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
文王访贤
周朝建立以前,周族出了个著名领袖——姬昌,就是周文王。周文王是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很注意发展农业,征收贡赋也很有节制,因此受到周国百姓的爱戴。商王朝的统治者纣,很不得人心。文王决心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以便有朝一日推翻商朝。为了找到一个能够辅佐自己灭商的人才,文王到处访求物色。姜尚(字子牙)拥有满腹治国安邦的才华,却英雄无用武之地,贫困潦倒至70岁。当他听说周文王广求贤人的消息后,便天天到渭水边钓鱼,希望有机会见到文王。果然,有一次文王打猎来到渭水岸边,看见正在钓鱼的姜尚,与他一见如故,并把这个老人称为“太公望”。从此姜尚辅佐周文王把周国建设得一天比一天强大。周文王病死后,姜太公辅佐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灭掉了商。
周文王访贤 版画
文王兴周
文王兴周说的是商朝末年,位于西北渭水流域的周族在周文王的治理下崛起之事。周文王本姬姓,名昌,商纣时封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史称西伯侯,其子周武王代商立周后追封其为周文王。周文王共在位50年,对内奉行德治,宣以仁政,大力发展农业,鼓励商业,实行藏富于民的低税收政策,周族得以日渐强盛。对外一方面广泛招贤纳士,姜尚、伯夷、叔齐、太颠等人先后归附其麾下;另一方面则通过调解小国间的纠纷(这本是商王的权责)等手段,在众诸侯国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使得众多诸侯国前来归附。另外,对于那些不肯主动归附的国家,周文王则实施铁腕政策。先是分化拉拢忠诚于商王的国家,不成则渡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又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今河南嵩县);最后迁都丰邑(属今陕西长安),对商王朝形成钳形包围之势。正如孔子所言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为周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
武王伐纣
周武王姬发即位后,拜精通兵法的太公望为师,以其兄弟周公旦和召公为太公望的助手,励精图治,加强军备,为讨伐商纣王做好准备。周武王得知纣王早已众叛亲离,于是率领5万精兵,于公元前1046年与八百诸侯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会师,举行誓师大会,并讨纣王。周武王讨纣大军所向披靡,很快就打到了距离朝歌仅七十里的牧野。双方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大战,因商军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纣王兵败,逃回朝歌,自焚身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像
牧野之战
商纣王统治下,政治腐败,刑罚残酷,连年用兵,贵族矛盾尖锐,导致了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而西方属国——周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公元前1046年正月,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万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周于牧野大败商军,使商军数十万大军倾刻瓦解,周军乘胜追击。商朝迅速灭亡。
牧野之战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殷商王朝近600年的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
周公摄政
周公名旦,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初政治家。灭掉商朝的第二年,周武王病死,新君即位,是为周成王。由于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辅佐成王。摄政的事引起了内部的争权斗争,管叔和蔡叔也乘机散布流言,煽动叛乱。周公派兵镇压,杀了管叔,放逐了蔡叔,取得了斗争的初步胜利。这时候,武庚见有机可乘,勾结东夷各族一起反叛,图谋恢复殷商。周公亲自率师东征,攻克殷地,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周王朝的统治。为了实现周武王的遗志,周公又在执政5年间以大量殷朝遗民营造洛邑(今河南洛阳),经过2年时间,建成了东都成周,派成周八师驻守,并把商人强制迁来,以便监视。这里就成了周人控制东方的中心。到了第七年,周公见天下大局安定,便归政于成王,自己留守成周。
周公制礼乐
