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指南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书画格式

书的含义很多。本章所说的“书”,就是俗话所说的“字画”,意义很明显,就是以字为画。不过字、画仍有界限,并不是任何字都可作为画,必须是手书墨迹才行。不是墨迹的字另有名目,不在本章讨论范围之内。至于所说的画,是指文人的绘画作品,大家都知道,不须多解释。至于书与画的格式,二者大体相同,其分类有手卷、册页、横披、中堂、屏条等,只是书法作品中有帖及对联的分别,而绘画中则没有。

现分别说明如下:

手卷 手卷就是长的书画横幅。手卷不能够悬挂,只能展开来观赏。

手卷原是宋代以前的书籍形式。因为从秦朝直到五代末期,所有的手书墨迹,其收藏方法都是采用卷轴的形式。宋代以后,因为展开书卷不容易,观看不方便,于是许多人舍弃而不采用手卷。所以宋代之后,手卷的数量很少。

册页 将书、画分页装裱成册,称为“册页”。册页来源于唐代的页子,因为翻阅卷轴浪费时间,展开卷轴也较困难,就改用页子。又因为页子翻阅时间久了容易折断,折断的话内容就容易混乱,于是便装潢成册,这就是今天所见到的册页。

册页与手卷大体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只是长短上不同。书画无论长短,都可以装裱成手卷的形式,还可在手卷上题写跋语,手卷可以伸长或缩短。而册页则不然,须有开(一页俗话称为一开)数来限制,最少的八开,有的十二开、十六开,最多的二十四开,再多的话就要分成两册。因此,名人的墨迹装裱成册页的很少,这是由于其墨迹很难正好符合册页的开数要求。

中堂 中堂就是悬挂在堂中的意思。中堂的式样,现在的人都知道,不过在明代以前,所有考古类的书籍中都没有这个名词。中堂这个名字从什么时候开始叫的,已经无法考证;中堂这种书画的形制什么时候出现的,也无法查明。但据现在可以见到的实物来进行参证,书与画出现的时间并不相同。自汉代文人绘画兴起开始,就以中堂的格式居多,一直到今天,绘画作品仍以中堂最多。

至于以字作为中堂,好像起源于宋代,宋代之前,似乎没有以字作为中堂的。例如,宋代缂丝作品中《司马光家训》的形式,高三尺五寸,宽一尺九寸三分;米芾所写的《柏叶诗》诗轴,高三尺二寸四分,宽一尺五寸五分;朱熹所写的一轴七言诗,高三尺四寸,宽一尺七寸。这几幅作品虽然是缂丝,但其书法的原作一定与这个尺寸相同。试检验其长、宽的尺寸,正好与如今的中堂尺寸相同,而且从其应用上来看,既不是书也不是帖,正好可以作为画来使用,这也与如今的中堂相同。

由此可见,宋代已有中堂这种形式,不过宋代以前,人们都把前人的书法墨迹看得很贵重,珍藏保护非常用心,不忍心把前人的书法墨迹悬挂起来而使之受到风尘的侵蚀,所以把书法墨迹当做画悬挂在室内的很少。中堂这种形制虽然存在,但不流行。

元代时期,文人不被统治者所重视,书法技艺没有明显的进步。到明代中叶,书法名家辈出,把书法墨迹作为中堂的风气开始流行起来。所以今天能见到的中堂字画,都是明代中叶以后创作的,此前的作品绝不多见。到了明末,著名的书法家很多,而且把创作字画看作高雅的行为,所以书画中堂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

清代继承明代遗风,对书画特别重视。尤其是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生性喜欢书法,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他们的墨迹。上行下效,文人学士也全都将工书善画作为提高声望和人格的重要因素,以致文人无人不书,无书不画,以书为画,这时到了极点。所以这一时期书画作品的数量之多,空前绝后。

屏条 屏条即条幅。屏条的数量有规定,最少四条,多则六条、八条、十二条,最多的为十六条,再多的就没有听说过了。这种书画样式形成时间更晚,据前辈们说,屏条最早在清朝初年才开始出现,乾隆以后最为盛行。估计屏条是由寿屏脱胎而来的。

山水十二屏

清代励宗万作,水墨纸本,每幅纵214.5厘米,横52.3厘米。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年11月拍卖,估价50万-68万元。

