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三国六朝家书(1)
曹操家训之诸儿令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氏。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诗人。东汉末年,参与镇压黄巾起义,由此发展起自己的势力。196,迎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扫平北方异己力量。曹操雄才大略,在统治时期颇有作为,大兴水利,积极垦荒,减轻赋税,遏制地方豪强,使生产得以恢复。晚年封魏王。
【原文】
今寿春、汉中、长安,先欲使一儿各往督领之,欲择慈孝不违吾令,亦未知用谁也。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者,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
【赏析】
三国时,寿春、汉中、长安均为重镇之地,曹操有意派儿子前往镇守。从史料看,此命令应颁布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前后。曹操主持军政,重视唯才是举,不避亲眷,将部属与儿子是一视同仁的。家训表现了对儿子温厚的父爱,但也袒露了不以家私代天下的胸襟。古人尚能有此见地,何况我们今人呢?
诸葛亮诫子书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王郎琊郡阳都县人(今山东沂南)。早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以管仲、乐毅自比。刘备三顾茅庐,与言天下事,后出山助刘备联吴抗魏,成三分天下之势。刘备崩,太子刘禅继位,封亮为武乡侯。后因积劳成疾,病逝军中,谥曰“忠武”。诸葛亮之子,名瞻,工书画,聪敏强记,蜀人追思亮,均爱其才敏。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赏析】
这篇家书篇幅虽短,不足百字,但却有好几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使人受益匪浅。诸葛亮不仅教导年轻人明白立志重要性,而且还阐述了如何立志。一个无志向、或立了志而又摇摆不定、见异思迁的人,在事业上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诫子书》的观点,经过几千年的印证,无疑是正确的。今天重读《诫子书》,对于年轻人的立志勤学、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仍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
陆逊诫子弟
【作者简介】
陆逊(183~245),字伯言,三国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江南士族。起初为孙权的幕僚,后为海昌屯田都尉。陆逊多谋善断,曾与吕蒙定袭取关羽之计。黄武元年(222),刘备攻吴,他任大都督,坚守七八月不战,直待蜀军疲惫,利用顺风放火,取得彝陵之战的胜利,加拜辅国将军。后任荆州牧,久镇武昌(今湖北鄂械),官至丞相。
【原文】
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为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
【赏析】
陆逊这段家训很短,但却意蕴丰富,谈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有才华,不怕无用武之地;如果没有本事,却千方百计为自己谋取荣誉和地位,只会适得其反,最终只会带来祸害。
曹丕诫子
【作者简介】
曹丕(187~226),字子恒,曹操的次子。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文学家。220~226在位。曹操死后,他袭位为魏王。推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和巩固士族门阀在政治上的特权。不久代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所著《典论·论文》对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颇有贡献。有《魏文帝集》传世。
【原文】
父母于子,虽肝肠腐烂,为其掩避,不欲使乡党士友闻其罪过,然行之不改,久矣人自知之。用此任官,不亦难乎?
【赏析】
这篇家训采用了由此及彼的方法,从指出父母不能因疼爱子女而袒护他们的过错到做官的道理,说明因爱而过分地隐藏子女或别人的过错,最终将会适得其反。
曹衮诫子言
【作者简介】
曹衮,三国魏武帝曹操之子,为中山恭王。
【原文】
汝幼少未闻义,方早为人君,但知乐而不知苦。不知苦。必将以骄奢为失也。接大臣务以礼,虽非大臣,老者,犹宜答拜。事兄以敬,恤弟以慈。兄弟有不良之行,当造膝谏之;谏之不从,流涕喻之;喻之不改,乃白其毋;若犹不改,当以奏闻,并辞国土。与其守宠罹祸,不若贫贱全身也。此亦谓大罪恶耳。其微过细故当掩之。
【赏析】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这样的传统并发扬光大。现今大多数人家已是独生子女,似乎并没有兄弟姐妹相处的摩擦,好像也可以不说什么兄仁弟恭,但如果从“爱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观点出发,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等自己的“兄弟姐妹”呢?