周公旦姓姬,名旦,乃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武王灭商2年后即死,其子成王继位,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周公摄政总共7年,期间,他先是平定了其兄弟勾结商人残余势力的叛乱,巩固扩大了周朝的疆域;然后又册封诸侯,分封众多诸侯国以屏卫周王室;最后为方便控制东边诸侯国,营建东都洛邑。周公考虑到要想保持这套政权组织能够长时期有效运转,又进一步制定了礼乐制度。礼,即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一套典章制度,主要作用是划分和规范人的身份地位,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即音乐,乃是对礼制的一种辅助。礼制的内容上至国家政治,下到日常生活,相当庞杂,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和贵贱等级制。这两项制度为国家政权机器、乃至社会的运转提供了规则。礼乐制度为周王朝的有序运转奠定了基础,后来经孔子的传扬,基本为后世所继承。周公摄政七年后,还政于成王,因其功劳和德行,被后人尊为圣人。
成康之治
西周初年,周公以雄才大略平定东方各族的叛乱,建设东都洛邑作为统治天下的中心,同时制礼作乐,以礼乐文明来教化民众,并对继任君王进行教诲,希望他们明德慎罚,励精图治。因此到成王、康王时期,出现天下安定、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史称“成康之治”。
周昭王南征
周昭王名瑕,是周康王的儿子。昭王十六年(约公元前985年),他亲率大军南征荆楚,取得了胜利。昭王十九年(约公元前982年),昭王再次南征楚国,结果全军覆没,昭王也死于汉水之滨。因南征的失败,周王朝的力量已无力控制南方,穆王时只好在南方建立防线,派师戍守。
国人暴动
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指居住在“国中”的平民,多为各级贵族的疏远宗族成员)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当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国人在高压政策下,“道路以目”。召公虎进谏厉王,但监谤更甚。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年举行暴动,攻入王宫,厉王仓皇逃到彘(今山西霍州东北)。公元前828年,厉王死于彘。这一事件史称“国人暴动”。
共和行政
由于西周厉王残暴昏庸,在公元前841年被国人驱逐。厉王流亡于彘,由大臣召穆公、周定公主持政事,称为共和行政。另外一种说法是厉王被逐后由共伯和执政,故称。共和元年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之始。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厉王死,太子静被拥立,是为周宣王,共和行政结束。
宣王中兴
周宣王姬静继承王位之后,在周定公和召穆公两位大臣的辅佐下,重修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时的礼法,整顿内政,外攘四夷,使周室的统治秩序暂时稳定下来,西周的社会生产,稍有复苏,史称“宣王中兴”。
周宣王不籍千亩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普通百姓越来越关心私田的收获,而对公田的耕种开始怠惰。“籍”指的就是在井田制的公田里举行的开始耕种的典礼,而“千亩”所代表的就是公田。鉴于这种形式的出现,周宣王不得不取消公田,改为按亩收税,籍礼成为多余,最终得以废除,所以有“不籍千亩”之说。这项改革意味着井田制开始土崩瓦解。
平遥古城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平遥古城是周宣王时期西周大将尹吉甫所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
平遥古城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为国内所罕见。其中有始建于西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平遥古城完整地体现了建筑艺术的历史面貌,堪称中国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西周的周幽王不仅残暴昏庸,而且迷恋女色,其性命和国家也恰恰丧于他所宠幸的美人褒姒之手。为了逗褒姒一笑,周幽王下令点燃了为召集诸侯勤王而设的烽火台,诸侯带兵过来之后发现上当了。
公元前771年,废太子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联合西戎兵攻打镐京,幽王下令点燃烽火,由于受到以前的戏弄,各路诸侯已不再相信,所以,并未派兵救援。西戎兵很快攻破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杀死幽王和伯服,抢走了美貌的褒姒。西周灭亡。
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奴隶主使用。奴隶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种井田,无偿占有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随着春秋后期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逐渐瓦解。
分封制
