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智商(IQ):成功人生的基石(2)
其中50~60岁,可能是交叉阶段,于是高峰阶段的延续,就是衰退阶段的提前。这受某些因素的制约。如果大脑能够不断进行新的有趣活动,则可延续大脑的衰退,使交叉阶段成为高峰阶段的延续;反之,则成为衰退阶段的提前。
智力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和大脑制约性必然交织在一起,集中体现为年龄制约性,即智力发展的年龄规律。这就是智力发展的基本规律。
3.智商差异的客观存在
人的智商的发展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从量(水平)、质(类型)和发展(速度)3个方面来分析。从量来看,人的智力水平有高有低;从质来看,人的智力类型不一样;从发展来看,人的智力发展速度不同,有快有慢,有早有晚。
(1)智商发展水平的差异
人的智商水平存在着差异,有的人智商水平高,有的人智商水平低。高尔顿最早提出人的智商水平的分布是正态的,也就是说,他认为在全部人口中,有一半人的智商属于正常水平,而将近一半的人属于异常。根据多年来智商测量的结果,表明高尔顿的观点基本正确。
通常,智商高度发展的称为智商超常,即智商水平显著地超过同年龄组的水平。如,我国古代的所谓“神童”,国外的所谓“天才儿童”,都是指智力水平较高的超常儿童。智力发展低于一般水平称为智商低常,或智商低下,或智商落后,即一个人的智商水平显著地低于同年龄组的人,或者在智商发展上有严重障碍的人。在智商水平的超常和低常中间,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韦克斯勒智商分类法,
显然,人口智商水平的分布是一种正态分布,这和高尔顿的观点——人的智力水平分布是正态的是一致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推孟(Terman)等人对年龄为2~18岁的2904名儿童进行智商测验,以及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进行修订时,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取样2000人和1000人,测量结果在不同智商水平上的分布得出了同上述基本相同的结论。
(2)智商发展的差异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看到,人与人之间不仅有聪明和愚钝的差异,即智商量的差异,而且存在着质的差异。就是说,两个人可能聪明程度一样,但聪明的类型不一样,有的人对事物的细节能清晰感知,而对事物的整体知觉较差;有的人则知觉的整体性较强而分析能力较弱。就是说,人在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表象等方面都表现出个别类型的差异。
①知觉差异
知觉的差异又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
a.综合型。综合型的人知觉的概括性和整体性较强,但知觉的分析能力则较弱。
b.分析型。分析型的人,知觉的分析能力较强,对事物的细节能清晰地感知,但对事物的整体知觉较差。
c.分析综合型。分析综合型的人兼有知觉综合型和知觉分析型的特点。
②记忆差异
人的记忆差异也表现在3个方面:
a.直观形象型。直观形象的人识记物体、图画、颜色和声音较好,艺术家则属于这种类型。
b.词的抽象型。词的抽象型的认识记词的材料、概念和数字较好。数学家则属于这种类型。
c.中间型。研究表明,大部分人有形象型和抽象型,这些人属于中间型。另外,记忆类型的差异还表现在人们怎样去记忆材料,有的人运用听觉记忆较好,有的运用视觉记忆较好,也有的运用运动觉记忆较好,还有的运用多种记忆表现较好。与此相对应的又可以划分出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4种记忆类型。
③言语和思维的差异
言语和思维的差异也有3种类型:
a.生动的思维言语型。这种类型的人在思维和言语中有丰富的形象和情绪因素。演员属于这种类型。
b.逻辑联系的思维言语型。这种人的思维和言语是概括的、逻辑的联系占优势。哲学家和数学家属于这种类型。
c.中间型。大部分人属于中间型。
(3)智商发展速度的差异
①智力早熟
人的智力表现、发展还有早和晚的差异。有些人的优秀智力早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来了。这叫“人才早熟”或者叫“智力早期表现”。古今中外的许多事例证明,有的人智力发展较早。例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6岁开始学诗,9岁能识韵,16岁便写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王勃6岁能写文章,13岁写出名篇《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夏完淳5岁知五经,9岁善词赋、古文。外国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5岁开始作曲,8岁试作交响乐,11岁创作歌剧;日本的三轮光范,1岁零8个月就能读书写字,2岁开始写日记,6岁上小学并随广播学习中国语,11岁翻译《詹天佑传》。
