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智慧叫舍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在绝望中酝酿希望

抑郁时不妨彻底宣泄一下

生活中,可以在不伤害自己与别人的基础上,适当宣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卸下不满的包袱,轻装上阵,以最健康的心态面对未来。

人在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情绪。有人认为,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未能满足的情绪,必须千方百计地压抑下去、克制下去,而不能让它发泄出来。殊不知,这样的情绪和意愿被压制,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负担,而这种负担只有通过其他的途径才能释放出去。

把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心情才会感到舒畅。我国古代,有许多人在遭遇不幸时,常常有感赋诗,这实际上也是使情绪得到正常宣泄的一种方式。有人经过研究认为,在愤怒的情绪状态下,血压会升高,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如果怒气能适当地宣泄,紧张情绪就可以获得松弛,升高的血压也会降下来;如果怒气受到压抑,长期得不到发泄,那么紧张情绪得不到平定,持续过久,就有可能导致高血压。

这种不良情绪的“暗流”就像是蓄在水库里的水,只能是越涨越高,在心理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压力。如果一心想让它不外流,就必然要在心理上高筑堤坝,而这势必使人在心理上与外界日益隔绝,造成精神的忧郁、孤独、苦闷和窒息;或者,这股“暗流”就要冲破心理的堤坝,使人显现一种变态的行为,甚至导致精神失常。在这种情况下,堵塞不如疏导。

一天,美国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总统的办公室,气呼呼地告状,说一位少将用侮辱性的话指责自己偏袒某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说。

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

“对了,对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的很好,斯坦顿。”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要干什么?”

“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遇见生气的事情,把它写出来,或许也是一种很好的发泄方式。

如果你喜欢运动,可以在生气和郁闷的时候拼命跑步,使劲打球,或者打沙袋——把气你的人想象成沙袋;如果你喜欢音乐,心情不好时可以听听令人愉快的音乐,音乐会把你带入另一个时空。然后,你会发现让你不快的事情可能已经没有那么严重了,因为人之所以会有不良情绪,只不过是一时钻牛角尖而已。

你可以到KTV里去吼几嗓子,你的不良情绪就会随着你的歌声冲上云霄。另外,到大自然中去也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并唤醒对生活的热爱;你可以学习电影中的那些经典语段,找一件东西,把自己所有的不开心都讲给它听,当一切都发泄完之后,转身离开,将那些情绪抛在脑后;你也可以大声痛哭,借“流泪而放悲声”这一方式来宣泄心中的情绪。因而,我们有时在劝慰遭受重创的人时会说:“哭吧,哭出来会好受些。”

其实,无论哪一种,都不过是发泄情绪的方式而已。与其将心中的种种情绪自觉不自觉地加以“克制”,还不如将其通过一种平和的方式发泄出来。毕竟,长久地情绪积压,无论是对身体还是对心理而言,都是无益的,特别是那些负面的情绪尤其需要疏导。

生活中,可以在不伤害自己与别人的基础上,适当宣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卸下不满的包袱,轻装上阵,以最健康的心态面对未来。

化嫉妒为进步的动力

如果想要彻底地摆脱嫉妒,那就朝着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将那种如痴如狂的嫉妒,化作不断前进的动力,这样便能将一出丑剧,演变为充满活力的奋斗史诗。

嫉妒是人心头的一颗毒瘤,它会惑乱人的心性。实际上,嫉妒不仅是万恶之首,而且是万恶之源,只要发作起来,就有可能让人心态失常。

那么,什么是嫉妒呢?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情绪的负面体验,是心胸狭窄的心理。黑格尔说:“嫉妒乃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

嫉妒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嫉妒有三个心理活动阶段:嫉羡——嫉优——嫉恨。这三个阶段都有嫉妒的成分,而且是从少到多。嫉羡,以羡慕为主,嫉妒为辅;嫉优,嫉妒的成分增多,已经到了怕别人威胁自己的地步了;嫉恨,则把嫉妒之火熊熊燃烧到了难以消除的地步。这把嫉恨之火,没有燃向别人,而是炙烤着自己的心,使自己没有片刻宁静,于是便绞尽脑汁去想方设法诋毁别人。嫉妒实质上是用别人的成绩进行自我折磨,别人并不因此退步,自己却因此痛苦不堪,有的甚至采取极端行为,走向犯罪的深渊。

