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生活的状态与心态——用平静心看花开云起(2)
3.不要将“生存”和“利益”本末倒置
【原文】
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十二章
【译文】
圣人生存在世间,求得生存的安定就已经知足,不求过多的感官刺激。因此才能抛弃外在的追逐,选择内在的满足。
道学玄理
人活着要有渴求,要有期望。不然活着就没有了奔头。而可见的,可奔的又无外乎“名”和“利”。于是人大都认为“淡泊名利”是与追求背道而驰的表现。
事实上,淡看名利是一种选择,并且是一种理智的选择。“淡泊”显然不是力不能及的弱势,更不是大材小用的哀叹。“淡泊”是超脱世俗的诱惑和困扰,真实、豁达、客观地看待生活的一切。
“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是老子针对现实社会中那些迷失于物欲和世俗的现象,提出的修心之道。
老子一直推崇淡看名利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取得名利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存。反之,如果为了名利奋不顾身,甚至危及到自己的生命,那就属于舍本求末了。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名位和身体,哪一个更值得爱惜?生命和财物,哪一个更值得关注?得到与失去,哪一个更有害处?这是老子向世人给出的一道选择题。其实很多人的选择都是错误的,因为现代社会中充斥了太多的物质诱惑,人们内心越发浮躁,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仿佛成了所有人信奉的天理,关于生命和名利的思考早就成了虚空的幻想,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
名与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而生存,却是社会进步的资本。名利可以激发人更强的欲望与潜能,可是名利也能误导人对生活本质和价值的理解。要知道,名利本是无情物,它们本应该是为人们所利用的次要的东西,万万不能本末倒置,错判了生存与价值的地位,最终得不偿失,辜负了青春,也辜负了生命。
生存是什么?——本性为砝码,生命为代价,名利作诱惑,智慧当武器,精神为支柱。孰真孰假,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在这个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能够抵挡得住名利的诱惑,摆脱掉物质的束缚,真正获得心灵的畅快与自由,并不是一件易事,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了解这其中的惬意。因为大多数人早已经将名利看作生存的前提,在这些人看来,那些淡泊名利,鄙视物质的人,基本等于放弃了生存的权利,是愚蠢而懦弱的表现。
实际上,充实与虚无只有一线之隔,这取决于你看待事物的心态,和理解事物本质的能力。而那些死于名利旋涡的人才是最愚钝、最糊涂的。
从前,有两个人相约徒步旅行,一个姓张,一个姓刘。当他们穿行在一片浩瀚无际的沙漠中时,所带的水很快就被喝光了,可是沙漠当中烈日如火,两个人已经渴得唇焦舌燥,说话都变得困难。正在这时,一个当地人骑着骆驼从远处向他们这边过来,让人欣喜的是,骆驼身上还挂着满满的两大桶水。两人急切地向着骆驼奔去,想讨口水喝。
那个当地人并没有拒绝他们的请求,可是有个条件。由于沙漠中取水困难,滴水如金,所以想要讨得水喝,就必须付得起足够的费用。骑骆驼的人说:“给你们水喝不是问题,但是我是从很远的地方打回来的,实属不易。所以,我以20元一碗的价格卖给你们。”
小张听到后连忙说道:“可以,可以,只要让我喝个够,我可以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你。”说着便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钱塞进了骑骆驼人的手里,然后迫不及待地抱起水桶开始咕咚咕咚的喝起水来。
口渴至极的小刘看着小张痛快地喝水,羡慕之余却有一些担忧,他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对方出的价钱实在太离谱。如果他买下这桶水,恐怕等于在家时一年的水费。小刘觉得很不划算,所以开始犹豫,并跟骑骆驼的人开始了讨价还价。
骑骆驼的人并不跟他争辩,淡淡地一笑,直接把水价涨到了30元一碗,小刘听后更加愤怒和不满,情绪激动起来。可是骑骆驼的人又是讽刺的一笑,然后直接涨到了100元一碗。小刘一气之下,一个人,转身离去,赌气不喝水了。而小张这时已经喝得畅快淋漓了。
补充了足够水分的小张,在之后的沙漠之旅中,一鼓作气地走了十几个小时,终于走出了沙漠。而小刘一个人离开以后,口渴难耐,口袋里装着满满的钱财,却再也没能碰上驼水的人经过。慢慢地,他的步子变得越来越艰难,模糊地意识里也在对刚才的选择感到后悔,可是,已经晚了,最终他倒在了沙漠中,再也没有起来。而留在那里的还有他极力争取和保护的口袋里的那些钱。