儿童的智力早熟被一些人称之为神童,其实这并不神秘。既然素质能对能力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那么在脑与神经系统的某些方面所集中的某些先天特点对某种能力的形成所提供的有利条件,促使它们在早期得到突出的表现,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然,重要的还是环境的影响、家庭的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结果。儿童刚出生的最初几年,所受的影响主要是家庭的影响。所以,儿童智力的早熟,主要取决于他们受教育的条件。
②智力晚出
所谓智力晚出就是智力发展得较迟。“晚智”就是我们所说的智力晚出。古今中外,智力晚出的实例很多。智力晚出的人,幼时的智力并不一定比同龄的别人差,他们的智力潜在可能性会是很大的,只是由于没有得到适当的机会来表露自己的才华,或是由于没有良好的教育条件来发展他们的智力。实际上,缺乏早期成就,并不能说明其将来不可能有优秀的智力。事实上,有些人的优异智力或天才表现较晚。有资料说达尔文在年轻时被认为智力低下,后来却成了进化论的创始人,这叫“大器晚成”。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智力发展较晚的人,例如:宋代文学家苏洵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著名画家齐白石40岁才表现出绘画的才能。当然,某个人“大器晚成”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的因为所攻专业的学术领域具有某种长期性,不能一蹴而就,非经长期努力不可。也有的是因为早期欠努力,后期才勤奋的结果。还有的是因为智力晚出。更有的则是由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地位,使之得不到及早的专攻的机会等。
二、IQ的基本要素:四位一体
IQ是由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等基本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构成智商的各因素都发挥着自己的相对独立的作用,但智商的各要素之间同时也存在密切联系、彼此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每一因素的水平,都影响着整个智商的水平。
智商的各个要素之间又存在着密切联系、彼此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每个因素的水平,都影响着整个智力的水平以及其他诸因素的水平。如果每个因素水平都高,彼此又都处于良好的结构之中,那么智力水平就高。一个因素的水平会影响其他因素的水平,使其他因素都受到阻碍,而影响到整个智力水平。可见智力是个完整的独特结构,但构成智力的各因素在智力活动中又起着各自的相对独立的作用。这就是说,从整体结构看,有它统一的性能;从局部看,各因素又具有各自所独有的性能。下面对各个因素加以论述。
1.记忆力:人类智能的原点
新版《辞海》中给“记忆”下的定义是:“对经验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三个方面。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其间的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或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各人记忆的快慢、准确、牢固和灵活程度,可能随其记忆的目的任务、对记忆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而异;各人记忆的内容则随其观点、兴趣、生活经验而转移,对同一事物的记忆,各人所牢记的广度和深度也往往不同。”
记忆,记忆,顾名思义,先有“记”,而后有“忆”。识记和保持就是“记”,再认或再现就是“忆”。“记”是“忆”的前提,没有“记”绝不会有“忆”,“忆”是“记”的验证,“忆”不出来或不准确就是“记”得不好。所以,记忆是个“记”与“忆”彼此紧密联系的完整的心理过程。
大体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记忆类型,这些类型包括: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等。
(1)视觉型记忆
这是借助视觉来记忆事物的类型。在同样的视觉记忆中,有的人对形状的印象深,有的人对颜色的印象深。
在让人看许多红的正方形和蓝的圆形时,有人借助红和蓝的颜色来记,有人则通过正方形和圆形这类形状来记,方式各不相同。
(2)听觉型记忆
这类类型的人能很好地记住耳朵听到的内容。有些人的音乐感非常强,有很强的节奏感和旋律感,对于这些内容很容易记住。例如,常有这样的人,英语很不好,却能附和爵士音乐的节律,很容易地记住英语歌词。而盲人普遍具有非常发达的听觉记忆能力,更是众所周知的现象。
听觉记忆能力可以通过训练产生。例如,电话接线员能分清很多不同人的声音。工厂的机械工人借助锤子敲打机器声音,判断机器的有无故障。这些能力就不是天生的。
