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亲子之间(2)
这天早上,穿衣服这事妈妈催了两遍,不想催了,就跟艾林说:“今天早上,由你掌握时间,你说什么时候下楼我们就什么时候下楼。”也跟艾林爸说了,她爸也愿意配合,说行。
妈妈心想着,迟到一次艾林就不会再磨蹭了。迟到一次比爸爸妈妈每天说一百遍都好使。
艾林爸差点儿没忍住,他刚说:“你快点儿……”妈妈就打断了:“不是说今天艾林说了算吗?”艾林一看妈妈是玩真的,外裤没提上,就跑去看闹钟,看完着急地问爸爸:“7点20和7点半哪个早?”
她爸说:“7点半就是7点30分,你说哪个早?”
今天不是妈妈催,是艾林催了。妈妈洗碗的工夫,艾林已快速地穿好外套,戴好校帽,换好鞋,站在门口催:“妈妈,快点儿!”
在艾林连声的催促下,妈妈抱着衣服提着包,跟在艾林身后,急急忙忙地下楼了。今天让艾林自己掌握时间比平时妈妈碎碎念似的催,早了五分钟。
新学期妈妈也有任务,就是淡化对艾林学习成绩的态度,不唯分数马首是瞻。
艾林昨晚拿出一张满分小试卷给妈妈。“什么时候考的?”“好几天了,忘了给你。”“用签字吗?”“都好几天了才给你,当然就不用签字了。”
“嗯,挺好的。现在艾林做口算没问题了,只要认真,不粗心就都能做对。”妈妈也要淡定,努力做到不以满分喜,不以不满分怒。
文·铃儿响叮当
巧用“首问负责制”,助儿摆脱过度依赖症
在如今六对一的抚养模式下,独生子女难免不被过度照顾,也难免不形成过度依赖症。比如我儿子,凡事无论大小,都只管张嘴一问:“妈妈,这个怎么办?”“爸爸,那个如何做?”哪怕洗完袜子晾在什么地方、出门穿什么鞋等针鼻儿大小的问题,他也会拿来一问。发展到后来,连爷爷奶奶都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我自然是加紧地摆事实讲道理告诉儿子遇事需自己解决,不要总问别人。但儿子却不服气地说:“哪里有什么别人,你们是我的亲人啊。”“那你也不能总在我们身边啊,将来读大学怎么办?”“不知道,此一时彼一时,到那时再说。”看看,这孩子还挺能对付。
那时,我刚调到一家私企。月末审查销售报表时,发现公司所属的一家门店业绩正呈加速下滑趋势,我不敢耽误,马上向老总做了汇报。原以为老总会做出指示的,没承想,他却向我抛来问题:“你找到下滑的原因没有?你准备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你分析的最坏结果是什么……”这一连串的提问让我一下哑巴了。那天,老总最后说了一句:“我希望每位销售经理都具备‘首问负责制’的思维,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当时我挺郁闷,我也不是决策者,我能做什么?不过,在日后的工作中,当我按此要求自己时,发现不仅老总满意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看来这“首问负责制”真不错。不都说了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马上把这妙招儿应用到了儿子身上。那晚,儿子又抛出个耳朵勺大小的问题“骚扰”我们来了。“爸爸,我明天早餐的面包没有了。”若平时,老公一定会这么答:“你去小区左侧的佐客超市买吧。如果卖没了,就到路口的启明超市买。注意看生产日期。”但今晚老公只是“嗯”了声便没下文了,因为之前我们已交流过要好好治理一下儿子的依赖心理。儿子没得到答案,便转向我:“妈妈,我早餐的面包没有了。”我微笑着说:“首问负责制。”这个新鲜词立即引发了儿子的兴致,他马上瞪大眼睛惊奇地问:“妈妈,你说什么?”“首问负责制啊,就是谁先发现了问题,谁就要负责想出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这与我之前与儿子唠叨了无数次的遇事先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的话本质上是一致的,但这次因为是新名词,所以一下抓住了儿子。看他来了兴致,我又进一步把老总的话和我在工作中取得的进步与他分享了一番。儿子听完,想了想说:“我现在就下楼去买面包好了,可买几个呢?”“嗯,首问负责制。”“妈妈,你可真——”儿子想说什么,最终耸耸肩下楼了。
第二天早晨,儿子又因穿一件还是两件毛衫向我们要答案。我答:“首问负责制。”“哎呀,我上学要迟到了。爸爸,你快帮我拿个主意。”儿子转向老公,不想,老公也学着我来了句“首问负责制”。儿子没辙了,只好去查手机里的天气预报,又跑到阳台拉开窗户感受气温,自言自语地说:“看来不太冷,穿一件毛衫好了。”我们听了,笑着点头赞同地说:“你自己不也解决得挺好嘛。”儿子有点儿得意地出门上学去了。
