后来他将其命名为“碘”,其希腊文原意就是“紫色”。
黑格尔曾说过:世间最可怜的、最没出息的人,就是那些没有自己的主张、不能深入探索的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突破,取得不俗的成就,就得善于发现创造新事物。只有这样,才能脱颖而出,做别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取得别人达不到的成绩。
有胆略、有创造精神的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从不跟风、模仿,而是积极地探寻更加便捷和理想的途径,凡事独辟蹊径,以奇制胜,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去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的事情。
尼采说:“不断阅读、不断思考的人会为见到或听到的新思想、新理论而感到困惑和彷徨吗?恰恰相反,正是不断认识的这些新思想和新理论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才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它们,从而认识新世界。比如,我们对繁星位置新意义的理解。”在尼采看来,一个人要发展自己不能离开现实,也不能脱离现有的基础,更不能离经叛道,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深入地充实自己,这就要求自己善于发现、善于借鉴、善于推陈出新。在这方面,尼采也为人们做出了榜样,他在《理性的良知》中说:“也许有许多东西是有一些好处的,可是我们是无论如何看不到的,谁能看到墙那面的东西呢?”他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现在还看不到它,但经过努力我们迟早会看到的,而这需要我们不断充实和发展。
永不满足,不断探索新知识面对新的形势,每个人都应有与时俱进的紧迫感,如果思想总是停留在已有的基础上,不能有创造性的想法及做法,就缺少竞争力,进而影响我们的生存。假如我们现在已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那么,更有必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用灵活的心智去开创未来
盲目地一味勤奋的确能创造财富和荣耀,不过,许多高尚优雅的器官也同时被这唯其能创造财富和荣耀的美德给剥夺了。
——尼采
尼采在《漂泊者及其影子》中说:“不断学习对有知识积累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言不会感到很无聊,因为他们对事物的兴趣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即使是他们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或看到的,他们也会从普通的事物中找到意义,来填补空白的思考。”换句话说,这些人每天都沉浸在有趣的难题中,以此获取知识,充实生活,对他们来说,世界永远都不无聊,而且生活充满了探索与发展,这是让人兴奋的事。
如今的海尔公司已是全球知名的大公司,而之所以能取得当今的成就,就得益于当年在开拓海外市场时,他们并没有一味地依照国内的老方法,而是依靠新理念,广开思路,依据市场需求开发自己的产品。
比如:海尔公司在美国经销其产品时,针对当地的学生用户,专门请了美国当地人来设计电器。美国的学生大多是租房子住,而在美国的很多地方,特别是在纽约,房价寸土寸金。所以,学生们租的房子都非常小。海尔根据这个特点,把冰箱台面创新地设计成一个小桌子,从而节约了很大一部分空间。后来,他们又把小桌子改装成折叠台面,可以把电脑放在上面,这种设计迎合了学生的需求,特别受学生欢迎,也由此打开了美国市场。
实践中,每一次工作有所突破的背后,都有超前创意的推动,它是解决问题的“加速器”。事实上,只要擅长创意思考,任何人都可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许多时候,换个角度考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新的创意就会产生,情况就会改观。所以我们的思维要活跃起来!当原来的路走不通时,要学会放下思维定势,另辟蹊径。
美国学者史蒂芬·柯维把思维定势比做一份地图。我们都知道,地图不代表地域,只是对地域的某些方面进行说明。思维定势就是这样,它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理论、诠释或模型,是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及选择打造而成,我们会透过它来窥视万事万物,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态度和行为。
柯维进一步指出,每个人脑中都有很多地图,这些地图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依据世界本来面目绘制的地图,反映现实情况;另一类是依据思维定势绘制的地图,反映个人价值观。我们用这些地图来诠释所有的经验,从来都不怀疑地图的正确性,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我们理所当然地假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就是真实的世界。
符合世界本来面目的“地图”,有利于我们迅速地处理日常事务,解决一般性问题。但是,当我们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陈年老图就不管用了,你需要利用你已经掌握的现有知识去融会贯通,找出新的解决方案。因此,当不合时宜的思维“地图”已经失效时,你就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去探寻新路。为此,收集信息不仅是解决问题的第一个步骤,也能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比如,当各种方法都尝试过,但问题仍是得不到解决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再问问自己,原来收集的信息够全面吗?有没有被漏掉的信息?