西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分封给同姓宗族或异姓功臣、姻亲,建立诸侯国。西周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把大部分土地分封给属下的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再把“采邑”的土地分封给属下的士作为“食地”。这就是西周的分封制。这一制度自周建国之始就开始施行,但是大规模的分封是在武王克商以后和周公摄政期间。相传周初先后分封了71国,姬姓独占53个,其中鲁、卫、晋、齐、燕等诸侯国最为重要。经过分封,西周的疆域比商代大有拓展,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之主,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统治格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王权相对前朝更为集中,这对巩固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周初诸侯国分布图
周文王
中国商代末年西方诸侯之长。姬姓,名昌(约公元前1152~前1056年)。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亦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50年,已为翦商大业作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周人谥西伯为文王。其次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因不满商纣王暴政,被拘于里(今河南汤阴一带)。归周后,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势力日益扩大,灭掉周围几个小国,三分天下有其二,为周武王灭商奠定了基础。
周武王
周武王姬发(约公元前1087~前1043年),周文王姬昌次子,西周的创建者,周朝的开国之君。用太公望、周公旦、毕公高、召公等人辅政。当时商纣王暴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遂联合各族诸侯起兵伐纣,在牧野之战中打败纣的大军,继之又分兵攻克中原各地,灭商后,建立周朝。后世将其作为贤明君主的代表。
周厉王
周厉王是西周第十位国王,姬姓,名胡。周夷王的儿子,在位37年(公元前878~前841年)。在位期间,他任用了贵族荣夷公为卿士,推行专制政策,将原本天下共有的山林河湖收归王室专有,引起了平民的不满。周厉王又派人秘密查出私下批评朝政的人,并立即杀害。从此,平民再也不敢说话,在路上见到了也只能用眼色示意。
他还不断南征荆楚,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矛盾。西北戎狄,特别是猃狁,不时入侵。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奋起反抗。“国人暴动”后厉王只好逃出镐京,越过黄河,逃到周朝边境——彘。周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死。姬胡的谥号是厉王。
周礼
周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将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的各种宗法封建制度合法化、礼仪化,以便平衡权利的分配制度。周代的社会道德规范统称为“礼”,在举行礼仪活动时,常常歌舞相伴。相传西周的礼乐是由周公制定的。周公对以前的礼乐进行了加工和改造,就成为“周礼”。周礼分为五礼:吉礼,用于各种祭祀活动;凶礼,用于丧葬和哀吊各种灾祸;宾礼,用于诸侯朝见天子;军礼,用于军事和相关的领域;嘉礼,用于各种吉庆的活动,包括饮食、婚冠、宴享、贺庆等。在《仪礼》中记载的具体的礼仪,则有士冠礼、士婚礼、乡饮酒礼、燕礼、聘礼、士丧礼等,名目极为繁细。周代的礼乐主要通行于士和士以上的贵族阶层,用以约束贵族的行为,明确他们之间的尊卑关系。对于下层人民而言,则以刑罚治之,礼乐是不适用的,所以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周易》
《周易》也叫《易经》,从战国时代起,就被看做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后来被列为儒家经典之首。“周易”的“周”指周代,“易”是变化的意思,按照古书记载,易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春秋时代,《周易》作为占筮书流行,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解释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战国时,便出现了《易传》七种十篇,称为“十翼”。后来《易传》被编入《易经》,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周易》虽是一部占筮之书,但也含有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世卿世禄制
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卿世禄是周代统治者为笼络亲属、功臣,使他们世代享有特权而实施的制度。西周有许多大贵族世世代代担任卿的高官,世世代代享有周王分封的禄田,这叫做世卿世禄制。如西周初年辅佐周王的周公、召公,其子孙长期在朝廷辅佐周王,为王朝卿士。不过,世袭官职或继承其祖、父的采邑与爵位,均需履行一定的手续,要得到周王或其上级的重新册命。
