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心法,中道而行:史幼波《中庸》讲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中庸》纲领,性命之要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第一章“纲领”

开篇第一章乃“始言一理”,就是讲《中庸》的根本理念,它是作为“纲领”放在篇首的。从第二章开始,《中庸》内容全面展开,论述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更重要的,是涉及我们精神修养的各个方面。从第二章开始一直展开到全书最后,又收回到“中庸”的这个根本道理上来。

中国古人最重视什么?

为什么说它是纲领呢?就是因为在第一章里面,首先提出了整部经典最核心的思想和最重要的概念,让大家一看就会明白中国古人最重视的是什么。那么,最重视的是什么呢?第一个就是“天命”。

什么是“天命”?我们慢慢说,因为这是一个核心的概念。“天命之谓性”,在“天命”之外,又提出了“性”,这又是一个核心的概念。开篇的第一句五个字里边,两个核心的概念都提出来了,然后下一句“率性之谓道”,马上又提出了“道”的概念。在中华文化里,离开了“道”就没法谈了。道家以“道”命名,当然离不开这个道;儒家也讲道,宋明理学在民间被称为道学,理学家又被人们称为道学先生,也离不开道;佛家也讲道啊!我们经常说某某大和尚是得道高僧,没有得道,那就不能称为高僧,对不对?还是离不开这个道。所以,作为中华文化的三大基石,儒、释、道三家都讲道,都离不开道。

第三句“修道之谓教”,又提出了“教”,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我们经常说中国有五大教——儒、释、道、耶、回,对不对?儒教、佛教、道教,还有基督教,旧称为耶教,还有伊斯兰教,旧称为回教,它们都被称为“教”,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所有的宗教,都是把这个“教”,作为传播其“宗”的核心手段。

在这一章的前半段学习中,我们除了要把“天命”“性”“道”“教”这几个概念讨论清楚以外,还要讨论一下作为儒家学修最根本的功夫和方法,那就是“君子慎其独”。“慎独”,可以说是儒家学修的核心、精要。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国学,如果不对这几个概念有切实的体会,没有让它们在自己的精神中扎下根来,那么你的学修就只能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转,就抓不住中心。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探讨。

天命,性命之学的原点

什么是“天命”?书上的原话是“天命之谓性”, “天命”这个词是用来解释“性”的,“性”就是“天命”。

中国传统文化除了一些经世致用的内容之外,其核心应该是心性之学,又称之为“性命之学”,因为它是与我们性命攸关的。过去皇帝下诏书,前面都要冠之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就是说,这是天老爷给我的命令,我是得了天命以后,才能够下这个诏书,所以,“天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要解释“天命”,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命”。“命”,就是指我们的个体生命、我们的生老病死。我们经常感叹“命运多舛”,什么叫命运?就是生命的运动,它在我们这一生中所形成的运动轨迹,就是命运。我们这一生之中有什么样的是是非非、有什么样的起伏波动、有什么样的身心变化,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具体的命运。

“天命之谓性”,也就是说,“天命”的另一个称呼就叫作“性”,它是我们个体生命的来源之处。个体生命当然来源于整体,“天”,就是整体的代名词,并不是单指我们头顶上的这个蓝天白云的天。“天”是万事万物、一切生命的总根源,这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理念。

当然在西方文化里,也有类似的理念,只不过称呼不一样。比如在古希腊的哲学里,有“宇宙精神”这样一个概念,万事万物都是从“宇宙精神”里来,人乃至万物的个体生命完结以后,要回归到宇宙精神当中去。西方世界在基督教形成以后,按《圣经》的说法,上帝成了万事万物的创造者,并且上帝是无形无相的,你看不见、摸不着,而且作为人,是不能够、不可以揣测上帝的意志的,绝不能怀疑它。所以,过去很多不相信基督教的学者,他会追问基督徒:“你说万物是上帝创造的,那么上帝又是谁创造的?”这个问题就没办法回答,因为作为被造之物,人是不可以去揣测上帝、去追问上帝的来源的。为什么呢?因为上帝是最根本的、是绝对的、是第一义,作为一个被造之物,怎么能够去怀疑创造你的主宰者呢!