解决之道,很可能就藏在被你忽略的信息中。
收集信息的过程,也是开拓思路、进行有效筛选的过程。想激发创意灵感,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对已经掌握的各种信息进行排列、重组、比较、联想、质疑等。
有价值的信息意味着你的思路会被拓展得更宽。与其冥思苦想,不如去收集新的信息。比如: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否都已经找到了?之前有无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对问题的现状是否已经全面了解?已经掌握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接下来,将所有收集起来的信息归纳一下,你就会发现有些信息还是有所欠缺,也许这些欠缺正是阻碍你解决问题的症结。
尼采曾形象地把习惯比做一条“心灵路径”。我们的行动已经在这条路径上旅行多时,每经过它一次,就会使这条路变得更加平坦。人总是会选择最没有阻碍的路线来行进一一走上很多人走过的道路。若要除掉旧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新习惯,来对抗或取代不良的旧习惯。每一次你走过新的“心灵路径”,都会使这条道路变得更坦、更宽,也会使它在以后更容易行走,从而更容易引导你走向成功。
不蜕皮的蛇只有死路一条
蛇如果不选择蜕皮,只有死路一条。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呢?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我们不但得不到成长,还会内心死亡,因此,要想“蜕皮”,我们就要让思想先进行新陈代谢。
——尼采
在尼采看来,一个人,思想永不更新,只有死路一条。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真正的危险不是知识和经验的不足,而是故步自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他说:“蛇如果不选择蜕皮,只有死路一条.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呢?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我们不但得不到成长,还会内心死亡,因此,要想‘蜕皮’,我们就要让思想先进行新陈代谢。”
有人说,世界就如同一个棋盘,而人就像一个“卒”,冲过“楚河汉界”之后,方可横冲直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个人都被一个无形的界限约束着、限制着。有的人不敢突破界限,只是规规矩矩在界内生活、工作,最终也只是碌碌无为、平庸一生。而有的人却敢于突破界限,摆脱那些束缚,因而他们也欣赏到了界外不一样的风景,领略了界外不一样的精彩,活出了非同寻常的精彩人生。
一个人要想成功,勇气、努力都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人生路上要懂得与时俱进,要懂得不断收集各种资讯,使自己对环境和追求的事业的方向有更充分的了解。因为一个人只有了解得越多,才越有应变的能力。
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曾经讲过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
阿西莫夫从小就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之列,他一直为此而扬扬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人们都说博士聪明!今天我也来测测博士的智商,看你能不能回答出我的思考题。”
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题:“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来到五金商店,准备买一些钉子,不能说话的他只好用做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成拳头做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
阿西莫夫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着他进行了一些示范。他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修理工一听笑了:“哈哈,你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呀?”
