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实践(1)
一、基本概况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是中国珠江在广东中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由西江、北江和东江冲积的三个小三角洲组成,面积约1.13万平方千米。“珠江三角洲”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后期,在“(小)珠江三角洲”的基础上出现了“大珠江三角洲”的概念。2003年,又提出来了“泛珠江三角洲”的概念。至此,“珠江三角洲”实际上涵括了“小珠江三角洲”、“大珠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三个不同层面既相互区分又紧密关联的概念。珠江三角洲,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和肇庆市,这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区域。2008年该区域总人口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千米,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640平方千米,是我国重要的都市发展圈之一。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中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凭借自身有利的地理位置在优先发展战略推动下首先与港澳以及东南亚紧密联系,在着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直接参与了国际产业链的调整与循环,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由于全国最早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就有2个在珠江三角洲(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因此,在广东创造了持续25年的经济高速和快速工业化的奇迹中珠江三角洲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同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之一,该区域GDP总量已超新加坡,2011年,GDP总计43720亿人民币,占全国GDP的10%。
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独特的优势,潜力雄厚,既是消费市场、贸易枢纽,也是制造业中心、服务业市场,以及理想的投资地点。如今,珠江三角洲成为了香港、广州、深圳经济发展的腹地,进而向全国辐射;珠江三角洲则利用香港、深圳迅速提升整个地区的竞争力和地位,率先在全国推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广东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其由落后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我国出口、加工工业为主的大省,并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独占鳌头,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目前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区之一,也是亚太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现代制造业竞争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二、优先发展战略下的城镇化发展
(一)城镇化发展特征
改革开放以前,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在国家均衡战略指导之下发展的,其城镇化发展和全国一样,城镇化进程缓慢,城镇化水平比较低。这一时期城镇化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广州市,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基本处在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状态。可将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9—1984年为开始阶段,1985—1992年为快速发展阶段,1993—2000年为稳步发展阶段;也有学者根据政策变化与珠江三角洲城市演进关系将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概念与模式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珠江三角洲城镇化机制的研究,21世纪初期至现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研究的深化。
从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发展的整个历程来看,在城镇化初期和快速发展时期,优先发展的政策和财政的倾斜对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进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到城镇化体系基本建立之后,珠江三角洲自身内部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成为其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城市体系的建立和中心城市形成之后,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认为21世纪初期至今是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是珠江三角洲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城市体系已经成熟时期,同时也是珠江三角洲以这三个高级中心为核心向东中西三个城市区构成的珠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发展的新时期。珠江三角洲东部是以深圳为中心、惠州市和东莞市为腹地的城市区;中部是以广州为中心、肇庆和佛山为腹地的城市区;西部是以珠海为中心、江门和中山为腹地的城市区。东中西三个城市群共同构成了珠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当前正是这一连绵区发展起步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在优先政策的推动下经济社会迅速发展,1980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为116.32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7%,2009年发展到32110.23亿元,占整个广东省的82.16%,这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奇迹。与此同时,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化也有惊人的发展,其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6.26%,增长到2009年的80.29%,高出广东省平均城镇化率16.89个百分点(广东省2009年城镇化率63.4%),高出全国平均城镇化率33.96个百分点(2009年全国平均水平为46.6%)。
总体来看,其发展具有这样的几个特征:
1.经过长期发展实现了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从1980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为116.32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32110.23亿元,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发展。2005—2009年,五年间GDP平均增长率14.12%,超过广东省1.32个百分点。
2.外向型经济水平较高
珠江三角洲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2007年,珠江三角洲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540.85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出口贸易总额的76.6%。实际利用外资151.88亿美元。
3.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
珠江三角洲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经营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并利用外资的直接投资或分包建厂在珠江三角洲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双重主导的经济社会全面联动发展。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再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4.利用现代化的农业管理经营模式,基本实现现代农业生产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很快形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规模生产为基础、以种养业为支柱,产供销一条龙的专业化生产、利用先进管理模式管理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
5.农村城镇化高速发展,消除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得到迅速的推进。20世纪70年代末只有几十个城镇,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个,1992年达到406个,1994年达到597个,由于政策导向的变化和城市发展的需要,2006年建制镇为346个。珠江三角洲在城镇化过程中,将现代城镇的服务功能优势与现代乡村乡镇企业以及乡村风土人情相结合,将城镇与乡村的优势相互补充、结合,推动了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基本消除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区。
6.加工产业的发展和外资的利用吸引了大量乡村劳动力和外来人口,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使流动人口发展健康有序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外来人口聚集地。到2006年年底,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已经达到2400万人,形成了规模庞大、富有特色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群。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流入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壮大。鉴于大量的流动人口的流入,为了确保社会的健康发展,广东省建立了相应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医保等社会保障制度,使人口流动发展健康有序。
(二)城镇化发展模式
1.国家优先发展战略
政策和制度是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重要保证,自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再到现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建立和当前珠江三角洲产业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一个极大的“看得见的手”在指挥和扶持着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使其从1980年至今长期保持平均增长率为14%以上的增长,并在历次金融危机中化险为夷。
优惠的财政政策为外资企业的进入和投资提供了宽松的投资环境,税收的减免或者财政补给等降低了外资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了他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增加了外资企业的利润,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企业入驻和投资。有利的货币政策给本地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保证了资金的顺畅流通,这些有利的条件扶持了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乡村劳动力,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与此同时,自上而下的宏观调控加强了对除广州之外其他城市的建设。在改革开放之前,整个广东省就只有广州一个是较大城市,深圳、珠海、汕头等城市仅仅是小渔村或者边远集镇。经改革开放的大发展,广州、深圳、珠海等发展成为国际都市。珠江三角洲整个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自上而下的发展是主要的模式之一。
2.农村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利用独特地理优势迅速发展
1978年国门打开之后,珠江三角洲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率先成为外资特别是港、澳、台地区资金涌入的对象,以利用外资和从事“三来一补”为主要形式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全省乡镇企业为8.09万个,企业人数为194.56万人,实现总收入仅23.96亿元。2009年年末,广东省乡镇企业发展为80.46万个,注册资本14910.07亿元,企业人数为850.55万人,而其主要集中地便在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大量乡镇企业的兴起,直接给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提供了就业机会,使农村逐步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将进入到城镇生活体系之中。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农村逐步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并通过产业的发展、大量农业人口的吸引,逐步促使农村景观向城市景观的改变。形成一种自我发展和更新的体制,将农村的田园风光与城镇的繁华和工业生产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