“首问负责制”引进我家一年多,儿子的依赖性减了大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今年大年初二,家里停水了,是儿子最先发现的。他只说了声“停水了”,也没问我们该怎么办,而是稍一思考后说:“我去邻居家问问,看他们家有没有水。”过了会儿,儿子回来说对门和楼下都有水,只有我家和楼上的两户没水,说完便走到电话旁,先打114查自来水公司的电话,接着详细地向自来水公司的工作人员申请了报修。
看着儿子这一系列有条不紊的处理方式,哪还有当初的模样呢?当然,儿子的变化也与我的变化有一定关系。以前,我凡事也爱依赖孩子爸,后来吃了老总的软钉子,又在工作中磨炼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家中也不遇事就喊孩子爸了。显然,新鲜的“首问负责制”,配上我的积极转变,如同双剑合璧,让儿子一点点摆脱了过度依赖的心理,逐步走上了遇事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通畅大道。
文·布希奇
“宝贝计划”引导有方
都说男孩越大越难管教。我家宝贝儿子今年八岁,按我们老家话说,正是“七岁八岁狗都嫌”的年龄。对于这个小狗见了都绕弯儿走的小家伙,我在陪伴他成长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个管束并激励他的小策略。我把其命名为“宝贝计划”。实践证明颇有成效,仅供大家参考。
从儿子上幼儿园时,我就为他设计了一个奖惩表,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分别做成红五星、黄圆圈和黑三角;每天根据他的表现,在奖惩表上贴不同的标记。事先让儿子明确游戏规则:一个月评奖一次,得到5~10个红五星为三等奖,11~20个为二等奖,21个以上为一等奖。不同奖项的奖品自然不同,可以是一个棒棒糖、一辆玩具小汽车或一本故事书什么的。儿子对此颇感兴趣,每晚都期待着我给他评分的那一刻。当然,为了得到更多的红五星,他学会了约束自己,我认为这一点相当可贵。可以让孩子自己设定奖品,他喜欢什么、想得到什么,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他会为此去努力。
儿子上小学后,我将“宝贝计划”延续下来。因为包括姥姥、姥爷在内,我们都发现该计划确实具有规范性、约束性和激励性。不过,我也与时俱进地做了一些改进。
首先,奖惩表改为记分制。比如,练琴30分钟以上得2分;打扫自己房间得2分;每天按时入厕得1分(儿子经常“忙”得顾不上大便,此事颇让我头疼);在学校表现好得1分。当然,如果儿子表现不好,比如见了熟人不打招呼、不懂礼貌扣1分;作业完成不认真扣1分……(家长可根据孩子情况自行规定)
其次,建立儿子自己的小账户,每月底结算一次,以分换币,每2分换1元钱,由我代他保管“奖金”,并详细记录收支情况。同时,我向儿子明确说明,账户里的钱可由他自己支配,可以买自己喜欢的溜溜球、漫画书,可以去公园玩电瓶车、疯狂老鼠,也可以买垂涎已久的哈根达斯,但希望他本着节俭的原则来支配他的奖金。儿子一听立马儿高兴得手舞足蹈。
有一个周末,我带儿子去花鸟市场。他看到一盆观音莲,说喜欢。我没当回事,嗯啊着继续欣赏各种花卉。转了一圈,他又回到那个摊位,告诉我他想买那盆小观音莲。我说,可以啊,你不是有自己的奖金吗?他很兴奋,小大人一般喜洋洋地去挑选,又在老板的推荐下换了一个漂亮的小花盆。回家的路上,儿子告诉我:“老妈,以后我去公园不玩那个电瓶车了。电瓶车玩半小时就20块钱;我买这么好看的一盆花能养好长时间,才花10块钱。”我嘴上说,好啊,你的奖金你自己安排。心里暗想:嗯,小家伙,你终于学会比较,懂得选择和节约了。
前两天,儿子悄悄告诉我他有两个计划:一是等6月份姥爷过生日时,他要用他的小账户里的奖金给姥爷买一个足底按摩器;第二个计划,就是等他多攒点儿钱,送我一个新手机。
听了他的计划,我倍感欣慰。虽然,花他的奖金其实还是花我的钱,但从孩子积极修正自己的言行努力得分,到赢得奖金,再到奖金的自由支配,这个过程中的历练是生动直观的,远比奖金本身重要得多,也远比单纯地训斥说教深刻得多。
实践证明,这个“宝贝计划”是颇有成效的,儿子极少出现“狗都嫌”的言行。相反,他比同龄孩子更加懂事、明理。我想,实行了近三年的“宝贝计划”至少有一半功劳吧。因为加分、扣分能让孩子更直观、更深刻地明确哪些行为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哪些行为是要被惩罚和必须纠正的,从而学会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而设立账户并把支配权交给孩子,更容易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权衡、学会节俭、学会把有限的奖金用在合适、必需的地方。当然,在奖金的支配上,家长还应该注意引导,比如说引导孩子为贫困地区捐款,为过生日的长辈送件小礼物,为辛劳的老师送张问候卡,等等。