智商160的阿西莫夫,这时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是个“笨蛋”。而那位汽车修理工人却得理不饶人,用教训的口吻说:“在考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你要答错,因为,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
实际上,修理工所说的受教育多与不可能聪明之间关系,并不是因为学的知识多了人反而变笨了,而是因为人的知识和经验多,会在头脑中形成较多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会束缚人的思维,使思维按照固有的路径展开。
后来阿西莫夫说:“固定的思维方式容易把人的思维引入歧途,也会给生活与事业带来消极影响。要改变这种思维定式,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改变自己的行动。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是战胜常规思维的高手。”
一个人要想拥有别样的人生,就要冲破思维界限,继而发挥充沛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确,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是一成不变的,生命在不断向前,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因此,我们的思维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有时候,可能你觉得自己已经进入了死胡同,但事实上,这只是你没有找到出路而已,而改变事物的现状就是运用思维的力量,思路一变方法自来,人的思维就是这样奇妙。横切苹果,你就能够看到美丽的星星。生活中,只要我们开发大脑,运用想象力,跳出思维的框框,就能发现思维的另一个高度,就会得出异乎寻常的答案。总之,人是善于思考的,处于竞争激烈、变化多端的社会中,当我们一旦发现自己的定位与现实不合拍的时候,调整步伐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成功者在大多数人之外
许多事例证明,别人给予你的意见和评价,往往不是正确的。
——尼采
在尼采的哲学里,成功者在大多数人之外。我们渴望成功,但最终成功的往往是那些走“小道”的人。人云亦云、混迹于人群中的人即使有天赋,最终也只会泯然众人。如果你希望获得成功,就要有与众不同的思维,要走与众不同的路,当你认为自己选择的路正确时,请坚持你的选择,别太看重别人的怀疑和反对的态度,坚持自我,你会有更大的突破。
我们不难发现,那些真正的成功者多半都是特立独行的,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他们也听到了来自各方的反对的声音,但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这才使他们有了更大的成功。
音乐家贝多芬在拉小提琴时,他宁可拉自己的曲子,也不愿做技巧上的变动,为此,他的老师曾断言他绝不可能在音乐这条道路上有什么成就;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4岁时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大文豪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如果以上诸位成功人士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那他们就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故事。
曾经有个叫理查德·何塞的哈佛学生,他的名字经常被教授们提起。
理查德是哈佛毕业的高才生,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他并没有和其他毕业生一样就职于某家大企业或者成为某一行业的技术骨干,而是成为了一个出类拔萃的油漆匠。
理查德的父亲是一位手艺很好的油漆匠,年轻的时候,他移民来到洛杉矶,起初他们的生活过得很辛苦,他父亲正是凭借着一手好手艺在洛杉矶站住了脚。
理查德是个懂事的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为了减轻父亲的工作压力,他常常都会帮父亲干一些油漆活。几年下来,他不但掌握了父亲所有的手艺,还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创新,这让他的父亲感到很诧异。
理查德在读书方面也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赋,他在学校的成绩一直是前三名,他在社区服务的记录一直是最好的,而且,他还获得过全美中学生美术展油画铜奖,这就使得他轻而易举地被哈佛大学录取了。
在哈佛读本科的四年,理查德虽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似乎一直忘不了油漆工作,他觉得自己只有在涂油漆的过程中,才是快乐的。因此,一到周末,他就赶紧回家,然后摆弄油漆。
大学毕业,他坚持不继续深造,而是在洛杉矶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理查德在工作中也一直很努力,为此,老板嘉奖了他很多次,但他就是忘不了油漆。一次,当老板问及他对公司有什么建设性意见时,理查德不假思索地说:“公司经常要把一些零部件拿到外面去油漆,这样浪费了成本不说,每次油漆的质量也不怎么样,如果公司能成立这样一个专门的油漆部门,那么,这个问题便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老板笑着说:“这简直太难了吧,买设备倒是小事,但我们去哪找那些优秀的油漆工呢?”
理查德说:“用不着招了,你面前就有一个。”
紧接着,理查德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过去的经历。他还说,自己想招收一些年轻人,由自己亲手培训。这个想法打动了老板,于是,老板当即决定,成立油漆部,由理查德任经理兼技师。
回家后,理查德兴冲冲地告诉父亲自己得到提升了。听完儿子的话,老父亲半天没说出话来,他当然反对儿子这么做,但他也知道,自己是阻止不了儿子的。
而事实证明,理查德是对的。经过几年的经营,他的油漆部发展得越来越好,连白宫有些用品都指定在这里加工。
为什么理查德的故事在哈佛大学被广为传诵?因为哈佛希望学生们能明白,一个人,只有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的想法,才能真正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康庄大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之所以能摘取到成功的果实,就是因为他能坚持听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
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要想成功,就要走自己的路,你不必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用心思考,你会发现,任何一个成功的故事无不来自于一个伟大的想法,而人活着,也并不是因为千篇一律而有所价值,那些伟人,都是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并坚持走自己的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