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挥毫万古心:革命先驱励志书文警语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董必武

董必武(1886—1975):原名贤琮,又名用威。湖北黄安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1905年考入湖北“文普通”学堂。1910年获清朝学部授予的拔贡学衔。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并加入中国同盟会。1915年回国从事反袁活动,两次被捕入狱。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赴苏联学习。回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最高法院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的代表之一。1945年代表解放区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1975年逝世。

董必武存《巾帼敢顶半片天》、《别延安》等诗词数十首。出版有《董必武诗选》。《答徐老延安赠别》诗云:“高逸孺可饮,清标藐如鹤。犹国心耿耿,夙夜求民瘼。”(见《新中国的先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诗存》)

警语一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警语二

洞穴是井的基础,不断挖掘就能成万丈深井。最吃亏的地方是挑三歇五,没有坚持。

警语三

所虑时光疾,常怀紧迫情,蹒跚行步慢,落后最宜鞭。

文章一

长征记事(节选)(1936年10月)

当我们感觉到主力红军有转移地区作战可能的时候,我就想:是被派随军移动好呢,还是被留在根据地里工作好呢?

有一天,何叔衡同志和我闲谈,那时我们同在一个机关工作。他问:“假使红军主力移动,你愿意留在这里,还是愿意从军去呢?”

我的答复是:“如有可能,我愿意从军去。”

“红军跑起路来飞快,你跑得么?”

“一天跑六十里毫无问题,八十里也勉强,跑一百里怕有点困难。这是我进根据地来时所经验过了的。”

“我跑路要比你强一点。我准备了两双很结实的草鞋。你有点什么准备没有呢?”

“你跑路当然比我强。我只准备了一双新草鞋,脚上着的一双还有半新。”

我们这样谈话过后,没有好久,我就被调到总卫生部工作,随着红军主力出发去了。叔衡同志仍然留在中央根据地。我们到了贵州,有人说:看见报纸上载有他已遇害的消息。这一年近六十的共产党员,不怕任何困难、任何牺牲,准备为共产主义的事业奋斗到底,准备随时在党的号召之下无条件地去工作,这从上面我们的谈话及以后的经过,就可以看得出来。

在中央根据地,因叔衡、特立、觉哉、伯渠和我五个人年龄稍大,诸同志都呼我们为“五老”。出发时我与特立、觉哉、伯渠等,都随着红军移动,经历了千山万水,苦雨凄风,飞机轰炸过无数次,敌人抄袭过无数次,苗山彝岭的绝粮,草地雪山的露营,没有障碍住我们,我们都完全地随着大队红军到达了目的地。只有叔衡同志留在根据地,落到反革命的手中而牺牲。这是怎样的令人悲愤的事啊!叔衡同志的肉体被敌人毁灭了,他的精神不死。现在有几十万几百万的人,踏着他的血迹前进而纪念着他。他个人死了,他在千万人的心坎上活着。那些杀害他的人,已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