所以,我们说中国“天”的概念,跟古希腊的“宇宙精神”、跟基督教的“上帝”的概念,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可以进行文化上的比较。

那么,这里的“天命”,也就是上天的生命,它与我们具体的生命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中国文化讲的是“性命之学”,说白了,“性命之学”就是研究宇宙整体生命与我们每一个具体的人、具体的个体生命之间的关系。“性命之学”的这个“性”,指的就是天命、老天爷的命运、宇宙最根本的精神;而“命”,指的就是个体的生命、个体的命运。“性命之学”的根本,就是研究我们的个体生命,应该怎样回归于宇宙整体生命。

命运,选择与不可选择

有些人一听说国学、传统文化是“性命之学”,马上脑袋里就会充斥着玄之又玄的妄想,就会想到《易经》的预测学,就会想到看相算命这些数术。

以前有老师对“命运”这个词作过一个精辟的解释,“命”,就是我们个人当下的选择。我们人生无时无刻不处在选择当中,比如到了休息的时间,很多人去休闲娱乐、游山玩水,但是有的人却在学国学,这就是我们当下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命运轨迹。其实,我们的人生过程,可谓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当下的选择,当下你选择了这条道路,同时就不得不放弃另外的道路。那么,把你人生的每一个当下的选择连成一条线,所形成的这条轨迹,就是你的命运。

当然,这里只说了你可以选择的那一部分命运。人的命运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我们能够做主的、能够选择的部分,另外还有我们不能选择的部分。

比如有一个朋友,她是一个公司的副总,本来跟我说好了今天要来听课,还说要开车来接我,结果中午打电话说:“对不起啊!我来不了啦,集团总部要开会。”这就没办法!这也是你的命,就是你没有办法选择的命,因为你是处在这样一个位置,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你想来也来不了。所以,我们说这个命,它有我们能够选择的部分,也有我们不能够选择的部分。

那么,对于我们不能够选择的这部分命运,我们就要像《庄子》里面说的那样,要学会“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功夫。对于无可奈何的事情,比如老天爷让我出生在乞丐的家里,那就没办法选择,那就要安之若命。但是对于我能够选择的部分,那我就一定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认认真真去选择。即使我命定出生在一个乞丐家里,我也要努力,要争取做一个好乞丐、优秀乞丐,说不定就会成为《射雕英雄传》里面的洪七公,对不对?所以,命运也不是百分之百地注定的,它也有可改变的部分。作为一个人,面对我们的生命、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应该抓住的是我们可以选择的部分。

今天过周末,我们可以有多种选择,吃喝玩乐、休闲出游、到书院听课,可以任选一种。但是,哪一种选择更有意义?哪一种选择更有价值?哪一种选择会让我们今后的命运向着良性的轨道发展?这就是我们能够做主的事情。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讲究的是“天人合一”, “天”,就是“天命之谓性”的“性”; “人”,就是我们的个体生命。“天人合一”,就是要把上天所赋予我们个人的命运,与作为整体性的天命结合起来,要达到统一、归于一处。我们通过对自己心性、对自己生命的本原、对自己精神的本原进行探索,就能够认识我们个人的命运,从而能够让有限的“小我”,回归到天命这个无限的“大我”当中去。

我们从《中庸》第一句就可以看得出来,中华文化的立意非常高远、非常伟大!“天命之谓性”,可以说直接点到了我们生而为人最要命的穴位上。对一个人而言,什么最要命?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这个最根本、最要命嘛!我们就是要彻底让自己这个短暂的生命,回归到无限的天命当中去,这就是个体生命与“天命”、与“性”的关系。

做体道而行的人

我们再来说“道”。《中庸》第二句讲“率性之谓道”,我们经常称某些人是耿直之人、率性之人,但这里的“率性”不是这个意思。“率”,是遵循之意;“性”,指的是天命;“率性”,就是指遵循于天命、遵循于自然本性而行。所以,只有一个体道而行的人,才能称为“率性”,才能说是得道了。