文·邢颖
让孩子把话说完
一次听了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上的一节公开课。上课伊始,她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后,马上就有一个女孩举手。老师示意她起来回答。但是,女孩刚说了一半,老师发现她答非所问,马上打断了她的回答:“我问的不是这个问题,请你坐下去再想一想!”女孩弄得满脸通红,剩下的时间里,她再也不敢举手了。
在那样的场合下,老师追求的是课堂的完美。她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必须百分之百地回答正确;否则,对不起,请你不要再说了。现在的教育一直在呼吁突出孩子的主体地位,尊重孩子的表达。但是,一个连孩子的话语都不能认真倾听下去的老师,这“主体”的位置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一次,我在整理房间时,无意中看到女儿写的一篇日记,那里面满是委屈:“爸爸一本心爱的书不见了,他几乎把整个儿家翻遍了,也没找到。后来,他认定是我弄丢了,把我找来质问。我正要解释,他不容分说地就大骂了我一顿……”看完那篇日记,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那本书是一年前借给了一个朋友,时间一长,我就忘了,以至于错怪了女儿。女儿本是个爱看书的孩子,自从那次以后,她再也不敢到我的书橱里找书看了。其实,如果我能听女儿把话说完,就不至于发生这一切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父母就可以对孩子想怎样就怎样,不等孩子说完就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孩子说得有道理,应该多加赞赏;说得不合理,可以进一步交流,帮孩子认识错误,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到被父母重视,才能真正做孩子的朋友。就像上面说到的那个老师,为什么不能让孩子把话说完呢?即使她的答案是错误的。就像我错怪了自己的女儿,况且她还没有犯错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语权。让孩子把话说完,就是对孩子的人格的一种尊重。让我们放平视线去看待孩子,用真诚宽厚的心去爱孩子,特别要时刻提醒自己:“让孩子把话说完!”
文·郝金红
孩子面前好好说话
下午,在学校门口接儿子放学时,目睹了一场小小的“战争”。站在我旁边的一位妈妈对她刚走出校门的女儿说:“我们今天去姥姥家吧。”可女儿却执拗地说:“不嘛,我还要回家喂小金鱼呢。”妈妈生气了,大声批评她:“小金鱼什么时候不能喂呀,你这孩子真不听话!”女儿噘起嘴巴背过身不理妈妈。妈妈更气了,索性拖起女儿就走。女儿则使出了杀手锏——哭。最后,女儿就这样哭着被妈妈拖走了。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妈妈和女儿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战争”呢?探究起来,问题主要出在妈妈对女儿说的那句话上——“我们今天去姥姥家吧。”这句话中已经含有了肯定的结论,如果这种肯定的结论孩子不能认真对待,自然就容易引发冲突了。
其实,以前我和儿子之间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战争”。当我向一位资深妈妈诉苦时,她笑着说:“你为什么不能和孩子好好说话呢?”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我开始反思自己,也开始尝试着换一种方式和儿子交谈。
比如,我想让儿子先把作业做完,然后再去看电视,我就会对他说:“你是个乖孩子,妈妈希望你能够先完成作业。”这句话虽然也含有肯定的结论,但却非常委婉和友好,所以儿子总能快乐地接受。
有时候,我还会有意让儿子参与到对事情做决定的过程中来。比如,我要去书店,就会问他:“妈妈想去书店,你想去吗?”看电视时,动画片演完了,我会问他:“妈妈想看看其他频道的节目,你有兴趣吗?”……就这样,我总是让他觉得他也参与了决定。这样做充分表明了对他的尊重,两人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会越来越融洽。而且,这个过程还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自己做决定的勇气,并学会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