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多读勤写,不断提高(1)
1.能读千赋则善赋
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要想提高写作能力,首先必须大量阅读,从范文中借鉴、吸取他人的精华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总结出一套写作技巧。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有些人写文章如行云流水,笔到之处,文意丰富、言辞自然,这和他读书多有极大关系。多读书还能帮助我们增长智慧,提高观察力和想像力。其次,阅读还可以吸取和丰富写作材料。从根本上说,写作中的材料都是取自社会生活,但一个人的阅历有限,不可能对宇宙间过去和现在的所有事物都去直接观察和感受。而广泛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你不可能亲自去了解的生活和知识,这些生活知识,又常常成为写作时所必需的材料。第三,阅读又是掌握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方法的有效途径。读范文或例文,是写作方法的观摩。读别人的文章多了,耳濡目染,便会懂得文章作法。鲁迅先生特别提倡多看有定评的大作家的作品。
阅读可以扩大人的知识视野,增强人的知识素养。它为人的思维提供信息,增加大脑的信息储存量。科学家牛顿把书比作“巨人的肩膀”,并说他的许多成就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得到的。朱光潜称“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多读书,不断积累知识,就可以使人博学多识,这对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阅读是我们学习写作理论,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方面。我国古代有“《文选》烂,秀才半”,“能读千赋则善赋”之说,形象地道出了古人学习写作的经验。韩愈在《讲学解》中谈到自己的读书时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鲁迅也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作的文章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由此可见,阅读对于写作何等重要。
阅读要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泛读是指广泛涉猎,不但要读本专业的书,还要广为浏览各种各样的书籍,特别是要多读有关新兴科学的书刊资料。最便捷的方法是阅读有关的专业性杂志或一些综合性杂志。因为这类杂志一般都会将最新成果介绍出来,同时又不同于比较艰涩的专业书籍。因此广泛涉猎这些杂志可以使你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信息,起到扩大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的作用。精读则是指精心研读,它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并具有创造性的阅读。培根在《论学问》中曾作过形象的比喻:“有些书可供尝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几部不多的书则应仔细咀嚼消化。”这句话极精辟的道出了我们在读书过程中应注意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泛读求量、精读求质,为了不同时期不同问题的需要,做出不同的选择,这样才有益于加强作者的文化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2.文有两多,看多写多
要提高写作能力,没有写作理论的指导就会走弯路。但是掌握了一定的写作理论却并不等于就已经具备了写作能力,理论和实践还有一个结合的过程,知识到能力也有个转化的过程,这种结合和转化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学到了写作理论知识,就要把它用到写作实践中去,并坚持按照规律要求进行写作。对于刚接触应用写作者来说,开始不妨摹仿范文进行训练,待初步掌握了要领、逐渐成熟后,就可独立写作。这就好比练书法一样,先描绘、后临摹,熟练以后才有可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并有所创新。在写作锻炼过程中,要勤写勤练。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如果只停留在知识的学习上,而不重视实践活动,理论知识再好再多,也只是空谈,不能转化为能力。
写作,是一种能力。能力不能直接传授,而只能传授有关知识,自己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所以本课虽传授知识、讲解概念,但只要求懂而不要求背诵,重点是提高能力;只有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所以,特别重视写作实践,坚持作文训练写作正如游泳一样,懂得怎么才能游起来、怎么游得快的道理,并不等于就会游了;要学会游泳就得下水去练。但懂不懂得游泳的道理、经没经过正确的训练却是大不相同的。有的农村的孩子很小就会游泳,游了一辈子却不如少年体校正规培训出来的孩子游得快游得好。要写出好文章,就得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写,不断写。直到有了题目,有了材料,有了任务,写出合宜的文章,那才是具备了写作能力的标志。
写了文章要不要批改呢?从党校学员的实际情况看,不应采取中小学生作文那种批改法。第一、修改文章也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领导干部不但要改自己的文章,而且由秘书或其他人员起草的机关应用文章和某些见报文章,大都需要经过他们的审订。这就要能够鉴别评判,看出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还能够指出怎样修改,必要时能够自己修改定稿。这种改定功夫只有在修改的实践中才能最终获得。写完了由别人改定,便没有完成写作的全过程,修改能力就很难提高。第二,干部学习写作和一般学生——包括大学生学习写作是不同的。他们已经接触了大量应用文章,有相当的写作实践和鉴识能力。所以,干部写作练习完全有必要有可能采取自己改和相互商量的办法。讨论交谈,切磋琢磨,评说商量,彼此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此外,在一定时间,要进行统一命题的作文,由教员评讲,我出一些共同性的问题进行分析、议论,也是必要的。还有,在机关工作中,勇于承担写作任务,写完后请有关同志评说,听取各方面反映,也是极好的“商量”的方式和机会。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曾说:“文有三多,看多写多,商量多也”([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所谓商量便是参考别人的意见,对文章反复琢磨,润色修改。这是获得写作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具备写作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应用文章的写作有一个特点,就是各人虽然天分、基础不同而有迟速巧拙之分,但只要方法是当、长期努力就能掌握。有的领导干部,觉得自己年轻时被耽误了,没有好好学习写作,现在年纪大了,还能学会吗?回答是肯定的。而且由于有了一定社会阅历、工作经验和生活知识,学起来更快。我国古代的大政治家刘邦,从小不愿读书写作,后来从事政治活动和国家治理使他迅速转变,临终前跟他的太子说:我小时正赶上秦朝焚书禁学,自己以为读书写作无用;后来要治理国家,才知道写作的重要,过去那样是不对的;经过学习已经能够写文章,虽然不大好,也还可以表达意思,可是看到你写的东西还不如我,所以应该勤学苦练,写东西要自己动手,不要叫人代笔(《古文苑·手敕太子》)。刘邦以此作为一条重要经验传给他的继位者,而他自己所写的《人关告谕》等,的确很好,被后世文章家称为“一代文章之祖”([明]唐顺之评语)。当代许多工农出身的老干部,经过刻苦锻炼,写得一手好文章,也不是个别的。所以,只要树立起目标和信心,学习写作知识,体味个中规律,勇于实践,就会越写越顺畅,越写越有兴趣,必能迅速具备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干部所应具备的写作能力。
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最主要的途径是靠自己的实践,即多写多练。学习写作理论,目的在于转化为写作能力。理论不和实践相结合,理论也学不好。
练习写作,要端正态度,防止和克服一些不正确的思想。首先要有信心。只要持之以恒,慢慢就会上路。一些写作上很有成就的文章家、作家,他们的文化程度原来可能并不很高,开始时也写不好,但他们不怕失败,不怕别人耻笑,能从写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摸索,最后终于学会了写作,而且写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