“率性之为道”,就是给“道”下了一个定义。当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儒、释、道三家都在谈“道”,都离不开“道”,但是,儒、释、道三家对“道”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从儒家“四书”来看,儒家之道主要是侧重于大人君子入世建功立业,是入世之道,是要进入人群当中,与社会人生打成一片,以此来建功立业。所以,儒家之道的重点是社会之道。那么道家呢?它所侧重的是自然之道,道家讲大道自然、道法自然,就是标榜一种非常逍遥自在的状态,它更重视人的自然生命,所以道家修道看重养生。比如传统的中医,主要遵循的就是道家的自然之道,重视的是自然生命,讲究养生、全身,讲究延年益寿。而佛家之道,更多是侧重于人的精神之道,把人的精神运行的结构,分析得极为透彻。佛家的学问非常精深,可以说把我们每一个念头的起处、落处,把我们复杂精神运动中的每一种细微的现象,都揭示得一清二楚。佛教让我们从精神的细微之处下手,一步一步地去面对我们的自心,认识我们的心性,从而与大道相合,把每一个人心中的所谓的佛性,都完全彰显出来。

虽然儒、释、道三家在对“道”的切入角度上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它们都是在用各自的方式,让人们体道而行、率性而行。

对于我们而言,不管是儒家的圣贤之道,还是道家的修真养身之道,还是佛家的见性成佛之道,都是值得我们去敬仰、去追随的。从儒释道三家的历史上看,每一家里面都有无数得道高人、无数的大德君子,以他们各自的方式去体道、行道。我们要明白这一点,无论他们是从哪一门入道,最终都入的是不二法门。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不管从哪一门入手学修,只要是真正发心在道上行的人,只要是真正发愿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去求道、体道、行道的人,在人群当中都非常了不起、非常稀有难得、非常值得我们尊敬!

圣人以化成天下

上面说的是“率性之谓道”,那么下一句“修道之谓教”怎么讲呢?

刚才我们说了,“率性”就是要遵循天命,要大道自然,每一个人只要能够率性而为、体道而行,那就一切圆满了。但是,我们四川有句话叫作“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这么复杂的人群当中,每一个人的知识、学问、道德修养,还有智商、性情、生活背景等各个方面,都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有的人聪明一些、刻苦一些,对大道的体会就会快一些、深入一些;而有的人笨一些、懒散一些,体会就会慢一些、浅一些。不管聪明还是笨,体会得快还是慢,总之绝大多数人,如果像圣人一样生而知之的话,都应该在不断的学习中去体道、去悟道。那么,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接受教化的过程。

现在中国的教育方式一直备受争议。《中庸》说“修道之谓教”,而我们的现代教育,可以说跟“修道”毫无关系。应试教育哪里有什么“道”可言?连像样一点的“术”都谈不上,把很多天才都扼杀在摇篮里了。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在反思,为什么在1949年以后,我们的这一套教育体系,没有培养出一个真正的大师来?

说到“教育”,我个人不喜欢这个词,我喜欢“教化”这两个字。“教育”这个“育”字,有时候用在育苗、育种上,主要是孕育、养育的意思。在四川方言里边,说一根铁丝弯了,我们要把它“育”直了,总之,给人一种靠外力强扭、痕迹很重且有意为之的感觉。但“教化”这个词多好啊!大化无形,真正让人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我们这儿有一杯水,你把一颗糖放在水里,不用去管它,慢慢地、不知不觉地,这杯水就变甜了,糖就化在水里了。我们的古代圣贤,他们面对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群,基本上不是用“育”的方式,而是用“化”的方式,春风化雨,让人有春风拂面的感觉,让被教化的对象,在不知不觉当中舒舒服服、一点抵触感觉都没有就走上圣贤之道了。

