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当今社会,计算机和网络使地球变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近,各种交通工具飞速发展,这些变化在一百年前是不敢想象的。伴随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世界进步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得到重视,《增长的极限》一书向人们警示了世界无限发展的危机,特别是能源危机。虽然危机论被人们接受,但是世界并没有因此而放慢前进的脚步,一系列的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让人应接不暇。如生物技术,利用酶向一些有机废物要效益,把庄稼秸秆变成酒精,代替汽油;细胞工程,培育新物种,把土豆和西红柿组合在一起,地下长土豆,地上结西红柿;基因工程,可以让猪体内长出人的器官和蛋白;新材料工程,纳米材料可以织出不需洗、不怕脏、永不磨损的服装,能够做到冬暖夏凉,透气又防雨;新能源技术,探索核聚变反应的控制技术一旦成功,海洋的氢同位素就可提供人类使用几十亿年的持久能源……这些新技术的研发,使人们透过层层危机看到了战胜危机的希望!
今天的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高质量生活,同时也深刻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由邓小平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们十分熟悉的命题。可以说这个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是生产力”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在新的时代对生产力、科学技术本质及其二者内在关系的科学的、创造性的概括。
早在1844年,马克思在批判普鲁东的唯心史观时,就已把科学和技术归为生产力,并用这个观点批评当时的一些经济学家仅仅把土地、资本、劳动看作是财富创造的条件,而忽视科学的作用。科技是生产力,这是从古至今都存在的道理。在古代,农耕工具和农耕技术的进步以及手工业技术的革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到了近代,科技发展迅速,并且逐步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使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近现代经过三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高度发展,世界联系紧密,越来越依靠科技。可以说,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生活质量、国际竞争力以及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都取决于科技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发展。1988年9月,邓小平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个论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从哲学的高度解决了当代科技进步与生产力发展的辩证关系,指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发展生产力的道路,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若想了解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首先就需要对生产力的概念有科学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