对那些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这便是嫉妒的表现。它是一种低级趣味,是人性残存的动物性。许多动物的本性是嫉妒的,一只狼可以把抢猎物的同类咬死。《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临死时对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就是一种典型的嫉妒心理。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其实嫉妒是无能者的“专利”,他们自己不求上进,又怕别人超过自己,似乎别人成功了就意味着自己失败,最好大家都是矮子,才能显示出自己的高大。这些人的骨子里充满了“怠”与“忌”,无论对己、对社会、对国家的发展都十分有害。正如荀子所说:“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一个被嫉妒心支配的人,一定是胸无大志、目光短浅、不求上进的人;一个嫉妒成风的团队,一定是正气不旺、邪气盛行的团队。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犹如毁掉麦子一样,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地毁掉人间美好的东西!”犹如剧毒一般的嫉妒,总是会让世间的一切都变成丑剧。被嫉妒所困扰的人,如果不及时地从嫉妒的牢笼中逃离出来,人生也注定会变成一出丑剧。

与其如此,不如把嫉妒变成竞争的动力,在关注别人的优势时,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优势所在,便能使原本失衡的心理获得一种平衡。如果想要彻底地摆脱嫉妒这个恶魔,那就朝着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将那种如痴如狂的妒,化作不断前进的动力,这样便能将一出丑剧,演变为充满活力的奋斗史诗。

制怒,化戾气为祥和

赶快收敛你的愤怒,化戾气为祥和。让愤怒的火山在即将喷涌的那一刻熄灭,转化为一种平和的力量。

愤怒是一种情绪状态,按照强度不同可分为轻微的愤怒、强烈的愤怒,以及暴怒。和其他情绪一样,愤怒也会导致生理上的变化:当人感到生气时,心率和血压会上升,同时能量激素、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水平都会升高。

引起愤怒的原因很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愤怒的情绪。愤怒是一种有害的情绪状态,常常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如同事关系疏远、师生关系紧张等,而且长期性、持续性的愤怒对个人的健康损害也是极大的。

愤怒容易让人失去理智。怒火中烧的人把一点小事看得像天一样大,过于较真让他们夸大了自身受到的伤害。他们以为愤怒可以让自己在别人眼中更有地位,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不仅不会因为愤怒而被认可,反而会被认为缺乏理智,难成大气候。怒气会让你失去别人对你的敬意,人们会认为你缺乏自制力而更加轻视你。

在人们的眼中到处充满了忙碌和重复的事情,面对毫无变化的生存和工作环境,人难免烦躁,脾气就随着变坏。然而,一次、两次的爆发后,如果还不加以克制,那么长此以往,就会养成暴躁的习惯。我们并非生活在真空中,因而人生总会有阻力、有逆境。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爆发,那么恐怕不仅仅会使身心受伤,还会毁了前程。

1943年,美国著名将领巴顿在去战后医院视察时,发现一名士兵蹲在帐篷附近的一个箱子上,显然没有受伤。巴顿问他为什么住院,他回答说:“我觉得受不了了。”医生解释说他得了急躁型中度精神病,这已经是第三次住院了。

巴顿听罢大怒,他痛骂了那个士兵,用手掌打士兵的脸,并大吼道:“我绝不允许这样的胆小鬼躲藏在这里,他的行为已经损坏了我们的声誉!”

第二次来,巴顿又见一名未受伤的士兵住在医院里,顿时变脸,问:“什么病?”士兵哆嗦着答道:“我有精神病,能听到炮弹飞过,但听不到它爆炸(炸弹休克症)。”

巴顿勃然大怒,骂道:“你个胆小鬼!”接着打他耳光:“你是集团军的耻辱,你要马上回去参加战斗,但这太便宜你了,你应该被枪毙。”说着抽出手枪在他眼前晃动……

很快,巴顿的行为传到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耳中,他说:“看来巴顿的军事生涯已经达到顶峰了……”

狂躁易怒的性格,使本来很有前途的巴顿无法更进一步,面对有心理障碍的士兵,不是认真了解情况,加以鼓励,而是大打出手,完全失去了一个指挥官应有的风度和修养,破坏了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失去了晋升的机会。遗憾之余,让人们想起了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弱点总是在发脾气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它往往成为崩溃的前兆。谋略和战斗力也会在愤怒的情绪中消散,所以始终保持客观与冷静的态度至关重要。

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在心情激动时,先停止身体的动作,静坐下来,降低音调,心情自然而然就会逐渐稳定。当心中充满焦虑紧张、不知所措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一切活动,适时地放松自己。比如我们可以安坐一旁,放松心情,想想曾经欣赏过的崇山峻岭、夕阳中的峡谷、鲤鱼跳跃的池塘、月光倒映的水面……很快就会舒坦地沉醉其中了。生活很美好,人生很短暂,享受生活尚且来不及,哪有时间用来发怒呢?