我们读古书,常常读到圣人“以化成天下”,他并不是统治天下、治理天下,而是“化成天下”。“化成”是什么感觉?就是通过自身的德行修养,通过自己在人群中无私奉献的典范作用,让社会人群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和谐的氛围,让天下人心逐渐变得纯正、善良,从而趋向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这里说“修道之谓教”,指的就是古代圣贤不用去强加于别人,而是通过自己求道、体道、行道,用一种道法自然、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教化天下万民。所以,自己严于律己、毫不懈怠地修身修道,就是教化众生的最佳方式。

人们经常说“言教不如身教”,所谓“身教”,就是通过完成自己的精神修养,以自己的精神实践、人生实践作为榜样,让周围的人也能够有所体会,得到感化。所以,教化他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自修自行,就是自净其意。《大学》里面也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地位最高、最权威的人物,到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作为根本,这也是对“修道之谓教”的旁注。

所以我们看,《中庸》开篇三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谓是斩钉截铁、一气呵成。它一下子点到了我们生而为人的要害之处,同时又把我们的个体生命,安置于天命与道的这个大背景之中,告诉我们通过个体的修为,就能够改变世风、教化天下。

在最亲切的地方下手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是对道的一个描述,告诉大家这个大道,它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古往今来,还是四方上下,世界的一切都无一不是在道中,所以是“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道在哪里?道就在我们的生命中,就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中,就在这个茫茫无尽的宇宙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可以超出于大道之外,同时大道也不可能离开这个大千世界而独立存在。怎样去体会这个道?就在当下去体会,就在每一个人的身心性命上去体会。

很多人以为求道、悟道,必须要住到庙里去,必须要住在山洞里面,必须要像那些苦行僧一样打坐苦修,才能悟道、得道。不是这样的!《中庸》这里就告诉我们,道不用求、不用找,每一个人都有道,因为“不可须臾离也”,你不可能离道而行!既然须臾不离,那么要想认识这个道,最好就在自己最亲切的地方下手。什么地方最亲切?自己最亲切!就要在自己当下一念中认识。

我们只要在这当下一念中,能一下子认得实、透得过,那就恭喜了!你后面的课都不用听了。

君子慎独三步曲

如果没有这个体会,我们就要老老实实去求道、体道、修道,那么就需要方法。什么方法呢?就是下面这一段:“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段话核心的字眼就在“君子慎其独”,这个是修道、体道、行道的根本。儒家讲的慎独功夫是一整套修行的理念,从这里来看,这个慎独功夫要分三个步骤。首先应该做到什么?就是“戒慎乎其所不睹”,首先是“戒”。

说到“戒”,佛教是最讲究戒律的,佛教以“戒、定、慧”为三学,“戒”是放在第一位的。首先你要知道不能够做什么?这个必须明确,就像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人,社会的法律就是我们的戒律,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必须遵守法律,知道犯法的事做不得。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不然的话,你就没办法在这个社会中正常生存。在佛教中,作为一个佛教徒做不得、不能违犯的条款,就称之为戒律。那么,儒家要戒什么呢?就是要“戒慎乎其所不睹”,就是要警惕、杜绝自己在道德修养上的盲区。所谓“不睹”,就是自己看不见,我们自己往往都看不见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往往也认识不到自己在为人处世当中的毛病,更不容易发现自己在思想上、语言上、行为上的一些错误。如果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缺陷,那谈什么修养?所以,我们学修的前提是“戒慎乎其所不睹”,一定要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有哪些、缺点有哪些,才能谈得上发挥你的优点、弥补你的缺陷。这是第一步,戒。

慎独功夫的第二步,就是“恐惧乎其所不闻”,要心存恐惧、心存敬畏。恐惧什么?恐惧“其所不闻”,害怕听不到别人的批评,害怕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君子闻过则喜,不闻过则惧,因为不闻过,则不可能改过,缺点和不足就会永远伴随自己。有些人虽然也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缺点,但是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没有这个恐惧之心,就不可能去改正和弥补。当然,自己有了毛病,尽管别人还不知道、还没有发现,自己也要警惕,要保持敬惧之心。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是我们在心性修养上的基本要求,只有以这样的心理状态来面对自己,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提升。

