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带一路”的实施推进(1)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决策,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的出台为标志,“一带一路”倡议开始从顶层设计、规划走向了逐步落实。在“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初期,国家意志和国家力量的推动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国家领导层面的推进
国家领导人向世界发声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的概念,是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几次重要的出访活动和国际会议召开的重大场合公开宣布和提出的。
2014年11月8日,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又进一步提出了“一带一路”第一步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交通设施为突破口,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实现亚洲的互联互通。特别是在对话会上,中国向世界宣告,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而就在两周前的10月24日,21个亚投行意向成员国在北京签署亚投行《筹建备忘录》。2014年底,“丝路基金”完成工商注册,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的两大金融平台已经形成。
在当年11月召开的APEC峰会上,互联互通内容被写进《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和《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两个文件里,这使“一带一路”有了国际社会认可的性质。
2015年3月,中国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共同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文件,这个号召举国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文件,使得中国进入了“一带一路”的时代,意味着“一带一路”战略从顶层设计和规划走向了逐步落实。
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与区域经济合作则更为务实与活跃。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两国签署22项经贸合作协议,总金额达300亿美元;2014年12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哈萨克斯坦签订140亿美元大单,推进两国在能源、基建、金融等各领域合作;2015年4月20至21日,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更是带去价值460亿美元投资计划,两国在一天内签署51项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宣告5项重大电力工程破土动工。
同时,中国对于中亚及相关区域国家在经济及其他领域合作给予很高的政策优先度。
新一届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当选的当年和次年访问了中亚多国,提出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规划。2015年5月7日,习近平再次到访哈萨克斯坦,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共同规划中哈各领域互利合作发展蓝图,包括推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协调双方在一系列大项目合作上的立场。
中国首脑外交这样超乎寻常的安排,集中体现了中国最高决策层把致力于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作为最优先的经济外交目标之一,决心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带一路”的“五通”规划,谋求自身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构筑中国与区域国家的命运共同体。
中央建立高规格领导班子
最近,中国政府“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名单首次公布,其人员构成表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包括经济、政策、民族、外交等多重领域;中国政府将会加强推动双边和多边项目尽早落地的力度。
那么在中央层面,当前是哪些机构在落实“一带一路”的构想呢?
2015年2月1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张高丽、王沪宁、汪洋、杨晶和杨洁篪就坐会议主席台,这意味着推进“一带一路”的领导班子成员已经产生。
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透露了上述几人在推进“一带一路”中的职务:政治局常委、常务副总理张高丽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为王沪宁(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改革办主任)、汪洋(分管对外经贸)、杨晶(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杨洁篪(国务委员、分管外事)。这些领导人的职务意味着国务院是推进“一带一路”主要的执行和落实单位。
由于“一带一路”发展蓝图涉及的范围和层面广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对外援助、人文交流等,需要中国国内的协调,也需要和沿线国家沟通磋商,四名副组长的负责业务正好涉及这些不同的领域。按照其他三名副组长目前的职务,汪洋在国务院主管经贸、农业等事务,也负责扶贫、对外援助;杨晶则从国务院层面协调各个部委以及各个地方的规范与做法;杨洁篪负责外交事务,以及国内政策与外交政策的对接。由此可以看到,“一带一路”规划所涉及的层面之广。
在这个领导小组下,参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部委为中国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外交部。但领导小组最重要的日常办事机构,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则设在发改委,“一带一路”的落实无论是干部配备还是机构设置上,发改委的地位都非常关键。
上述三个部委于2015年5月27日至28日,在中国的直辖市重庆共同召开了“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会”,并发出了“拓展亚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内货物、服务、资本和人员高效流动”的《重庆倡议》。中国前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认为,这意味着“一带一路”进入了加速落实阶段。但客观地看,这次“对话会”主要作用是对“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宣传和宣示。
除了上述部门外,“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也在上述领导小组下,积极参与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工作。目前中联部主要在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筹建“一带一路”智库,二是向境外做“一带一路”的答疑解难工作。2015年4月中旬,该部一天内向驻华高级外交官和外企驻华代表连续做了两场解读会。
2.建立四大融资平台
长期以来,由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缺少资金,形成了这些国家寻求经济增长的瓶颈。“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大量的区域经济合作项目,需要金融支持、贸易融资,这需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融资体系,尤其是独立的开发银行。
