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论行为的合宜性(6)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愤怒的发泄才能完全被人接受,旁观者才会充分同情我们的报复呢?首先,激怒我们的事情必须足够严重,如果我们不表示一下愤怒,就会遭到周围人的鄙视,永远蒙受耻辱。对于小的过失,我们要宽容以待,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雷霆,这种小肚鸡肠、吹毛求疵的脾性最易招致鄙夷。我们应该将愤怒的情绪限制在合理恰当和符合别人要求的范围内,而不是任由内心的怒火摆布。与其他的激情相比,愤怒的合理性最容易受到质疑,所以我们务必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将自己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适时合理地表现我们的宽宏大量,将会让我们赢得更多的尊重和敬佩,这也是这种令人不快的激情能给予我们的唯一馈赠。这也真实地体现了我们的气度和品性,即质朴、刚正和直爽;有决断而不刚愎自用,气宇轩昂又不失礼节,光明磊落又细致周全,即便对触怒我们的人也能报以这样的宽容。换句话说,愤怒并不会让我们泯灭人性,只要不突破我们的原则底线,不是无休止的挑衅,我们都有自控的能力;当然一旦超越我们的底线,我们势必会予以强烈的回击,而不会坐以待毙。如果面对愤恨,我们真的可以做到这样收放自如的话,也不失为一种宽容、高尚之举。
友善的激情
导言:
同不友善的激情相反,那些友善的激情总能让旁观者给予同情和赞许,即使是素不相识的人。比如,人在言谈举止之间流露出来的慷慨、仁慈、和善、同情、友爱和尊敬。慈爱的情感本身就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付出和接受这种感情的双方所能够体会到的满足,我们也会感同身受。因此,我们总是愿意对它报以最强烈的同情和共鸣。
与之相反,也有一些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都非常厌恶的做法。这些做法都是损人不利己。比如,挑拨离间,斤斤计较。这些行为也许并不会给人造成多大的利益损失,但是其对人心情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造成的心灵创伤也是无法弥补的。斯密说,这样的人都是无情无义、卑鄙无耻的小人。
上文提到的那些激情只能获得有限的同情,并且还可能给人龌龊可憎的感觉,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另外一些相反的激情却总能让人倍感同情,给人的感觉也会变得大方得体。当人们在神情举止之间流露出慷慨、仁慈、和善、同情、友爱和尊敬时,即使我们面对的是素不相识的人,这些友好和善意的感情也会让旁观者产生好感。旁观者关心的是这些感情的施加对象是否幸福,这也决定着他们是否要对这些人施以同情。因为慈爱的情感本身就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故而我们总是愿意对它报以最强烈的同情,付出和接受这种感情的双方所能够体会到的满足都会让我们感同身受。面对敌人的残暴,勇士们也会心怀恐惧,但与需要承受仇恨和怨愤的痛苦相比,这种恐惧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同样,对于敏感的人来说,更在乎的其实只是被人关爱的感觉,而不是这种感觉真的可以带给他什么样的实际好处。
最十恶不赦的做法就是不断地在朋友们中间挑起纠纷,将亲密的友谊变成刻骨的仇恨,这种如此令人憎恨的伤害,其可恶之处又在哪里呢?我觉得它不在于友情的丧失,也不在于随友情一同逝去的那些本可以从朋友处获得的帮助,而在于友情尽失后双方内心的挣扎和痛苦,用尽心思建立起来的友谊完全坍塌,他们内心的安宁被打破了,那些愉快的过往不复存在。面对这样的结局即使是粗鄙之人也会心生痛楚,如若是感情敏感细腻之人,这种痛楚定然会加倍递增。
爱情的魔力就在于总是让享受它的人心旷神怡,真爱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每每想到对方,心中就会涌起甜蜜和兴奋,互相的关爱给双方带来幸福,而同情又使其他人产生相同的感受,进而觉得生命都因此而更有意义。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和睦融洽的,夫妻之间互敬互爱,父母对子女慈爱有加,子女对父母孝顺尊敬、兄弟姐妹之间长幼有序,一家人即使在讨论问题时也满怀着尊重和宽容;兄弟之间不会因经济利益而引发冲突,姐妹之间也不会为赢得父母的宠爱而产生嫌隙,大家坦诚相见、亲密无间,良好的家庭氛围让我们感到平静、轻松、和睦和惬意,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相反,如果一个家庭存在着极度的不和谐,每个人都对其他人心怀不满,整日争吵、彼此算计,即使表面相安无事,内心却都满怀猜疑和妒忌,甚至当着亲朋好友的面也可能爆发家庭大战,一旦到这样的家庭做客,将是多么尴尬无比的事情啊。