最后,“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身上的毛病,我们性格当中的缺陷、道德上面的偏差,最容易出现在什么时候?就是在隐蔽的时候,在没有人知道的时候。有些毛病很细小,甚至于细小到不能察觉,但是,就是在这最细微的地方,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往往就容易成为灾祸之源。现在我们经常说“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的确是这样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就是在很隐秘的地方、很微小的地方,都不要让这些毛病显露出来,一旦这些毛病现形,就要及时纠正,不要被这些缺陷牵住了鼻子,不要让这些毛病主宰了我们的生命。有些朋友做人生策划,看起来很宏大的计划,确定了很好的目标,但往往就是在细节上不严谨,结果把大好的前途毁于一旦。

所以,这里的结论说“君子慎其独也”,一个有心学修圣贤之道的人,越是在没人知道的时候,越是在独处的时候,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为、自己生活上的种种细节,都要特别小心、谨慎。这个“慎独”,就是儒家修养落到实处的地方,也是一切修行最关键、最要命的地方。

过去人们讽刺那些伪道学,说他们是“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大家不要以为这只是讽刺少数人,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毛病。波师兄在这儿给大家讲《中庸》,大谈性命之学,表面上也是道貌岸然的,讲的也是仁义礼智信这些圣人之言,但实际上自己是怎么回事?修养到底如何?只有自己才清楚。只有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有些毛病才会显现出来,才清楚自己的修为到底有多高。

按佛教的修行来说,到了一定的程度要去闭关,闭关不就是让你慎独嘛!一个人到僻静的修行地点去闭关专修,除了每天护关的人到点把吃的放在你的门洞里以外,没有任何人跟你接触。以前条件差,找个没人的地方搭个茅草蓬,甚至找个干燥点儿的山洞也能闭关了。佛教闭关有很多种,以前西藏修行人还有“闭黑关”一说。那么,你一个人在闭关房里干什么?那就是慎独,让你严格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如果你能够过慎独这一关,那就说明你修道有成,不然的话,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得仁义礼智信,这个谁都表演得来。

所以,慎独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修行功夫,不管哪宗哪派,尽管你把各种修法、把各种方便法门说得天花乱坠,要想真修实炼,最终都要归结到“慎独”这两个字当中来。你在一个人的时候,起心动念都没有私欲杂染,那就真正是圣人境界了。

当然这个标准很高,在座的恐怕没人能够做得到。做不到怎么办呢?做不到就学嘛,就修嘛!就像我们吃饭一样,一碗饭没吃饱,那你就继续吃啊,直到你吃饱了为止。我们的慎独功夫做得不好,那就继续做,一直到做好为止。对于学修圣贤之道,我们一定要有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态度。虽然一时做不到,既然孔夫子是人,孟子是人,我们也是人,别人能够做到,我们也要努力朝这个方向去做才对。只要坚持不懈,每一天比上一天做得好一点点,那么总有一天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不然的话,光觉得别人了不起,自己不去努力,过一天日子撞一天钟,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别浪费生命的能量

接着我们看下一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我们前面讲的部分,无论是天命也好,率性也好,大道也好,教育、教化也好,慎独的功夫也好,最终的落脚点在哪里?都要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性上面,落在此刻、眼前的起心动念上。所以,下面要谈的内容将是中庸之道的核心精神,即怎样认识我们现在、当下的心性状态。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我们都有喜怒哀乐的情绪,都有饮食男女、七情六欲这些。这一句给这个“中”下了一个定义,在喜怒哀乐这些情绪还没有发起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就处在“中”的状态。我们经常说的要“守中”,是指谨守中道,并不是说你只能站中间,不能站两边,只能坐在这间教室正中的位置上,不能坐在边上。那么,怎样守这个“中”?放在心性修养上,就是要守住这个“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精神状态。