为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大力推动新的融资机构的建立:一是在双边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基金,由中国提供资本金,例如“丝路基金”;二是推动建立合作型融资机构,例如建立专门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在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之下建立“金砖银行”及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这些融资平台有望从2015年开始为“一带一路”相应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在这些初始的融资运作框架建立后,中国的外汇储备、地方政府及其他基金、银行等社会资本的融入、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都将为“一带一路”这一长远战略输送源源不断的资金。
目前国际金融领域,由欧美主导的全球货币体系越来越显现出不稳定态势,欧债危机深化、美债危机隐现。上述几个“一带一路”配套金融机构,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利用这个机制使人民币走出去,推动建立新的更为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
亚投行(AIIB)
(1)亚投行简况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文简称亚投行,英文名称为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AIIB),其定位为“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成立宗旨在于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将重点支持亚洲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的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总部设在北京。
2013年10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同印尼总统苏西洛举行会谈,提出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同月,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出访东南亚时也向东南亚国家提出筹建亚投行的倡议。
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一天,距离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仅仅一年。
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以下简称《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其中已通过国内审批程序的50个国家正式签署《协定》,分别是:澳大利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孟加拉国、巴西、柬埔寨、文莱、中国、埃及、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冰岛、印度、印尼、伊朗、意大利、以色列、约旦、哈萨克斯坦、韩国、吉尔吉斯斯坦、老挝、卢森堡、马尔代夫、马耳他、蒙古、缅甸、尼泊尔、荷兰、新西兰、挪威、阿曼、巴基斯坦、葡萄牙、卡塔尔、俄罗斯、沙特、新加坡、西班牙、斯里兰卡、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土耳其、阿联酋、英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
这些成员国涵盖了除美、日和加拿大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亚欧区域的大部分国家,成员遍及五大洲。今后,其他国家和地区仍可以作为普通成员加入亚投行。
从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的统计来看:
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已占四席: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
G20国家中已占14席: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土耳其、韩国、巴西、俄罗斯、南非。
西方七国集团已占四席: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金砖国家则全部加入亚投行: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
按大洲划分,亚洲34国,欧洲18国,大洋洲2国,南美洲1国,非洲2国,总计57国。57个国家已全部成为正式的意向创始成员国。
亚投行成员国地图
在签署仪式上,其他尚未通过国内审批程序的意向创始成员国见证了《协定》的签署仪式。根据《协定》规定,此次未签署协定的意向创始成员国可在2015年年底前签署。各方并商定,将于2015年年底之前经合法数量的国家批准后,该《协定》即告生效,亚投行将正式成立。
目前,亚投行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其中中国出资50%,为亚投行的最大股东。其他各意向创始成员则同意将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在2015年试运营的一期实缴资本金为初始认缴目标的10%,即50亿美元,其中中国出资25亿美元。
预计到2020年亚投行每年可以提供200亿美元贷款,与世界银行现在承诺的每年300亿美元贷款相差不远。
(2)世界各国和地区对亚投行的态度
中国倡议和主导建立的亚投行,虽名为“亚投行”,其创始成员却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可见中国的这一倡议获得了全球性的认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亚投行热”。亚投行倡议的成功,成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事件。各国的热切参与,也显示出世界各国对于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共赢”理念的认同。
全球首要经济大国美国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的全球金融秩序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亚洲开发银行(ADB)“联合主演”已经足够。在美国看来,中国“另起炉灶”成立亚投行,是对传统的全球金融秩序的挑战。
2014年,美国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其亚太地区的“盟友”如韩国、印尼、澳大利亚等国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表明其对这些国家加入亚投行的忧虑和反对态度。但是出乎美国的意料,这些国家加入亚投行的意愿强烈。这些国家担心,拒绝参加亚投行可能丧失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在世界各国纷纷加入、以积极姿态面对亚投行时,美国也不得不在姿态上做出一些调整。2015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他原则上并不反对亚投行,如果亚投行能很好地运行,他将“完全支持”。
欧洲方面认为,目前的金融秩序存在缺陷,需要更具活力的新秩序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2015年3月12日,美国的老牌盟友英国率先宣布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英国的举措带动了多个欧洲和亚太国家,随后,德、法、意等18个国家提交了同样的申请。
全球主要经济体之一的日本,对于中国有着地缘政治和经贸制衡的情结,此外,日本力图和美国保持步调一致。在美国表态后,日本官房长官菅义表示,日本将对亚投行的成立持“慎重态度”,暂不考虑加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主导的亚投行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表示疑虑,在其后的访美中又说,日本认为亚投行实现公平治理是必要的,“日美都应与中国就此继续对话,日方有意这么做”。2015年5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了今后5年投资大约1100亿美元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这一计划普遍被认为是抗衡亚投行。
一些国际组织则纷纷表达了对亚投行的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表示,支持亚投行是“理所当然的事”,凡是对中国有益的事,对周边也都有益。2015年4月,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表示,对世行而言,亚投行是其合作实现全球减贫目标的“潜在强大合作伙伴”。2015年5月2日,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也表示,如果双方就融资相关事宜进行合作,亚开行将会积极研究相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