我们常会因为一些事情陷入愤怒之中,人在愤怒时,会失去正确的判断力,理解力也会下降,容易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错事。所以,赶快收敛你的愤怒,化戾气为祥和。

抛开恐惧,可以多行4000英里

当人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的时候,就会变得不自信、盲从,看不清前面的路,也就失去了自我的评判标准。因为恐惧,人们会失去很多做大事的机会。

恐惧能摧残一个人的意志和生命,它会影响人的胃功能、减少人的生理与精神的活力,进而破坏人的身体健康。它能打破人的希望、消退人的志气,使人的心力衰弱,以致不能创造或从事更大的事业。

恐惧是人生命中难解的症结之一。面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命的进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遭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挫折、失败和痛苦。当一个人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进而受到威胁时,就会为此紧张不安。恐惧的心理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点,事实上,最可怕的不是令人恐惧的事,而是自己的内心。

为了战胜自己的懦弱,他选择了放弃丰厚的收入和安定的生活。面对遥远的路途和身无分文的困顿,他从阳光明媚的加州走到东海岸的恐怖角,4000多英里的行程,完全是一个人走过。他就是麦克·英泰尔。

《不带钱去旅行》的作者麦克·英泰尔,在37岁那一年,放弃了收入丰厚的记者工作,作出一个令人吃惊的疯狂决定,他要以搭便车的方式,走遍美国。他将身上仅有的3美元送给一个流浪汉之后,就只身从阳光明媚的加州出发了。

然而,这个决定是他在精神快崩溃时仓促作出的决定,而这趟旅程的目的地,则是美国东岸北卡罗来纳州的恐怖角。

一天午后,英泰尔莫名地哭了起来,因为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我就要死了,我会不会后悔?”停顿了一会儿,他肯定地说:“会!”

英泰尔回想这30多年的时光,他发现,因为自己缺乏自信,即使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总是因为想到“恐惧”两个字,而一再退缩。

他检讨自己的过去,很诚实地为自己的恐惧开出了一张清单:小时候就怕保姆、怕邮差、怕鸟、怕猫、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城市、怕荒野,怕热闹又怕孤独、怕失败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溃……他无所不怕,却似乎“英勇”地当了记者。

他不断地回想、反省,懊恼地对自己说:“什么都怕,活着能干什么?什么都听别人的,活着有什么意义?”当他强烈质疑着自己的存在价值时,他下定决心:“我一定要突破这一切!”于是他决定要独自去北卡罗来纳州的恐怖角。

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要独自去传说中的恐怖角,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当英泰尔告诉家人自己的这个决定时,家人大吃一惊,亲友们甚至语带恐吓和嘲讽地说:“你确定自己行吗?这一路你恐怕会遇到各种麻烦,你一定很快就会退缩。”“不会的!”英泰尔对亲友们说,也向自己保证。

一路上,他没有接受过任何物质帮助,在雷雨交加的黑夜中睡在潮湿的睡袋里;在“游民之家”靠打工换取住宿;住过几个陌生人的家中;碰到过精神疾病患者……

从来没有独立完成过一件事的英泰尔,克服了无数困难,终于来到恐怖角,他一个人走完了4000英里的路程。英泰尔发现恐怖角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心中的恐惧。

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一切就都无所谓了。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经历某种困难或危险的处境,体验过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作为一种生命情感的痛苦体验,是一种心理折磨。人们往往并不为已经到来的,或正在经历的事而惧怕,而是对结果的预感产生恐慌。人们生怕无助、排斥、孤独、伤害、死亡的突然降临;同时人们也生怕失官、失职、失恋、失亲……

美国学者马克·富莱顿说:“人的内心隐藏任何一点恐惧,都会使他受到魔鬼的利用。”当人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的时候,就会变得不自信、盲从,看不清前面的路,也就失去了自我的评判标准。因为恐惧,人们会失去很多做大事的机会。我们必须忘记心中的恐惧,大胆地前行,才不会因为胆怯而错过太多的机遇。