现在大家就可以体会一下,把我们的情绪、把我们的念头一下子止住。注意!停下!——这时候,你的心里是不是空空净净的?这就是处于“中”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有什么好处?这种状态,恰恰是我们精神最清明、最清晰的时候,你脑袋里什么念头都没有,但你对周围一切都清楚了然,对不对?一旦你脑袋里面有了喜怒哀乐的种种情绪,被各种外界的事情纠缠住了,你的精神空间就被这些情绪占有了。这个时候,你对事物的判断、对周围环境变化的判断,肯定就会打折扣,你就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没办法更客观、更公正、更清晰地下判断。所以,每当我们做决策或下判断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排除自己情绪的干扰,这个是最重要的。只要守住当下这个“中”的状态,能够常常清空自己的情绪,就能够保持住自己的精神能量、储备自己的精神能量。

大家要留意啊!我们每一个人喜怒哀乐的情绪,都是生命的能量,不要随便浪费。我们经常守这个“中”,就能把喜怒哀乐的能量收回来,那么,精神能量就不会随便丧失,就会不断充实,越来越充沛。

为什么佛教修行要讲这个“空”啊?真正搞修行,就是“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要把所有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等扰乱你心志的东西都空掉,千万不要没事找事!有些人天天打坐,时间长了,也可能误打误撞地进入一种“空”的状态、“定”的状态。俗话说“久坐必有一禅”,这时候,你一下子念也没了,身体也没了,整个意识处于一种空空荡荡、没着没落的状态。人到这个时候,往往就会很害怕,哎呀!怎么自己都没了?这害怕的一念生起,马上就起念了,就出来了。还有的人在这种状态会高兴,哎呀!我要空了!太好了!结果呢,高兴的一念生起,也没戏了。

佛教让你心空,说白了,就是儒家说的守住这个“中”。你能够守住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守的时间越长,你积聚的能量就会越多,你的功夫就越高。能量不断地积聚,你就会成为一个精神力量很强大的人。

一喜一怒,也能改变历史

然而,这个精神能量积聚起来,最终干什么呢?下面一句就非常重要了:“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把自己的精神能量积聚起来,目的是要“和”。

我们经常说“以和为贵”,现在国家也倡导建立和谐社会,依据都是从这里来的。中华文化所表达的最高理念,就是一个“和”字,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不然的话,你光积聚能量而不用,开个玩笑话,你把自己当成一个气球一样不断充气,爆炸了怎么办?其实,光想着积聚能量而舍不得用,这本身也是贪心在作怪。所以,能量积聚起来一定要“发”。那么,怎样“发”才最好?要“发”到什么样的状态才最好?就是要“发而皆中节”。

“中节”,就要正中节点,一下子命中事物的关键点。节,就是像竹子一样,竹子都是一节一节的。我们要破开一根竹子,主要的力量应该用在竹节上,只要竹节先破掉了,整个竹子就会顺势而开。“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教我们怎样使用自己积聚起来的能量,好钢用在刀刃上,自己的精神能量也要投放在事物的关键点上,这样,才能达到“和”的目的。什么是“和”?就是指“中节”,就是指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够掌握好分寸,做得恰到好处。

人的喜怒哀乐具有非常大的能量,千万不要小看它!我们很多人平常不太在意,没有把自己的情绪当回事。其实,如果因缘和合,任何一种情绪的能量都是非常巨大的。

你说“喜”有多大的能量?你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娶了一个天下最漂亮的美女,叫褒姒,但是这个美女有个毛病,就是成天黑着个脸,从来不笑。周幽王为了哄她高兴,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逗她,但就是逗不笑。有一次,有个佞臣给周幽王出了个主意,如果把烽火点燃了,那个很好玩啊,估计她会笑的。周幽王居然真的照办了。你想一想,首都城外的烽火一点燃,一传十、十传百,天下的诸侯都看见了,这个了不得啊!点燃烽火,一定是国家发生了重大事变,要不就是外敌入侵,天下诸侯都得赶快来京城护驾。结果到了都城一看,啥事也没有,只惹得大美女褒姒哈哈一笑。大小诸侯们窝了一肚子的火,相约以后天塌下来都不来了。不久以后,犬戎入侵,周幽王急得点燃烽火,但诸侯谁也没来。就为了让美女笑一下,国家都亡了。