(3)运动型记忆
这是通过动作来记忆事物的类型。这类人的手很灵巧,做过的各种体育动作或艺术技巧都能马上记住。
运动型记忆的特点在于:它是通过整个身体运动器官的活动来记忆的,一旦记住就很难忘掉。像游戏、滑雪、骑自行车等动作,一旦记住便终身难忘。
(4)混合型记忆
混合型是指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这三种类型的混合体。但是,这一类型是不平衡的,大都偏向于某一种类型。即使是视觉性强的人,也不仅要用眼看,还要用嘴读,用耳听,用手写,以构成立体的印象。
为什么英语单词本身比它的意义容易忘记呢?原因之一就是在学习单词时,大都只使用一种感觉——视觉。如果能通过多种感觉来进行记忆,也许就记得更好。
2.思维力:智力活动的加工厂
思维是人的高级认识活动,通过思维,人们可以认识感知觉所不能直接反映的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可以借助眼前事物了解其他事物,间接地预见和推知事物的发展。
思维是人们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大脑高级神经活动,它不像其他事物那样可以明显地表露出来,思维有时借助动作(双手捧头)、视觉凝神等分量表达方式可以表现出来,但大多数思维过程是外人所无法觉察的。
(1)思维的能动性
人的思维具有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主动推理联想
从已知的知识和体验中推理、演绎出新的知识和形象。
②构思假设
思维一旦形成假设,就能正确指导人们的活动,减少盲目性,取得新的发明创造成果。
③控制大脑
思维虽然是大脑的产物,但思维在大脑中不是处于消极的、被动的地位,而是起着积极的、主动的控制作用。这点在气功学中得到了充分注释。气功人在运气过程中,通过潜意识的思维的暗示,意念集中,经过呼吸的慢慢调节,意念慢慢地集中于丹田。
根据研究表明,人在思维时,大脑会出现“神经细胞聚会”的奇妙现象。我们知道,大脑虽然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但它们之间的联系活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严密的组织和分工的。当大脑思考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几个细胞和某个功能区是难以胜任的,要靠大脑皮层许多相关的细胞和功能区一起积极地活动起来,形成几千万、几亿个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开会沟通”,交换信息。这时,大脑神经系统的所有“通信网络”全部开通,使信息传递畅通无阻,记忆细胞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信息,这就是大脑思维的“神经细胞聚会”现象。
思维能动性强调大脑的兴奋期,在大脑处于疲劳状态或是睡眠刚醒的不活跃时期,思维的能动性很差。因此,在思考重大、复杂的问题时要选择有利于激发思维能动性的时机,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思维的形式
一般而言,思维具有如下几种形式:
①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依靠实际动作完成的思维,又称操作思维。这种思维是客体处于直接的感知之中,思维的问题,由不断的操作尝试来获得解决办法。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修理钟表、自行车、汽车等工作,都要大量运用直观动作思维。
②词语逻辑思维
词语逻辑思维是利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划等进行的思维,是思维的典型形式。
这一思维形式只有当心理发育十分成熟的时候才能较好掌握。
③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指的是创造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进步,科技发展的动力,重大变革、巨大进步都是创造性思维的杰作。
大多数专家认为,创造性思维是能产生前所未有思维成果,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各种思维形式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晶。它既有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的成分,又有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参与;既有逻辑思维形式,又有形象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智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个人智商的最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