忧郁只用一秒钟

忧郁是心灵的感冒,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很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再明亮的玻璃也会有模糊的一天,再阳光的心灵也会有悲伤的时候。我们怀揣着忧虑的心情走在人生的路上,不知道在下一刻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致,忧郁就会悄悄爬上微蹙的眉头。

偶尔的忧郁也许会让你的眉头微蹙,不过这是必要的,正如夏日午后的一场大雨,可以让备受烈日炙烤的生命得到暂时的舒缓。情绪的低落是压力过大的表现,此时内心的烦闷其实是一种减压的方式,好的心情在沮丧过后又会陪伴在你的左右。

但如果忧郁持续的时间太久,会让你心灵因备受煎熬而不能自拔,丧失了对生活的向往。忧郁是心灵的感冒,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很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抑郁寡欢,不是内向或者个性孤僻者的专利,一些性格开朗的人也会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究其原因,不外乎生存压力过大导致情绪变化大,忽而亢奋,忽而低落,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我。当然,性格孤僻的人更容易陷入忧郁的情绪中。一时的不快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开导与缓解,很有可能弥漫于整个心灵,慢慢地发展成为忧郁。

戴尔·卡耐基就曾经是一名忧郁症的患者。由于家境贫寒,卡耐基在小时候就有着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忧愁与烦恼。他从小惧怕死亡,电闪雷鸣的天气,会让他认为是自己生命末日的来临。卡耐基长得不够帅气,一位叫山姆·怀特的家伙声称:“总有一天,我要剪断你那对讨厌的大耳朵。”卡耐基信以为真,每天为这些事情忧虑,时常不能入睡。

进入青春期后,卡耐基的内心又多了新的忧愁,他非常渴望能够与女孩子交往,然而当他真的和女孩交谈的时候,又会表现得局促不安,他总是担心自己在婚礼上会有丢人的表现。他回忆说:“我想象着我们在某个乡村教堂举行婚礼,然后搭乘车顶缀有饰品的四轮马车返回农场……我无法想象我在返回农场的途中说什么,我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谈话继续下去……”直到闻名全世界后,卡耐基还说:“当我微微举帽向她们打招呼时,我还担心女孩子们将嘲笑我笨拙的动作和不敢恭维的声音……”

戴尔·卡耐基之所以患上忧郁症,这不仅与他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也没有长期的人生体验,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也过于消极。随着社会阅历的丰富、眼界的开阔,卡耐基终于在漫长的人生磨砺之中克服了忧郁症,而且还从他个人的经历中汲取了许多经验和总结,写出了《摆脱忧郁的方法》,一书,并风靡全球。

时常会有人抱怨,现在的生活节奏过于紧张,学习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这直接导致了人们每天都处于奔波与繁忙的状态之中,烦闷的时候少了一点沟通,抑郁的时候少了一些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也越来越冷漠,这样的生活环境的确容易让人陷入忧郁。可是,生活就一定要这样过下去吗?我们真的忙到没有时间微笑,没有力气交流了吗?

缓解负面情绪的方法很多,也很简单。生气的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事情的来龙去脉,等理清了头绪之后,愤怒的情绪也已经烟消云散;烦闷的时候与朋友一起去看场电影或是听一场音乐会,让不快乐的情绪在笑声中终结,在旋律中飘散;悲伤的时候读读书,与作者在文字中交流,或者与朋友在现实中相互倾诉,遇到令人振奋的话题,你很快就会高兴起来的。

其实很多时候,负面情绪都可以用适当的方式得到有效的控制,从此不再蔓延,也阻挡了它演变为忧郁的通道。偶尔皱皱一眉头可以让你心中的不快乐表现出来,也可以让身边的人看出你的忧愁而为你解惑,但是请记住这样一句话:忧郁只用一秒钟,一秒钟之后选择重新开始,重新快乐!