还有明末的吴三桂,他本来已经投降闯王李自成,并镇守山海关以抗拒清兵南下,但是,后来他却打开山海关,引清兵入关。为什么啊?他这叫作“冲冠一怒为红颜”,他生气呀!闯王李自成进了北京城后,大将刘宗敏把吴三桂的爱妾陈园园霸占了,所以他一怒之下,说“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他在山海关投降清兵,并借此灭掉了李自成。就在吴三桂一怒之下,整个中国历史都为之改变,导致满清统治中国近三百年。

历史就在这一喜一怒的能量爆发中,全然改变了。当然,历史记载的都是大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就有大能量,那么我们这些小人物呢?在你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情绪的能量也不可小视!

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比如白天在单位受了领导的无理批评,憋了一肚子窝囊气,回家以后在家人身上撒气,有没有这种事?一定有的。这种事说小了,会引起家人几天的不愉快;如果闹大了,说不定会影响与家人之间的感情。所以,情绪对于我们的身心影响非常大,情绪的发泄要有节制,要发到节点上面,要发得恰到好处。

我们现在提倡社会和谐,社会怎样才会和谐?那就是每一个人要从认识自己的情绪、认识自己的内心开始,把自己喜怒哀乐的精神能量,都发挥到应该发挥的地方,都发挥得恰到好处,这就是社会、人群和谐的基础。

人心和外物是相通的

再看下一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里的“天下之大本”,实际上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根本。没有我们每一个人,也就不会有天下。所以,这个“天下之大本”,还是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内心。

“喜怒哀乐之未发”的这个“中”,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根本,也是天下能够和谐太平的根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我们精神中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能够有节制,我们的精神能量能发挥到该发挥的地方,能发挥得恰到好处,这个就是天下通行的道路,即社会正常运行、正常发展的道路。

在中华文化里,人心和外物是相通的,即人的精神与精神的对象是一致的。《阴符经》中说:“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从我们的身心上,就可以体会天地宇宙的精神。在后来的陆王心学中,陆九渊就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精神王国,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耳朵所听到的一切,感官所感受到的一切,实际是我们的心在感受!这个世界就是从我们的心出发的,最终还要回归于我们的心上,一切都离不开心的体验。

佛家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道家说“心斋”“存神”,也都是在心上下功夫、起作用。总之,儒释道三家在这一点上,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中庸》是现代病的药方

本章最后几句话,“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立意非常高的结论。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能够达到“中”“和”的最佳状态,那么,天地都会各安其位,各尽其事,万物都会孕育生发、欣欣向荣。《阴符经》上说:“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这是从反面来讲,如果人心出了大问题,那么就会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天地间的万物都会遭受灭顶之灾。

古人是不是太夸张了?个人的精神状态、心性修养跟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万物生灵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非常大。中国人讲天人合一,怎样才能天人合一?达到什么境界才算是天人合一?我们也不多说道理,举一些现实例子就能看得出来。

大家看,现在地球环境恶化非常厉害,南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以后,导致了很多灾难性的结果。比如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地球南北极万古不化的冰川现在也开始融化了,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城市;还有太阳辐射增强等。总之,地球生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拍过一个片子,叫作《难以忽视的真相》,让人感到触目惊心。他讲二十一世纪的前二十年是人类最后的机会,超过这个时间,就很难再挽回环境的灾难,地球就再也不是人类美丽的栖身之地了。