故事的结局很悲惨,也很让人同情,小刘为了保护自己的钱财,舍弃的是仅有一次的生命。没有了生命,口袋里的钱对他来说一样没了意义。这就是颠覆生与利的后果,他用生命的代价给了人们一个深刻的警示和教训。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创造了多少财富,收获了多少名声,而在于你实现了多少人生的目标和追求。而所谓的幸福也远非名利双收可以诠释的。对于快乐生活而言,最有效、最朴实的定义是有希望、有人爱、有事做。而沉溺于对名利追逐的人只会选择放弃洒脱和自由,奔波劳碌于名利的争斗中,失去了思想,失去了灵魂,这样的生命就像错过了两岸美丽景色的孤舟一样,在茫茫的大海上孤单而盲目的飘荡,永远到达不了幻想中的彼岸。
心灵小憩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节制、惜福,说的正是人生最需要淡泊名利的观点。淡泊名利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是一种学会控制自我和欲求的人生大智慧。
4.“平常心”即是心神开阔之道
【原文】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庄子·养生主》
【译文】
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作自然的解脱。
道学玄理
现代人最缺的不是名利,不是物质,不是追求,而是一颗平常心。保持一颗平常心,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人生的一种觉悟。有一颗平常的心,才能更好地控制欲望的膨胀,才能脚踏实地地做事,积极坦荡地做人,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才能体验生活的快乐!才能在单调乏味的工作中找到热情与乐趣,才能在平淡无奇的生活里看到精彩。
很多人只顾高高昂起头来看着头顶开阔的蓝天,却不愿面对脚下颠簸的路。很多人只顾看着自己的欠缺,却不愿看到别人的代价。于是每天生活在不满与患得患失中,忘记了平常心的可贵。
失误人人都会有,何必执著于辩论出谁是谁非,彼此间又何必较个高低。简单是一种潇洒自如的生活态度,不去惧怕,不去恭维,更不去刻意掩饰什么。可是,如今的人们却往往把原本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把原本轻松的生活搞得沉重不堪,在得失、成败、胜负诸事面前挣扎。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声音的提醒:不管是否有人欣赏,不管是否能实现自己的追求,保持平常心很重要。平常心,不可变,不可丢。平常心因为平常,所以珍贵。
平常心,并不是一种悲观的处世态度,而是一种平和的人生追求,一种积极的生命储蓄,更是一种丰厚的人生积淀。拥有平常心的人,不会再计较成败得失,不会再争名夺利,而更多的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快乐。去认真品味与珍惜生活中的酸甜与苦辣,去感受世间最纯粹的亲情、友情、爱情。
从前,有一个牧羊人,他总共养了四百五十只羊。他每天都要带着四百五十只羊去山上吃草,傍晚时分再安全地带着他们返回家去。而且牧羊人是一个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的人,他认为自己既然是牧羊人的身份,就必须履行好牧羊人的职责——保护好羊群。所以,他从来不肯让自己的羊群受到一点点伤害。
某天,当他带领着羊群到山顶寻找水草时,突然碰到了一只正在觅食的老虎。牧羊人为了保护羊群,决定勇敢地直面老虎的凶悍,开始与老虎争斗和周旋。
可是,势单力薄的牧羊人最后还是敌不过老虎的狡诈。老虎成功捕获了一只羊后,快速地逃离了牧羊人的视线。
望着蹿进了丛林里的老虎,无助而悲伤的牧羊人坐在山顶上一动也不动。心想:本来,我有四百五十只羊,现在却只剩下四百四十九只羊了!被老虎抢走的那只羊恐怕早就被它吃掉了,再也不可能找回来了,我再也不能拥有四百五十只羊了。
牧羊人越想越伤心,竟然一气之下将剩余的四百四十九只羊都赶到了山崖下,从此,他一只羊也没有了。
或许你会觉得这个牧羊人因为失去一只羊而放弃了四百四十九只羊简直愚蠢到了极点,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牧羊人并不少见。他们过分追求完美,或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舍弃感情,甚至生命,也常常因为计较于一点得失,而错过更加珍贵的东西。
在现代生活中,因为患得患失而失去了平常心的情况处处可见。最典型的莫过于学校里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榜上提名,他们所有的勤奋与汗水,所有来自老师和家长的期望与压力,在高考的两天时间里全部升到了最高值,人生与命运仿佛要在那一刻做个决断。
