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静态写作指导(1)
1.静动交融的描写技巧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一开篇就写到“醉翁亭”,“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这里的“亭”本来是一种静态的建筑物,“翼然”是飞鸟展翅的样子。他在这里所描写的“亭”是四角翘起象鸟一样张开翅膀,高高地站在泉水上面。使人联想到,在美丽的山水间,一座亭子四角如翼,凌空而起,姿态翩然。真是静中有动,令人陶醉。同样,毛泽东同志在《沁园春·雪》中,描绘登高远望“北国风光”的雪景时,有这样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腊象”这也是一个绝妙的描写,展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是,群山恰似银蛇在舞动,高原好像白象在奔驰。静止的景物动化了。可以说,这样的描写是非常形象、生动、传神。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赞美与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成功的例子就在于作者注意到对事物的静态与动态的描写,并采取形态“异化”的方式,做到以静写动,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景物或场面活化起来,产生画面动静交融的和谐美。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以静、动两种状态存在的,我们描写事物也必然要从这两种形态入手。在对于某些具体事物描写中,为了表达的需要,无论我们对其静止状态的描绘,还是对其运动状态的描写,只要我们抓住特征,注入内心强烈的情感都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风景谈》一文中,作者对于处于动态的人,进行了静态造型化的描写:
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影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笼住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
在这里,作者除了对环境作了静态描写之外,为给人一种凝重庄严、坚定的感受,先联系照相簿上的号兵的侧影,让人想象出这位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小号兵的形象,再从号中听出小号兵的内心世界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然后再正式描写小号兵的静态形象,清洌的空气、绚丽的朝霞、秀美的山峰,映衬着小号兵的勃勃英姿,“他的额角异常发亮”又让人联想到小哨兵的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这样,一个飒爽英姿,充满抗日斗志的小号兵的形象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对景物的静态描写,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反映他对当时的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心情。所以作者在文章中,为了营造这种氛围,他作了一些景物的静态描写,如他对荷塘周围环境的描写: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树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这段静态描写,用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既简要地描写了荷塘周围的情景。同时也进一步烘托了作者内心的世界。
对事物的动态描写,可以避免呆板、僵化、枯燥。例如对人物行为的动态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风度,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感人。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父亲为“我”去买桔子时的一段描述: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对这段描写,我们不能单单地看到父亲的一边串的动作,而是透过这些动作,看到“父亲”的体态:如“走”是“蹒跚”的,“探”是“慢慢”的,“微倾”的身子是“肥胖”的等等。通过这些体态,把肥胖衰竭,老态龙钟,爱子心切的慈父形象凸现出来,使“我”对父亲的深挚感情充分表达出来。
在现实中动、静两种状态往往是并存而相互组合的。因此,在写文章时,如果能巧妙地把写动态情状和写静态景状交错结合起来描绘现实图景,就会使画面丰富多彩,千恣百态,并充分展示作者情致的丰富性、多样性,也能创造出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如何能实现这种和谐与统一呢?
采取形态“异化”方式
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化静为动,以动写静等方式。例如李健吾在《雨中登泰山》一文中就有很多用“异化”方式的描写。写山上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象盘龙柱子,在半空中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这是一种典型的化静为动的写法,作者利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把本来是静态的松树活化起来,赋予了它人的性格,用“不怕山高”、“根扎……隙缝”、“争夺天日”、“游戏”等表现出它的坚定勇敢,用“张望”“等你”表现它的热情,用“潇洒”来表现它“独得其乐”的情致。也正是这充满生命活力的松树给人以登上泰山的勇气。
鲁迅先生在《药》中,对华大妈和夏瑜的母亲祭扫儿子坟墓时的场面描写,用“风停,草立,发抖的声音,人站在枯草丛中,乌鸦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来表现“死一般的静”的环境。渲染了阴沉的气氛和悲伤的色彩。这实际上就是运用以动写静方法。古诗云:“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就说明了这种动静“异化”的艺术辨证关系。
运用动、静和谐统一的交错法
也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的有机结合。因为事物本身有动有静,只是描写静态,就容易显得枯燥板滞;反之浮动性较大又不利于构成鲜明的意境。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就会做到静中显动,动中有静,起伏跌宕,盎然生趣。
如果我们描写的画面基本上是动态的,那么在动态描写中要注意到对静态事物的描写,这样画面就不显得过于浮动。我们学过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他在描写船过巫峡时,整个画面是船在湍急江水中曲折前行,可以说是动态的。但他适时地加进了一段静态的描写:
突然是深灰色的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霞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是满山的红杜鹃了。
以动写静,以静写美,壮中有丽、有趣,引人入胜。
如果我们描写的整个画面是静态的,我们可以灵活地插入动态的描写,使画面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