给烦恼的枷锁配一把钥匙

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活得不够单纯。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能够一帆风顺,最好不要犯任何错误,其实这只不过是人们自己的美好愿望罢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犯错本来就是难以避免的事情。犯错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不在于犯的错本身,而在于犯错之后的反应。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人活着要顺其自然,不要受任何外界环境的影响。有时候,过于倚重外物与环境,会让你充满烦恼,换句话说,使你得不到快乐的往往正是你自己。

很多人往往会自寻烦恼,给自己套上枷锁,结果身心疲惫不堪。我们应该学会解除这些束缚,让自己活得轻松,活得快乐。

有个人被烦恼缠身,于是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

这一天,这个人来到一个山脚下,看见在一片绿草丛中有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横笛,逍遥自在。他走上前去问道:“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他试了试,却无济于事。于是,他又开始继续寻找。

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里,看见有一位老人独坐在洞中,面带满足的微笑。他深深鞠了一个躬,向老人说明来意。

老人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他说:“是的!恳请不吝赐教。”

老人笑着问:“有谁捆住你了吗?”

“没有。”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何谈解脱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像这个人一样四处寻找解脱的途径?“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打破心灵的枷锁,清除掉心中的垃圾,你就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我们之所以经常会不快乐,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抱怨,是因为活得不够单纯;我们总是很想得到更多的东西,结果负担太重,活得气喘吁吁。有的人奔忙了一辈子,却没有思考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这其实不是在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世俗活着。我们不能太苛求自己,偶尔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一杯茶,一本小说,一个阳台,轻松自然地享受片刻的宁静,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难道还担心快乐不会来临吗?自然而然,不求甚多,放下烦恼,拾起欢乐,活着就是这么简单。

伴随着人的成长,人心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保持一种自然的生活态度,不要被外在的环境左右了自己的抉择,便更容易体会到生命纯真的欢乐。

其实生活通常都很简单,只是人们用自己的心让它变得扑朔迷离。烦恼了,就想想那些天真烂漫的美好回忆——“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微微笑,小时候的梦我知道。不要哭,让萤火虫带着你逃跑,乡间的歌谣是永远的依靠,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每个人都独一无二

你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找遍整个地球,也只有一个你,仅凭此一点,你就有了足够的存在价值。请珍爱自己,珍惜生命。

身处都市之林的现代人,心中充满了迷茫、彷徨、焦虑等许多负面的情绪,甚至有些人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人生目标也模糊不清,过一日算一日。

或许你是伟大的,或许你是平凡的,或许你正处于悲伤之中,或许你刚刚受到上天的眷顾……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之下,得意也好,失意也罢,都要爱护你自己,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你,也因为你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

一个在孤儿院生活的小男孩,他对世界有着悲观的态度,经常满脸愁容地问院长:“就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小孩子,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院长并没有直接地给予他回答,只是微笑。

有一天,院长给了小男孩一块石头,让他拿到市场上去摆放,却嘱咐他无论别人出多高的价钱,都不能卖。小男孩疑惑地去了市场,准备“卖”他的石头。令小男孩惊奇的是,居然有很多人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人们的价钱也出得越来越高了。到了第三天,石头的价钱竟然涨了十倍。又过了几天,当小男孩拿着石头来到市场时,价钱又涨了十倍。由于无论别人出多高的价钱小男孩都不卖,所以这块石头被人们传为“稀世珍宝”。

后来小男孩去找院长询问其中缘由,院长给了他这样的回答:“生命的价值其实就像这块普通的石头,不同的环境下,这石头就有着不同的意义与价值。一块看上去并不耀眼的石头,因为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你不就是这样一块石头吗?只要自己爱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很大的价值和高贵的意义。”

地球上只有一个你,你要珍爱自己,人世间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厌世。每个人都有一生,如果不能快乐地、充满希望地悦纳自己的话,生命就失去了意义。

每个人都有值得称道的方面。如象棋下得比别人好,字写得比别人棒,哪怕是个性的特点鲜明,都可以让人逐渐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而且可以在他人面前问心无愧地生活。

人生的第一信条就是珍爱自己。那些讨厌自己的人总认为“自己是个无聊的人”,或者“自己是个不能为社会和他人谋一丝福利的人”。

事实上,你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即使找遍整个地球,也只有一个你,仅凭此一点,你就有了足够的存在价值。请珍爱自己,珍惜生命。

生活不能总是完美的,它总会给人生留下很多缺憾,这其中最大的缺憾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只是一株小草;也许你想成为大河,可你却只是一泓山泉……于是,你总以为命运在捉弄自己。其实,你不必这样:欣赏别人的时候,一切都好;审视自己的时候,却总是很糟。