对于友谊和慈爱的感情而言,有时即使是弱点,也有一些令人愉快的东西。对于那些过于温和慈爱的父母和过于慷慨热情的朋友,有时人们可能由于他们天性软弱而以一种怜悯的心情去看待他们,不过在这怜悯之中也包含着爱意;除了那些卑鄙无耻之徒以外,没人会认为他们讨厌,更不会有人鄙视他们。即使我们对他们的溺爱持反对态度并加以指责的时候,也总是怀着关切、同情和善意的态度。慈悲为怀的人之所以最能引发我们的怜悯之心就是因为他们的软弱无助,而慈爱本身是非常高尚的,不掺杂丝毫令人厌恶的成分。我们之所以会感到惋惜,只是因为这种太过完美的感情不适合这个世界,或者说这个世界无法与之相配。
那些无情无义、卑鄙无耻的小人总是要作弄仁爱善良的人们,使其遭受痛苦和不安的折磨,而他们本来最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心理上他们也是难以承受这样的伤害。仇恨和怨愤却全然不同,那些可憎激情过分强烈地发泄,让所有的人都心生畏惧和厌恶。那歇斯底里的发泄行为已然接近于兽行,让我们所处的文明社会因之蒙羞,我们甚至认为应该把这种人驱逐出我们的生活,还我们的社会以人性的友爱。
论自私的激情
导言:
这一章谈论的是所谓的第三种激情,即人们因为个人的时运好坏而产生的高兴或悲伤的情绪。因为这种激情既不像友好的情绪那样优雅适度,也不像不友好的情绪那样令人生厌。它从来不会像愤怒那样让人心生不快,当然也不会像光明正大的仁义之举那样让人兴奋快慰,所以说是一种处于中间状态的激情。
斯密说,我们往往容易同情轻微的高兴和沉重的悲哀,这是人的心理倾向。所以,一个人由于偶然的机遇而平步青云,别人的祝贺未必出自真心,一个暴发户即使具有超乎寻常的美德,也很难让人对其产生好感。因此,当由于偶然的时运而造成人生起伏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鸿运当头时不应该得意忘形,而是要在顺境中控制自己适度的喜悦。不如此,人们就会讨厌他。悲伤则完全相反,小小的烦恼不能引起任何同情,只有极其深重的悲哀才有可能得到最深切的同情。一个人如果因为琐碎小事就咆哮大怒、情绪低落,也是无法让人同情的。
还有一种处于中间状态的激情,既不像友好的情绪那样优雅适度,也不像不友好的情绪那样令人喜欢,这就是所谓的这第三种激情,即人们因为个人的时运好坏而产生的高兴或悲伤的情绪。无论这种情绪是否恰如其分,它从来不会像愤怒那样让人心生不快,当然也不会像光明正大的仁义之举那样让人兴奋快慰,因为这里没有那个可以引起我们同情的“另一方”。但是,悲伤和喜悦的区别还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往往容易同情轻微的高兴和沉重的悲哀。一个人由于偶然的机遇而平步青云,此时他亲朋好友的祝贺也未必都是出于真心。一个暴发户即使具有超乎寻常的美德,也很难让人对其产生好感,这就是嫉妒的心理在作怪,以至于我们无法对某个人的过度好运表示由衷的祝福。头脑清醒的人会意识到这一点,所以鸿运当头的时候他也不会得意忘形,而是尽可能地在顺境之中控制自己适度的喜悦。
他故作姿态地穿起平民的布衣,以表示自己从未忘本。他对那些贫贱之交倍加关注,并努力做到比过去更谦逊、更勤勉、更殷勤。对于他的地位来说,这是我们最为赞同的态度,因为我们似乎并不觉得他的幸福还需要我们的同情,反而是他更应该理解我们内心的嫉妒和不平。就他的现状而言,他是很难在所有这些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的。因为我们总觉得他的谦虚是装模作样,他自己对这种拘束也逐渐感到厌倦。正常来说,他很快就会忘记所有的老朋友,只有一些还想着攀附权贵的小人不愿放弃这棵大树,巴结着他不肯离开;他也很难再结交新朋友,恰如他的老朋友由于他的地位突然间变得比自己高而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冒犯一样,他的新交也无法接受一个暴发户跟自己平起平坐,以至于自己的形象受损,他只有坚持不懈地采取谦逊态度去抚平所有人对他的不满和怒气。
前者阴沉傲慢、疑神疑鬼的神色和后者轻蔑的白眼、无礼的态度都会让他恼怒,按照常理,他的忍耐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他很快就会和前者失去联络,向后者动辄发怒。时间久了,他会像常人一样傲慢无礼,丧失所有人对他的尊敬。我认为人类的幸福主要来自受人关爱的感觉,突如其来的好运很难对幸福产生多大的作用。最让我们羡慕的是这样一种人,他不是平步青云,而是按部就班地得到升迁,每一步提升都在大家的预料之中,一路走来踏实沉稳,可谓一步一个脚印,因此荣华富贵不会让他得意忘形,而且按照人之常情,那些被他超过和遗忘的人们也不会对他产生嫉妒和猜忌的情绪。