所以,很多考生因为紧张而发挥失常,最后抱憾终身,有的考生甚至不能承受落榜的打击,选择了结束生命的极端方式。这就是学生在远离了平常心后的心态和状态。他们显然已经误解了考试的本质和目的,误解了老师和家长的心意,更理解错了人生的意义。
我们常听人安抚:不要害怕,保持平常心就好。这是一句看似形式化的安慰,却是最实在的嘱托。前提是,你能把握好平常心的定义,你能说服自己摆正心态,摆正价值观。如果你真的能做到以平常心看待一切,那么奇迹和光明就会与你不期而遇了。
人生如同一条缓缓流淌的长河,既有平静的涓流,也有汹涌的波澜,有峰峦叠嶂的壮丽,也有一马平川的安详。只有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懂得欣赏人生的每一场遭遇;才会懂得满足,学会放弃,学会淡然;才能去试着理解别人,善待自己,享受生活。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等到发髻斑白才发现,人活着其实就是一种心情,无关贫穷和富有,无关成功与失败,无关名声与荣誉。而当你拥有了一颗平常心,你就能在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悟人生的真谛。
请相信,你应该得到的,上天不会辜负你;你失去了的,总有一天会得到补偿。所以,你还有什么好顾虑和争夺的呢?只要凡事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失望和受挫时保持一点信心,在得意时保持一点谦卑。你就能够平衡好你生活的心态,然后在平和的追求中一步步地走向完美。
心灵小憩
能够影响我们心智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我们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平和沉静,脚踏实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生短暂,世间恩怨、名利只不过短暂的一瞬。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只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平常心来看待一切潮起潮落,就会让心胸变得豁达通透,也会让生活变得平和宁静。
5.宠辱不惊,惯看秋月春风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老子·第十三章》
【译文】
得宠与受辱一样,都是对身心安宁的打扰,重视大患等于对自身的珍重。为什么说得宠跟受辱一样打扰安宁呢?因为根据其对人惊扰的程度来说,得宠更为恶劣,得到的时候为之惊喜难安,失去时就更加会惊慌恐惧,所以得宠与受辱是一样惊扰身心的。
道学玄理
老子前面所说的荣辱,指的是人们对待外界和外物的态度。当你把外界看得淡了,就不会受其所扰了。但是,现实中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对这些所谓的外物那样执著和重视呢?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的人让自己受到宠辱的惊扰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心态。
很多人面对赞誉或诋毁,支持或对抗都怀有一颗非此即彼的心,总要争一个谁是谁非。就像下面这位学生一样,为了无关紧要的争执而失了宁静心。
某一个下雨天,有位学生匆匆地来找教授。原来,这位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因为学术上的问题,遭到另一名学生的攻击和讽刺,这令他十分气愤。可他不知道如何出掉这口气,究竟是该直接找那个学生理论,还是应该找其他的教授来评理。于是,他匆忙地来找他们的教授,希望能帮他出个对策。
看着学生满腔怒火地讲完事情的经过,教授不动声色,反而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很多时候都不能完全理解他人的言行。其实,我认为批评和侮辱,跟泥巴是一样的东西。你看,今早过马路时,我的衣服上不小心溅上了泥巴。如果我当时立即去擦拭,那么衣服上沾到污渍的面积会更大,而且整个衣服都会被搞得一团糟。所以,我没有去理会它,来到学校后,我把大衣挂到一边,继续做我该做的事,等泥巴晾干了再去处理它,现在应该已经干掉了,你瞧,只要我轻轻掸几下,难处理的泥巴自己就消失了。”
说着,教授用手指轻轻弹了弹衣服上的泥渍,果然,泥巴真的处理干净了。
学生看后恍然大悟,明白了教授告诉他的方法,他惭愧却欣喜地谢过教授,轻轻松松地回到了课堂。
学生恍然明白的正是宠辱不惊的深刻道理,教授没有训导他,没有斥责他,也没有支持他,而是用一个泥点的小道理敲醒了他,让他懂得了面对争端和纷扰最需要的是什么,让他学会了面对攻击和不解时,什么才是最有力的武器——宠辱不惊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