要知道,和别人一样,你也是自然界中的一道风景,也有阳光,也有空气,也有寒来暑往。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让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做不了伟人,就做实在的小人物。平凡并不可卑,在变成天鹅之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只丑小鸭。每个人都应当有足够自信的理由,没有必要刻意地模仿别人,做最好的自己,不用再怀疑,你就是独一无二的你。

想开了,身处逆境依然快乐

决定一个人快乐与否,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苦恼和悲哀常常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抱怨,哀叹自己命运不好,怨恨生活的不公。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令我们心情不好,每逢沮丧失落时,我们对一切感到乏味,生活的天空阴云密布,看什么都不顺眼。面对落榜、面对失恋、面对解释不清的误会,我们的确无法释然,但是忧郁可以用生气勃勃的憧憬来取代。

有一位哲学家,当他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小屋里。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哲学家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成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哲学家一个人,但是他每天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

“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哲学家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一层。一层在所有楼层里环境是最差的,上面总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你不知道住在一层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费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些花、种些菜。这些乐趣数之不尽啊!”

后来,那人遇到哲学家的学生,问道:“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学生笑着说:“决定一个人快乐与否,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只要自己想开了,无论在哪里,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会有乐观的心态。许多人都认为智慧之花一定盛开在高大处、深刻处,却不知道拥有一颗平常心,真心待人,才是真正的处世智慧。

戴尔·卡耐基说过:“从事成人教育35年的经验使我深信,思想对于一个人能产生巨大影响。”一个人只要有改变自己的想法,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就能够消除忧虑和恐惧,就能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所以,我们从生活中所得到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在哪里、我们有什么、我们是什么人,而只是在于我们的心境如何,与外在的条件没有多少关系。

快乐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只要乐趣真实常在,无论雅俗,都会活得有滋有味。比如你的朋友多,路子广,早晚会有种种致富的机会;你拥有爱情,拥有家庭,拥有多彩的故事,你总有一些盼望,会发现一些趣事,甚至某个消息、某个话题、某种现象都能让你兴奋。只要是真实快乐的体验,也就够了。

坚持乐观,扫除不幸

没有不快乐的人生,只有不肯快乐的心灵。

智者累积快乐,与人分享仍取之不尽。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许许多多的快乐,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发现。而要发现它,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心态。

昆仑山麓,水清草美。据说这一带出产一种快乐果,凡是得到这种果子的人,一定喜形于色,笑逐颜开,不知道烦恼为何物。

曾经有一个人,为了得到不尽的快乐,不惜跋山涉水,去找这种果子。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昆仑山麓。在险峻的山崖上,他找到了这种快乐果,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快乐,反而感到一种空虚和失落。

这天晚上,他在山上一位老人的屋中借宿,面对皎洁的月光,他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老人闻声而至,问他:“年轻人,什么事让你这样叹息呀?”

于是,他说出了心中的疑问:为什么自己已经得到快乐果,却没有得到快乐呢?

老人一听就乐了,说:“其实,快乐果并非昆仑山才有,而是人人心中都有。只要你有快乐的根,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能够得到快乐。”

老人的话让这个年轻人顿觉精神一振,就又问:“什么是快乐的根呢?”

老人就说:“心就是快乐的根。”

拥有了乐观的心态,即便身处逆境,也总能找到快乐的理由。

一个悲观主义者和一个乐观主义者一同在黄昏的路上散步,悲观主义者触景生情地说:“太阳正在坠落!”乐观主义者则说:“群星正在升起!”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其实事物是客观存在、不会改变的,改变的是人的心境,所谓“境由心生”便是这个道理。

“乐观之境”便是一种幸福境界,这种幸福不是财富、权力、地位所能给予的。即使你贫穷、平凡,在别人看来一无所有,只要你能够主宰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快乐起来,幸福便会由“心”制造。即使在生活中遭遇不幸,你也可以用乐观驱走不幸。

没有不快乐的人生,只有一颗不肯快乐的心。人们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乐观地面对困境,才不会被困难压倒,用“心”为自己营造一个幸福的天堂,让自己活在快乐之中。

不必自怨自艾,也许别人比你更糟

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比别人的命运更差,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更糟糕。