王昶家训之知足常乐
【作者简介】
王昶(?~259),字文舒,太原晋阳(今属山西)人。魏明帝时累官至司空,卒谥穆。著有《治论》、《兵书》数十篇。
【原文】
夫富贵声名,人情所乐,而君子或得而不处。何也?恶不由其道耳,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语曰:如不知足,则失所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览往事之成败,察将来之凶吉,未有干名要利欲而不厌,而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禄者也。
【赏析】
人心不足蛇吞象,说的是人要知足才能常乐,这是人生活态度的问题。一个人如果知道知足,就能激流勇退,才是君子的明智之举止,才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禄”。
嵇康家诫
【作者简介】
嵇康(225~264),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精诗文,长于四言,风格清峻。有《嵇中散集》传世。
【原文】
人无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有所准行,当量其善者,拟议而后动。若心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贰,耻躬不逮,期于必济。若心疲体解,或牵于外物,或累于内欲,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则议于去就。议于去就,则二心交争。二心交争,则向所以见役之情胜矣。或有中道而废,或有不成一匮而败之。以之守则不固,以之攻则怯弱,与之誓则多违,与之谋则善泄。临乐则肆情,处逸则极意。故虽荣华熠熠,无结秀之勋;终年之勤,无一旦之功,斯君子所以叹息也。若夫申胥之长吟,夷叔之全洁,展季之执信,苏武之守节,可谓固矣。故以无心守之,安而体之,若自然也,乃是守志之盛者耳。所居长吏,但宜敬之而已矣;不当极亲密,不宜数往,往当有时。其有众人,又不当独在后,又不当宿,所以然者,长吏喜问外事,或时发举,则怨者谓人所说,无以自免也。若行寡言,慎备自守,则怨责之路解矣。其立身当清远。若有烦辱,欲人之尽命,托人之请求,则当谦言辞谢。其素不豫此辈事,当相亮耳。若有怨急,心所不忍,可外违拒,密为济之。所以然者,上远宜适之几;中绝常人淫辈之求;下全柬俏无累之称。此又秉志之一隅也。凡行事先自审其可,若于宜,宜行此事,而人欲易之,当说宜易之理。若使彼语殊佳者,勿羞折遂非。若理不足,而更以情求来守。人虽复云云,当坚执所穿。此又秉志之一隅也。不须行小小束脩之意气,若见。脩若穷乏,而有可以赈济者,便见义而作。若人从我有所求欲者,先自思省,若有所损废多,于今日所济之义少,则当权其轻重而距之。虽复守辱不已,犹当绝之。然大率人之告求,皆彼无我有,故来求我,此为与之多也。自不如此,而为轻竭。不忍面言,强副小情,未为有志也。
夫言语,君子之机,机动物应,则是非之形著矣,故不可不慎。若于意不善了,而本意欲言,则当惧有不了之失,且权忍之。已后视向不言此事,无他不可,则向言或有不可;然则能不言,全得其可矣。且俗人传吉迟传凶疾,又好议人之过阙,此常人之议也。坐中所言,自非高议。但是动静消息,小小异同,但当高视,不足和答也。非义不言,详静敬道,岂非寡悔之谓?人有相与变争,未知得失所在,慎勿豫之也。且默以观之,其是非行自可见。或有小是不足是、小非不足非,至竟可不言以待之。就有人问者,犹当辞以不解。近论议亦然。若会酒坐,见人争语,某形势似欲转盛,便当无何舍去之,此将斗之兆也。坐视必见曲直,倘不能不有言,有言必是在一人,其不是者,方自谓为直,则谓曲我者有私于彼,便怨恶之情生矣。或便获悖辱之言。正坐视之大见是非,而争不了,则仁而无武,二义无可,故当远之也。然大都争讼者小人耳,正复有是非,共济讦漫,虽胜何足称哉?就不得远取醉为佳。若意中偶有所讳,而彼必欲知者,若守不已,或劫以鄙情,不可惮此小辈,而为所谗,引以尽其言。今正坚语,不知不识,方为有志耳。
自非知旧邻比,庶几以下,欲请呼者,当辞以他故,勿往也。外荣华则少欲,自非至急,终无求欲,上美也,不须作小小卑恭,当大谦裕;不须作小小廉耻,当全大让。若临朝让官,临议让生,若孔文举求代兄死,此忠臣烈士之节。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强知人知。彼知我知之,则有忌于我。今知而不言,则便是不知矣。若见窃语私议,便会起,勿使忌人也。或时逼迫,强与我共说,若其言邪险,则当正色以道义正之。何者?君子不容伪薄之言故也。一旦事败,便言某甲昔知吾事,是以宜备之深也。凡人私语,无所不有,宜预以为意,见之而走。或偶知其私事,与同则不可,不同则彼恐事泄,思害人以灭迹也。非意所钦重者,而来戏调,蚩笑友人之阙者,但莫应从小共,转至于不共,亦勿大求矜趋,以不言答之。势不得久,行自止也,自非监临相与,无他宜适。有壶榼之意,束脩之好,此人道所通,不须逆也。过此以往,自非通穆。匹帛之馈,车服之赠,当深绝之。何者?人皆薄义而重利,今以自竭者,必有为而作损,华徼欢施而求报,其俗人之所甘愿,而君子之所大恶也。又慎不须离楼,强劝人酒。不饮自已,若人来劝己辄当为持之,勿稍逆也。见醉熏熏便止,慎不当至困醉,不能自裁。