太师、太保
太师、太保,以及掌管册命、记事、历法的太史,同是西周公一级的高官,或称“三公”。太师、太保是西周初期的最高长官。这些官职名称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中的长老,他们以知识经验对嗣位的首领尽引导、监护之责。西周初年太公、周公曾为太师,召公曾为太保。太师、太保同是王室辅佐,出征时都可作为军队统帅,但一般说来,太师偏重武事,太保更重文教。
卿大夫
卿大夫最初是西周时期分封制度下的一个分封级别。在西周的分封制中,天子分封土地给诸侯治理,诸侯再将自己的土地分成小块交给卿大夫治理,卿大夫下面还有士,卿大夫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世袭统治权,同时效忠于诸侯。东周时期,在诸侯王脱离周天子控制崛起的同时,卿大夫阶层也开始崛起,许多诸侯国也出现卿大夫控制诸侯国政治的现象。比如孔子时期的鲁国朝政便是在季氏三家卿大夫的把持之下,甚至一些卿大夫干脆弑君自立。秦统一六国之后,由于分封制已经被郡县制所取代,卿大夫这个封建领主也便不再存在。“卿大夫”这个词分裂为“卿”和“大夫”,均是官职名称。“卿”是仅次于“公”的官职级别,秦汉朝廷“三公”之下设“九卿”,如大理寺卿、太常寺少卿等。清常以三品至五品卿作为官爵虚衔。另外“卿”还被皇帝用作对于大臣的爱称,乃至皇帝直接称大臣为“爱卿”。而“大夫”也是古代高级官员的称呼,秦汉之际的中央要职中便有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官职。
五礼
五礼是形成于周代的五大类礼仪,分别是: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最早记载于《周礼》。五礼并非由周人所创立,其中的诸多礼仪是在夏商周1000多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的,到西周时期,周人对三代的礼制做了总结并将其归纳为此五类。其中,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用以礼哀死亡、灾祸、寇乱等;军礼是与军事有关的礼仪,用以战前动员,鼓舞士气;宾礼是对于来访的宾客所实施的礼仪,以示尊重;嘉礼比较琐碎,用于国家或人民日常生活中吉庆事情的庆祝活动。五礼在西周形成之后,在春秋战国时期曾一度遭到破坏,即所谓“礼崩乐毁”。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对周代礼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汉代时,儒士叔孙通以五礼为参考所设计的礼仪被汉高祖采纳为宫廷礼仪。自此,五礼成为后世历代帝王乃至民间礼仪的基本骨架,为后世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社会运转的有序提供了保障。五礼在后世历代都有所发展,其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日渐增多。以宋为例,各类吉礼已达43种、嘉礼27种、宾礼24种、军礼6种、凶礼12种,加起来总有112种。这些礼仪有形或无形地存在于国家政治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深入人心,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以其为行为规范,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正源于此。
朝聘之礼
朝聘之礼原指古代诸侯派使者或亲自定期觐见天子的礼仪,后来也指藩属国使节前来觐见中国皇帝的礼仪,属于“五礼”中的宾礼。具体而言,聘,是指诸侯派使者觐见天子;朝,则是诸侯亲自觐见天子。《礼记·王制》规定,诸侯每年都要派大夫前往王都拜见天子,称作“小聘”;诸侯每三年要派卿前去拜见天子,称作“大聘”;诸侯每五年须亲自前往王都拜见天子,称作“朝”。诸侯及卿大夫朝聘天子时,要携带当年该向天子交纳的贡赋,还要奉行严格的礼仪,以示对天子的敬重和臣服。其礼仪大致分为六个程序,分别是:“效劳”(天子派人迎接并慰问来宾)、“赐舍”(安排来宾下榻)、“朝觐”(来宾正式拜见天子并献礼)、“请罪”(来宾向天子表示自己做得不好,求天子宽恕,是一种谦虚说法)、“赐礼”(天子赏赐来宾一些礼物)。朝聘之礼本来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享受,但东周时,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也纷纷采用了朝聘之礼。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称雄于东方,期间各国派使节前来时,中国基本上都以朝聘仪式接待,因此“四夷来朝”的说法一直不绝于书。直到鸦片战争后,在西方人的强烈要求下,清王朝才废弃了朝聘之礼,而以现代外交礼仪与各国打交道。
勾股定理的发现
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中夹直角两边的平方的和,等于直角的对边的平方。这是几何学中最重要的一条定理,用途很广。据《九章算术》记载,勾股定理是距今3000多年前周朝的商高发现的,后来汉朝的赵爽对此作过注释,因此,在中国勾股定理又称“商高定理”。在西方国家,勾股定理叫做“毕达哥拉定理”,但毕达哥拉发现这一定理的时间远比中国的商高要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