有些人总是这样:把自己的痛苦看得很清楚,把别人的痛苦看得很模糊;很难发现自己身边有快乐,却总是觉得别人什么时候都是快乐的。当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或是自己无法做好一些事的时候,就会产生沮丧的情绪。总是有非常多的抱怨,觉得自己太苦了,无法快乐地生活,仿佛自己的一生充满了失望。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的自怨自艾在作祟,而我们却没有发现。

其实没有谁是唯一的苦命人,更没有谁是被上苍抛弃的人。人之所以会自怨自艾,其实是没有正确看待自己的人生,没有远大的目标,为了一点不顺心的小事顾影自怜,活在自我的小天地中,没有胸怀天下的理想。殊不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的磨炼就是将来的成功基石。

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不幸扩大,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安慰和更多的关注。我们只看到自己遭遇的不幸,看不到自己这份不幸的另一面,看不到不幸中还有成功的可能。

总是自怨自艾,就会封闭自己的人生,忘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逆境的时候越发消沉,让自己成为真正可怜的人。当自己的斗志在自怨自艾中被消磨殆尽,就会让自己真如自己想象的那般,成为一个一无是处的可怜人。

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曾被当时的政府驱逐出境,流落到英吉利海峡中的泽西岛上,同时又身患重病。每天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他都会坐在一张长椅上,面朝大海,陷入冥思苦想之中。沉思良久之后,他总是缓缓却坚定地站起来,在地上捡起一堆石头,一块块地掷向大海。掷完了,就面带微笑离去。

他的这一举动终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天,一个大胆的孩子走上前来问他:“为什么你要到这里来,还向海里扔这么多的石头?”沉默了一会儿,雨果严肃地说:“孩子,我扔到海里的不是石头,我扔掉的是‘自怜’。”

雨果没有让自己沉沦下去,没有让无益的自怜夺去自己的斗志。他战胜了逆境,为自己创作生涯做好了精神上的准备。

其实,人生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不要因为眼前的一点小事、一点挫折就变得消沉,变得没有活力。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比别人的命运更差,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更糟糕。你是个幸运儿,才会活在世界上,这活着的每一分钟都是来之不易的幸运;更不要只看到自己遭遇的不幸,事物总是有两面的,说不定,不幸的另一面蕴藏着资源和机会。

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不幸,你的一生只能是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没有坚持。如果你只是每天的混沌度日,让别人决定你的一生,你就会像别人手中摆弄的木偶,总是抱着悲戚的表情,演着别人的人生。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积极面对自己当下的生活,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不要在困难和压力中放弃自己,不应该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随意处置。虽然遭遇的困难多、压力大,但是绝不能让自己的心灵中阴云密布,让自己的生活中充满黑暗,让自己对着影子自怨自艾,让自己活在一片悲观之中。

不预支明天的烦恼

这样短暂的生命,我们不必用来烦恼,不必把自己和烦恼牢牢捆绑在一起,而应该轻松地面对输赢,微笑着面对挑战。

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心态,他就可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能够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事情往往是这样,你相信会有什么结果,就可能会有什么结果。有时候,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心境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对于身处逆境中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许多人常常为明天的事担忧,喜欢预支明天的烦恼,想要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烦恼。其实,明天如果有烦恼,你今天是无法解决的,每一天都有当天的人生功课,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课再说。

有一位做服装批发生意的商人,由于经营不善赔了本。为此他整天心情郁闷,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妻子见他愁眉不展,十分担心,就建议他去找心理医生看看。医生见他双眼布满血丝,便问他:“怎么了,是不是失眠了?”接下来心理医生开导他说:“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回去后如果睡不着就在心里数数绵羊吧!”商人道谢后离去了。

过了一个星期,他又来找心理医生。他双眼又红又肿,精神更加不振了,心理医生非常吃惊地说:“你是照我的话去做的吗?”商人委屈地回答说:“当然是呀!还数到3万多头呢!”心理医生又问:“数了这么多,难道还没有一点睡意?”商人答:“本来是困极了,但一想到3万多头绵羊有多少毛呀,不剪岂不可惜。”心理医生于是说:“那剪完不就可以睡了?”商人叹了口气说:“但头疼的问题来了,这3万头羊的羊毛所制成的毛衣,现在要去哪儿找买主呀?一想到这儿,我更睡不着了!”

