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局下的工业品企业7大机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产业链整合,您做好准备了吗

产业链整合,房地产大佬们个个都是重磅选手,就连绿城(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简称)这样的归来者,也是气象万千。一直以住宅为强项的绿城,也将由以住宅项目为主向以市中心城市生活综合体项目转型、由出售物业为主向持有部分商业物业方向发展。2013年,绿城在养老、现代农业、电商等领域进行了探索,2014年,这样的探索将持续。与产品的转型相匹配,绿城擅长的园区服务也将全面升级至云服务。2014年将是绿城云服务从研究、探索向实践迈进之年,也是服务战略转型的元年。绿城将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在线服务手段,形成现在流行的O2O(Online To Offline)服务模式,并形成社交化的服务生态圈。

刚性需求强的住宅产业,都在往产业链纵深处挺进,何况是竞争充分化的工业品行业呢?规模越大的行业与企业,在遭遇产业急剧转折时,倒下的风险会越大,身在明处有掌声和鲜花,更有暗算与刀枪。创业型工业品企业可凭借技术、产品博得一席存身之地,盘子小、增长快,自己实在想放手也轻而易举。而中等规模以上的工业品企业,产业整合靠的品牌、实业与资本,谋的是大格局,打的是组合拳。这其中,消费洞察、营销能力与组织效力,则是打好这套组合拳的三个绝招。

◆消费洞察:从客户的客户视角看产业发展趋势

工业品企业最容易得营销近视症,一心跟着客户走,围着客户转,以为这才是专心与专情。哪知道,客户最在乎的不是你,而是他的客户。消费洞察,看的是三年后的消费偏好、购买特征与体验感受,它细致入微、敏感多变,与工业品企业决策者们磅礴大气的调性不太相符。工业品企业总觉得消费品是在忽悠、在盘剥,而粉丝们似乎一直是意气用事,毫无理性可言。

真的是这样吗?工业品企业的决策者也是生活中的一员。你多久没有痛快地逛一次商场了?去过几次苹果专卖店?对于果粉的拥簇,疯狂的背后,还有那些消费特征你觉得可以用在自己的产品和品牌上?经营高手,也要成为生活高手,拿生活当琐事的企业家,没有情趣是小事,失去了消费洞察可就吃了大亏。工业品的下游是消费品,消费品的话语权多半在消费者的意念中。消费品行业的蝴蝶一振翅膀,传导到工业品行业就会是龙卷风与海啸。

没有时间逛商场,也没关系,多品味一下身边80后、90后的穿着打扮,他们的审美观与60后、70后区别在哪儿,花钱态度与判断标准又有那些明显的差别。最好的消费者洞察,为什么不从家里的亲人开始呢?孩子的理解方式、爱人的价值观,仅仅是代沟、火星与土星那么简单吗?一切的事业,都是为了美好的生活,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态度,早已不是中国人的土特产,其实美国人相比我们更重视家庭,只是对孩子教育不那么四面楚歌罢了。

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中国智慧向来都是由小入大,消费洞察的细功夫,工业品企业决策者肯定学得会、用得好,只是要放下企业家的架子,回归到有情趣的消费者洪流中。看准潮流的方向,驾舟也好、开大船也好,“直挂云帆济沧海”,那种酣畅淋漓,就是自消费洞察开启的。

◆营销能力:吃得下,还能消化好

产业链整合的成败,营销能力提升是唯一的验收标准。怎么评判营销能力呢?从浅层讲,是销售额、销售利润与市场占有率;从深层看,则是客户满意度、持续成交频率,以及最为玄乎的客户终身价值。国内企业在抄底欧美时,别忘前车之鉴,买得便宜不为赢,用的成功才是收购的最终目标。TCL(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李东生在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失败时的坦诚热泪,至今仍挂在振翅高飞后辈们的眼眶。鹰的再生,相信是李东生事业再次起飞的心灵动力,值得国内企业家深思和学习,可他仅仅将产业链整合的失败归为文化冲突,似乎有点轻描淡写。

汤姆逊公司彩电和DVD业务亏损2.54亿欧元,但是TCL董事长李东生并不以为意,喊出了18个月盈利的口号。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李东生的预期发展。并购不但没有给TCL带来欧美市场的机遇,反而给TCL带来了巨大的亏损包袱。收购汤姆逊公司后的2005年和2006年,TCL遭受巨额亏损,股票戴上了*ST的帽子。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和TCL并购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这是2003年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标志性事件。但是,与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后2012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电脑厂商相比,TCL并购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吃得下,没有消化好,并购来的资产成了包袱,让TCL母体也遭连累,原因何在?产品结构互补、市场覆盖交叉和品牌有效整合,这三个营销基本功没有做好。并购前,没有评估这三项营销基本功,任凭意气风发大手挥。并购后,也没有扎实苦练这三项营销基本功,任由花落花去泪水流。这出产业链整合悲剧,似乎并没有沉淀出多少让后人惊醒的东西,只是让大家记住了悲情的李东生,甚至,《鹰的再生》视频至今仍是百度中最火爆的下载内容。

◆组织效力:规模经济不等于协同效应

发挥普通人的超凡能力,是毛泽东军事艺术的高超之处,成功解决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逆向战争逻辑问题。产业整合后,商业上的静态互补可能性就必须由组织效力来落地。很多产业整合的案例,回头再看时,发现贪图规模宏大是整合失败的罪魁祸首。虚荣心,一夜之间赶英超美的大跃进情节,鼓噪着钱多人傻的国内企业,按捺不住扫货欧美的内心冲动。产业链整合,并没有抢购奢侈品那么惬意。

后起的工业化国家,视规模经济为成功密钥,义无反顾地吞下的却是迷药。在产业链的底层,规模做的越大,就越被动,因为担心制造的廉价品没有买主。规模经济,我们的实践走错了路。产值,根本不能当作规模经济的核心;价值,才是规模经济的主心骨。客户新价值、多组织协同和大系统管理水平,这三个要素是有质量规模经济的评判标准。

我们并购欧美企业,是看他们的有形资产,没有发挥出他们核心员工的二次创造力。我们一进去,他们的骨干就卷铺盖走人,留给我们的只是冰冷的工厂与逐渐荒芜的市场。反观欧美企业,无论是联合利华收购中华牙膏、欧莱雅抱得小护士,还是施耐德夺得德力西,都是朝着客户市场这一终极目标前进。有了客户市场的整合效应,营销系统就能相互激发,进而带动工厂生产、采购物流的大协同,这种先市场、再工厂的逆向整合方式,国内企业必须作为对标学习、定点赶超的对象。

市场协同,产业链整合过后的大组织才会生发出协力效应。你自己无法开发与服务好的客户,才是你收购的重心,没有客户,哪来价值呢?国内土豪们又一次集体出动,收购法国低价酒庄,移民、产业第二春的双重梦想真的能一举两得吗?被收购的法国酒庄,最缺的是海外市场运作能力。而这些土豪们,对葡萄酒的市场经营、组织运营,算得上是白丁。白丁主导的落寞酒庄,又怎样激发出组织协作力呢?垂涎中国葡萄酒大市场,炫耀自己的事业品味,对一个人而言,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而若作为产业链整合的经营定式,则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