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指南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瓷器作伪

瓷器的真伪,并不像书画那么容易确定:甲作的画而落上乙的题款,即可称为伪。瓷器却不是这样,不能根据题款来分别真伪,而且早期的瓷器大多没有题款。出自官窑的瓷器固然是真器,但是出自民窑而仿制官窑的瓷器,如果落款写上官窑瓷器的字样,当然属于作伪。如果作品上并没有款识,表明制作者并没有明确表示这种瓷器是官窑瓷器,就不能说是作伪。明代的瓷器虽然大多落款,但仿制古瓷的却没有款识。清代仿制明朝的瓷器,也都按原件书写题款。作者认为,既然是模仿,自然应该和原器相同,不可掠古人之美而据为己有。虽然瓷器名不符实,但是意图是好的,怎么能叫作伪?所以瓷器的真伪很不容易断定。

红绿彩云龙纹方盖罐

明嘉靖年间烧制,高15.6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5.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底部有“大明嘉靖年制”双框六字楷书款。

瓷器的制造很难,既要受到地址的限制,还要受到人工的限制,并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制作,也不是任何一个人就能制成的。因为制作一件瓷器,是经过分工合作,经过数道工序才能完成的,所以作伪很不容易。本篇所讲述的,都专指作伪以欺骗买主的情况,其他概不论述。

红绿彩云龙纹方盖罐

民国时期仿制,高15厘米,口径4.9厘米,足径5.8厘米。

底部“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无框,且罐身上的图案和落款的字迹与原器也有差别。

常见的作伪方法大致如下:

瓷器作伪的方法,最常见的是作假底。就是把破碎名瓷而有款字的底,换装在新制瓷器上,再用铁锈抹于底足外,然后将铁锈烤干,烫上一层川白蜡,这样所接的痕迹就看不出来了。但这种方法只限于瓶、罐之类的瓷器,盘、碗等瓷器不能用这种方法。有题款的器底以康、雍、乾三朝及明代瓷器最多,其他朝代的瓷器则没有可用来作伪的。

辨别瓷器的新旧,以有无火光为第一着眼点。任何方法都适用于古瓷,但如果火光太盛,就一定是新制的瓷器,不用问也可以知道。所以所有作伪的人,一定把去除火光作为必不可少的工序。火光就是釉面上的浮光,新瓷器非常明亮,年代久远则温润似玉,一看就能区分真伪。除却火光的方法,手弄、盘磨也可以,但是太费时间,作伪的人大多不采用这样的方法。最简易的方法,就是先用浆砣轻轻擦磨新造的瓷器。还要考虑所磨之处留有细痕,所以再用牛皮胶砣沾油磨擦,使新的瓷器平整而且光润。这样经过处理的新器和旧瓷器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如果只是从火光上观察它,任何人都不能辨别它的真伪。

质量很好而落款的年代近的瓷器,常常有人将底釉和题款全部磨去,改装其釉,并换上年代久远的题款,如将嘉庆、道光以后的题款改换成康熙、乾隆时期的题款。但是这样的方法很难操作,不是专门制造瓷器的人不能进行。并且底釉和其他部位颜色并不相同,制成之后必须用汗手盘弄数月之久,才可以欺骗世人。

明代瓷器大多没有题款,并且底部不上釉。遇到清瓷中有与明代瓷器颜色相同的情况,常常有人将款字及底釉磨去,以冒充明代瓷器。这种事情在清朝晚期比较常见,很多人都这样做。因为法律不允许私藏御器,所以设法磨去款识。

粉彩凤耳环罐

清代烧制,高32厘米。

北京嘉宝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年拍卖,估价10万元。

带耳、环等制作复杂的瓷器,虽然形态优美,做工精致,但耳、环等部位非常容易损毁,作伪者往往将脱掉的耳、环等粘上去。

古代的著名瓷器在不重要之处偶有细微损伤,人们往往把破纹刷净,把原釉磨去一点,然后上釉吹烧。如果损伤恰好在花纹之处,补救就更容易。只是会这种手艺的工匠在北京世面上不多,他们常常因会这种技术的人少而要价很高。如果是贵重的瓷器,要价经常在原瓷器价格的三分之一以上,所以采用这种方法的人很少。

宋代以前的单色瓷器,因为收藏不妥或埋藏时间很长,常有磨伤或落釉的情况。造假的人如果没有固定的店面,或售出后不负责任,就常常会画上彩画来骗人。购买者只贪图便宜而顾不上仔细察看,一定会被骗过。这种作伪方法比较巧妙,它是在画好彩画后敷一层漆,不遇热水就永远不知道这是假的。

有缺损的名贵瓷器,如炉缺少耳或足,瓶损坏了口棱等,作伪的人常常以旧补旧,加抹釉药用火烧成,与旧瓷器一样。如果用吹釉的方法来修补,则修补的地方就更加无迹可寻了。

瓷器没有固定的式样,例如瓶的种类就不胜枚举,造假的人就是利用瓷器没有固定样式这一特点来伪造。如高瓶长颈瓷器,假设瓶颈之上破裂,就将瓶颈以上的部分全磨去,改造为短颈的瓶,口部则用吹釉法烧制,烧成之后与原器的口部没有区别。假设吹釉不方便,仍可将瓶颈口磨成毛边状,冒充为原是有盖的瓷瓶。

最差劲的作伪方法是用粘瓷器的药料粘补。例如古瓶、罐缺耳,佛像、人物缺手,这是最常见的事情。如果是著名的瓷器,一定是用别的办法。但是如果是普通之物,则用粘瓷药粘贴。如不用力拿,是不容易发现它是粘合而成的。

宋代瓷器有铜钤口的,作伪的人常把新烧的瓷器边口有伤的地方磨平,再用铜圈镶上以冒充宋代铜口瓷器。古代铜钤口瓷器损伤后大多采用这种方法作伪,因此,遇到镶边的瓷器一定要慎重。

雍正以前的素面瓷器很多,作伪者常常把素瓷添补上彩色。小件瓷器绘上花鸟,盘碗则大多绘上过技花卉,并用紫墨和不常见的彩色颜料作画,使人没有办法核对。因为西方人不重视白色底瓷器,最近数十年来,作伪者遇到白色底的好瓷器,必定绘上彩画来出售给外国人,且图画画得很精美,不容易辨别出来。这种作伪的方法,行话称为“真坯假彩”,其实如果绘画绝妙就和真的名瓷没有什么差别,不能因为它是作伪的瓷器就忽视它的价值。

伪制瓷器的方法比书画要少,因为瓷器的真伪不在款识、形式和名称,而在于瓷质。瓷器品质和外观都是好的,就是伪制品也是珍贵的,否则即使是真的也不值钱。作伪的人伪制瓷器并没有获得厚利的可能,因而都不会去造假。所以假瓷器在市场上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