这位做服装批发生意的商人,若是不去想这么多无谓的事情,故事的结局就不会是这样的了。有些事想得太远,就会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压力,烦恼也会随之而来。因此我们要学会静心,不牵挂那些不该牵挂的事情。有些时候,并不是烦恼在追着你跑,而是你追着烦恼放。终日烦恼的人,实际上并不是遭遇了多大的不幸,而是自己的内心对生活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

历史的长河汹涌澎湃,短暂的几十年时间也不过是长河转个弯而已。我们不必将人生用来烦恼,也不必把自己和烦恼牢牢捆绑在一起,而应该轻松地面对输赢,微笑着面对挑战。

面对生活,我们不要被烦恼囚禁,放不开手脚。即便踢球输给了对方,唱歌经常跑调儿,也不算什么,我们依然可以畅快地踢球,放声地唱歌。无论怎样,别去预支明天的烦恼,要坚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不同于一般的知恩图报,而是跳出狭隘的视野,追求健全的人格,坚定崇高的信仰,树立远大的理想。

在生活的某段时期,我们也许会被各种各样的坏情绪包围着。我们常常抱怨孩子们不听话,抱怨父母不理解,抱怨男友不够体贴;领导埋怨下级工作不得力,下级埋怨上级不够宽容,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周围许多事让你觉得不堪忍受。这是因为,你只是在意自己没有得到的好处,却不曾想别人付出了多少。

有位哲人曾经说:“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和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人给过我任何东西。”然而对日子常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即使日子再艰辛,也能挺过去。

一个寺院的方丈,曾立下一条奇怪的规矩:每到年底,寺里的和尚都要面对方丈说两个字。第一年年底,方丈问一位和尚心里最想说什么,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方丈又问这个和尚心里最想说什么,和尚说:“食劣。”第三年年底,这个和尚没等方丈提问,就说:“告辞。”方丈望着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心中有魔,难成正果。”

“魔”,就是和尚心里没完没了的抱怨。像这个和尚一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他们总是怨气冲天,牢骚满腹,总觉得别人欠他的,社会欠他的,从来感觉不到别人和社会为他所做的一切。

舍弃抱怨,感恩生活,我们才会发现生活的美好。因为感恩,我们愿意更好地活着,以报答这种恩情;因为感恩,我们愿意好好热爱生命,让生命的每一天都不虚度。因为感恩,我们比以往更加珍惜时间,珍惜生活中的一草一木。

当忙碌成为生活的主节奏,当电脑成为娱乐的替代品,当音乐成为大自然的鸟鸣,当白炽灯成为我们的太阳,当水泥地成为脚踏的土地,当微笑和友好成为一种奢侈时,我们是否有所知觉,是否更为快乐?又或者,我们已经在这个繁华的世界中迷失了自己,忘记了那些心灵深处的密语?

如果我们细细地触及那阳光中沐浴的温暖与希望,那清新的泥土的气息,那朋友之间蓦然相逢的感动,那知己相逢的赐予,以及今天拥有的一点一滴的快乐和回忆,风轻云淡的纵情,甚至于身旁那最亲爱的人,和那不经意间贴心的呵护……就会找到久违的感动。

现在不妨静下心来,在静谧中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渴望,那些美好和热爱的,凡是我们拥有的,我们都将感谢他们,感恩他们。

“感谢阳光,沐浴心房;感谢天地,给我宽广;感谢鸟语花香,给我美妙;感谢知己相逢,给我快意;感谢生命赐予,给我享受;感谢今天拥有,给我美好;感谢风轻云淡,给我坦然;感谢相濡以沫的你,给我幸福满怀。感谢你们,感恩你们,我愿意为此拼搏奋斗,珍惜永久。”

能够沐浴在阳光下,能够漫步在清新的空气里,能够与久别的亲友重逢,能够与最爱的人享受点滴幸福……这世间最为平凡又最为普通的事情,却因为拥有,而让我们激动并欣慰了。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欧洲20世纪初期著名诗人巴尔蒙特如是说,“我来到这世上是为见到太阳和高天的蓝辉。我来到这世上是为见到太阳和群山的巍巍。我来到这世上是为见到大海和谷地的多彩。我把世界囿于一瞥之内,我是它的主宰。我建立起我的幻想后,将战胜冷冰冰的忘怀。”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智慧品德,更是一种境界。学会感恩,是立身做人的要求。感恩不同于一般的知恩图报,而是跳出狭隘的视野,追求健全的人格,坚定崇高的信仰,树立远大的理想。感恩需要砥砺德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不仅要学会如何做事,更要学会如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