大家想一想,这个全球气候突变的事实是怎么造成的?它并不是自然界本身运行的结果!它是我们人类自身没有节制、调控自己的欲望造成的。臭氧层是怎么破坏的?是因为人类向大气层中排放大量有毒气体造成的,尤其是工业文明以后,工业废气的排放,还有冰箱、空调等,另外,汽车尾气也是一大原因。这些废气排放已经造成了许多环境事件,像以前伦敦的酸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的哮喘事件等。说实话,工业文明的最大恶果,就是极大地刺激了人类对物质欲望的嗜求,也极大地助长了人类盲目自大、无限满足私欲的野心。

的确,由喜怒哀乐等情绪所带来的欲望,一旦放开是无穷无尽的。本来嘛,一年四季冬天冷夏天热,春秋两季穿单衣,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人类几千年都是这么过来的,正因为有了一年四季风寒暑湿的调配,我们的生命结构才能够形成适应环境的调节能力,我们的身体才能够健康自然地成长。但现在呢?冬天夏天都想钻进空调房里,再美丽的春花秋月,也都无心欣赏。其实,现代人的毛病,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很多都是文明病,是由人类文明本身带来的。本来顺应自然是很好的生存方式,但是人类让自己的欲望不断膨胀,彻底与自然隔绝,这才产生了这么多的危机。

总之,两千多年前中国儒家留下的经典,已经把今天的很多问题,包括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乃至于人心的问题,都已经看得很透,讲得很清楚了。

这部《中庸》,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祖先给我们现代人开的一剂药方。只要我们切实管住自己的喜怒哀乐,让我们的情绪“发而皆中节”,那么人类社会的持续性生存和发展,还是有希望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通过“致中和”的心性修养,最后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看起来很不可思议,实际上,它是一个非常朴实的结论。

重提一下念头功夫

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庸》的纲领,除了“天命”“性”“道”“教”等基本概念以外,特别要引起重视的,就是作为儒家修养根本方法的“慎独”。

从字面上来看,“慎独”就是我们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独处的时候,往往是习性肆无忌惮地流露的时候。在这个课堂里坐着,大家都是你好我好,把自己阴暗的、不好的一面藏起来。但是独处暗室的时候,就一定要小心、警惕自己的精神状态,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不同于别人,都具有绝对唯一性,因此,每一个人的精神、每一个人的世界,也是绝对唯一的。所以,西方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他人就是地狱”,认为人与人之间是绝对的孤独,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即使是在芸芸大众之中,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你是处在人群中也好,还是一个人独处也好,都要慎之又慎。

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反复提及、反复拉回到第一章的这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上来。“中”,是天下之大本,是万物的本原。这个“本原”怎么体会?就从我们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中来体会。当我们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还没有生起的时候,这就是万物的本来面目,这就是我们精神的原点。

再重提一下念头功夫。“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并不是指我们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什么感觉都没有,什么念头都没有。真正做功夫的时候,不可能没有念头,也绝不能压制念头不起,而是任凭念头起落,但是我们对它没有喜怒哀乐的各种情绪,没有被这些念头牵着鼻子走。喜欢静坐的朋友都有这个体会,不静坐也就罢了,只要一坐下来,念头就纷纷纭纭,无有了期。有些人面对这个念头起落就很烦,成天挖空心思去琢磨怎样才能达到无念、去妄,结果呢,事与愿违,越琢磨妄想越多、杂念越多。

其实,念头起起落落太正常了!只是有修行的人,他的念头升起来以后,精神不会跟随它转,喜怒哀乐这些情绪不会附加于这个念头上,不管是好的念头还是不好的念头。

就像我们去超市买东西,超市里虽然琳琅满目什么都有,但只要不是我们需要的,不管它好或者不好,我们都不会动心,我们的喜怒哀乐都不会生起来。这种感觉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但是,一旦有你需要的商品进入了视野,你念头一动,“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就结束了,继而就是“发而皆中节”,这件商品正好满足需要,恰到好处,这才是“和”。不是说只要看到好东西就掏钱,也不管自己需要不需要;或者遇到商品大减价,一群人跟着去哄抢,买回一堆没有用的东西。这就是没有节制地乱发、发而没有中节,这个就叫作“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