励宗万是河北静县人,康熙六十年进士,工于书法,擅长山水画。

除上述几种格式以外,其他的如扇面、屏心、格心、镜心等,也有很多名人的墨迹。除扇面在另一章节中论述外,其他都是随原物的创制、使用而开始出现的,因此都是在明代中叶以后发明的。

楷书八言联

清嘉庆帝作,水黑纸本,纵188.5厘米,横43厘米。

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2003年拍卖,成交价12万元。

历代皇帝御笔向来是收藏家们的至爱,清代大多数帝王均擅长书法。

以上的几种格式,书与画两种艺术形式通用,而帖与对联这种样式只有书法才有。

秦代以后,把丝帛作为书写材料的作品称为帖;南唐的李后主将名人墨迹刻石印刷,也称为帖;古人写在斗方上的法书墨迹,也叫做帖。本章所说的帖,是专指第三类而言。

据查证,古人的墨迹流传到现在的,时间最早的就是帖。因为古人写字时用得最多的书写材料,就是斗方。斗方的用途之广,就像现在写信用的纸那样普通。在宋代以前,社会上还没有以字作画的风气,现在所说的帖,都是古人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书札。在当时,人们是不会考虑到这些书札会流传下去的。不过,后世之人认为这些书札是珍贵之物,就加以收藏。

现在流传下来的古人墨迹,以晋代陆机(字士衡)的《平复帖》真迹为最早。据传,此帖在清乾隆年间收入宫廷内府,后颁赐给成哲亲王。成哲亲王得到后把它作为宝贝,并将其书斋取名为“诒晋”,以表明他得到古帖的欢愉。几度转侧,《平复帖》后来传到了溥心手中,十年前,溥氏以二万元卖给张伯驹,再以后就不知道它的下落了。

关于《平复帖》的流传,众说纷纭。有的说《平复帖》上面的文字全是篆籀,还有人说全帖龙蛇蜿蜒,难以辨认,像篆籀但不是篆籀。其真相如何,很难确定。

其次,流传下来的是王羲之父子的书帖。王氏父子的书帖,流传下来的数量最多,但究竟是否是其真迹,这是另一个问题。

从晋代直到元代,历代著名书法家都有书帖流传于世。因为在这段时间里,还没有中堂、对联的形式流行,著名书法家的手迹只存在于书帖上,其他手迹如碑帖、志铭等数量很少。要想保存古人的墨迹,只有采用保存书帖这一种方法,这是古代名帖数量很多的原因。到明代,保存文字的方法改变了,就不再用书帖这种样式了。

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又叫“对盖”,这是因为对联的文字都是对偶形式。对联纯粹是文字,没有图画,因为绘画无所谓对偶。

以字作为对联从什么时候开始,史籍中没有记载,已无法考证。向前辈们请教,也不能确定其出现的时间,以常理推测,对联应该是楹联的变异。因为楹联上所写的都是吉祥的词语,悬挂在厅堂之中,也很适合。由此可见,对联必是由楹联推广而产生的。据《蜀杌》记载:后蜀还未归降宋朝前一年的除夕日,后蜀嗣主孟昶命学士辛寅逊题写一个桃符板以挂在寝宫中。孟昶认为辛寅逊写的词对仗不工整,便自己拿笔写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就是楹联最初产生的过程。宋代苏东坡、真德秀和朱熹撰写的文章中,也有楹联保存。元、明以后,写楹联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到了清代,已经到了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楹联的地步。这是楹联发展的过程。

据推测,对联与楹联的发展必定相辅而行。但是,宋代到现在不过仅一千多年,有很多典章文物都能保留至今。即使对联没有保存下来,但书籍中也有记载。如果宋代就有对联了,为什么没有保存下来?那时候必定没有对联,这种情况应该明白。从留下来的实物推断,对联的流行应该从明代中叶开始,清代达到高峰。所以现在所见到的对联,偶尔也有明代的,但多数都是清代的东西。乾隆以后,对联更加流行,几乎到了无人不书、无书不联的地步。所以清代对联的兴盛,已经成为空前之举。现在装饰房屋,对联几乎成为不可缺少之物。

此外,还有扇面、屏心、格心、镜心等器物,也经常在其上面写上字或绘上画,其名称仍然以物品的名称来称呼,虽然都是书画格式中的一种,但数量都有限,在书画格式中只占很微末的地位,所以不值得描述。至于这类器物上的书画的创用时期,均以原物作为判断依据,自明代中叶之后才开始有。历史既短,而且很少有名人笔迹,所以都不足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