然而,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乐趣更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感。在巨大的成功之中只有保持谦虚才是合适的,但是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朋友,或者我们正在观看一台演出,在回忆一些陈年往事,在进行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谈,是所有那些充盈着我们生活的鸡毛蒜皮的琐事,我们就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欢乐。没有什么东西比能够时时保持愉快的心情更为惬意的了,而这种心情总是来自日常琐事所蕴含的点滴乐趣。我们很愿意对这种快乐抱有同感,它使得每一件给别人带来幸福心情的琐事也同样让我们感到愉快。正因为如此,我们会向往和留恋那些溢满了欢乐的青春年华。那种对欢乐的向往使得青春更加富有活力,年轻的异性眼中会闪烁出爱情的光芒,同性朋友也会因青春的友情而绽放灿烂的笑容。甚至老年人也会萌生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喜悦,他们沉浸在那些久违的令人心醉的思绪和心情之中,眼前的欢乐让他们暂时忘记了衰老,所有过往的岁月在欢乐中重新浮上心头,一时间他们似乎感到了老友重逢般的喜悦。曾经的朋友分离让他们感到遗憾,而久别重逢的喜悦让所有的遗憾都化作心底最热忱的情感。
悲伤则完全相反。小小的烦恼不能引起任何同情,只有极其深重的悲哀才有可能得到最深切的同情。如果一个人被每一件不如意的小事弄得心烦意乱;只是因为厨师或管家偶尔微不足道的失职就烦恼伤心;在参加一些高级的社交活动时吹毛求疵;因为好朋友某一天的见面闲谈中没有向他问好,或是兄弟在他讲述事情的时候一直不够专注而独自哼唱;由于在郊外游玩的时候突遇雷雨天气,游玩的兴致被泥泞的道路所破坏,或者觉得自己周边缺少玩伴和娱乐场所,等等,因为这些无足轻重的事情就感到生活枯燥乏味而导致自己情绪低落,那么虽然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能够被大众所理解的,但难以博得广泛的同情。
高兴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情绪,只要理由稍微合理一点,我们也乐意沉湎于此。因此,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不是心存嫉妒或抱有偏见,同情他人的快乐是最容易做到的。但是悲伤是一种痛苦的情绪,即使我们自己遇到悲伤的事情也要尽可能地自我开导,尽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避免去想这些烦心的事情,以期尽快摆脱这些不快的情绪。诚然,当微不足道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时,我们不会因为对悲伤的嫌恶就不去想它,而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时,它却时常妨碍我们对此表示同情;因为我们同情的激情总是比自己原有的激情易于受到压制。
人类还有一种恶习,它不仅妨碍人们对轻微的不快表示同情,而且我们甚至会拿别人的这种不快消愁解闷,寻求自己内心的平衡。因此,当我们的朋友遇到一些尴尬的小事,或被小小的烦闷所骚扰的时候,我们会通过取笑对方去感受那种捉弄人的快感。掩饰任何或悲或喜的情绪,对不具备良好教养的人都是很困难的;而熟谙人情世故的那些人,则主动地把这种小事变成善意的嘲笑,从而极易得到朋友们的认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对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都已经养成了某种习惯,以至于认为自己觉得微不足道的灾难在别人眼里同样无足轻重,并且知道自己的言行和周遭的朋友是完全一致的。
相反,我们对深重苦难所持的真挚而强烈的同情甚至无需用事例加以佐证,因为一幕悲情色彩的话剧就足以让我们泪流满面。因此,如果你遭受了重大的灾难,或者不幸染上了重病,即使是因为咎由自取,一般说来,朋友们还是会给予你真诚的同情,并且在利益和名声许可的范围内,他们还是会宽厚地给予你适当的帮助。但是,如果你的不幸太过微小,比如说只是愿望没能实现,只是情人弃你而去了,或者遇到了一个母老虎样的凶悍老婆,那么,你将得到的只能是朋友们的嘲笑和起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